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出土的一把秦剑为何被压千年却瞬间弹直?

作者&投稿:祖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是一把逆天的神剑,不存在于现实里,仅产生于传说中。

首先,时间说得很明确:1974年。

其次,地点是秦兵马俑1号坑的11号过洞处。

实际上,考古学家也真的是在1974年正式发掘秦兵马俑1号坑。

人物:一群考古学家。


事件:这群考古专家发掘在11号过洞处发现了一把青铜剑。这把青铜剑的处境很糟,剑柄陷泥,剑尖被一尊重达 150公斤的陶俑压住。

细节:因为陶俑压得很死,剑身弯曲角度接近了45度。当考古专家们将陶俑搬开,这把又窄又薄、被压弯了2200多年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人物心理:在场的考古专家全惊呆了!

为什么惊呆了呢?

因为,金属表现出的这种弹性物质,在冶炼工业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 “形态记忆合金”。

而形态记忆合金是在1932年才被发现,其首次应用则是在1969年。

按照这则传说,那就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人就已经掌握了“形态记忆合金”制造技术?!

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一个好事人编的“黑科技”段子,并不见于任何现场考古学家的报告和记述。

当然,可能有人入戏太深,以为是考古学家撒谎,私藏了这把逆天神剑。

但是,1994年3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2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次,又陆续出土了18把青铜剑。

这些青铜剑先后分送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上海冶炼厂等单位,进行激光显微光谱、电子探针、X光荧光检测和化学定量分析。

补充一下,青铜兵器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上:硬度、塑性和抗拉强度。

这三方面性能都和含锡量有关。

随着含锡量的增加,其硬度可以不断上升;但其伸长率(塑性性能)在超过3%含锡量后就不断下降,超过22%含锡量后,趋近于0%。抗拉强度则会在18%含锡量时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

所以,含锡量超过20%后,青铜塑性极低,基本上无法形变,抗拉强度也很低,工业上已无实用价值。

本来,对于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其塑性数值较高,可以通过冷锻来提升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太高,硬度高、塑性低,无法采取冷锻技术,只能通过淬火、退火等法进行热处理。

一个非常冷酷的检测结果摆在眼前:这批青铜秦剑的硬度均在200HB以上,可知其并未经过淬火、退火等法对其塑性进行改善。

即:这些青铜秦剑属于不折不扣的硬脆材料,各项性能数值与常见玻璃、陶瓷的数值十分接近,稍不留神掉到地下就会成为碎片。


也由此可知,传说中那把被压了2200年却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神剑纯属好事者捏造的谣言。

秦兵马俑1号、2号坑里这种青铜长剑一折即断,遑论什么“形态记忆合金”技术?

目睹秦剑出土、并亲手捧过秦剑实物的考古专家刘占成先生坦承:从性能上讲秦剑是脆而易断的。

但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何堂坤曾对66件西周-战国时期的刃器进行检测,其中的2件曾经过淬火处理,而由出土的杨家山铁剑证明,我国不但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钢铁兵器,还经过渗碳和退火处理。燕下都出土的大批钢铁兵器也表明,在战国时期,经过淬火处理的钢铁兵器已经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要角色。

也就是说,在战国末期,青铜已经走向了没落。

那么,秦兵马俑1号、2号坑里为什么还会有这种脆得掉渣的青铜长剑呢?

考古学家们认为:既然兵马俑里的陶俑都是精心制成的陪葬品,那么,这些青铜长剑的真实身份就是陪葬品——不求实用,只求好看。




秦兵马俑是谁挖掘的从前说到尾
“你们看,这些方砖不是和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吗!”这个略具考古知识的水保员,第一次把这些陶俑和5里之外的秦始皇陵联系在一起了。 “很可能是...他们手按秦剑,惊呼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绝对高超和无与伦比;一向崇拜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一些学者专家来了,一改往日的约定俗成之见,认为秦俑细致入微的造型艺术,...

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你们看,这些方砖不是和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吗!”这个略具考古知识的水保员,第一次把这些陶俑和5里之外的秦始皇陵联系在一起了。 “很可能是...他们手按秦剑,惊呼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绝对高超和无与伦比;一向崇拜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一些学者专家来了,一改往日的约定俗成之见,认为秦俑细致入微的造型艺术,...

秦兵马俑的发现人是谁
秦兵马俑的发现者是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1974年0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随着工作范...

秦始皇皇陵
“你们看,这些方砖不是和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吗!”这个略具考古知识的水保员,第一次把这些陶俑和5里之外的秦始皇陵联系在一起了。 “很可能是...我们还不得不让秦代的兵俑和马俑同一些欧洲国家和那里的人民会见,以答谢这些国家人民对秦俑的向往之情。 奇迹,奇迹,确实是个奇迹!单现在已经开掘着的第1...

砀山县15710669449: 秦始皇兵马俑中青铜剑被几吨重的大石条压弯了两千多年为何挖起时没有一点弯曲? -
戏雁小施: 秦始皇兵马俑中青铜剑并非被几吨重的大石条压弯了两千多年而是被150公斤重的的石块压弯,弯曲度超过45度 其原因是这些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且采用分造法及剑身 剑柄 剑锋等分开授造 然后再组合在一起, 其好处可各在于个组成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授造方法使其剑身柔韧剑锋坚硬等 ,其表面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可防止青铜剑被腐蚀.(该技术是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秦人是如何掌握该技术的还是未解之谜)回答不是太详细详情可观看《走进科学》

砀山县15710669449: 秦始皇陵中的青铜剑上有铬盐化合物?千年不锈? -
戏雁小施: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柄青铜剑,为铜锡合金制成,并含有微量的镍、铝、铁、锌等十多种金属元素.这种合金的硬度为HRC22至24度,已达到调质后的中碳钢的硬度.最令人惊奇的是,这把剑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当场去土锈后...

砀山县15710669449: 秦朝兵马俑未解之谜 -
戏雁小施: 目前对于兵马俑的争议还一直在持续,出土文物带给世人许多千古之谜.神秘的兵马俑,还有多少悬疑没有解开? 一、为何没有统帅俑? 这些陶俑无论是步兵、弩兵、骑兵、车兵,都属武士俑,并不见统帅俑.有人认为,可能是按秦制...

砀山县15710669449: 秦国青铜兵器的颠峰秦剑 -
戏雁小施: 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青铜兵器,最让人着迷的——首先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 回顾中原铜剑的发...

砀山县15710669449: 中国什么时候有不锈钢的 -
戏雁小施: 最早发明不锈钢的是中国人 兵马俑未解之谜:青铜剑历经两千年无蚀无锈 从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

砀山县15710669449: 秦始皇兵马俑之谜 -
戏雁小施: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

砀山县15710669449: 根据下边材料,介绍秦剑出土的概况,说明它为什么不锈.
戏雁小施: 1974年在陕西临潼陶俑坑五六米深的地下出土了三把秦始皇时代的宝剑,剑身乌黑,光彩夺目,能一下划破十几张报纸.经测定,剑的成分是青铜合金,剑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这种技术比国外先进2000年.

砀山县15710669449: 兰台说史:兵马俑中的秦剑真有传言中那么完美吗 -
戏雁小施: 秦剑极有可能只是陪葬的冥器 面对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秦剑“削铁如泥”“记忆合金”等传言,学界早已有人指出其无凭无据,并非事实.刘占成先生参加兵马俑坑考古发掘工作数十年,亲眼目睹了秦剑的出土,亲手捧过秦剑实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性能上讲秦剑是脆而易断.俑坑中出土较多剑身残断后的断节,恰好反映了秦剑很脆的特性……”并进一步推测秦剑的主要作用为佩戴显示身份地位、指挥、守护、赏罚.所以秦剑实战性能不是那么高,但是作为秦兴起的铁剑,较之于春秋战国时候的青铜剑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请采纳

砀山县15710669449: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课文 -
戏雁小施: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

砀山县15710669449: 秦兵马俑的资料(300字)集............... -
戏雁小施: 兵马俑 概述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