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方言使用现象(下)

作者&投稿:昌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3、部分方言词本身存在问题

由于大多数方言里具有较多的古词古音,其读音与意义都很难与普通话一一对应。有许多方言大多数本地人都是会说不会写,并且事实上有的方言根本就没有标准文本,个别新闻记者或编辑在新闻报道中对这些方言词用同音词来替换,使得同一句话的文字书写杂乱。比如东北方言中的一个词语“杨了二正”(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 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有时也被写成“扬了二正”,但事实上这个词并没有与其相对应的标准文本,以上两个词语也是人们根据其读音编造出来的“新词汇”。并且,许多方言词的使用非常强调语境,部分方言词汇虽然通俗,但往往含义十分复杂,感情色彩丰富,使用起来难度极高。比如在东北方言中,“整”作为一个动词,它既可以表示“做”、“搞”、“弄”等意义,也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示很多更加丰富的意义。网上有个笑话说:一东北人请南方人吃饭,见南方人不吃菜,便指着菜说:“整啊!”南方人没听懂就问:“什么是整啊?”“整?整就是吃的意思。”在东北人的盛情下,南方人喝了很多酒,席间两人去厕所,南方人实在是不胜酒力,“哇”地吐了一地,东北人一看,卫生间里没有打扫工具,说了一句:“这可咋整啊?”南方人听了,看到满地的……“咋整?”“哗”地又是一波。这类语境复杂的方言词汇一旦用错地方,就会误导读者,贻笑大方。

四、方言新闻报道应遵守的原则

1、新闻工作者必须弄清方言词汇的确切含义

就像上文所说,方言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语音、字形、使用语境等多方面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确切了解这些方言词汇的使用方法,同时避免使用一些方言中十分口语化的词汇。如果新闻工作者盲目地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方言词汇,不仅会贻笑大方,影响该报的形象,更会对大众做出错误的语言示范。

2、有选择的使用方言词汇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方言词汇应选择那些约定俗成,被大家广泛接纳的方言词汇。比如东北方言中的“忽悠”等词,虽然说是东北方言,但实际上在广大的北方地区,甚至部分南方人都可以明白这个词汇的含义。而另一些适用范围相对狭小,只有部分区域内的人才能了解、明晰的词汇就不适宜在新闻报道中使用,这类词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降低传播效率。

在新闻报道中要使用文明健康的方言词汇。我国各地的方言种类繁多,每种方言内部的词汇构成也十分复杂,但并不是所有的方言的含义都那么积极向上,实际上有许多方言词汇带有侮辱、诅咒、性暗示等不良意义。那么新闻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就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这类词汇出现在新闻中,特别是对那些在本地方言区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由于长时期身处于方言的语言环境中,对方言的辨识能力下降,往往不自觉的就将一些不合适的方言词汇应用到了新闻当中。


新闻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一、精准把握题材选择 新闻报道不能有闻必录。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推送次数过多反而会影响传播效果,故而编辑会筛选符合微信公众号特性和要求的文章。那么记者在写稿时,也应对题材有所选择。(一)坚持“党媒姓党”党媒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主张之重要职能,是...

新闻的闻字是什么意思
此外,“要闻”还可用来形容在特定时间、特定领域内的重要消息和趋势,展现了闻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种用法和内涵。总之,新闻的闻字在新闻学中代表了信息的传递动作以及新闻报道的内容。同时,在不同语境下还可能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用法。这种变化展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消息与新闻的区别
2、运用方式不同 消息这个词应用比较广泛,新鲜事就叫消息,还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

新闻的语言特点有什么?
通讯、特写、解释性报道等新闻体裁,即使是篇幅较大,字数较多,语言也要尽量简练,不能因为容许字数而掺杂水分,信口开河。4、朴实 新闻写作使用朴素的语言,自然而无造作,而可靠而不虚浮,也就更能吸引和取信受众。新闻语言还以具体可感见长。客观存在的事实总是具体的,报道事实的新闻,它的语言就不...

新闻的闻字是什么意思
新闻中的“闻”字承载着传递和听说的意义。1. 传递信息的动作:新闻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传播。记者搜集信息,并通过报道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公众。这里的“闻”字代表了信息的接收与传递过程。例如,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记者会及时赶到现场,采访并报道,让公众了解事件进展。2. 新闻报道的内容:“闻”字也指代...

新闻报道和简讯的区别是什么?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据统计,在亚洲、澳洲和欧洲、简讯服务特别受到欢迎,英语中甚至还发展出新的动词词汇“texting”(意谓著只用简讯来沟通的使用者)。在中国大陆,-{zh-cn:...

闻的解释
闻的解释是听见。听到的事;消息。名声。有名望的。用鼻子辨别气味。姓。1、读音 wén。2、组词 丑闻:通常指涉及不道德、违法或令人震惊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会被广泛报道,对涉事者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丑闻通常涉及到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或职业行为。传闻:没有经过证实的小道消息或民间传说。传闻往往是...

新闻根据原则中提到的"旧闻"如何界定?
新闻报道的基石是事实,这些事实必须是近期发生的,与报道的主题密切相关,能为报道主体内容提供有力支撑。非即时的“旧闻”可以作为背景资料,但必须与当前事件有实质性的关联,不宜作为主要新闻内容。避免使用“了解到”这样的开场白,作为记者或通讯员,讲述自己访问某个部门或单位的经历,虽然常见,但...

新闻包括哪几部分?
5、背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新闻结构是新闻作品谋篇布局的整体设计。主要组成部分是:导语——主体——结尾。运用较普遍的类型有:(一)按事实轻重安排的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二)按事件...

新闻的定义是什么?
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从广义看: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从狭义看: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鞍山市19321883803: 新闻道德的特点 -
俞希参丹: 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新闻道德除了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

鞍山市19321883803: 什么是新闻语体词 -
俞希参丹: "新闻语体"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1、指以客观、精确、简洁为特征的报纸新闻(狭义上的消息)的语言形式.就汉语而言,它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体(事务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等)的一类. 根据数量分析,我国当代新闻语体的特点有:一、通用书面词语是新闻造词的主体.二、造词造句中的中性词多于褒贬词;限制性定语、状语多于形容词的定语、状语;句子陈述语?.....2、即新闻的语言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精确、简洁.其中报刊新闻和通讯社新闻稿的语体,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体(如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事务语体等);广播电视新闻的语体,是现代汉语口头语体(如话剧语体、电影语体、各种方言语体等)

鞍山市19321883803: 简答题修改新闻稿件应注意哪些问题 -
俞希参丹: 新闻稿件的修改与其他稿件的修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内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突出;叙述是否清楚;条理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行文是否生动;标点是否准确;字词是否有误等等.然而,...

鞍山市19321883803: 新闻的语言特点都有什么 -
俞希参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

鞍山市19321883803: 艺术类硕士论文 浅谈新闻报道的模糊语言现象初探
俞希参丹: 新闻报道本身特性决议了含糊现象的普遍存在 新闻报道本身的特性决议了新闻报道中含糊现象得以存在. 1.新闻报道请求疾速、及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由于采访时间、采访内容、采访环境等客观要素的种种限制,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来的作品...

鞍山市19321883803: 目前方言新闻节目都有什么?急急急
俞希参丹: 《凌汤圆》,经典!《傻儿师长》,经典!《傻儿军长》,一般,除了樊傻儿的“开洋荤”一段,其他没什么印象了.《傻儿司令》,可以!《山城棒棒军》,很好!《方脑壳》,很好!《抓庄丁》,好看!还有"经济麻辣烫"

鞍山市19321883803: ...让一些语言文字界的专家们印象深刻--《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有专家认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广电类节目规范使用通... -
俞希参丹:[答案] (1)本题考查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作答此题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语言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上一些广告... (1)一些广告语化用成语的现象,比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 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 (2)可认同...

鞍山市19321883803: 如图所示是公交车急刹车时出现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多次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 -
俞希参丹: (1)这是发生在公交车突然刹车(或速度由快突然变慢,或突然倒车)时的情景. 当公交车突然刹车时,公交车和乘客的脚同时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倒. (2)由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会失去,故报道中的“当时有两名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是错误的;即报道中的错误:“突然失去惯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