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来传说故事

作者&投稿:仇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立夏 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立夏的由来 传说 故事 ,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立夏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传说二

立夏“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 立春 、立夏、 立秋 、 立冬 ,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 春分 和 秋分 ,古称“二分”;“至”即 夏至 和 冬至 ,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 清明 、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 除夕 。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除了吃,当然还有玩,甚至还是连吃带玩,那便是立夏日里最著名的游戏:斗蛋。

立夏的传统美食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立夏茶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 饮茶 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蚕豆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脚骨笋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习俗。并不是菜市场现在在卖的所有笋都能用来做“脚骨笋”的,最好是野山笋或者乌笋。吃“脚骨笋”的重点在于形状,煮之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七家粥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我国北方多 种植 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乌米饭

乌米饭取乌饭叶子(又名精青叶)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据说,立夏吃乌米饭,不会疰夏,能祛风败毒,乌蚊子不敢叮咬。

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三鲜

立夏尝三鲜又称为“立夏吃三鲜”或“立夏见三新”。三鲜一般又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有樱桃、枇杷、杏子(一说是青梅、杏子、樱桃)。水三鲜即海螺、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

豆制品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的由来传说故事相关 文章 :

★ 立夏的来历习俗及古诗传说

★ 立夏节气来历传说故事2021

★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由来典故

★ 2022年关于立夏的神话故事

★ 立夏的节气由来与故事介绍

★ 关于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 2020年立夏的来历由来及历史故事

★ 立夏节气的传说由来及习俗

★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的由来




夏至的传说 关于夏至的传说故事
《礼记》曰:“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意思是说,夏至日到了,自然界中的蝉儿开始鸣叫了,半夏木槿也纷纷开花。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时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一候鹿角解,《逸周书》曰:“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属阳性的山兽,因阳气盛极而衰,鹿角在夏至脱落...

立夏节气的来历?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

有没有朋友知道夏代野史传说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钟鼓之乐大禹以五音听治,在悬挂钟磐架子的柱上刻字说:凡来用道理开导我的请敲鼓,用义晓谕我的请打钟,告诉我事情的请摇铎,向我诉说忧愁的请击磐,向我告状的请摇轺,大禹还常常说:“我不害怕四方之士留在路上,惟恐他们留在我门前。”大禹杀防风氏 大禹在会稽山大会诸神,防风氏迟到,很晚...

夏至节气的由来传说 关于夏至的故事传说
夏至节气的由来传说 关于夏至的故事传说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

关于夏朝的8个小故事
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5、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是启在战...

立夏的故事
有关立夏的故事,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习俗各地均有不同,但各有特色,都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下面为大家分享有关立夏的故事。 立夏的故事1 立夏称人故事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立夏节气的由来是什么,关于立夏又有哪些习俗和传说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

立夏节气的由来有哪些传说故事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

24节气的故事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15、白露 关于白露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白露是一个手艺十分了得的御厨,盖世无双,连最爱挑剔的皇帝都没有二话。一日,皇帝...

仲夏节的由来
…。为了感谢女神色列斯,人们虔诚地祭祀她,祈求她年年都给人们带来丰收。如今人们早已不信鬼神,流传下来的故事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谷物女神”的花冠之所以用蓬子菜花来编织,是有其来历的。相传,在一个春末夏初的夜晚,蓬子菜花竞相开放,满山遍野布满黄灿灿的...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的由来和来历是什么 立夏有哪些传说故事 -
蓟易护谷: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节气起源: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的传说? -
蓟易护谷: 每年5月5日前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今年立夏是5月6日).立夏是夏季开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的由来? -
蓟易护谷: 立夏的由来: 每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太阳会到达黄经45°,此为“立夏”节气.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预示季节的转换,是古代按照农历划分四季——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永泰县17682193657: 找一下关于立夏的故事 -
蓟易护谷: 立夏之日,我国民间有很多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称人”.所谓“称人”就是大人拿来一杆大称,称钩上挂一只大筐,小孩则坐到筐里称体重.后来人们把这种习俗叫做“称人”.“称人”的来由有多种传说.其中之一是说元末朱元璋起兵时...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蓟易护谷: 立夏源自于古代的祭礼,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对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时刻进行,而是将祭祀的时间变为季节变换的时候,譬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节气的来历及食物
蓟易护谷: 中国自古重视立夏节气.周朝时,每逢立夏日,帝王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分赴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夏季耕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的来历. -
蓟易护谷: 立夏,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立是开始,夏是季节,按照传统认识,这是当年夏季的开始日.一般在公历5月5日或6日.立夏当天,太阳运行到黄经45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四寸三尺六分,相当于今天的1.108米.夜晚观测...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节气的来历及民俗活动
蓟易护谷: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下面是小编为...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的来历是什么 -
蓟易护谷: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 旗都要...

永泰县17682193657: 立夏来历简短 -
蓟易护谷: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