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是哪里人?

作者&投稿:国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瞎子阿炳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一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彦钧)的名字.
  ■《二泉映月》已成绝唱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们所忘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阿炳在民间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叫“华彦钧”(1893?-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名号为“华雪梅”,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

  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华彦钧天资聪颖,自小学习十分刻苦。冬天,为了弹好琵琶,他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指功;夏夜,他在练二胡时将双脚泡在水里,以防蚊虫的叮咬;真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由于这种勤学苦练,他在13岁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6岁时已得到了无锡道教界的一致公认。此后,华彦钧不顾父亲和道教长辈们的指责,沉迷于与浪迹天涯的民间艺人的交流和切磋之中,并由此广泛学习了各地丰富的民间音乐。

  华彦钧的民族器乐演奏植根于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民族底蕴,它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从民间艺术遗产中超凡脱俗,创作、改编、演奏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街头编唱过《汉奸的下场》等小调;他著名的二胡曲《听松》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史实寄托了对民族解放的期望。在抗战胜利以后,他又编唱了《前走狼,后走虎》等在街头演唱,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这种新闻活报式的艺术创作和表演,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民主意识。

  华彦钧在二胡、琵琶等艺术作品中体现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但他留下的只有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亲传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被收入了1956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成为中国近现代民间音乐研究的宝贵遗产。

  他的《寒春风曲》音调与《二泉映月》相近,在明亮音区的演奏更显得活泼流畅、舒展宽广,展现了充满活力的世界;他传谱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取材于十番锣鼓曲中的《将军令》,音调铿锵有力,表现了热情奔放的情绪,使人陶醉于“天人合一”的意境;《昭君出塞》是华彦钧的父亲华清和传授的琵琶曲,曲中展示了威严端庄,富于动力和明快的形象。琵琶曲《龙船》源自江南民间套曲,表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欢快热烈场面,反映出作者的民俗生活情趣……在这些作品中,无不显示出华彦钧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中,以《二泉映月》的影响最为广泛。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20世纪30年代末,华彦钧在街头流浪卖艺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映月》的音调。它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在1950年夏天,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等人在民间音乐的“抢救”性采风中,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华彦钧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

  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胡演奏大家阿炳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胡演奏家阿炳是一个民间音乐家其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被其父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被带回道观,并被送入私塾读书,取学名彦钧。10岁学习敲击,12岁学习笛子,均为父授,开始参与法事,未知何时开始学习二胡和琵琶。17岁正式参与道教音乐吹奏,因...

阿炳的资料!
阿炳从童年起就同他父亲华雪梅(道士)学习音乐。阿炳的音乐修养最初主要的基础出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道家音乐,大部分是非宗教性的民间音乐,其中有许多是毫未改动的民歌曲调。阿炳双目失明后,开始以卖唱为生。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

阿炳资料
阿炳三十多岁之前,别人还能够方方面面说一些有关他的好多事情:他小时候的顽劣,他的父亲,他那位谜一般消失的生母,以及他长大之后的逛妓院,出入三教九流云集的场所等等……三十几岁之后,别人至多提起他的是哪一年去世,或者在酒肆茶楼中卖艺的情景。甚至,有的人碰巧很偶然地在街巷中碰到阿炳夫妇,竟会瞪起很吃惊的...

历史上真实的瞎子阿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经历?
多情的民间艺术家 流落街头后,族人安排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来照顾他。几年之后,他又与另一寡妇同居。这个阿炳真是一个多情的民间艺术家呀!世事就是这样神奇,在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而发挥自己音乐天分,当然也是生活所迫,他以“卖唱”为生。就这样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

曹安和出生于哪里
曹安和曹安和(1905~2004),女,民族音乐学家,江苏无锡人。为我国百岁女民族音乐学家,北京古琴研究会研究学者,与杨荫浏同为瞎子阿炳及《二泉映月》等的发现、记录者。曹安和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留校任教,同时兼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新中国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阿炳什么时候出生的,创作了什么曲目呢?
阿炳身世较为坎坷,于一八九三年八月十七日出生在无锡道观旁,他对音乐很有天赋,4岁时母亲去世跟着父亲讨生活。父亲是华清和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又会各种乐器,阿炳便从小就跟关父亲一起学习二胡和琵琶等乐器。十七岁时,阿炳参加音乐吹奏会被世人称作“小天师”。当他二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道士,因交友...

二泉映月背后的故事
■阿炳在民间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叫“华彦钧”(1893?-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名号为“华雪梅”,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

阿丙的身世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有《阿炳曲集》,收录了了录制下来仅存于世的六首乐曲,给人类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音乐遗产。 烈日炎炎,阿丙盘腿坐在过街天桥上,面前摆着一个空罐头盒子。他象可怜的流浪小狗一样,眼巴巴地望着从他面前来来往往的体面的城里人。 这是阿丙第一次行乞,虽然有些害臊,但他想起同村的...

关于阿炳的资料
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后的日子里,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卖艺,以“瞎子阿炳”闻名的创作型民间艺人新生了。有一篇当时见证人的回忆文章说,日本人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曾外出避难,在上海的昆曲班仙霓社担任弹奏三弦的琴师,其间甚至还在当时拍摄的电影《七重天》里表演了一个群众角色。 阿炳在这个...

因梅毒双眼失明的瞎子阿炳一生有多狗血?
瞎子阿炳因一曲《二泉映月》而享誉世界,将他从一个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推向了“神坛”,成为了音乐大师。我们这位大师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狗血的剧情,私生子、道士、抽鸦片、嫖娼,因梅毒双眼失明,流落街头卖艺,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

太平区17740932022: 阿炳(中国民间音乐家) - 搜狗百科
主父须沃森: 阿炳,原名华彦钧,无锡人

太平区17740932022: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瞎子阿炳资料 -
主父须沃森: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

太平区17740932022: 瞎子阿炳是谁
主父须沃森: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民间音乐家.因三十五岁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阿炳在音乐上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他最著名的曲目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太平区17740932022: 阿炳是什么? -
主父须沃森: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民间音乐家.因三十五岁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阿炳在音乐上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他最著名的曲目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太平区17740932022: 瞎子阿炳名字是什么 -
主父须沃森: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 中国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人称阿炳,江苏无锡人.他青年时患了眼疾而双目失明,一生坎坷.失明后,他常身背琵琶,手提胡琴在无锡街头和惠山一带演...

太平区17740932022: 阿炳的原名是什么 -
主父须沃森: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阿炳,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江苏无锡人

太平区17740932022: 阿炳是谁? 有哪写作品 -
主父须沃森: 身平简介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太平区17740932022: 阿炳的真名叫什么 -
主父须沃森: 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小名阿炳.中国音乐家 ,江苏无锡人.晚年被称呼为瞎子阿炳.

太平区17740932022: 阿炳是哪里人 -
主父须沃森: 江苏无锡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