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古诗题西林壁教案

作者&投稿:德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 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 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 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三、 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 教师泛读。

  2、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 指名读诗,正音。

  4、 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 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 作业

  1、 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四年级所有古诗两首
一、《回乡偶书》1、作者:唐代贺知章 2、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3、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二、《黄鹤楼...

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古诗词
四年级古诗词篇目: 王维《鹿柴》、王翰《凉州词》、高适《别董大》、王昌龄《出塞》、苏轼《题西林壁》、刘禹锡《浪淘沙》、李清照《夏日绝句》、白居易《暮江吟》、李商隐《嫦娥》、卢钺《雪梅》、《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辛弃疾《清平乐·村...

小学1一6年级所有古诗
【小学四年级】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

求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要诗句的。
【三年级下册】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黄鹤楼...

小学一到五年级古诗并分类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0、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古诗总结
【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四年级上册古诗故事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肆』 四年级上册古诗有哪些 《望抄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求1-6年级全部古诗
【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 宋·苏轼概述:描写了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看到的庐山景象,只有客观全面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宋·陆游概述:描写了农村的古朴风气,告诉人们情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

5年级课外古诗10首
5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4.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5.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小学古诗词大全 一年级-六年级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1、第5课《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①题:书写,题写。②西林:西林寺。③缘:因为。)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

镶黄旗13585311076: 《题西林壁》全诗大意 -
漳季曲安: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

镶黄旗13585311076: 题林西壁诗的意思和作者的简介 -
漳季曲安: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2113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5261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

镶黄旗13585311076: 《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古诗 -
漳季曲安: 题西林壁

镶黄旗13585311076: 苏轼的诗:题西林壁 -
漳季曲安: 朱老师学堂,小学生学习网,同步学习辅导,小学生学习资源,互动学习,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

镶黄旗13585311076: 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 -
漳季曲安: 题西林壁全文: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镶黄旗13585311076: 《题西林壁》全诗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 -
漳季曲安:[答案] 翻译: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

镶黄旗13585311076: 题西林壁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
漳季曲安:[答案] 《题西林壁》 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并借景说理, 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 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这首绝句的长处 不在于形象或感情, 而在于富有理趣.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镶黄旗13585311076: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漳季曲安:[答案]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镶黄旗13585311076: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古诗 -
漳季曲安: 上册《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

镶黄旗13585311076: 4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课两首诗的诗意 -
漳季曲安: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