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嫦娥”前两句什么意思 李商隐写的

作者&投稿:归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商隐的《嫦娥》这首诗前两句什么意思?~


意思是: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这首诗原文:《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诗翻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李商隐的《嫦娥》前两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意思是: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原文】:

嫦娥

李商隐 〔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1.直译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2.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的交代。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创作背景】: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写的古诗“嫦娥”前两句什么意思 ——答: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作品简介】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作品原文】

嫦娥⑴

云母屏风烛影深⑵,长河渐落晓星沉⑶。

嫦娥应悔偷灵药⑷,碧海青天夜夜心⑸。


【词句注释】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白话译文】

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背景,永远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政治生活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名家点评】

吕本中:杨道孚深爱义山“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为作诗当如此学。(《紫薇诗话》)

洪迈: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不感,笔舌之妙,自不可及。(《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高棅:谢云:意谓嫦娥有长生之福,无夫妇之乐为悔,前人未道破。(《唐诗品汇》)

敖英:此诗翻空断意,从杜诗“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变化出来。(《唐诗绝句类选》)

钟惺:语想俱刻,此三字(指“夜夜心”)却下得深浑(末句下)。(《唐诗归》)

周珽:陆时雍曰:多以意胜。胡次焱曰:此诗盖自道也。上二句纪发想之时,下二句志凝想之意。唐仲言曰:此疑有“桑中”之思,借嫦娥以指其人,与《锦瑟》同意。盖义山此类作甚多,如《月夕》、《西亭》、《有感》、《昨夜》等作,俱与《嫦娥》篇情思相左右,但不若此沉含更妙耳。(《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黄生:义山诗中多属意妇人。观《月夕》一首云:“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通肠。”玩次句语景,“嫦娥”字似暗有所指,此作亦然。“朱栏迢递”“烛影屏风”,皆所思之地之景耳。(《唐诗摘钞》)

姚培谦:此非咏嫦娥也。从来美人名士,最难持者末路,末二语警醒不少。(《李义山诗集笺注》)

屈复:嫦娥指所思之人也,作真指嫦娥,痴人说梦。(《玉溪生诗意》)

朱鹤龄:此亦刺女道士。首句言其洞房深曲之景,次句言其夜会晓离之情。下二句言其不为女冠,尽堪求偶,无端入道,何日上升也?则心、如悬旌,未免悔恨于天长海阔矣。《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沈德潜:孤寂之况,以“夜夜心”三字尽之。士有争先得路而自悔者,亦作如是观。(《唐诗别裁》)

黄叔灿:此诗似有所为,而借嫦娥以托意。上二句赋其长夜阒寂,借后羿之妃奔入月宫而言,亦翻案语。义山最喜作此等诗,如“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皆是有意出奇也。(《唐诗笺注》)

冯浩:或为入道而不耐孤孑者致诮也。(《玉溪生诗集笺注》)

纪昀:意思藏在上二句,却从嫦娥对面写来,十分蕴藉。非咏嫦娥。(《玉溪生诗说》)

张采田:义山依违党局,放利偷合,此自忏之词,作他解者非。(《玉溪生年谱会笺》)

俞陛云:嫦娥偷药,本属寓言。更悬揣其有悔心,且万古悠悠,此心不变,更属幽玄之思。词人之戏笔耳(《诗境浅说续编》)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古诗“嫦娥”前两句的意思是: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原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出处】《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注释】

⑴嫦娥:原作“姮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名,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对诗人的创作契机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

李商隐在《送宫人入道》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这首诗可能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清代朱鹤龄《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也认为:“此亦刺女道士。”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此诗或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公元837年进士及第。

他的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



古诗“嫦娥”前两句是写主人公清冷难眠,是身之寂寞的意思,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原文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泽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

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

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字词解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是说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

别看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不过28字,字面意思浅白易懂,但历来文人对此诗的诠释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思念某人、也有说是讽女冠(女道士)、还有说是暗指陷入党争、清朝纪晓岚说悼亡,总之不是单纯写女神嫦娥,肯定有某种寓托,可算得上是李商隐“晦涩难懂”的代表作了。

“云母屏风烛影深”,云母是一种矿石,古人认为云母是云之根,所以叫“云母”,这种矿石可以磨成半透明用以装饰屏风,既透光又隐蔽。用云母装饰的屏风,不只是精美,还有“烛影”在屏风之后,你能透光看到烛影摇曳,却又看不到屏风后面之人,有一种幽深感。

“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就是银河,晓星就是启明星,不是说银河落了,晓星沉了,而是天慢慢地亮了起来,银河就渐渐消失看不见了,直到天大亮,最亮的启明星也不见了。蜡烛未灭,说明人未入眠,屏风烛影、长河晓星,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就很妙,你看他没有任何直接对人的描写,通过室内屏风烛影、室外长河晓星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就把人物孤独清冷、寂寞难耐的思绪烘托出来了,写的是人物“身”之寂寞。

“嫦娥应悔偷灵药”,既然一夜未睡,她在想什么呢?看着银河、晓星、孤月,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嫦娥,你说成仙多好啊,长生不死,可你想想,嫦娥背叛了后羿,一个人独自成仙住在广寒宫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人情冷暖,她的长生不死是被寂寞和独孤包围的。

“碧海青天夜夜心”,下有无际碧海,上有无边青天,嫦娥的孤独寂寞,夜复一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人可以诉说,所以李商隐才说“应悔”,早知这月宫中如此孤寂,当初何必偷灵药呢。

整首诗4句,首句写室内情形、次句写室外之景、三句写嫦娥、四句抒情,前两句写主人公清冷难眠,是身之寂寞,后两句写嫦娥永恒孤独,自然引出“偷灵药”的悔恨,是心之寂寞,又触发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李商隐的寂寞心,也包含在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中。后人解读众说纷纭,无论是讽女冠也好、思念某人也好、暗指仕途也罢,李商隐不过是借嫦娥掩饰,说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创作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都被当时的“牛”、“李”党争所影响。“牛李党争”的本质是太监掌权,而皇帝却没有了实权。“牛李党争”是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李商隐作《嫦娥》就是在讽刺这种现象,表达出他的反对态度和无奈。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嫦娥李商隐古诗赏析是什么?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原文:云母屏风...

古诗《嫦娥》中的前两句话有了什么作用
1.渲染气氛,用烛影的“深”和长河的“落”来表现孤独寂寞的气氛,同时也衬托出嫦娥的“悔”,面对此情此景,孤独一人在冰冷的月宫,无一日不在懊悔当初的作为,不应一人先试了灵药,从此飞上月宫,一去不回。2.前两句也是在写作者自己的心境,通过写嫦娥来映射自身的寥落不遇、胸怀难抒的情境。另外...

嫦娥是一首什么诗
问题一:古诗《嫦娥》的意思 常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常娥:原作“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2、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

嫦娥这首诗中长河渐落晓星沉中的长河是指什么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

《嫦娥》这首古诗和什么神话故事有关?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

古诗嫦娥的注释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三、古诗嫦娥赏析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

嫦娥这首诗的每句意思
问题三:嫦娥古诗的意思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

嫦娥这首诗是什么?
猫小帅古诗将诗词的语言美、音韵妙、意境深等都融合到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中,用生动有趣的动画进行展示,让孩子们更能理解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这首《嫦娥》古诗吧!

嫦娥 李商隐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曲松县15092371934: 古诗嫦娥 第一句的意思 -
泣宁得舒: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嫦娥: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女.相传她本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药,就飞入月宫.事见《准南子·览冥训》及高诱注.云母屏风:以美丽的云母石制成的屏风.烛影深:烛影暗淡,表明烛已残,夜将尽.长河:银河.渐落:渐渐西沉.晓星:晨星.沉:落.应悔:定会悔恨.偷灵药:指偷长生不死之药.夜夜心: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

曲松县15092371934: 《嫦娥》古诗前两句表达了什么之情? -
泣宁得舒:[答案]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意:云母屏风上映照着暗淡的烛影,逐渐斜落银河边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诗题是《嫦娥》,...

曲松县15092371934: 古诗“嫦娥”前两句什么意思 -
泣宁得舒: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曲松县15092371934: 请问唐诗〈嫦娥〉这首诗诗句意思和思想感情是什么? -
泣宁得舒: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

曲松县15092371934: 古诗《嫦娥》中的前两句话有了什么作用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泣宁得舒:[答案] 1.渲染气氛,用烛影的“深”和长河的“落”来表现孤独寂寞的气氛,同时也衬托出嫦娥的“悔”,面对此情此景,孤独一人在冰冷的月宫,无一日不在懊悔当初的作为,不应一人先试了灵药,从此飞上月宫,一去不回. 2.前两句也是在写作者自己的...

曲松县15092371934: 嫦娥古诗的意思 -
泣宁得舒: 嫦娥李商隐古诗的意思,嫦娥赏析,简单易懂

曲松县15092371934: 《嫦娥》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我超级需要. -
泣宁得舒:[答案]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部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

曲松县15092371934: 李商隐 嫦娥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
泣宁得舒:[答案] 诗词小筑为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这两句描写了星河与烛影随着黎明的到来暗淡下来,曙光渐亮的情景.

曲松县15092371934: 嫦娥的古诗前两句什么情景r -
泣宁得舒:[答案] 李商隐的《嫦娥》前两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