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焚书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郸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明代晚期的社会动荡中,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日益凸显。资本主义的微弱萌芽在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压制下,发展步履维艰。历史的十字路口,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冲突在政治与思想领域达到了白热化。传统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思想体系,被视为束缚进步的枷锁,遭受了猛烈的质疑和挑战。


李贽,这个被封建卫道士们视为"狂人"的思想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言论,成为揭露伪善,批判封建礼教和假道学的先锋。他的主张,如"善与恶、阴与阳、刚与柔、男与女,皆有两面性",直接冲击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思想禁锢,为历史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存在,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裂变与革新,预示着社会思想可能的转型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扩展资料

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焚书坑儒的背景是什么?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

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先是“焚《诗》《书》”。其背景是当时秦奉行的是法家的治国理念,可当时国家却是初统,春秋战国时形成的众多学说仍在百家争鸣,时常非议朝政。其直接的导火线则是主张“复古、师古”的儒家学者大谈“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引起法家不满,认为“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

焚书坑儒原因简单一点的
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更适合运用法家思想。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就是为了适应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导致秦始皇不满;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所焚何书?为何而焚?最主要的一...

焚书坑儒是谁干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影响:有利方面:统一文字:使文字的使用更加便捷,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不利方面:1.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2.摧...

焚书坑儒是什么意思啊?
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就是为了适应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r\\n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导致秦始皇不满。《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
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体制后,一些儒生和游士针对时政,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丞相李斯为杜绝“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的现象,提出“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

焚书坑儒的背景介绍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控制思想文化而实施的两项重大措施。在战国时期,学术界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景象。到了战国末年,各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思想文化也出现了兼收并蓄的趋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焚...

焚书坑儒的背景和后果?
6.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焚书。这一事件对古代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7. 在焚书事件后的第二年,由于一些儒生和方士对秦始皇的不满言论,秦始皇将他们视为制造混乱的妖言,进行了逮捕和拷问。8. 最终,秦始皇在咸阳坑杀了这些儒生,这一事件进一步证明了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焚百家之言"是指什么事件?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
【焚书坑儒事件简介】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

湖北省17262196192: 焚书坑儒历史背景内容简介. -
良相帅孚:[答案]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

湖北省17262196192: 急求“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要跟百家讲坛一样全面的,大家帮帮忙谢了!!!! -
良相帅孚: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

湖北省17262196192: 请教:明朝李贽编撰的<<藏书>>内容简介. -
良相帅孚: <<藏书>>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又号宏浦、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父亲李白斋,也许是教书先生.李贽自幼丧母,自幼倔强难化,儒释道均不信,自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尤恶.”七岁随父读书,...

湖北省17262196192: 焚书坑儒的影响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思想文化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良相帅孚: 焚书坑儒的背景正如楼上所说. 但是焚书坑儒只是烧了民间收藏的一些书籍.宫中还是有好多符合秦始皇意思的官方的书的.但是都被项羽烧了.我觉得文化断裂这个后果不应该只由秦始皇承担.

湖北省17262196192: 李贽为什么取名焚书 -
良相帅孚: 你是想问李贽的四部书中两本《焚书》,《续焚书》,取名的缘由是吧. 李贽曾经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一曰《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之,言当焚而弃之.所以取名焚书.

湖北省17262196192: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举措产生了哪些影响?
良相帅孚: 1、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

湖北省17262196192: 明朝哲学家李蛰的蛰怎么读 -
良相帅孚: 蛰,读音:[zhé],一般指冬眠的动物,不食不动. 明朝哲学家2113叫李贽,贽,读音:[zhì]. 李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5261.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4102知府.后来放弃了官职,留在湖北麻城讲学.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1653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 李贽的社会价值不符合当时大众需求,他,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回倡导功利价值.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答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湖北省17262196192: 李贽思想的积极意历史 -
良相帅孚: 提倡人类平等.李贽认为,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值得尊贵的地方;侯王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他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

湖北省17262196192: 焚书的作者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
良相帅孚: 作者李贽,特点简单来说既是:反传统,反封建《焚书》、《续焚书》是李贽反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力作.书中对儒家和程朱理学的大胆批判所表现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

湖北省17262196192: 李贽个人简介 -
良相帅孚:[答案]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又号宏浦、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父亲李白斋,也许是教书先生.李贽自幼... 不久,乘狱卒来剃发时夺刀自刎,奄奄两日,气绝身亡.其主要作品除《焚书》外,还有《续焚书》、《明灯道古录》、《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