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临阵退缩如何定罪?

作者&投稿:凭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开始学习法律~

一、学习目标: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现代社会有一个法律职业群体,称为“法律共同体”或者“法律人共同体”,包括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律师、法学教授、企业法律顾问,等等。属于法律人共同体的这些职业,差异很大,律师是自由职业者,法官是国家公务员、执掌裁判权,为什么把他们归入“法律共同体”当中呢?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共同的职责:实践和维护法治。他们同是法治的实践者和维护者;二是共同的思维方式,就是法律思维。法官裁判案件、律师代理案件和法学教授分析案件,采用的是同一个思维模式,即法律思维模式。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职业人的思维模式。法律思维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看到,无论法官、律师、检察官、仲裁员或者法学教授,其法律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这是与其他职业人的思维模式所不同的。

怎样才算优秀的法律人?分为人格和理性两个方面。先说法律人的人格:第一,是要有气节、操守、尊严。法大校长2013届本科生毕业致辞:做有尊严的法律人!7月30日海峡两岸司法研讨会上,谈到法官和法院的气节,不应当是趋炎附势、看风使舵。不应当是,在上级领导面前,低三下四、点头哈腰、奴颜婢膝,在下级(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张扬跋扈。第二,要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平等待人,同情弱者,有悲悯之心,富于同情心、富于正义感。第三,要信仰法律,信仰法治,才能以法律为业,执行法律,实践法治。如果自身不信仰法律,不信仰法治,却又从事法律职业,必然会对法律和法治造成巨大危害,并且最终也会毁灭自己,给自己的亲人造成巨大伤害,这样的事例很多。最后,是要格外的勤奋和严谨。现代社会,法律人是最为勤奋、严谨群体。我们知道,国内外知名律师,都是按照时间计费的。拖沓、懒散、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当不了法律人,至少不是优秀的法律人。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丢三落四,担任诉讼代理人,弄错了程序、引错了条文、遗漏了证据、忘记了抗辩,导致不应该的败诉,给委托人造成巨大损失,自己也须对此承担责任。须特别注意的是,须从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开始,就注重法律人的人格修养,就以法律人的人格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人格修养,培养自己具有法律人的高尚人格。

再说法律人的理性,通过法学院的学习,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打下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掌握法律思维模式,及掌握从事法律实务的各种方法(裁判方法、研究方法、写作方法),不断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法律实务经验,增长法律智慧。

二、学习法律的方法

(一)法律的规范性与学习方法
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属性(严格言之,此所谓法律,特指成文法)。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也具有规范性。法学一般不直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而是直接研究“法律”。因研究对象之具有规范性,法学也就具有了规范性。你看法学者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必定先问“是否合法”,与经济学家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必定先问“是否有效率”,是全然不同的。这就是法律和法学的规范性所使然。

每一个法律规范,都可以分解为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果等要素。这就是法律的规范构成。例如人们熟知的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可以判双倍赔偿。这是一个法律规则,从规范性分析:其适用范围――消费者合同,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欺诈行为;其法律效果――双倍赔偿。因此,学习法律一定要从规范性入手。法律思维与别的思维如经济学的思维的区别,正在于规范性。

既然进入法学院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法律思维,而法律思维属于规范性思维,则在学习方法上就要从法律的规范性入手,而不是靠死记硬背。不是记忆、背诵每一个制度、条文的词句,而是要掌握每一个制度、条文的规范构成。只有理解、掌握了每一个制度、规范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才算真正理解、掌握了这个法律制度、法律规范。

(二)法律的社会性与学习方法
法律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关系为规范对象。如刑法,规范对犯罪行为的制裁;民法,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身份关系;经济法,规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控和管理;行政法,规范国家行政权的运行、控制。简而言之,法律是社会生活规范,使法律具有社会性。法律的社会性,也就决定了研究法律的科学,即法律学、法学也具有社会性,并因此属于社会科学。此对于法律学习,关系甚大。

学习法律,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指不迷信书本、老师、权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思考”,指不盲目相信,由自己进行一番分析、考察。对于张三的某种观点,首先要“思考”:他所持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能够自圆其说。其次要“思考”:张三持这种观点有没有深层次的理由,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张三个人的社会地位、学历、师承有什么联系?还要“思考”:张三发表这一观点,是在何种场合?是针对现行法所作的解释(解释论),还是对法律将来的修改所作的建议(立法论)?等等。

因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甚至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影响其理论观点,可以关于“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和“撞了白撞”的争论为例。当年修改婚姻法关于是否规定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争论中,反对规定过错损害赔偿的,大多是男性,而赞成规定过错损害赔偿的,大多是女性;关于“撞了白撞”的争论中,赞成“撞了白撞”的大多是青年、中年而属于白领阶层,大多有车或者正准备购车,而反对“撞了白撞”的大多是老年或者属于蓝领,大多没有汽车或者买不起汽车。

在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作出自己的判断:赞成或者不赞成,赞成何种观点。这就是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关键在“独立判断”。而“独立判断”的关键,又在于:以什么作为判断标准?概而言之,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有两类“知识”:一类是“基本原理”,包括并不限于法律基本原理;另一类是“社会生活经验”,亦即平常所谓“常理、常情、常识”。

以“基本原理”作为判断标准,学术上的论辩大多如此,源于法律学的科学性。因为每一学科,均有其基本原理,而符合其基本原理的往往正确,违背其基本原理的往往错误。因此可以用基本原理作为判断标准。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系法律的社会性所使然。因为,法律既然是社会规范,就应当与社会一般人的生活经验相符。法律上和法学上的争论和是非,可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是我根据自己和前人的学术经验总结出来的。

(三)法律的逻辑性与学习方法
法律的规范性,与逻辑性是互为表里的。法律的规范性,必然要求法律的逻辑性。制定法律或者法典,要将各种法律规则按照一定顺序编排。这个编排顺序,以什么为标准?不是也不应该以所谓“重要性”为标准,只能以“逻辑性”为标准。因为,所谓“重要性”,是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一项制度之是否重要及其重要程度,将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认识。例如,合同法按照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变动”、“责任”的顺序,究竟“合同成立”重要,还是“合同生效”重要,还是“违约责任”重要?是很难判断,很难有统一意见的。

制定民法典,哪一个制度安排在民法典上,哪一个制度安排在民法典之外,哪一个制度排在前面,哪一个制度排在后面,绝不可能以重要性为标准,只能以逻辑性为标准。这个逻辑性,就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民事生活的共同制度、基本制度规定在民法典上;特殊关系、特殊领域、特殊市场的特殊规则和制度,规定在民法典之外。

民法典上的安排顺序,也以逻辑性为标准:“一般”的、“共性”的制度在前,“特殊”的、“个性”的制度在后。这就使法典形成“总则”(共同的规则)、分则(特殊规则)的结构。首先,民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是分则);其次,债权法分为“债权总则”和“债权分则”(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是分则);再其次,合同法也分为“合同总则”和“合同分则”(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是分则);最后,买卖合同也分为“买卖总则”和“买卖分则”(特种买卖是分则)。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一般”和“特殊”、“总则”和“分则”的逻辑关系,也正好是法律适用的基本逻辑关系,这就是“特别法优先适用”的基本原则(合同法第123条)。制定法律的逻辑是从“一般”到“特殊”,愈是一般的规则愈在前,愈是特殊的规则愈在后;适用法律的逻辑刚好是倒过来,从“特殊”到“一般”,愈是特殊的规则优先适用,愈是一般的规则愈靠后适用。

法律上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逻辑关系,逻辑混乱、支离破碎,法官就没有办法正确适用法律,他不知道应该适用哪一个规则才是正确的,他会无所适从,没法下判,这当然是指公正的法官。反之,一个不公正的法官、受法律外因素影响的法官,却可以想怎么判就怎么判。既然好几个条文都与本案有关,相互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他适用任何一个条文,你都没法指责他,没法批评他,就会使一些枉法裁判合法化。可见,法律有逻辑性,才能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法律没有逻辑性不仅影响法律的正确适用,还会助长司法腐败。

法律有严格的逻辑性,不仅可以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还可以增加法律的灵活性。当法官受理现行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的案件时,可以适用一般的规则予以裁判。


(四)法律的概念性与学习方法
法律是一套规则体系,也是一套概念体系。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都是通过法律概念来表述的,因此,要正确掌握法律规范,必须先正确掌握这些法律概念。前述消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双倍赔偿。从规范性分析:其适用范围,是用“消费者”、“经营者”、“合同”和“消费者合同”这些概念表述的;其构成要件,是用“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概念表述的;其法律效果,是用“赔偿”、“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等概念表述的。因此,你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消法第四十九条,你就要先正确理解和掌握“消费者”、“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偿”等等法律概念。

因此,完整准确地掌握法律概念体系,是正确进行法律思维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法律人进行法律思维,就是运用法律概念进行思维。我们法学院学习,学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学习法律概念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法律概念进行法律思维。

概念是人的发明,是用文字表述的,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概念性是理解和解释法律的根据。理解、解释任何法律条文,必须先从该条文所采用的法律概念入手。概念有其内涵、外延。概念有其模糊边界,即概念具有模糊性。这就决定了文义解释可能得出多个解释结果。当采用文义解释,得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结果时,就需要进一步采用其他解释方法。

学习法律的门径,在于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法律是一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其基础是一整套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概念,掌握了这套概念,就掌握了法律思维的框架。经验表明,法官在裁判中、律师在处理案件中、学者在分析案例中,如果出现失误,往往源于没有掌握好这套概念体系或者发生了概念混淆。因此,学习法律首先强调记忆这套概念体系。但法律概念有其专门含义,相互间有其逻辑关系,因此不能单凭死记硬背,在记忆的同时应强调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初学者,一定要着重记忆和理解这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边运用,在理解的前提下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学习法律,不能不讲究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有三种:其一,精读,目的在于掌握概念体系。法学的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套法律概念体系。当你初学一门法律学科时,就应当选择一本概念体系完整、准确,且简明扼要的好的教材,通过反复精读,把这套概念体系记在脑子里。所谓有扎实的基础,就是指比较完整准确地掌握了这套概念体系。须知每一门学科的著作,都可以分为“教材”、“体系书”和“专题研究”三类。其二,泛读,目的在于加深专业基础、获得广博的知识。在精读一部、两部好的教材,比较完整准确地掌握该学科的概念体系基础上,再选读一些专题研究论文和著作,补充、完善自己的概念体系,加深专业基础,开阔视野。其三,研读,目的在于掌握研究方法,培养研究能力。结合具体的问题研读体系书的有关章节,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在未掌握好概念体系之前,抱着大部头的体系书通读,读到中间忘了前面,读到后面忘了中间,必然是事倍功半。

法律概念,是法律思维的工具。法官、律师正是运用物权、债权、法律行为、权利、义务等等法律概念,进行思维,分析案件,裁判案件。以婚姻关系上的违约金条款案为例,法官运用了“合同”、“婚姻”、“法律行为”等法律概念,并正确地分析了这几个法律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法律行为是上位概念,合同和婚姻是下位概念,当属于下位概念的法律规则不能适用时,运用上位概念的“法律行为”的法律规则,正确地裁判了本案。

(五)法律的目的性与学习方法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是立法机关制定的,立法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制定各种法律,每一个法律规则都有其目的。因此,学习法律、理解法律,需要了解各个法律规则所要实现的目的。德国学者耶林发表《目的法学》,批评概念法学玩概念游戏,忘记了法律的目的。耶林将法律目的,比喻为在茫茫大海上指引航船方向的北极星。我们学习法律和解释、适用法律,犹如在茫茫大海上的驾驶船舶,只要掌握法律的目的,即不致迷失航向。

法律的目的性,在学习方法上的意义在于,我们学习每一个法律制度、法律规则,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每一个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正确解释所使用的概念,还要准确把握这一法律规则、法律制度的目的。一定要弄清楚:立法者设立这一法律规范的目的何在?在解释、研究每一个规范和制度时,一定不要忘记它的目的。王泽鉴先生说,任何法律均有其目的,解释法律时必须想到:立法者为何设此规定,其目的何在?可见,掌握每一个规范和制度的目的,是学习、研究、解释、运用这一规范和制度的关键。

因法律的目的性,而有目的解释方法。所谓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即当存在不同的理解、解释时,应当以该规范和制度的目的,作为判断标准。

(六)法律的正义性与学习方法
所谓法律的正义性,指法律本身须符合于社会正义。是法律与其他行为规则,如技术规则,的根本区别所在。正如人有“善、恶”,法律也有“善、恶”,这就是所谓的“良法”与“恶法”。符合于“社会正义”的法律是“良法”,违背“社会正义”的法律就是“恶法”。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许多“恶法”,诸如规定对小偷砍手的法律,规定当众将“私通”者乱石砸死的法律,规定对流浪者加以鞭打、监禁甚至处死的法律,规定对同性恋者予以惩罚的法律,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相继被废止。我国现已废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若干地方规定“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政府规章,就属于“恶法”。

当我们学习法律的时候,除了从规范性入手,掌握每一个法律制度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以及正确把握其立法目的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用“正义性”标准予以评价、批判。对于“恶法”、违背社会正义的法律,要通过解释方法回避其适用。至少是不要为“恶法”辩护,不要制造所谓的“根据”、“理由”,把“恶法”硬说成“良法”。在法学院学习或者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一定不能忘记法律的正义性,不能忘记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一个法律人的神圣职责!

法律的正义性最终要通过法院的裁判予以体现。法律、法规所体现的社会正义,是理性的正义;通过法院裁判所实现的正义,才是实践的正义、现实的正义。因此,法官和律师对于实践法律的正义负有神圣职责。裁判案件,不仅要考虑裁判是否于法有据,而且一定要考虑所作出的判决结果是否符合于社会正义,即裁判结果的妥当性。只有合于社会正义的判决,才是正确的判决。

社会正义,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形式正义,着重于程序公正。只要所适用的程序规则是公正的,具体案件的当事人之间是否实现了正义,则非所问。实质正义,则不满足于程序的公正,而是着重于在具体的案件的当事人之间实现正义。按照现代法律思想,强调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形式正义只是手段,而实质正义才是目的,形式正义须服从于实质正义,并最终保障实质正义的实现。

因为法律有正义性,于是决定了,法律科学,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也有本质的区别,而被称为“善(正义)的艺术”。真正掌握了这套“善(实践正义)的艺术”,才称得上优秀的法律人。下面举两个法官提的问题,说明法律科学是“善(实践正义)的艺术”。

一个人选择了法学,选择以法律为业,你就选择了“公平正义”!选择了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作为自己行为、处世的价值目标!你应该有正义感,有是非观!你如果还是学生,你也是弱者,没有力量为人民主持正义,但至少你应该能够判断是非,判断正义与不正义!你如果担任法官,就应当断然拒绝法律外因素的干扰,使你作出的每一个判决都合情合理合法,在当事人之间实现公平正义!

法律人以实践法治为职业。这绝不是一般的职业,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谋生。因此不是经营者(商人)。法律职业的神圣性在于:维护法律,维护正义!你看,西方的法官,被人民当成正义的化身,就像神职人员之被视为上帝的代表!法律人不可能是革命者,但法律人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你是法学院的毕业生,无论你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身处社会的上层还是中层,你一定不要忘记法律的正义性,法学是实践正义的艺术。不要忘记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遭遇不幸的人们。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法学论文写作

(一)中文能力是法律人最重要的素质。此所谓中文能力,非指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体写作能力。是指法律文体(法学论文和法律文体)的写作能力。中国的法律人是用中文进行法律思维,具有相当的中文能力是进行顺畅法律思维的基础条件。凡是水平高、能力强的法律人,无论法官、律师,其中文能力(口头、书面)都很强。法官指挥庭审,律师在庭上答辩,应当用词准确,有条有理,逻辑性强,撰写判决书、答辩状,应当文字准确,逻辑严密,富有说服力。中文能力差,语言拉杂,用词含混,缺乏条理,逻辑混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二)法律文体写作与法学论文写作。法学论文要求:文字准确、逻辑严密、富有说服力。同样是一切法律文体的要求,如合同书、起诉状、公诉书、答辩状、判决书、裁决书。因此,法学论文写作能力强,法律文体写作能力就强。法学院学习中,通过法学论文(学科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法律文体写作能力,训练、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文能力。

这里单说“文字准确”。古人有关于“推敲”的故事,贾岛吟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还是用“推”?翻来覆去,拿不定主意,撞了贺知章的马头,贺不加责罚,反而共同讨论。法律文体写作也有类似故事,是“敲”门而入,还是“撬”门而入?“敲门而入”,说明二人认识,女方为男方开门,不过是通奸;“撬门而入”,说明违背女方意愿,采用暴力,就是强奸,可能判死罪。现今民事裁判实践中,有类似案件,“还欠款5千元”,究竟是“已经归还了5千元欠款”,还是“仍然欠款5千元未还”。“全部货款已结清”,是全部货款“已经结算并支付完毕”,还是仅仅“结算清楚尚未支付”?

说明法律文体写作,特别要求准确,一字不当,可能铸成冤案、错案。此与文学写作不同,文学写作用词不当,不会造成冤案,而且作者可能故意采用多义词,故意追求模棱两可、语义朦胧的效果。法律文体写作,特别要求用词准确,避免歧义。这要通过法学论文的写作来训练。

(三)法律人的论辩能力与法学论文写作。法律人的职业,特别要求论辩能力(口头论辩、书面论辩)。你看民事审判的双方代理人在庭上辩论,刑事审判的辩护人与公诉人在庭上辩论,一方主张违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方辩称不违约,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诉人主张构成犯罪,辩护人辩称不构成犯罪。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法官在庭上听讼,就看哪一方有理,辩论逻辑性强、有说服力?答辩状、法庭辩论,当然最终靠证据。我们常说,靠证据说话,但证据自身并不会说话,而是在法庭质证时,由案件双方,辩护人与公诉人、原被告的代理人,替证据说话(辩论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证据内容和意义)。如果辩护律师中文能力很差,说话拉拉杂杂,缺乏逻辑,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用词不当,即使有充分的证据,也未必能够胜诉。法庭辩论的真正目的是说服法官,必须思路清晰,用词准确,条理性强,逻辑严密,才具有说服力,才能说服法官。法律人必须有高水平的论辩能力,掌握论辩的艺术、说服的艺术。法学院除在模拟法庭训练外,主要靠法学论文写作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我们进入法学院学习的目的,在于把自己培养成为优秀的法律人。有人误以为,只要把十几门课程学好了,各门课程都考试合格,成绩优良,就能够成为优秀的法律人。我要告诉同学们,这样的认识并不正确。刻苦学习各门课程,掌握各个法律学科的概念体系,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当然很重要,这只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更为重要的素质是,能够运用法律基础知识进行法律思维,从事法律实践,这就要求具有相当的中文能力。

我们在小学、中学阶段主要是通过语文课和作文(主要是文学文体写作),无论高考语文成绩如何,都缺乏法律人的中文能力、法律文体的中文能力。因此,要重视法学院各科论文写作、学年论文写作,特别是毕业论文写作。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法学院学生都认识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一些同学不重视论文写作,采取敷衍的态度,甚至从网络找两篇题目相同或类似的论文,加以裁剪拼接,应付了事,只求老师给个及格分数就行了。这些同学在法学院四年毕业,中文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即使各科考试成绩优良,即使真的掌握了各门学科的法律基础知识,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须知将来担任律师写起诉状、答辩状,担任法官撰写结案报告、判决书,担任仲裁员写裁决书,担任企业法律顾问起草合同书,都是不可能从网络下载进行拼接所能够解决的。因此,必须在法学院学习期间,重视法学论文写作,按照法学论文写作方法,自觉训练、提高法律文体写作能力。

四、自己造就自己

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原告优秀的法律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人格方面的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的素质。掌握学习方法。主动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通过主动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和训练,把自己造就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一 端正态度,摆好位置。法律法规众多,学习枯燥无味,学习者要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学习,认真理解法律条文的规定。二 从基础学起。学习法律法规,要从基础理论学起,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素养,在涉及到具体问题运用法律条文时就会得心应手。三 坚持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法规也随之不断更新,几乎每天都有生效的法律法规,所以要想学好法律,一定要坚持不断学习,随时掌握最新动态,比如一个法律已经废止很多年了,你还拿来适用,就会被当作笑话了。

就是不尽职责.看违反的严重才能定罪.

警察的法律观,是警察机关及警察个体对国家法律及其制度的认识、知识、观念、观点、意识、心理和思想的综合反映,是警察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念是行动与行为的先导,警察的正确法律观,是现代警察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重要思想条件和保障,也是其基本法律素质的重要构成与表现。1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上考察,警察的法律观是社会法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警察职业与执法密切相关和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保卫改革开放成果的重大职责,国家与社会对警察的法律观的要求比对普通公民的法律观要求更高更严格。但是,由于警察队伍十分庞大,警察执法工作十分广泛复杂,各种警种中还存在很多非涉法的内部事务工作,故警察职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法律职业,而是一种介于法律职业与非法律职业之间的“准法律职业”。正因为如此,国家与社会或许并不期待或奢望警察队伍的整体法律素质能向法官、检察官看齐。但是,法治国家绝不会也不能容忍任何一个缺乏起码法律观念的警察存在。从此角度看,警察的法律观又是一种特殊职业法律观。在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培植法治时代的警察法律观,打造法律警察,从根本上说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对现代警察基本法律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警察机关及其警察在法治社会中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的客观需要。归纳起来,其必要性与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一)法治时代的警察法律观是完成警察角色转换与实现警察职能的重要思想条件。长期以来,我国警察机关及其警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角色是十分模糊的。“警察的地位在中国现代政治生活中很不明晰,处境十分尴尬”。2一直以来,我国只注重警察机关及警察角色的政治定位而忽视其法律定位。这种现状,与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社会环境即法治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它不仅影响到警察机关及警察的职权职责的合理确定,还导致了警民关系紧张等弊端。一方面,人民群众不满意警察权力的特权色彩和警察职能的“万金油”特征。另一方面,警察机关与警察也由于其社会角色模糊、权限职责不清而困惑,甚至深受其害。人们发现,很多警察机关及警察为不时被指派从事诸多非警务活动甚至进行违法“执法”而苦不堪言。今日之中国警察,由于角色尴尬和负荷沉重而成了一支“疲惫之师”。3

随着法治时代的来临,警察的社会角色已较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变得越来越清晰。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警察角色与警察职能在市场经济时期和法治社会中已发生了根本性转换或变化。在法治社会里,警察的角色已由过去单纯的公共安全政策实施者、行政命令执行者或掌握专门技能如侦查技能的国家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转换为需要具有一定综合执法素质的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工作者,即法律警察。警察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除了职权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外,服务职能在其社会管理职能中也上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4这种重大角色转换与职能变化,完全是因为我国的宏观与微观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或改变所导致。此外,警察执法司法范围的扩大和重点转移也对警察的法律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最典型的例证是,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的剧增已对警察法律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的警力与警察法律素质根本无法应付大量的、涉法复杂的经济犯罪侦查工作,警察队伍中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大。还有,很多专业性工作如现场勘查、刑事司法鉴定和特殊侦查手段等的涉法性也越来越强。结果是,侦查技术工作的法律性不断增大,法律对技术型警察的法律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只要细心观察便不难发现:法治的进展已使警察机关中的行政干部型警察、专业型警察悄悄地向法律型警察靠拢或转型。现代警察要完成这种角色转换和实现各种警察职能,首先要完成观念上的转变。这种观念转变,无疑应以法治时代的警察法律观形成为标志。在法治国家中,警察应当成为法律信仰的典范才能充当法律正义的守护者。要知道,在连警察都不信仰法律、执法警察没有形成最基本的法律观念的社会里,国家宪法和法律是不会得到严格执行和普遍遵守的,更不可能指望依靠警察权力营造出一个安定团结的、有利于进行经济建设的稳定社会环境。

在法治时代里,我国正面临着重新认识警察机关性质并对警察角色进行恰当法律定位的问题。正确认识警察机关的性质和对警察角色进行的恰当法律定位,直接决定或影响着中国警察的社会地位、发展走向、前途与命运,而且是变革、重建和完善我国警察体制的最重要一环。只有树立法治时代的警察法律观,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将警察机关简单地、模糊地、不规范地、不确切地定位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和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的历史局限与认识局限。5警察角色从工具警察向法律警察即执法主体转型,彻底摆脱国家暴力机器与统治工具的客体属性而还原法律主体角色,让警察主体意识苏醒与精神灵魂回归,最终完成从政治警察向法律警察和职业警察的过渡,是现代法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只有树立法治时代的警察法律观,才能清晰地看到现代警察的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才能使人们真正看到警察机关的职能从专政职能向保护、管理、服务等综合职能过渡的重大意义,并为警察角色的转换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政治与法律唇齿相依,法律历来就是政治的有机组成部份。在我国,法律是国家与人民意志与利益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和逻辑上说,强调警察严格遵守与执行国家法律,对法律负责,无疑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政治。打造法律警察,并非否定警察的政治属性,而是科学界定警察机关及警察社会角色和向纵深层次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正视现代警察的法律定位问题,全力打造法律警察,完成警察新角色在法治社会的转换,应当成为我国警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提高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与战斗力的基本目标。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十二条 (在第七条里面)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等隐瞒不报或者谎报的;

  (三)在勘验、检查、鉴定等取证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无辜人员被处理或者违法犯罪人员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被羁押、监管等人员脱逃、致残、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五)在值班、备勤、执勤时擅离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   (七)在执行任务时临危退缩、临阵脱逃的。


因此,临阵退缩的处分是记过或者记大过,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的,严重的会降职或者撤职;非常严重的,那就会开除了。



这个要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在他没有穿警服的时候,临阵退缩那属于道德问题
,你只能说他没有素质.鄙视他.
第二种:在他穿上警服的时候,如果临阵退缩,那就是渎职罪,那就是没有职业素养,这种人注定是什么都做不成的.

没遵守警察法规,凡是这样者见死不救犯了职业法359条受害者亲属可向警察45600元,若死了人可赔尝458860元。后判有期徒刑

让他回家种田吧;如果造成更大的损失那就告到当地部门去;


警察最低服务年限
五年。新招录的县级公安局民警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的。一般公务员的服务年限是5年的, 但是还是要看具体的 单位签订合同的年限的。这5年包括1年的试用期。在这五年内,新录用事业单位人员不允许调动或考取别的单位。事业单位试用期有些单位可以辞职,但有些单位可能会有违约金。派出所是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

如何看待全国警察因工作缺席生活的举动呢?
警察默默的在为人民付出,作为他们的家人应该多一点包容之心以及多一点理解之心,理解他们工作的不易,并且在生活上也要懂得多担当一点。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该对警察多一点理解之心,平时多配合他们的工作,少做一些违反乱纪的事情,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公民。你是如何看待警察因为工作而缺席生活的呢?欢迎...

如何帮助别人识别骗局
骗局受害者往往因为这些原因对警察的话持怀疑态度。要更快地帮助骗局受害者止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段:加强警察与公众的沟通 警方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公众交流,提高公众对警察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他们可以定期在社区举办会议或研讨会,向人们普及常见的骗局和防范措施。通过增加警民互动,建立更紧密的...

如何做一个好警察?
努力侦破案件,积极主动打击犯罪分子,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这就是一个好警察。可是,这些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而且要始终如一,不忘初心,能够拒绝社会四面八方而来的诱惑,能够坚守自己的职责和底线,不退缩,不妥协,还需要你有坚定的信仰,不变的信念,和不断的拼搏努力。

怎样才能做好警察
人只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谁都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过一辈子,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要与人接触。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但是怎么接触,怎么交往,估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孰对孰错,不在此文议论之列。我只想说一下当好一名警察,如何在这个圈子里生存,怎样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警察以权压民该找哪个部门求助
找他的上级主管部门,如果没有效果,就找市政府行政复义办公室申请复义,如果对复义结果不满意或是不予受理(必须开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新民警如何迅速进入角色求解
那么,新民警如何迅速进入角色呢?结合一年多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立足岗位、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还应积极实现“三种转变”,牢固树立“四项意识”,始终坚持“两个学习”。一、积极实现“三种转变”,切实强化适应能力 1. 实现身份的转变:新民警必须迅速适应从公民到公安身份的转变,适应从守法者到执法...

警察办错案去哪里投诉
(二)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

无故被警察殴打,如何追究警察的责任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四条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下列事项,进行现场督察:(一)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二)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如何评价警校生公交车上徒手制伏小偷,回击「我是警察不怕你记」?_百度...
精神需要鼓励,并且大力弘扬。但实际行为方面,个人认为,一定要量力而行,警校生毕竟只是学生,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

城区13867949558: 人民警察临阵退缩如何定罪? -
店马孚麦: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十二条 (在第七条里面)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

城区13867949558: 人民警察值班期间脱岗违反了什么规定 -
店马孚麦: 主要写第一,当时脱岗的情况,第二,分析原因,脱岗是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工作事业心不强的表现,第三,改正措施,增强纪律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今后不再犯,接受处理.很简单,如果你连这么一个东西都不会写,那你怎么能当好警察呢?要好好学习呀!学文化,学法律,学公安业务,在实践中加强锻练,当然,你能在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学习态度好的表现,愿你当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

城区13867949558: 打警察怎么判刑
店马孚麦: 1、打警察涉嫌妨害公务罪,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量刑标准从重处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2、法律依据:《警察法》第三十五条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城区13867949558: 现行刑法对投敌叛变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
店马孚麦: 投敌叛变罪:投敌叛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城区13867949558: 县级公安机关能否作出辞退公务员决定 -
店马孚麦: 可以,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 》第三条 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一)不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条件,未按规定程序招收的;(二)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

城区13867949558: 什么是逃兵 -
店马孚麦:逃兵 táo bīnɡ (1)私自脱离部队的士兵. (2)[比喻]因怕困难而脱离工作岗位的人. 一、概念及其构成 逃离部队罪,是指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城区13867949558: 警察首次授衔与工龄的关系 -
店马孚麦: 首次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的标准(由国务院批转,公安部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实施办法颁布) 一、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依据下列标准评定授予警衔: (一)正部级职务人员:可授予总警监. (二)副部级职务人员:可授予副总警监.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