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习俗?

作者&投稿:施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冬至”有哪些习俗?~

冬至历史渊源,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北方会有吃饺子等习俗,南方会吃米团等习俗,还有些地区会在这一天祭祖。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2、北方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简单的描写一下冬至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冬至,日期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或23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节的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

冬至吃的习俗还有:吃羊肉、吃冬至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赤豆粥、吃馄饨、赠鞋帽、赠鞋、藏冬冰、圆仔贴门、蒸馒头、吃年糕、打糍粑、吃狗肉等。我认为在冬至怎么多吃的习俗中,最值得一提有6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冬至的习俗之一:吃赤豆粥🌹✨ 

冬至日吃赤豆粥的习俗,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已经有了,据说是为了预防瘟疫。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做粥以禳之。”

这种赤豆粥格外精细,因为赤豆和粥是分开做的。赤豆磨成豆沙浇在白粥之上,好似红云覆盖白雪,色香味俱佳。过去宁波有一种卖糖粥的器具叫“骆驼担”,可把灶具、碗盘、食物全放在担子上。小贩一边挑着担一边敲着竹梆,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孩子们听见声音就知道“卖糖粥”的来了。吃赤豆粥甜而不黏,稀而不薄,极为爽口。在宁波,冬至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冬至的习俗之二:吃饺子🌹✨ 

冬至日,我国北方各民族有吃饺子的风俗,据说冬至日吃饺子不冻耳朵。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于是,每逢冬至日,人们总会包饺子吃,形成了冬至吃饺子耳朵不被冻的风俗。


✨🌹冬至的习俗之三: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冬至的习俗之四:过牛节🌹✨ 

此外,在冬至这一天,台湾农家人还给耕牛放假,让牛喝酒驱寒,感谢耕牛一年的辛苦劳作,俗称“牛节”,这说明台湾同胞是多么重视农业啊!

最早台湾没有耕牛,后来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才从国外和祖国大陆的闽南等地引进。明代末期,荷兰人占领台湾,发现台湾没有牛。但他们要在台湾发展种植甘蔗,如果没有牛,效率很低,所以特地从殖民地印尼爪哇运来200头牛作为耕地、种甘蔗使用,这是台湾黄牛的起源。而最早从爪哇买来的200头牛不够使用,荷兰人就在台湾开设“牛司”管理牛,训练、繁殖耕牛,鼓励原住民把捕来的野牛用木栅围起来,通过鞭打、虐待后再喂食。这一来,经过快者半年,慢者一年的驯服,野牛就可以听人使唤参与耕耘的行列。台湾的水牛,则是清代以后,从祖国大陆运来的。

这天,耕牛的主人要给牛放假,为了答谢耕牛一年辛苦耕耘的功劳,还用节俗食品汤圆粘附于牛角,表示耕牛过节。冬季气候特别寒冷时,要给耕牛饮酒御寒。即使在物质极其缺乏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闽南地区商业部门还专门分配酒票供应耕牛饮用御寒,当地人俗称“牛酒”。这种以酒为契、人牛共庆的场景,堪称两岸护牛敬牛风俗奇观!


✨🌹冬至的习俗之五:藏冬冰🌹✨ 

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在冬至这天将冰藏窖中,封闭严实,同时藏入各种鲜果,春后取出,在市上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

人们用铁钎自河中凿冰,宽一尺多,长二尺多,称为一方,在冬至这天将冰藏入窖中,窖深约二丈,将冰藏入后,立即将窖封闭严实,同时藏入各种鲜果,入春后取出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南方沿海居民,照例在冬至后修缮冰窖,储藏冰块,以便第二年打鱼期间为鱼保鲜。

在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制冷技术,不能人工制造冰块,但是聪明的古人却巧妙利用着当时的生产条件,摸索出一套利用天然冰块的消暑法,具体说来就是“冬冰夏用”,这就是藏冬冰习俗由来。


✨🌹冬至的习俗之六:冬至赠鞋🌹✨ 

冬至节,民间还有赠鞋习俗,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市场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三国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中就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冬至:“阳生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因此以前的冬至也叫“履长节”。意思就是冬至一阳生,初生的阳气从地下开始往上走,也就是从脚开始往上,所以送一双鞋子护住初生的阳气,以保平安。俗话说“冬至一阳生,送鞋保安康”,就是这个意思。


冬至节的习俗和活动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家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迎接冬至年的到来,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冬至的传统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1、祭天
历代统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穰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2、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3、数九九
一分钟带你游遍北大青鸟电脑学校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大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 L : I 溜在许多古籍:卜部多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5、冬至节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换是上天所赐的福气。汉朝把冬至作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贺仪式,称为"贺冬",依例放假。《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因此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军队听命,边塞关闭,商旅停业,亲朋皆以美食相送,互相拜访,愉悦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6、吃饺子
冬至的习俗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7、冬至团
在南方某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团(冬至丸)这一冬至的习俗,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日(阳历12月22日前后)清晨,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
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8、红豆米饭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历史渊源,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冬至是二十四气中的重大节气,冬至意味着数九天的开始,从这天起,北方就正式进入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然而各地对于冬至的习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北方,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一晚热腾腾的饺子在冬日带给家人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暖心的祝福与寄托。南有汤圆 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更钟情于汤圆。 有句俗语:“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就是南方人每逢冬至,会用糯米粉搓成面团,包上各种馅料,揉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甜糯下肚,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比山珍海味还美。冬至,这样重要的节气,它预兆着年关将近。 不管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盼,叫做团圆。


你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吗?
四、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五、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

冬至的习俗是指什么
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习俗 1、祭祖 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2、吃烧腊与姜饭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

冬至有哪些风俗?
冬至节气的传统习俗有画九、酿米酒、吃汤圆、吃烧腊与姜饭、吃饺子。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之一,古称“日短”或“日短至”。1、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冬至有哪些风俗习惯?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的一天。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按公历,冬至交节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纬度最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则24小时都是黑夜)。冬至这天,北半球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阳...

冬至的习俗都有哪些?
3、祭天迎日 虽然祭天的性质至高无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这种资格,但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迎日"的风俗。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4、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

冬至有哪些风俗习惯?
1、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广东冬至吃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如今广东不少地区制作汤圆时,一般都加上一些黄糖,即甜汤圆,而江门五邑地区...

冬至的习俗是什么?
在古代,国人就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的说法,在《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而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

冬至的十大习俗?
冬至传统习俗 冬至习俗1:享祀先祖 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

夏至节气的传统习俗?
夏至节气的传统习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2、消夏避伏 夏至...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的习俗有:祭祀,祈福,吃水饺,九九消寒,吃汤圆,吃麻糍等等。冬至简介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 - 搜狗百科
茅时舒达: 冬至是一个民俗内容丰富的节日.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指冬至节...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
茅时舒达: 冬至的由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有哪些风俗? -
茅时舒达: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丰富多...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有什么习俗? -
茅时舒达: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茅时舒达: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有哪些习俗 -
茅时舒达: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传统习俗介绍
茅时舒达: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下面是小编精...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茅时舒达: 冬至,作为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有着特殊的含意.根据历史记载,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今天我就来说说冬至那些你可能忽略了的事儿.冬至,俗称“冬节” , 是中国农历...

封丘县13467806691: 冬至习俗有那些 -
茅时舒达: 冬至习俗:北方吃饺子 南方煮汤圆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明天就是冬至了,大家可别忘了吃饺子啊,有一句民谣是这么说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要说这冬至可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