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梁海战胜利后为什么不打到日本去?

作者&投稿:狂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露梁海战决定了东亚三百年政治格局?(高手进)~

公元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在朝鲜半岛南端、釜山以西200余里的露梁津,子时刚过,800余艘各式战船,正在趁夜做战前的最后准备,他们是大明与朝鲜联军的水师部队。


16世纪末,东北亚局势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日本,大名纷争的“战国时代”结束,丰臣秀吉完成了日本国内的基本统一。随着统一战争的进展,丰臣的野心和信心逐步膨胀,他不仅要把当时尚不属于日本的北海道并入日本版图,而且还将琉球和朝鲜两个明朝的藩属王国也列入了扩张的目标,甚至已经开始做一统中国的准备,在1591年他给朝鲜国王的书信中称,“本朝开辟以来,朝政盛事,洛阳壮丽,莫如此日也。人生一世,不满百龄焉,郁郁久居此乎?不屑国家之远,山河之隔,欲一超直入大明国,欲易吾朝风俗于四百余州(当时日本认为中国地方有四百余州)。”并威逼朝鲜臣服于日本。在被朝鲜国王断然拒绝之后,1592年,丰臣秀吉动员军队20万,出兵朝鲜,发动侵略战争。


当时的朝鲜,正处于国内政治昏庸、党争不断、军力衰弱之际,只能求助于明朝出兵。此时的明朝政权,虽然处于万历帝不理朝政的最高权威空白状态之中,但戚继光练兵和张居正改革的影响还在。经过官僚体系短时间的混乱之后,明军在短期内进行了战争动员,并于1592年年底,出兵援朝,史称“壬辰战争”。


战事持续到1598年,已历时七载,其间,战局起伏不定,但总体上逐渐对日本不利。日军出兵后,迅速占领了汉城和平壤,但明军于1592年年底入朝后,又先后收复了以上地方,日军只能退守半岛南部诸地,双方在你来我往一番后陷入胶着状态,不久,日方提出议和,明朝也乐得早日休兵,双方暂时订下了和议,内容规定明朝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日军自朝鲜半岛撤军。但是,丰臣秀吉提出的真实撤军条件是:日本吞并朝鲜南部,明朝要把公主嫁给天皇,且朝鲜今后要臣服于日本等等。而明朝负责谈判的使臣却未敢告诉朝廷真相,只是汇报说日本已答应撤出朝鲜云云,这使得丰臣秀吉最终又找到了借口,以朝鲜不守和议为名,于1597年增兵朝鲜,再次北犯。


实际上,日本国内对于侵朝战争的意见并不统一,很多封建领主并未从侵朝战争中获得好处,但却又要分摊征兵纳粮的任务。一些人在不满的同时也试图阻止这次出征。第一次侵朝的主要将领小西行长,早在1596年秋天,就向朝鲜使臣的翻译讲了第二次日军入侵的时间和部署,1597年夏,小西行长派人会见了朝鲜庆尚右兵使金应瑞,详细说明了日军即将执行的进军计划,并建议朝鲜坚壁清野,并征召新兵,进行战前动员,但是,朝鲜国王及其身边近臣,对这一事件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整个政权沉迷于内部党争,而且还撤换了前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的李舜臣等将领,换上了若干昏庸之辈掌管水陆两军,而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明朝中央政权的支援上。


1597年6月,日军主力抵达朝鲜。此次进军,日军吸取了以往教训,将11万多人的部队分为两路,左路(也就是西路),由小西行长率49600人,进攻全罗、忠清两道(即今天韩国的西南部地区),右路(即东路)由加藤清正为先锋,率军64300人,攻击庆尚道(即今天韩国东南部地区)。


在海上,日军于七月十五,趁满月之日,以优势兵力突袭朝鲜水军主力驻地。代替名将李舜臣指挥的元均昏庸无能,毫无应有的警惕,结果全军覆没,包括“龟船”在内的大量战船被焚毁。日军顺势占领了朝鲜半岛西南端的几处据点,不仅可以威胁汉城,而且可以袭扰山东和辽东沿岸。


明朝在得知日军再度北侵的消息后,再度向朝鲜派出援兵,加上原先驻朝的部队,以及朝鲜军队,总兵力约5万多人。1597年12月,联军到达庆州,专攻敌右路主力加藤清正驻扎的蔚山要塞。双方的兵力对比约为4万对2万。但由于指挥不当,联军围攻蔚山10余天未下,反而在日军援军来临之际出现溃退局面,全军损兵上万,撤回汉城。而日军也损失惨重,蔚山城内能战者仅千余人。日军只得从朝鲜半岛将一半以上兵力调回国内休整(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耕种季节),在半岛上的兵力还余下6万多人。日军还在半岛南端沿海的几个要点,如蔚山等地,巩固了要塞防御,其长期计划,是打算步步为营,蚕食朝鲜。
但是,中朝联军并没有给日军这一机会。明朝强大的动员能力是联军的根本后盾,当时明军全国常备兵力80余万,再加上临时征召措施,调集10万人规模的军队轻而易举,且军粮储备充足,后勤能力很强。而日本国土狭小,粮食生产长期紧张,人口生育率又低,全国可动员的兵力总共也只有50余万,实际上难以承受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春,明军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调兵和后勤准备,新的援军进入朝鲜,至夏季,完成了兵力整备,9月,开始兵分三路南下,联军总兵力达到11万多人,其中包括9万陆军和2万6千水军。


当时,中国的水军装备远远超过日军,不仅船坚,而且炮利。明军水师船只大量装载虎蹲炮一类的中型火炮,这种炮炮身长2尺,重36斤,上加铁箍,并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每次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以及1枚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发射后,大石子用于摧毁对方的船身、船上建筑等设施,小石子则可以杀伤对方人员。比虎蹲炮大的还有“佛郎机”,这是明军从葡萄牙人手中得来仿制的。“佛郎机”就是当时对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统称。这种火炮已经有了现代火炮的雏形,炮身长七八尺,能够装1斤火药,弹丸重量也可达到1斤,射程可达五六里,还有准星、照门等设置,并可以安装在活动炮架上,随时调整射向,这在当时是非常划时代的装备。


除去火炮外,明军还大量使用火箭,其中不仅有单发火箭,还有多发火箭,其中一种百虎齐奔箭,可以把上百支火箭连在一起,在点火后齐射出去。为了增加火箭射程,明军还装备了多级火箭,例如“火龙出水”,是以5尺毛竹为箭筒,筒内装火箭数支,筒体下面两侧各缚火箭筒2个,作为推进器,水战时,可在距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火,箭筒即可在助推火箭的作用下飞行二三里远,“如火龙出于水面”,当助推火箭燃烧尽时,腹内火箭便点火飞出,飞向敌船等目标引燃之。


此外,明朝水军甚至发展了燃烧性火器,例如“飞天喷筒”,内装硫磺、樟脑、松脂、雄黄、砒霜,以两分法打成药饼,封在发射筒内,战时点燃引信后,筒口可喷出十数丈高的火焰,而且由于装药的性质,其烟雾带毒,燃烧物质一旦被喷在对方船帆上,就会牢牢地粘在上面燃烧,无法扑救。


朝军方面,在李舜臣的努力下,朝鲜水师也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兵力达到7千多人。朝军的“龟船”是当时相当优秀的海战装备。这是一种大型战船,船顶部覆盖有防护板,板上遍布向外的利刃刀尖,敌人难以攀爬。船首设有龙头,船尾有龟尾,头尾均有射孔,两侧还各有6个射孔,射孔下还有8~10支橹,使其可以在无帆条件下快速行进。在日军早先向后方丰臣秀吉的汇报中提到,“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


十月,三路明军与日军先后接触,但进展都不甚顺利。在中路,中朝联军近3万人进攻岛津义弘所率1万人防守的新寨要塞,在拥有绝对火器优势,炮火轰开日军城门的时候,由于己方一处火药库失火,导致阵势大乱,被日军趁机掩杀,全军溃退,损失超过1万多人,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东路联军约3万人,再次攻击蔚山,与加藤清正所率日军互有胜负,随后进入对峙,一直到十一月,日军主动撤离。


西路联军人数最多,除了2万8千陆军以外,还有陈嶙率领的2万6千水军协同。其对手是小西行长所率的日军第二军,兵力1万3千人。联军将日军围困在曳桥要塞,但攻击多日,进展不大,此时听说中路军战败,遂决定暂时休战。至十月初,明军三路陆上部队实际上都已经停滞下来,只有陈嶙还在水上巡弋歼敌。


另一方面,在日本国内,1597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抑或是身边人拟定的“遗命”)从朝鲜撤军。但是明军一直到当年十一月才得知这一消息。日军撤退命令下达后,驻蔚山的加藤清正于十一月率第一军迅速撤退,但岛津义弘和小西行长这两位联军老冤家的部队都尚未撤离,分布在顺天、泗川、南海等地,总兵力2万多人。
驻扎在朝鲜西部顺天(今天全罗南道东南部的顺天附近)一带的小西行长第二军,此时仍有1万多人,在接到撤退命令后,小西决定在光阳湾沿岸上船,向巨济岛集中。但是,十一月十一早晨,第二军登船后甫一出海,便被陈嶙和李舜臣率领的联军水师拦截,多次冲击失败,小西行长派使至陈嶙大营,曰希望用1000首级换陈嶙网开一面,但陈嶙坚决不允,小西军只得回到驻地,并派人向驻扎在泗川的岛津义弘、驻扎在南海(约数十公里外的一处港湾)的对马守(对马岛的日本大名)求援。


陈嶙,明史上称其“有谋略,善将兵,然所至贪黩,复被劾褫官”。他原本是与刘廷等人一起统帅陆军的,但是因为当年二月,其部队在路过山海关时发生了骚动事件,他被责问后调来指挥水军,手下的两位副将—陈蚕和邓子龙,也都是步军将领出身,所以,他们能将船队指挥得当,也是殊属不易的事情。此前一段时间,陈嶙部水师在朝鲜西南部和南部沿海巡弋,日军“及见嶙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侵朝日军与本土之间的联系,使得侵朝日军的后勤供应受到了影响。


在十一月十四日小西行长求和时,陈嶙曾放走了一只小船,船上有8名日军,李舜臣认为,这是小西行长派去求援的部下。至十一月十八日,李舜臣告诉陈嶙:“倭船出去已四日,援兵必将至矣。吾辈当往猫岛等处把截待之。”陈嶙对李舜臣非常敬重,深知李舜臣不会轻易作出重大判断,便与李舜臣共同在露梁津海峡一带设伏:明军的先锋老将邓子龙率军千人在露梁津海峡北侧埋伏,李舜臣则伏兵于南海岛的观音浦,陈嶙率联军主力部署于竹岛及水门洞港湾。露梁津是光阳湾的出口,光阳湾实际上是一处深入半岛南端陆地的海湾,形状口小腹大,海湾纵深约20千米,出口宽度约为三四千米,等于是一个天然的口袋。而中朝联军的设想,便是将日军援军诱入(或驱入)口袋,再封住袋口聚而歼之,邓子龙所部就是扎口袋的那根绳索。


正如李舜臣所料,那只小船的确是到岛津义弘处求援的。岛津义弘此前已经率第五军主力登船准备回国,只等涨潮后就出发,向巨济岛转进。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后,岛津于十八日夜率军趁夜色向露梁津开进,试图进入光阳湾,解救小西行长。航行途中,岛津船队遇上了宗义智的船队,宗义智有60艘船,两军加起来共有兵力约1万6千人左右,舰船近500艘,此外,陆地上,小西行长所部还有1万多人。而中朝联军一边,约有舰船800艘,兵力约2万。


十九日丑时(凌晨1~3点),岛津义弘船队大部驶入露梁海峡,向光阳湾深处进发,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


此时,岛津义弘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中了埋伏,第二个反应就是回撤,因此把守海峡出口的副将邓子龙所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明史记载,“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人跃上朝鲜舟,直前奋击,贼死伤无算。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


邓子龙,丰城人,明史记载他“貌魁梧,骁捷绝伦”。他用自己不到千余人的兵力和少量船只(史书中仅提到有“三艘巨舰”,应当是福船之类的主力战船),在战场的第一个瞬间—也是战场的关键点—挡住了岛津义弘的船队,居功至伟,战后,他被“赠都督佥事,世荫一子”,而且“庙祀朝鲜”。


在邓子龙部危急的时刻,陈嶙派陈蚕率军前去增援,把“袋口”彻底扎牢,岛津义弘在回撤无望的情况下,只能作困兽之斗,与明军决一死战。


此时,中朝水师主力亦已布阵完毕,开始冲击,李舜臣擂鼓首先率船冲击敌船队,陈嶙也随后率船冲入,并命令船只下碇,利用船坚炮利的优势攻击敌军船只,由于明朝战船船身高大坚固,既可以撞击敌舰,又可以居高临下投掷火砖、震天雷,日军受损甚烈,只能尽量躲避。为了吸引远避本船的日军,陈嶙命士兵伏在甲板上,以盾牌蔽体,日军远看以为陈嶙船上的士兵已被鸟铳和弓箭射杀殆尽,便开始围拢过来靠帮跳船,此时明军突然跃起,用长枪将攀爬船帮的日军捅下大海,然后使用前面提到的喷筒喷射日军船只,日船纷纷起火,士卒烧死和溺毙甚多。在朝鲜典籍《李忠武公行述》中,有如此记载,“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观音浦是一个更小更浅的海湾,日军进入这里,是想利用船只吃水浅的优势,与明军福船之类的大型船只脱离接触,但是,无形中也进入了兵法中所说的“绝地”。
福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之一,吃水约3.5米,排水量在数百吨(有一号、二号等规格)规模,按照此前戚继光给福船配备的武备,每门福船配备如下:


火器:包括大发火贡1门,大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喷筒60具,鸟铳10支,烟罐100个,火箭300支,火砖100块,震天雷20个,灰罐100个。


弹药:粗火药400斤,鸟铳火药100斤,弩药1瓶,大小铅子300斤,火绳60条。


冷兵器:药弩10张,钩镰10把,砍刀10把,过船钉枪20支,标枪100支,铁蒺藜1000个,宁波弓5张,铁箭300支,弩箭500支,藤牌24面,篾盔、钉枪、腰刀每人一副。


而日军方面,最大的船也只有福船的四五分之一大小,火器以鸟铳(即早期的滑膛枪)为主,缺乏火炮。


在这种对抗中,日军只能靠鸟铳来偶尔施以还击,日本当时制造鸟铳的工艺较为精良,有效射程可以达到30~50米,虽然这种武器对明军大船和朝军龟船都不起什么作用,但天亮后,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日军可以比较准确地用鸟铳射击对方船上人员,这对联军船上人员的威胁还是较大的。也就是在天亮后,李舜臣胸部中弹,被左右扶入船舱(这一情节与英法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军统帅纳尔逊的遭遇极为相似)。他对身边的侄子李莞说:“战方急,慎勿言我死。”其后牺牲。李莞按照指示,继续以李舜臣的名义发布命令,与明军一起,将日军余下的船队追入观音浦。虽然福船无法进入近岸浅水水域,但明军火器射程相当远,便在远处用佛郎机、虎蹲炮等火炮反复轰击日军。由于日本船只的坚固程度不足,3斤重的虎蹲炮所射铅子,很容易穿透船板,受损后的日军战船很难再保证正常情况下的机动性和速度。此时又恰逢退潮,朝鲜水域潮差很大,到中午,余下的近200艘日舰都搁浅在了滩涂上,船上的日军只得弃船登陆,旋即被岸上以逸待劳且早就想与水军争功的中朝联军陆军所歼灭。岛津义弘率领近身的50余艘战船,拼死突围,逃回日本。


露梁一战,日军损失战船约400艘,阵亡人数超过一万,露梁津一带海域尽是日军船只留下的残骸,岛津义弘所率的第五军主力几乎完全被消灭,在海上激战的同时,小西行长趁己方压力减轻的机会,率领第二军的残余部队逃脱,但是,其精华部队已经消耗殆尽,能够回到日本的,也都是老弱病残之辈。这是日军在侵朝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一仗。


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是得胜者


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593~1598)的两次援朝战争,帮助朝鲜抵御了日本的侵略,并挫败了日本向外扩张的企图,并大大改变了日本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在其后日本国内因权力真空而发生的内战中,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等人所在的西军,也就是维护丰臣家统治的一方被彻底击败,德川家康成为了日本新的统治者,德川幕府此后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时代。在这期间,日本转变为一个内向的闭关锁国国家,有史为鉴的德川幕府,再未动外侵的念头,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宁,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从这场战争可以看出,即使在那个年代,制海权也已经成为了东北亚各方实力对比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露梁海战的胜利,则日本在撤军后很可能“越数年”而卷土重来。由于明军掌握着制海权(其背后实质是中国的造船和火器工业水平要远高于日本),日本完全失去了再行侵略的可能。而在整整30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也是在朝鲜半岛及其附近,正是由于中国失去了制海权,才有了最后赔款失地的屈辱。值得一提的是,此场战争7年时间中,明朝廷花了8百万两军费,被很多时人和后人诟病为“劳师耗饷”,然而在30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战败的代价却是2亿3千万两白银的赔款,与投资国防的收益相比较,可见一斑。


这场战争也体现出,尽管明军在装备上依然优于日军,但军队的训练、指挥都已经相当不堪,除了露梁海战和第一次援朝战争的平壤之战外,中朝联军始终未能在其它局部战场取得大胜,且多次在战斗中因一处小的失败而出现“崩盘”局面(例如中路军的新寨战斗),这说明此时的明军,韧性(其背后是军队的日常管理水平和纪律性)都已经大为不如戚继光练兵的年代了,而此时,戚继光刚刚去世(1587年)不过才几年时间。总的说来,这场战争最后之所以能够胜利,主要是依靠中朝在综合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得来的—中朝联军输得起,只要能赢最后一仗就够了,而日军只要有一次大败,就很难再恢复元气。
另一方面,从明王朝中央政权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可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后留下的政治遗产,已经所剩无几了,深宫中与群臣赌气而不理朝政的万历皇帝,将整个国家都丢给了内阁打理,在缺乏统一权威平衡的政治体系中,中央政权逐渐成了一个官僚场所,政权的应激能力逐渐下降,任将选人也多有不当,这些败相都将在此后明政权逐渐没落的过程中愈加明显。套用一句老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是一天之间就衰落的,露梁海战虽然辉煌,但已经是明帝国的最后几缕余晖了。

因为吃力不讨好,现在中国和韩国正因为萨德系统闹矛盾的时候,韩国会认为中国在韩国和日本之间挑拨离间。
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最后的一场 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明朝与朝鲜联军和 日本军队的岛津立花一部,指挥官分别 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 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 义弘(日本)等。战争结果以中朝联军获 胜而结束。
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 取得海战胜利。这场胜利在中华民族乃至 世界海洋战争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 势 。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之后,野心更大,矛头直指朝鲜和中国,丰臣秀吉用了20天的时间就攻陷了朝鲜汉城,遭到朝鲜军队和朝鲜游击队的反击。

露梁海战

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朝鲜水师兵力约8万多人,拥有船舶488艘,包括战船80艘(每船80人),辅助战船192艘(每船30-60人),勤务船26艘。和明朝邓子龙率领兵力约10万人,后来逐渐增加到14万人。其中水师1.3万人,战船500余艘。战船的种类繁多,有福船、楼船、百槽、沙船、苍船、铜绞艄、海舫、八喇虎等,战船的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枪、矛等冷兵器外,还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机、虎蹲炮等。和日军水师在开战时,日军拥有1000余艘船船,到战争末期已发展到3000艘左右。数量虽然可观,但构造简单,性能较差。装备的武器为铳(即原始的滑膛枪炮)、枪、弓矢、倭刀等。

露梁海战

经过露梁海战日军损失战船约400艘,阵亡人数超过一万,露梁津一带海域尽是日军船只留下的残骸,岛津义弘所率的第五军主力几乎完全被消灭,在海上激战的同时,小西行长趁己方压力减轻的机会,率领第二军的残余部队逃脱,但其精锐部队消耗殆尽,露梁海战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

露梁海战

但在露梁海战取得重大胜利后,明朝政府并不有打到日本本土去的打算,而是要日本称臣,向明朝朝贡,遭到丰臣秀吉的拒绝,最后是要日称臣的想法也放弃了,作为明朝从来没有想过要占领别国的思想,实在是明朝的一大弱点,否则明朝会更加强大。



没钱,党争,兵少民疲。七年战争花费了800多万两白银,战争后期国库存银才200万两,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鲜之役)基本把万历一朝的积蓄耗空。明朝国内党争激烈,蔚山之战杨镐战时损失几千人,传到国内被政敌有意夸大,就变成了20000人,导致后来杨镐被免职。二次入朝明军水陆最高峰时的总兵力大约是75000人,而日军则是140000人。明军只有日军的半数不说,队友还是朝鲜那种猪队友,反攻日本不实际。

实际上明史已有答案,由于朝鲜战局的僵持不下,明朝朝廷决定启用熟知日本事务的总兵童元镇为浙江总兵,明朝海军在福建浙江沿海聚集,等待风信准备越海进攻日本本土,经过明倭数次大战,倭军的野战战斗力确实不如明军甚多,为了赢得胜利,万历皇帝和内阁都批准了这个计划,唯一担心的就是怕远征军重蹈元军覆辙,曾数次召见童元镇问对,童元镇回答今时不同往日,往日本的航线已经非常成熟了,从隆庆开禁以来不知道每年有多少商船来往中日之间,发生海难的可能性机会为零,万历皇帝这才放心,后来因为日本完全失败,撤回本土,这次远征计划才放弃。我觉得可能万历不知道日本有个石见银山,不然以他贪财的尿性,他自己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座矿山搞到手里。

再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让岛津带着部队跑了 还顺便把邓子龙 李舜臣二位大将讨取 你敢说是赢了

萌吹当德川家康是死人了?


我们做小房子日记梁海战家家户户
我们做小房子日记梁海战家家户户 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小房子 日记 海战 搜索资料 本地图片 图片链接 提交回答 匿名 回答自动保存中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为什么中国有钱不去拍露梁海战,要拍什么神剧
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最后的一场 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明朝与朝鲜联军和 日本军队的岛津立花一部,指挥官分别 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 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 义弘(日本)等。战争结果以中朝联军获 胜而结束。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 取得海战胜利。

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大事有哪些?
19. 播州之役:万历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六月 明朝胜。20. 朝鲜之役:万历二十一年正月- 万历二十五年十一月 明朝\/朝鲜胜。21. 妖书案: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22. 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23.万历驾崩: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24. 死后闹剧红丸案:万历四十八年八月(8月份以后为泰昌元年)...

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
663年,日本支援百济,白江口海战爆发。唐军大败日军,百济灭亡。白江口海战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开始臣服于唐朝。2. 露梁海战(1598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侵朝战争。明朝决定发兵援朝抗日。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日军撤退,中朝联军水师在露梁海战中截击日军,取得胜利。露梁海战对...

露梁海战作战经过
石曼子带领残部逃窜,但遭到陆上明军的追杀和海上的猛烈攻击。尽管战斗中李舜臣不幸阵亡,但他的儿子继续指挥战斗,与陈璘的中国水师并肩作战。陈璘乘胜追击,不仅摧毁了日军的撤退船只,还与陆地上的刘綖军共同围攻顺天日军,最终小西行长带领剩余部队逃脱。露梁海战以日军的惨败告终,中朝联军取得关键胜利。

介绍一下 李瞬臣 这个人
中朝两国水师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是露梁海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朝鲜水帅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李舜臣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表现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明朝水师部分兵器简介福船 是诞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种...

露梁海战朝鲜海军和明朝海军谁表现好?是不是明海军表现很渣渣?_百度...
是鸣梁海战,其实还是中国明朝军队是主力,朝军貌似这场战役里面就这一场胜利~几万明军战死在朝鲜,不是你能鄙视的~

朝明联合军战殁慰灵碑“露梁海战”日本以失败告终
吴弼根院长带领记者来到一座位于小山丘上的纪念碑前,这是为纪念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将军而立的。他指着山丘下的泗川海湾,向记者揭示了这里的历史背景:就在不远处,曾发生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露梁海战",朝明联军在此取得了辉煌的胜利。1598年的8月18日,日本的头号敌人丰臣秀吉在朝鲜战场...

明朝那些事鸣梁海战第几集
鸣梁海战只是个小战役,省略了。露梁海战才是大战役,明国,朝鲜,两大武将都阵亡了。

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十场战役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关键战役,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而淝水之战则是东晋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保住了江南地区。鄱阳湖水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朱元璋的胜利为其后来的称帝之路奠定了基础。露梁海战是明朝万历年间...

涞源县17642712650: 电影露梁海战大结局是什么 露梁海战讲的什么故事 -
里娥奥诺: 《露梁海战》是由叶智明编剧,广州南越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一部电影.《露梁海战》剧情介绍: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之役”.兵部发文起用陈璘.接令后,面对强大的日本水师,陈璘英勇善战,取得了“露梁大捷”等一系列战功,击溃了侵朝日军,成为——抗倭英雄.

涞源县17642712650: 明朝对外的几次海战是赢了还是输了? -
里娥奥诺: 赢了,从郑和下西洋时期肆意干扰印度洋各国内政,到明末日暮西山的时候与殖民巨头荷兰的料罗湾海战,等等战争基本都胜利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还有针对日本鬼子的露梁海战(当时朝鲜是中国附庸). 简而言之,明朝前期是凭借装备与实力的绝对优势取得胜利,后期科技发展略逊于西方,主要凭借意志和战术取胜.

涞源县17642712650: 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 -
里娥奥诺:露梁海战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国和朝鲜两国联军水师, 在朝鲜露梁海域围歼侵朝日军的海上大战. 露梁海战区,在朝鲜莲台山和南海岛之间的露梁律海峡以西、光阳湾以东的海域...

涞源县17642712650: 有谁对1591年日本侵略朝鲜战争比较了解的呀
里娥奥诺: 日本侵略朝鲜.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后,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入侵中国.1589年,丰臣秀吉派人向朝鲜国王表示“友好”,同时表示他要进攻中国,希望朝鲜合作,...

涞源县17642712650: 鸣梁海战的历史真实性与当时明朝怎么支援的高丽 -
里娥奥诺: 鸣梁海战的确是高丽自己打的,不过当时对日本的大部分的战役都是明朝和日本的PK,只有少数几场战役是高丽自己打的,韩国就是这么无耻,就从中间挑出一场战役说是高丽打败了日本,其实没有明朝,高丽早就被灭了

涞源县17642712650: 请介绍李瞬臣他真的用13艘船对抗日本上百艘吗?顺便介绍这段历史
里娥奥诺: 李瞬臣是韩国的民族英雄,在鸣梁海战一役,和中国明朝的援军一起,打败日本丰臣秀吉,奠定了朝鲜半岛200年的和平地位! 顺便再介绍一下鸣梁海战: 李舜臣到任后,...

涞源县17642712650: 鸣梁海战情况?公元1597年9月16日朝鲜将领李舜臣在鸣梁海峡和
里娥奥诺: 兰浦、鸣梁海战 1597年李舜臣任三道水军统制使后,在全罗道右水营着手重建海军,8月28日,抱国心切的李舜臣指挥这支小小的海军,毅然投入鸣梁海战. 在鸣梁和珍...

涞源县17642712650: 露梁海战概述有哪些?
里娥奥诺: 仙芝露梁海战:决定了东北亚三百年政治格局日本的北进扩张公元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在朝鲜半岛南端、釜山以西200余里的露梁津,子时刚过,800余艘各式战船,正在趁粟裕头颅藏三弹片至死病痛夺走赴朝带兵机会中国大将粟裕早年作战时,头部曾因炸弹受过伤,此后总犯头痛,甚至因此错过了朝鲜战争

涞源县17642712650: 鸣梁海战和露梁海战的发生距离的近么???
里娥奥诺:1592年,鸣梁海峡之战中,朝鲜名将李舜臣以十二艘“龟船”击灭倭舰三百三十余艘,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 1598年,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亡万计. 距离八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