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果国的徐庶,真的进曹营,没献一策吗?

作者&投稿:能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徐庶进曹营,一语不发”,出自《三国演义》,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掳去,不得已进曹营,但临别时说了,自己虽身在曹营,但绝不为曹操献一谋。

徐庶是刘备在新野时投奔来的,正史上徐庶的功绩乏善可陈,重要的是,他是与诸葛亮一起读书的好友,把诸葛亮引荐给刘备,成就了千古君臣佳话。诸葛亮与崔州平、徐庶、孟公威等人一起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读书方法无所谓对错,徐庶对诸葛亮提了很多建议,诸葛亮一声都非常感激。

刘备兵败当阳,徐庶之母被曹操掳去,徐庶不得已投奔曹操,好友石广元一同前往。多年以后,诸葛亮北伐,出陇上,还一直挂念着好友。听说徐庶只做到御史中丞,不禁感慨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诸葛亮的感叹,一直有多种解释,但没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在那个年代,各运奇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才是士大夫的追求。

第一,感慨徐庶有才华而不被重用。毕竟,徐庶曾经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与刘备关系非同一般。为避免战场相见的尴尬,徐庶降曹后就被派到西北,镇守长安。因为与刘备、诸葛亮的这种密切关系,徐庶一直不被重用,才华白白浪费,这可能是诸葛亮感慨的一个原因。

第二,徐庶的才华在魏国“排不上号”。曹操的统治区域,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经济、文化教育发达,人才济济。当时的建安七子、名门大族、饱学名士们,基本都在为曹魏政府服务。关于才华,在一起读书时,诸葛亮就说他们三人将来在仕途,可做到郡守这个级别。

徐庶一生,虽没有干出大事业,但忠厚、坦诚、正直,孝敬父母、推荐人才,一直为后世称道。

徐庶并不是没有献策。

曹操当年攻打荆州,刘备不敌。徐庶在带着家眷与刘备一起逃亡的过程中,他的母亲被曹操捉了去,曹操以其老母相要挟逼徐庶来降,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去到曹营。徐庶临走时向刘备保证,绝不给曹操献一策。不管这事是真是假,徐庶都没有履行诺言。

赤壁之战时,徐庶见曹操败迹已现,便向曹操提议说,现在大军都在攻打东吴,而西凉马腾则在自己的大后方,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如派我去巩固后防,防备马腾。曹操也觉得有道理,便让徐庶去了。虽然此事徐庶有自保之嫌,但是就后来曹操兵败的情况来看,徐庶的计策确实起到了作用。

只能说,徐庶在曹营确实献策不多,但是个中原因也值得推敲。因为当时曹操身边人才济济,谋士众多,徐庶并没有很多机会可以献计献策。但是这并不代表徐庶是个不称职的人,因为没有人愿意养一个闲人,如果徐庶真的没有献计献策,后来又是怎么做到曹丕的御史中丞这种大官的。

所以说我们所认知的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都是艺术加工处理过的。 历史 上真实的徐庶并不是我们了解的那样。刘备要是真的看中徐庶也不会放他走,徐庶要是真的不想为曹操效力也不会不想办法离开。徐庶不献计献策,曹操的大帐他都进不去。

历史 上并不存在 “元直走马荐诸葛” 之事,实际上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已经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

徐庶的母亲也不是被曹操接到许昌的,徐庶在投靠刘备的时候是带着他母亲一起投靠的。《三国演义》这里其实很大的逻辑漏洞,古人言 “父母在,不远游” ,既然徐庶奉母至孝,怎么可能独自投奔刘备而把其母亲留在曹操势力区域呢?另一个逻辑漏洞就是既然徐庶奉母至孝,应该十分了解其母亲的性格,怎么会被一封伪造的书信欺骗呢?难道母子之间这这点默契都没有么?最后一个漏洞是在徐庶母亲自杀以后,徐庶完全可以脱离曹操回到刘备身边,可是徐庶没有这样做。 历史 上徐庶的母亲,是在刘备 “挟民渡江” 时期被曹纯的虎豹骑追上俘虏的,而且曹操也没有让人模仿徐庶母亲的字迹骗徐庶投靠,是徐庶自己说自己失去了母亲方寸大乱辞别刘备去投奔曹操的,再之后,就几乎找不到关于徐庶的记载了。

至于徐庶母亲自杀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就存在疑点了。《三国演义》之所以虚构了曹操用计赚徐庶和徐庶承诺不为曹操设一谋,以及临走之前推荐诸葛亮,无非就是为了证明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 。既然三国演义的记载和正史相矛盾且出现巨大的漏洞,徐庶投靠曹操的真实心态就值得研究了,他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么?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

笔者以为未必:徐庶母亲为什么会被虎豹骑擒获?那是因为刘备根本没有做好对手下家属的保护工作。当然这也不是说刘备有意为之,毕竟连自己的夫人儿子都走散了,如果不是赵云拼死救出刘禅,蜀汉就不会有后主了。刘备连自己的妻子儿子都保护不好,更不会保护好徐庶的母亲了。如果是平常人,是会理解刘备的,但是徐庶不同,从徐庶得知其母亲被曹军俘虏以后就迫不及待的辞别曹操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孝心是真的很深。徐庶辅佐刘备尽心尽力,又推荐了 “天下奇才” 诸葛亮,然而刘备居然连自己的母亲都保护不好,要他如何为刘备死心塌地呢?奉母至孝的徐庶只会把其母亲被俘虏的责任归咎于刘备保护不利。

徐庶如果真的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 就应该想办法把自己的母亲就出去然后回归刘备,即使曹操对徐庶母亲的监控严密,徐庶也可以等其母亲去世以后再设法脱身呀,可是徐庶什么都没做,连和诸葛亮的书信往来都没有,这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分明是准备在曹营长驻了。

而且诸葛亮北伐时期得知徐庶在魏国的境遇曾经感叹说: “难道魏国真的那么多人才么?怎么这俩人的才能难道都不值得重用么?”

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韬、庶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魏略

实际上御史中丞是古代御史台的高官,职位仅次于御史大夫,少说也是三品大员,诸葛亮嫌弃他官位低,那是和他这个丞相比。既然徐庶在魏国的实际官位不低,那么徐庶不可能没有为曹操出谋划策过,况且御史中丞负责纠弹百官,怎么可能一言不发呢?曹魏不养闲人,如果徐庶真的 “身在曹营心在汉” ,又是怎么当上的御史中丞呢?

综述,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自从徐庶离开刘备开始,他的心早就脱离刘备了。

参考文献:

《三国志》

《魏略》

三国中的徐庶,足智多谋,熟读兵法,用兵如神!原是刘备谋士,他初出茅庐就立几次大功,被曹操看中,曹操为得到徐庶,施计劫持徐母,模访徐母书信骗徐庶母子相见。母子见面后,徐母反对儿子进曹营,痛斥曹操鬼骗徐庶,她坚贞不屈,以死拒曹。徐庶临走前给刘备推荐二个谋士,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人得一,安得天下!刘备得到这二个谋士,如虎添翼。封两谋士为军师,每次伐魏都节节胜利,后来庞统逝去,只乘诸葛亮军师兼丞相,为刘备争得三分天下!诸葛亮乃天才,知文识理,足智多谋,用兵如神。善用火攻,几乎百战百胜(前经省略)。后来与司马懿一战,火烧司马氏。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败魏军,司马懿父子被困火海,差点烧死。被老天一场奇雨救了司马氏,最后三国归晋。魏国司马氏赢得天下!

假的假的假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是刘备在荆州时的早期谋士,因为母亲被曹操掳去,不得不身进曹营,不过临走时承诺:在曹营不献一策,不出一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因此广为流传。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徐庶并不是人们理想中那样美好的人物:

第一,徐庶是主动投奔曹操的。

徐庶的母亲是在刘备樊城兵败之时被曹操虏获的,这时候的刘备可以说是日薄西山了。这也是当时赵云单骑救主的时候,张飞会怀疑他投靠曹操,可见当时情形是多么的恶劣。徐庶一看刘备要玩完,就赶紧找了个“救母”的理由投靠了曹操。而且在史书上并未记载 徐庶的母亲的死亡。

第二,不存在走马荐诸葛。

诸葛亮确实是徐庶推荐的,不过诸葛亮出山在前,徐庶投靠曹操在后。走马荐诸葛是《三国演义》对徐庶的美化。史书上也并不存在徐庶对刘备有过进曹营不发一言的承诺。

第三,不存在看破连环计。

史书上并不存在徐庶跟随曹操参与赤壁之战的记载,更不要说识破庞统的连环计了。

那么徐庶到底有没有向曹操献过计策呢?

史书上并未记载,不过《三国志》一书并未为徐庶立传,可以猜测徐庶至少没有献过像样的计策,这也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可以美化出徐庶这样一个人物的依据。

也就是说,徐庶是发过言,献过策的,只不过没有受用罢了。对此,笔者猜测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才华不够。

据统计,曹操的一生之中共有过一百零二位谋士,就连诸葛亮都曾感慨:魏殊多士耶。可见在众多谋士中脱颖而出是多么的不容易。三国志为曹魏二十多名谋士立传,而其中并没有徐庶,可以看出徐庶当时在曹魏集团中地位是多么的尴尬。

第二个可能:难以取信。

徐庶毕竟是刘备集团投靠过来的,而且是主动投靠,这让人很难不怀疑他的动机。总所周知,曹操是一个猜忌心很强的人,更加不会轻易地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谋士。即使徐庶给出什么谋略,也要考虑在考虑,一来二去,形式已经改变,徐庶的谋虑自然没有用了。就这样,徐庶在曹魏集团泯然众人。


理越辩越清,事越证越明。

我是求知求识,力求从全新角度看 历史 ,看故事。感谢大家的关注,欢迎参与进来一起讨论。

徐庶是个人在曹营,心在 ,汉民间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忠义孝两全的人,如果在火烧赤壁时给曹操献谋献计的话那赤壁的最终胜利会属于曹操.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颖川郡人,年青时为人豪爽爱打不平。 为了不连累家里的人,化名叫善福。刘备马跳潭溪,误入水镜庄,见到了司马徽。半夜徐庶来到庄上探望老朋友,最后决定试探刘备的为人后,才能决定保不保刘备。经过试探,徐庶就用善福的名字保刘备。后来徐庶用计打败曹仁,又取得了樊城。曹仁到了许昌,向曹操请罪并说明了一切。曹操召集文武讨论善福是什么人,程煜向他说明了一切,并把徐母骗到许昌。徐母知道后,宁死也不让徐庶来保曹操。程煜又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了一封家书,徐庶看到信后,也没有仔细辨认真假,就慌慌张张离开了刘备,来到了许昌,见了母亲后,才知道上了当。徐母上吊死后,曹操厚葬了徐母。从此以后徐庶就留在了许昌。

徐庶离开新野时,向刘备保证:绝不会为曹操出力,就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要问他到底有没有出过主意,那肯定是出过的!

首先在长坂坡,赵云为救阿斗,在曹军里杀的几进几出。他见曹操非常喜欢赵云的忠勇,就献了一计:只要能活捉赵云,就保证能说服他归降。曹操随即下了一令,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最后让赵云杀出了重围。后来在赤壁之我中,有传言西凉马腾要出兵攻打曹操老家许昌的传言,徐庶就自告奋勇到长安驻守监视西凉马腾。

随然徐庶给曹操出了两个主意,其实是别有实情。第一个计策是有意放走赵云,心向刘备。第二个计策是他想离开曹营,是徐庶自己散布的谣言。总的来说,徐庶没有给曹操献过一计,对刘备的承诺也算是遵守的!

本文是依照小说《三国演义》对徐庶的描述写的,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讨论!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并非属实,你看徐福的劝进表里写了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并非属实,你看徐福的“劝进表”里写了啥!对于三国迷来说,徐庶不但是一个谋士,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孝子,这在影视中有展露,他的政治才华并不亚于卧龙凤雏,而且为了母亲,曾一度的孤身进曹营,他母亲一气之下自杀而亡,而后徐庶面对曹操的讨好,也就成了一言不发,那这段...

徐庶进入曹营真的一言不发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徐庶,字元直,在《三国演义》中是刘备的第一任军师,以大破曹仁八门金锁阵被人熟知,后因程昱挟持母亲不得已投奔曹操,与刘备约定到曹营后“一言不发”。不过在赤壁之战时,徐庶假意识破庞统的连环计,向庞统讨要脱身之计。后来在庞统的点拨下,徐庶主动向曹操请缨前往关中。曹操见一向沉默的徐庶竟然...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真的是因为刘备吗
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真的是因为刘备吗
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歇后语出自中国哪本古典四大名著?
徐庶是孝子,没办法,只好辞别刘备去辅佐曹操,但跟刘备表明了心迹,说自己去了曹营不会奉献一个计策,结果他也真是如此做的。这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2、其实,徐庶也不是没发过言,在 赵子龙救阿斗 的时候,之所以能杀得七进七出,除了赵云勇猛,还因为久未开口的徐庶向曹操献计,应该...

三国中,曹操选择挟母以令徐庶,真相是什么样的?
由于徐母忠义,不愿写信将儿子招来,于是程昱假冒徐母笔迹,写了一封信给徐庶。最终,孝顺的徐庶中计,由此离开刘备。在离开刘备之前,还上演了一幕“元直(徐庶)回马荐诸葛”的经典桥段。总之,徐庶这一段经历,包含了三个经典故事:曹操挟母以令徐庶,元直回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选择进曹营,结局真的比诸葛亮好太多吗?
徐庶是一位大孝子,得知母亲落到曹操手中,心如刀绞。他权衡一番后,决定宁可舍弃自己的前程,也要与母亲生死相依,于是他向刘备说明情况,就此辞别刘备,来到曹营,从此归顺曹操,成为曹操手下一个谋士。在《三国演义》中,这段史实被罗贯中的生花妙笔进行了尽情美化,留下了徐庶进曹营—&mdash...

徐庶离开刘备后,他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2、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据《三国演义》描述,徐母被曹操所捉,程昱向徐母献殷勤,得以模仿徐母的笔迹,伪造家书一封。徐庶看后只好泪别刘备:我离开你实在是为了老母亲。今后纵然曹操以死相逼,我也终身不给他献一计。所以,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段演义明显取自《蜀志》和《三国志》的记载...

徐庶救母一定要离开刘备么?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真相揭秘
只是徐庶还有别的想法,或是怕自己一家遇到不测,所以才没这样做。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证明了自己对刘备的忠义,虽然曹操想方设法得到徐庶,最后也没办法为他所用。在三国时期,百姓应该最渴望的就是和平的生活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真的是非常的动乱,时时刻刻都可能会爆发战争。这也让当时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进入曹营的经过和结果
徐庶剧照(11张)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徐庶在曹营真的么有献一计吗?
康毛甲磺: 先回答徐庶是不是蜀国的问题.本来他是蜀国的,后来曹操因嫉妒诸葛亮得此贤臣,便施计利用徐庶的母亲把徐庶骗到了他的帐下.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许下诺言不给曹操献一计. 后来,曹操也有提到过,徐庶未曾为他献过一计.但是徐庶始终还是要发表点言论的,要不怎么能在曹营待到火烧赤壁呢?不过,徐庶确实没做过任何对不起刘备的事情,即使是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也是不作语的! 本人愚见!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三国时徐庶入曹营但誓不为曹操出一计 请问如果徐庶不肯为曹操出一计,为什么曹操还白养着他? -
康毛甲磺: 第一,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徐庶都算是“主动”来降的.只是因为不肯效力就随手杀了,如何面对天下人?曹操的阵营里一大半都是降将,这么做显然跟曹操的性格不大相符.第二,按演义来说,就算不能让徐庶为自己所用,能够不让刘备用也就足够了.曹操的智囊团一大把风云人物,多个少个徐庶影响都不大.刘备一直在吃缺没有高级智囊的亏,少了个徐庶影响比较明显,还好临走前把诸葛亮推上了前台.第三,按正史来说,徐庶到后来依然在魏国任职,虽然官职并不是很高(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谈不上“留之无用”.诸葛亮后来也发出过这样的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徐庶,石韬)不见用乎?”希望帮到您!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在真实的历史上,徐庶有没有在曹营中为曹操出谋划策呢? -
康毛甲磺: 是有过的,只不过曹操当时并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对方是从刘备手下投降来的,可能对自己并不太忠诚.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徐庶进曹营后,并没为曹操献一计,曹操为何还能养着他? -
康毛甲磺: 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种可能,徐庶进曹营是赤壁之战前的事情,那时曹操还不是奸雄,他还不那么心狠手辣,等曹操到了晚年变成地地道道的奸雄的时候他杀起人来真是不眨眼睛,包括杀掉了人品一流的崔琰和智慧一流的荀彧.第二种可能,...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三国演义里徐庶入曹营后,真的一计不出吗 -
康毛甲磺: 也不能算吧,毕竟赤壁之战后徐庶听从庞统的计谋被调往后方做了一个太守,大方向不给曹操出谋划策,在地方上治理还是会尽心尽力的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徐元直进曹营真的一言不发吗? -
康毛甲磺: 楼上几位的回答不是很准确: 第一,徐庶是因为老母被曹操扣押才不得以投曹的,告别刘备时曾发誓”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举一策予曹操.后来徐母含恨自尽,更加坚定了徐庶不进一言的决心.所以他在曹营极少出谋划策,但是也并不是一次发言也没有.在赵云大战长板坡的时候,徐庶就曾劝得曹操下令不放冷箭,这才保得子龙周全,如果没有这一句话,谅来子龙纵是”浑身是胆”怀揣阿斗也挡不住曹兵几通乱箭. 不过,这一次发言也是为着保护刘备手下,所以徐庶到底在曹营是否出谋划策还需要讨论.但”一言不发”绝对不是. 第二,提出锁战船的并不是徐庶,而是庞统.庞统战前假意投曹,在接待宴上献锁战船之计给曹操,其实是在帮孙刘联盟.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康毛甲磺: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为什么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康毛甲磺: 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庶...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徐庶入曹营的故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康毛甲磺: 徐庶入曹营的故事“徐庶走马荐诸葛”是《三国演义》是一段很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徐庶帮助刘备击败曹军后,曹操打听到徐庶是刘备取得胜利的关键...

峰峰矿区17597423449: 徐庶有“入曹营誓不出一计”之称,请问如果他真的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怎么可能会一直供养他? -
康毛甲磺: 不供养徐庶还不找刘备去何况徐庶名声在外,又不能杀软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