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对生活不失去热情与好奇,对他人不随意评头论足

作者&投稿:牧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起张爱玲,我想不说众所周知,最基本的也是知其是位作家的。偶尔会看到一些文章对她给予负面的评价,让我觉得有些怅惘。

都说不随意评判不相熟之人是一种教养。换言之,再说的直白一点,当代的我们,并未与张爱玲相识,也未与她相处过,就随意地去评判她,个人认为这并非君子所为,也并不是一个有素养的人所为。

我们认识张爱玲,是从文字开始的,对她的作品存在争议,有些微词,这无可厚非。可随意对人进行负面评价,这就是自身素养的缺失了。

而且,逝者已逝,与其过多地对个人进行评价,还不如多看看她的作品。毕竟她的作品,才是我们想要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张爱玲的文字一直都是独树一帜的,在她那个年代是如此,现在依旧如此。她在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和散文中诙谐、客观的语言都显得别具一格。特别是她的散文,在自然中流露出的才气,以及带着英国小品的幽默感,让人读之兴味盎然。

因此,在我看来,过多地窥探她的隐私,有时并不如她的作品来的有趣。况且,在生活中我们都懂,不在背后随意议论他人。那么我们不随意评论名人的私事,不但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自身教养的体现。

有时候想想,觉得这个现象有些趣味: 自古以来,我们对名人私生活的关注度来看,明显对女性的关注度更高一些。

不论以前的“四大美女”,也不论“秦淮八艳”,就拿近现代的几位知名作家来说,明显的,我们更关心女作家的私生活。就拿张爱玲来说,她的出身、婚姻和性格问题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更多的是不客观评价,让我觉得挺不舒服的。

背后随意给予他人一些不客观、负面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

谈论名人和作品有时候是我们与别人沟通中,成为打开话题的关键。可是,这并不是用于附庸风雅的。在对一位作家和作品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就不要随意给一位作家安上不好的标签。

就像之前看到有人评论鲁迅先生缺少文人的风骨,因为其曾被迫屈服于日本人的淫威下,就质疑他的风骨。个人认为这样带有个人色彩的议论,并没有多体现自身的涵养。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那样朝不保夕的战乱年代。没有亲身经历,自然就没有感同身受的说法了。所以,我们不能以国胜民强的和平年代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文人。

再说回张爱玲,因为其与胡兰成的一段婚姻,就时常被后人诟病,说她不爱国。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

张爱玲是一个个人主义比较重的人。她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对社会、政治都没有太强烈的情怀。不太强烈和完全没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只是不太关心政治变动,后者则大部分是反叛者了。

这从她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她对政治有关注,对时局和国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就以她的散文《更衣记》为例,里面对中国服饰的细致描绘,若非细致观察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兼具画面感和深度的文章来的。同样的,会从衣服的变迁中仔细观察一个民族,没点情感也是做不到的。

因此,从客观角度来说,完全不能随意就给她扣上“不爱国”的帽子。这样的评价欠缺了些许理性。

让张爱玲成名的是其小说,可让其初露锋芒的却是她的散文。 而且张爱玲的散文更凸显其 文才 。小说偏向于“矫揉造作”,作者会刻意为其营造氛围,造就声势;而散文更倾向于天然的流露,因此也就更容易看出作者真正的文才功底。

张爱玲的《流言》是我未了解张爱玲全部身世之前,所读过的一部散文集,让我读之觉得甚是有趣的一本散文集。 里面独特的视觉和对周遭事物的新奇之心,让我一度认为张爱玲是个乐观且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她的文字是有点活泼的。

不过通过深入的探寻后,让我明白了她算不得乐观,可对生活的热情却是有的。她会对刚刚结束战争的香港的场景进行细致地描绘,还会对自己回忆中的“片糕”进行描绘。我一直都觉得用“描绘”二字更适合来阐述张爱玲的文章。

她的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对事物的描述都特别让人有画面感 ,还是以《更衣记》为例,我随意列举其中一句对“高的与鼻尖平行的硬领”的元宝领描述:

这句话简短,活泼,颇有些揶揄的味道。这就是张爱玲的文字,有画面的重现,还有对社会的见解。

看张爱玲的散文,我们看到的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活泼生动。如果说“文如其人”,那我认为张爱玲潜意识里,还有保有着少女的灵动的。

毕竟,我们对日常的所见所闻是漠然的,因为天天都能见到;对中国这个大环境也不见的有很大的热情,就像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未必会多细致地去研究中国文化的变迁。

可张爱玲的多篇文章比如《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和前文提到的《更衣记》还有一篇说中国宗教文化的,因其之前都是英文版本,是写给洋人看的,所以张爱玲可以说是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去叙述。文章整体更为客观,可里面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也甚为独特和深入。

这样的细致,如果不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人,是很难写的出来的。

张爱玲的《更衣记》中还有提到一个词汇——“有闲阶级”,这个词用的十分具有嘲弄的口吻。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

说这句话之前张爱玲对中国衣饰上“无意义”的装饰提出了质疑,在说到“连鞋底上也布满着繁缛的图案”时,虽是反问句,可其中嘲讽的意味不言而喻。不得不说张爱玲文字的独到之处,她对事件背后的内涵是具有嘲弄和讽刺意味的,可是又不似鲁迅先生那样让人读之立马就有着沉重感。

张爱玲的文字带有着天然的过渡作用,她的炼字炼句,带有着“张氏诙谐”的韵味,让人从轻松中逐渐过渡到沉重之感。

“有闲阶级”就算到现在也依然存在。就说前段时间,观众对《三十而已》中“林有有”进行网络攻击,甚至都攻击到扮演者张月本人了,吓得人家姑娘把评论功能都给关了。这难道不是“有闲阶级”才干得出的事吗?

常年在网络中,随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还有那些盲目跟风者,不就是精神世界匮乏的“有闲阶级”吗?

这跟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有着同一个性质,那就是——闲。这种闲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闲。不闲的人,不会成为看客。同样的,不闲的人,也没空钻研那些仅仅只是无意义的 繁缛 图案。

愿我们都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不随意议论他人,因为这种行为与“坐在村头的那群妇人”没啥分别;对生活保持好奇,因为这是热情的涌泉;不做精神世界的“闲者”,因为这除了让你堕落,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益事。


关于张爱玲的文章有哪些经典评价?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

张爱玲有过怎样的经历她是个怎样的人?
对于张爱玲和胡兰成之间的是是非非,张爱玲从未就这一场恋情说过只言片语,对于这段感情,我们唯有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略了解一二。想到一些女人,在一段感情过去后,便大说彼此间的是非,大骂对方的不是,赫然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爱一个人是亦如此吧?真挚的爱...

写给张爱玲的一封信
你来看我,要我于小周同你之间做出选择,我不愿舍去小周,更不愿失去你,我无法给出选择,你在大雨中离去。间隔没 几日,我又回到上海,去你那里,我们再不...忽儿又想起那日你对我说:“我自将萎谢了……”。不,爱玲,我立时慌张起来,你要好好的。我去找你,熟悉的静安寺路,熟悉的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矗立...

有谁知道张爱玲的事情?
关于她的夫妻生活 胡兰成,比张爱玲大14岁,汪精卫政府宣传部副部长,1943年12月认识张爱玲的时候已有妻室,23岁的张爱玲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地和他恋爱,和他在一起男的废了耕女的废了织,头很底很底,底到尘埃里,开出花来,想把他“放在衣服口袋里,不时掏出来看看”,对他说:“我想好...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关系张爱玲的爱情故事
指的是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乐观的女性。比如张爱玲作品《花凋》中的颜丹竹就是这样的女人。张爱玲的爱情故事说起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很多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为她感到惋惜和不值。在张爱玲的一生中,她真正爱过的男人只有两个,而且都是已婚的。第一个是胡兰成,第二个是美国作家雅拉。在当时中国动乱的背景下,张爱玲二十...

评价一下张爱玲,字数在200字左右
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说着最亲切的话语,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上海大红大紫,几十年后,在美国又深居浅出,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散文欣赏:有一种绽放叫坚持
有些人遭受一些挫折,就会情绪低落,对周围一切麻木不仁,对生活失去信心。这就是我们缺乏生活感恩情怀,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处境,也没有替别人去想一想,这种思想我们都普遍存在,只要我们用换位思考的角度去考虑,这种事情就会引刃而解,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我们最为感恩的人,使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张爱玲人物描写作文
爱玲,你不该用苍凉来填充你的人生,你更不该让你的人生总处于悲凉的低谷,你该去寻找生活中的飞扬与热闹,你应该去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爱玲,春秋辗转,流年似水。人生如浮萍,为浪潮所操纵,而浪潮又被狂风所裹挟……很多时候,我们是难以左右人生命运的,而重要的是态度。爱玲,如果你能从另一角度来看你的人生,或许...

张爱玲的资料
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团结出版社《张爱玲传》)张爱玲的译名现在比较多的是Eileen,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上用的就是这个名字。夏志清先生是张爱玲的一个发现者。在这部用英文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志清用多于鲁迅的笔墨介绍了张爱玲。

学会忽略,卸下心灵的重负
28、人生是短暂的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29、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没有对错。我是说对爱情来说,但是重要的是坚持你的选择。 30、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临湘市13738857898: 求张爱玲的创作风格 -
韶傅迪青: 一、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二、在选材上,张爱玲的作品以言情为主.可以说男女之情是贯穿她全部创作的一条线索. 三、张爱玲对人物之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 四、张爱玲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分吸引人,这与她娴熟的写作技巧有关.张爱玲叙述故事喜欢使用倒叙的手法.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
韶傅迪青: (1)、纷繁的意象和出色的描写技巧 “卷着云头的花梨炕,冰凉的黄藤心子,柚子的寒香……姨奶奶添了孩子了.这是他所怀念的古中国…… 院子正中生了一棵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有哪些特色? -
韶傅迪青: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却又常常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在文章里同读者家常,人情练达,但生活中却始终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让外人窥...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是个什么样的人? -
韶傅迪青: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为什么说她是奇女子 -
韶傅迪青: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

临湘市13738857898: 关于张爱玲的《心经》?
韶傅迪青: 《心经》是张爱玲继《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后发表的第三篇小说. 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她的短篇小说《心经》更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或者说从心态上无法接受.甚至有部分人说根本不明白张爱玲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小说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越多越好啊! -
韶傅迪青: 1、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爱情在动静之间:缘分在聚散之间. 如果说爱情是源源不...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的一句话 -
韶傅迪青: 出自张爱玲的《天才梦》 请注意一下的词句“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那儿我还茫然....

临湘市13738857898: 张爱玲简介以及作品集. -
韶傅迪青: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

临湘市13738857898: 分析张爱玲作品《爱》 -
韶傅迪青: 《爱》,作者在文末注明作于“一九四四年四月”,发表于同年同月10日出刊的《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上.写作其时,张爱玲年仅23岁.全文320余字,这个极短篇是张爱玲散文中最短的一篇,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极短的散文精品.粗看起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