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计算过程

作者&投稿:睢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操作方法0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两点间垂直放置的水准标尺的读数,以此来确定两点的高差。通过已知点的高程,可以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四等水准测量就是为了给地形测绘和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高程控制点。技术要求包括:视距不得超过100米,前后视距差需小于3米,累计视距差应小于10米,红黑面读数差应小于3毫米,红黑面高差差应小于5毫米。
步骤1:瞄准后视标尺的黑面,记录下丝、上丝和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后视距离,公式为:后视距离 = 100 × (下丝 - 上丝)。
步骤2:瞄准前视标尺的黑面,记录下丝、上丝和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前视距离,公式为:前视距离 = 100 × (下丝 - 上丝)。计算视距差,确保其小于3米;计算视距累计差,确保其小于10米;计算黑面高差,公式为:前视黑面中丝读数 - 后视黑面中丝读数。
步骤3:瞄准前视标尺的红面,记录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确保其小于3毫米。
步骤4:瞄准后视标尺的红面,记录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确保其小于3毫米;计算红面高差,公式为:前视红面中丝读数 - 后视红面中丝读数;计算红黑面高差之差,确保其小于5毫米;计算高差中数,公式为:((红面高差 ± 100) + 黑面高差) ÷ 2,单位为米。如果这一站数据合格,可以进行下一站测量。
步骤5:关于限差的解释。视距限制在100米以内是为了确保读数精度,同时考虑人眼分辨力和望远镜放大倍数的影响;水准面的曲率导致超过100米时高程误差增大,因此视距限制在100米以内。
步骤6:关于观测顺序的解释。四等水准观测采用“后前前后”的顺序,这有助于减少仪器下沉的影响,并且较小的前后视距差有助于削弱i角的影响。最好进行偶数站的测量,这样可以消除标尺误差的影响。


高程测量记录表怎么填写 前视 中视 后视是什么意思
在进行测量时,必须要有水准点高程,这样我们才能根据水准点高程来控制设计高程。例如一个桩号K0+200,该点设计高程是365.262,但是施工完成后你不知道这点的实际高程是多少,这时就要进行实测,根据表格记录的数据得到这点的实际高程,然后与设计高程进行对比,看是否达到设计高程。

有关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检核问题。
测量过程中,每一个测站所得数据必须进行检核,主要是计算前视后视的视距,如果视距超限或视距差超限,必须进行重测或重新设置前视点。计算量偏大,但必须确保测量精度要求,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每一页记录完成后,需进行检核。如果每一个测站都进行检核且无过大偏差,每一记录页经检核无过大偏差时,...

如何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后视...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仪测量有何不同
一、仪器不同:测量三等水准的测量仪器应该比普通水准时用的仪器更好(四等水准可以用S3水准仪)二、测量方法也不同,普通水准单面尺就行,而三、四等水准要求双面尺,按照“后前前后”等方式测量。三、外业测量精度要求不同。视距差和视距差累计值要求不同,红黑面读数之差和两次高差之差要求都不同...

测绘认识实习总结
2.每小组将学校南、西校区共20个水准点进行四等水准闭合路线的测量,并根据其中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推算出其它水准点的高程。 3. 每小组完成一个指定区域的导线测量(包括高程)。 4.每小组完成提交一份水准测量的成果表、一份水准测量的原始记录数据的电子表格、一份导线测量的布点图、一份点之记表、一份导线测...

四等水准测量如何平差
四等水准测量可以直接用简易平差法,就是按距离或者测站分,一般我们都按距离来定权的,比较简单,距离多的就分多,少的就分少,多少就按各段距离的比例分,分完之后,加到测得的数据中就算平差完毕了。不过要检核一下,看看分完之后,闭合差是不是等于零,若等零就对了,不等就要看看分入的改正数正负符号是否正确...

四等水准测量单边视距规范要求是多少
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并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进行施测。各项限差: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i角误差 ≤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急用。
四等水准技术要求: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 偶然中误差≤5mm,全程中误差≤10mm。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20根号L mm。每一站前后视距差≤3m,累积视距差≤10m。前后视距≤80m。

用DS3型水准仪做四等水准测量,填写的表格中各数据应满足什么要求_百度...
仪器距离前后前后尺距离均小于等于80m,前后尺的视线差小于0.2m,前后视距差小于等于5m,前后尺视距的累计差小于10m,这个就要自己控制了,某一站前尺距离远,下一站就经量要后尺距离远。同一点黑红面读数差(较差)小于等于3mm,红黑面测出来的高程差小于等于5mm。纪录的时候要做到经量不要涂改。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是什么?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详细如下:1.选取闭合水准路线,选点要选择在地面突出点。2.步子量取两标尺的中点,安置仪器。观测顺序为:后黑,前黑,前红,后红。3.四等水准尺的技术限定规定要符合:每站读取8个数,计算十个数,各项计算值应该满族限差要求后才能迁站,否则返工。整个路线所测的高差闭合差不应...

浚县15187025718: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公式图解(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南豪硫酸: 1、方法与步骤 1.从已知点A出发,固定点A、B、C中间设置若干个转点.2、2.每测站观测程序为:(1)后视黑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下、上丝读数.3、(2)前...

浚县15187025718: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察记录表 K+黑—红 和高差中数怎么算? -
南豪硫酸:[答案] K为尺常数,其值为4687和4787,两尺不同,K+黑-红就是K+黑面读数-红面读数,其结果不应大于规定的限值,四等为3mm,所以K值可由此可以判断是4687还是4787,高差中数=黑面算得的高差与红面高差的平均值,但红面高差分米位数字要与黑...

浚县15187025718: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的K+黑 - 红 是什么意思啊 怎么算的?就是那个对应着 序号  K+黑 - 红 那一列的三个数到底怎么算出来的 -
南豪硫酸:[答案] K为尺常数 有不同的数值 即两根水准尺最底部的读数 一个水准尺的K值为4.687m,另一个为4.787 表中单位为毫米 K+黑-红为K值加黑面读数减红面读数 该图后尺尺常数为4.687m 前尺为4.787m

浚县15187025718: 水准测量记录表及计算方法
南豪硫酸: 普通水准测量表用以下方法计算首先要计算本测站的视距用后视的上丝读数减下视读数乘以100得出后视距离,同样的方法得出前视距离.后视距离减前视距离得出视距差,再用视距差加前站累距得出本站累距差.然后计算高差 用后视的基本分划读数减前视读数得出高差.再用后视辅助读数减前视辅助读数得出高差.用二者高差取平均数得出高差平均值(注意取平均值辅助高差要加或减0.1米)再计算基、辅读数的差值 基本分划加(4787或4687)得出其差值等.

浚县15187025718: 水准测量记录表怎么填 -
南豪硫酸:[答案] 首先填写天气,仪器,风向,土质等项,以备以后出现问题可以有个参考,要是三四等水准测量 先填写前后视距的差值,先是下丝,后是上丝,计算前后视距差,然后累加,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有限差.然后是黑红面或主辅,计算黑红或主辅差值,...

浚县15187025718: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公式
南豪硫酸: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公式是(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水准指水平,形容某方面质量高或低,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水准仪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

浚县15187025718: 市政工程水准点复测记录怎么计算 -
南豪硫酸:[答案] 一、二等水准与三、四等水准采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不一样,读数的方法也不一样的.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说明.假设三个水准点的为A、B、C,可以从任一个水准点开始测量,我们就从A点开始吧:(1)一把水准尺在A点上竖直(看...

浚县15187025718: 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需要记录哪些数据?什么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站测量? -
南豪硫酸: 1.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中、下丝读数……3个 2.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中、下丝读数……3个 3.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1个 4.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1个 共8个数 然后通过视距计算,同尺红黑面中丝检核,高差计算及检核,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站了. 如果不做这些工作,一旦出现问题,是要全线返工的.

浚县15187025718: 水准测量等级划分,以及水准测量成果表怎么出啊 -
南豪硫酸: 等级 测段、路线往返差 测段路线左右线 符合路线或环线 检测已测测段 偶然中误差 全中误差 高差不符值 高差不符值 闭合差 高差的差 平原 山区一等 1.8 √k 2√L 3√R 0.45mm 1.0mm二等 4√k 4√L 6√R 1.0mm 2.0mm三等 ±12√k ±8√k ±12√L ±15√L ±20√R 3.0mm 6.0mm四等 ±20√k ±14√k ±20√L ±25√L ±30√R 5.0mm 10.0m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