残唐而亡:我花开时百花杀朱温篡唐山河裂变

作者&投稿:苌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流寇黄巢的叛乱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天四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元开平。朱全忠建立后梁,标志着统治中国二百九十年的大唐王朝的正式终结。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动乱的分裂时代
1.我花开时百花杀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僖宗,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点。皇室、官僚和地主加紧对农民的剥削,税收越来越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农民纷纷破产,到处逃亡。有的忍受不了苦难,只有走上了反抗路
唐朝末年盐税特别重,加上奸商抬高盐价,百姓买不起盐,只好淡食。有些贫苦农民,为了逃避官税,就靠贩私盐挣钱,但贩私盐很危险,要有一些伙伴一起干,日子一久,就结成一支支贩私盐的队伍,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一些首领,有的后来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
公元874年,也就是唐僖宗即位那一年,濮州地方有个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几千农民,在长垣起义。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官吏造成贫富不平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不久,冤句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黄巢从小读过书,又能骑马射箭。他曾经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黄巢在长安看到唐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心里十分气愤。据说,就在那个时候,他写下了一首咏菊花的诗,用菊花作比喻,表示他推翻唐王朝的决心。诗中说: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流动战术,转战于黄河、淮河流域,屡败官军,连克州县,声势日大。唐王朝见镇压无望,就采取政治诱降的手段,在起义军攻到蕲州城下之时,以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吏的官职来引诱王仙芝。王仙芝一度为之动摇。黄巢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斥责王仙芝说:当初大家公立誓言打天下,现在你却要独自出去做官,对得起5000多个兄弟吗?在黄巢等人的坚决反对下,唐朝的诱降活动最终失败。但起义军内部也出现了裂痕,怒不可遏的黄巢在出拳把王仙芝打得头破血流之后,自率2000人马北上,与王仙芝。随后,王仙芝战死黄梅,众将公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并设官分职,初步建立了农民军政权机构
此后,起义军纵横中原、转战南北,在广州,攻杀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在扬州,击败淮南节度使高骈,吓得高骈谎称中风,躲进城中不敢应战。起义军顺利渡过江淮,向沿途官军发出檄文说:你们各守各自地界,不要触犯义军锋芒。我们要进击洛阳,直取长安,只向皇帝问罪,不干众人之事!诸藩镇只顾自保,哪敢违抗,起义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占领洛阳,东都留守刘允章率百官投降。起义军乘胜西进,直扑潼关。唐朝上下慌作一团,吓得僖宗每日只能以泪洗面
广明元年十一月,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取东都洛阳后,旋即攻取陕州、虢州,向戍守潼关的唐军发出檄文,要其不要抗拒义军。起义军巧妙地从一条官军忘记设防的小道进入关内,里外夹攻,迅速占领潼关。消息传到长安,僖宗在宦官田令孜所率神策军的护卫下,狼狈逃往成都避难
随后,黄巢大军兵不血刃,进入长安,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迎接黄巢入城。长安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黄巢坐着金色肩舆,在众将的簇拥下,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城中。十二月十三日,黄巢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起义军历时6年的流动作战终于迎来了这场反唐农民战争的全盛阶段,黄巢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
黄巢起义军虽然顺利地夺取了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建立了农民政权,但却没有出台任何改革措施,稳定人心,在沿途要地如洛阳等处均未派兵驻守,更未能及时追歼唐室残余,歼灭关中溃散的禁军,却忙于分官封爵,享受富贵,这就给了唐军以喘息的机会。僖宗也得以从容地组织力量,进而组织反扑,使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
中和二年四月,唐朝宰相、充诸道行营都统王铎统率大小十多路官军,四面包围长安,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由于久困、封锁,起义军缺粮,形势日趋不利。同年九月,署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义军降唐,唐朝又召来了沙陀族的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领4万骑兵进攻长安。15万起义军在梁田陂遭到大败,损兵数万。黄巢见起义军节节败退,粮食也将吃光,只好撤出长安。次年,黄巢在狼虎谷被叛将尚让追及,自刎而死,唐末农民起义至此彻底失败
黄巢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推动了各地的农民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对后世的农民战争具有深远的影响
2.朱温篡唐,山河裂变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在藩镇的簇拥下回到长安,不久因病去世。在他病危之时,大臣们鉴于僖宗的儿子太过年幼,谋划拥立吉王李保继承皇位,但是当权宦官杨复恭等人的人选却是寿王李杰。寿王与僖宗是同一位母亲,在皇帝几次出奔时都跟随左右,深得信赖。文德元年三月,僖宗驾崩,遗诏命皇太弟寿王继位,改名李晔,他就是后来的唐昭宗
昭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变和战祸后,最终落到了军阀朱温手里。朱温派遣大军来到长安,请昭宗迁都洛阳。临行前,朱温杀光了全部的宦官,又胁迫长安百姓随行,趁机洗劫了长安城。昭宗到了洛阳后,一举一动都处于朱温的严密监视下。不甘做傀儡的昭宗开始密谋召集各藩镇勤王,这让朱温非常不安,于是指使部将把昭宗杀死。朱温杀死昭宗以后,伪撰遗诏,立辉王李祝为帝,改元天佑,不久又杀宰相独孤损等朝官三十余人,朝廷上下牢牢地控制在朱温的手里,唐朝廷可以说已是朱氏朝廷,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李姓小皇帝
天祜三年正月,朱温率军北上,经半年多征战,平定了魏博,接着又进攻幽州所属的沧州。十二月,沧州势穷力尽,朱温正打算大举登城,忽然传来潞州失守的消息,原来河东李克用为援助刘仁恭派兵向潞州发起进攻,驻守潞州的昭义节度使丁会打开城门投降。听到消息,朱温急令烧掉粮草,撤回汴州
朱温回到汴州后,御史大夫薛贻矩代表哀帝前来劳问。薛贻矩见朱温,请行臣礼,朱温不肯,但薛贻矩还是像参拜皇帝那样拜舞一通,朱温心里很舒服,未执意阻止。薛贻矩心里有了底,回到洛阳后对哀帝及众大臣说:梁王已有受禅之意了。闻此讯,大臣们又急忙进行受禅的各种准备,哀帝也下了诏书,称二月禅位,但朱温依旧是象征性地加以辞让
二月,唐大臣共同请哀帝退位,宰相率百官向朱温劝进,朱温所掌握的其它藩镇以及湖南马殷、岭南赵隐也遣使劝进。朱温表面上又推辞一番。经过几次往复,到三月二十七日,哀帝正式退位。百官以宰相张文蔚为首,携带玉玺,备起仪仗,浩浩荡荡开赴汴州。次日,朱温便急不可耐地在汴州新修成的金祥殿理事,张文蔚带领百官来到汴州
四月五日,朱温改名朱全忠为朱晃,完全摆脱了唐王朝。四月七日,张文蔚等人乘着辂车,带着玉玺,诸司诸部门都准备起仪仗来到金祥殿,献上玉玺,为朱温加冕。随后张文蔚宣读哀帝让位文书,百官群臣在殿前舞蹈庆贺,山呼万岁。朱温正式即位,建梁朝,定年号为开平
仪仗结束,朱温在玄德殿大宴群臣非常得意
当晚,朱温又与家人宗亲在宫中宴饮游乐。长兄朱全昱喝了几杯酒后,实在忍不住,斜视着朱温,满嘴酒色,不无得意地说:朱三,你本砀山一草民,随着黄巢为盗,如今已经富贵至极,为何还不知足,要灭唐家江山,自称皇帝呢?朱温非常不高兴,勉强未发作,让侍从将他扶下,自己也愤愤地离开了宴席。一场欢宴就这样不欢而散,朱全昱也常在他耳边道:朱三,你不好好看看自己,你可以当天子吗?好在朱温虽生性好杀,对亲兄长是给足了面子。有这样一位长兄,朱温也无计可施
朱温即位,封哀帝为济阴王,安置曹州,居室周围遍布荆棘,并派兵把守,不许外出。第二年,朱温毒死哀帝,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任敬翔为崇政院使,管理枢机。薛贻矩为相,唐文武百官也多被留任,除河东、凤翔、淮南、西川外,各地割据者都向朱温称臣纳贡,使用梁朝年号
朱全忠建国称梁,史称后梁,建都开封,改元开平。朱全忠建立后梁,标志着统治中国二百九十年的大唐王朝的正式终结。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动乱的分裂时代
在起义中瓦解的大唐帝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在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19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然而天下没有不灭亡的国家,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各式各样,其中万变不离其宗的主要还是政治上的原因。其中唐朝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朝代。唐朝的灭亡,主要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四大因素的结果
统治后期,信任李林甫、杨国忠等祸国奸臣把天下搞的乌烟瘴气。同时宠幸不理朝政。大唐天下终于出现政治危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宗宝应元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之乱的直接后果就是藩镇割据,各地军阀乘机割据地方。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既削弱了对于地方的统治能力,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朝连首都长安城也保不稳了。从此唐王朝内忧外患,处处逆水行舟,时时左支右绌,疲于应付;局势岌岌可危
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了保卫中央政权,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权重,掌握地方行政大权和兵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割据势力,而且节度使一职传子或者部将,中央到时只能加以承认,而且他们垄断了地方的税收.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进行着战争。各个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统一。他们长期与中央对抗,名为王室之臣,实际上是土皇帝。唐宪宗即位以后,曾经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对藩镇用兵,平定了吴元济的叛乱,而且还歼灭了其他不服从中央的藩镇,这时候一向骄横的河北三镇也不得不服从中央。国家表面上恢复了统一的局面,可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唐宪宗元和末年,唐朝的统治区域内除了都城以外,共有藩镇46处。这些藩镇大都大都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藩镇割据在和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属于唐朝的外患,作为内忧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对于唐朝中央政权的危害性更大,直接危害皇权的安全。我们知道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与东汉和明朝相互比较,唐朝的宦官专权的程度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东汉王朝和明朝虽然有宦官专权,但是宦官是。但是唐朝的宦官操纵着皇帝,宰相的任免,国策的制订都取决于宦官。中央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唐朝的宦官只所以这样嚣张,在很大一部分上应该怪皇帝。皇帝对大将不信任,所以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从唐德宗时开始,宦官掌握禁军,成为惯例。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曾经多次连结朝臣共同对付宦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削弱,反而更加加强。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朝廷之内除了宦官专权之外,唐朝中央官员之间的朋党之争在不断内耗统治阶级的实力。朋党之争是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没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反而起了削弱唐朝统治力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国家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彻底瓦解了唐朝的统治。终于使其在农民起义被镇压的二十年后,最终为唐末农民起义的叛徒朱全忠所代替。


请帮我发下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128.五花马,...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

花开堪折
不料,元和十五年新春刚过,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年仅四十三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说是内常...2006-05-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彼岸花和双生花象征什么,有什么特征
”2、双生花 象征:象征一种以用最深的伤害死亡来表达最深的爱。特征:传说有一种花叫双生花,一株二艳,并蒂双花。它们在一枝梗子上互相爱,却也互相争抢,斗争不止。它们用最深刻的伤害来表达最深刻的爱,直至死亡。直到最后,它们甚至愿意杀死对方,因为任何一方死亡的时候,另一方也悄然腐烂。

李元膺到底是哪朝人?《杜秋娘“花开堪折”》的作者怎么说唐宪宗知道他...
我的 李元膺到底是哪朝人?《杜秋娘“花开堪折”》的作者怎么说唐宪宗知道他的诗? http:\/\/www.zhsc.net\/Article\/stzh\/sgyy\/200504\/20050423234853.html《...不料,元和十五年新春刚过,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年仅四十三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说是内常...

帮我解题
金缕衣 金缕衣 杜秋娘(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1、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2、惜取:珍惜。 3、堪:可以,能够。 4、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5、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

花和叶子写作文
看着这满池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人间流行一种瘟疫:头上长疱,脚底流脓,四肢无力,骨瘦如柴,最后不治而亡。这病只有天上的“化雨...尽管它的花体很小,还隐藏在叶子里,但是花开时香飘十里,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怎不叫人如痴如醉。 桂花通体呈金黄色,每朵花一般由四片...

谁能给我找一篇关于清明节的 四百字作文。
听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说,会船节时这儿可热闹了!再过一天就是“会船节”了,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赛龙舟...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

我想要找纳兰容纳的诗词的详细鉴赏!急!在线等!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浣溪沙伏雨朝寒悉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荀粲因伤悼爱妻而亡,死时年仅二十九。荀粲和纳兰性德的感情经历说明,夫妇之间的冷暖本来就是相通的。

成语全部..急 要全部 我要打印!~!~
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稂不稂莠不莠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冷言冷语 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愣头愣脑 形容...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 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春天的景色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夏天的热 赤日炎炎 烈日...

梅兰竹菊指哪四种植物?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是最早描写梅花的诗句。 诗中讲的是一个恋爱中的女子苦等有情郎到来的焦急心情。这位恋爱中的女子希望意中人要在果实长满枝头的时候来相会,不要等到果实落尽时再来。当然,这位恋爱中的女子从花开时就开始在等待了。女子傲雪凌霜,美艳绝俗,坚韧不拔跃然纸上。 即是说,内心火热的激情是...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谁写的? -
萧喻愈酚:[答案] 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是说哪个朝代的
萧喻愈酚: 是唐末的,因为正好有一首诗: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再看看里面婢女和皇后的装扮造型是有历史追究的.看下那个时代的出土的陶瓷人物,和壁画.女人都是有点丰满和穿的比较少的,后面的朝代是经历了外族入侵文化才变得封闭.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诗的句子? -
萧喻愈酚: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以下诗词解释摘自《唐诗鉴赏辞典》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阳节(九月九)赏菊的风俗,相沿既远,这一天...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古代以“花”为意象的诗句有那些? -
萧喻愈酚: 描写梅花古诗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之一"王维) 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黄巢 《咏菊》,求赏析 -
萧喻愈酚: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咏牡丹、荷花、菊花的诗句,体现其高贵、高洁、高雅的特点 -
萧喻愈酚: 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荷: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物候古诗 -
萧喻愈酚: 古诗词中看物候 打开我国的古诗词,扑面而来的是萋萋芳草,艳丽花朵,婆娑树姿,点点鸟影,翩翩蛱蝶,啾啾虫鸣.物候现象扩大了古诗词题材,创造了丰富意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拓展了人们的精神视野,提升了人的品位. “爆...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全诗描写秋天的诗句 -
萧喻愈酚: 出自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秋天的诗句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

七台河市18540616671: 有哪些关于秋天的古诗.描写景色的. -
萧喻愈酚: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