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后来被称之为京腔,为什么在北京会被人接受的这么快?

作者&投稿:彤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京腔是如何形成和推广的?~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弋阳腔一路北上来了北京,和当地的方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京腔。
北京作为元代与明代的国都,一直都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尤其是经过元曲的洗礼之后,曲艺在北京盛极一时,几乎是人人追捧。
戈阳班艺人来到北京之后,北京的居民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唱腔,被弋阳腔那粗犷嘹亮的声腔深深地吸引着。每当他们听到粗犷中带着细腻,高亢里夹着婉转的弋阳腔,就身不由己地停下脚步,驻足倾听。
面对这种极具特点的高腔,北京曲艺界的艺人立刻就意识到在北京这个地方戏曲发展的新机遇到来了。
北京戏曲艺人在弋阳腔进入北京之后,立刻带艺投师,进入了弋阳腔戏班,向弋阳腔戏班学习。北京当地艺人一进入弋阳腔戏班,立刻就被弋阳腔深深地吸引了。
尤其是他们体会到弋阳腔那种“随心令”、“顺口可歌”的民间艺术创作的传统。让北京艺人立刻就意识到自从元代以来一直束缚他们曲艺发展的原因。就是他们太刻板地追求正统文化,忽略了民间文化。
终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融合,北京本土艺人将弋阳腔的优秀精华全部融会贯通,结合本地的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腔,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一天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庭敬微服出行,察看民情。当他走到天桥附近的时候,远远地就听到前方爆发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陈廷敬带着随从来到人群之中,他看到一个丑角艺人正在看台上表演。这个丑角插科打诨,动作夸张滑稽,引来观众一阵阵的喝彩。
陈廷敬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丑角的语言是官话,不论来自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听懂。所以表演的场面非常火爆,喝彩的声音来自天南海北,各地人都有。
陈廷敬是一代名臣,继承了儒家正统思想,忧国忧民,以民生为重。当他发现这个以官话为传播方式的戏曲形式之后,立刻意识到这种戏曲形式很快就会成为梨园界的主流。
为了帮助这种能够给整个国家百姓都带来快乐的新的腔调的成长。陈廷敬在天桥这个繁华的地方,公布了自己的身份,并且当着众人的面,对表演的艺人发出了邀请,请他们进自己的王府进行表演。
戏班班主接到了陈廷敬的邀请,感觉受宠若惊,连忙表示一定会精心准备,在表演的时候拿出最高的水平。
到了戏班表演的日子,陈廷敬广邀好友,不少朝廷的官员都齐聚于陈廷敬的家中,准备欣赏陈廷敬赞不绝口的戏曲,甚至连康熙皇帝都亲自到场准备见识一下。
这一晚陈廷敬家鼓乐喧天,乐器声整整持续到后半夜才偃旗息鼓。观看了京腔戏班表演的康熙皇帝以及各位朝廷命官纷纷对京腔赞不绝口。京腔经过这一次的表演,一举成为北京城最受官宦喜爱的唱腔。
清代康熙、乾隆之际曾盛极一时。当时曾有“南昆、北弋”之说,其中“北弋”即指京腔。
据《都门纪略》记载:
我朝开国伊始,都人尽尚高腔,延及乾隆间,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
可见当时弋阳腔在北京极其盛行,而且它的足迹已经遍及广东、湖南、四川、湖北、山西、山东、河南、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福建等省,成为一个极重要的剧种。
弋阳腔属于高腔类,它的声腔都有高亢的特点,但京腔却显得婉转柔和,且很明显。如《影梅庵忆语》所记明代末期陈圆圆唱的“燕俗之剧”就是这样:
以燕俗之剧,咿哑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
“咿哑啁哳之调”、“如云出岫,如珠在盘”,这与“音遏行云”、“歌喉嘹呖”充满昂扬之气的风格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此外,有关京腔的描述还多次使用“咿唔”、“咿唔如话”之类的词,显示出京腔低缓、柔和的特征。
京腔在伴奏乐器上也不同于其他高腔,用丝弦伴奏。《消寒新咏》论及乾隆末年京腔演员王德官时称:
王德官,宜庆部小旦。貌与罗荣官相埒。面圆如杏,饶有风韵。丝弦咿唔中,声音亦复嘹亮。
非常明显,京腔伴奏使用了丝弦。由于使用丝弦,唱腔受到影响,起了变化。“丝弦咿唔”在先,声音“嘹亮”在后,声音的嘹亮用“亦复”二字来表述,给人的感觉似乎歌声并不那么高亢,“高亢”未得到突显。
《消寒新咏》“邱玉官”条石坪居士说得更具体,称:
余到京数载,雅爱昆曲,不喜乱弹腔,讴哑咿唔,大约与京腔等。
史料所见,还有“工尺咿唔如话”、“余小习举子业,键户吚唔”之语。“咿唔如话”说明声音很低,像说话一样。京腔在丝弦的伴奏下,唱腔婉转柔和。
京腔有专用击节锣鼓名叫汤锣,汤锣作为高腔的一种,京腔保持了击节的传统《扬州画舫录》称:
京腔用汤锣不用金锣。
可见“汤锣”是京腔的专用锣,以区别其他声腔击节用的伴奏器具。这也说明京腔在用锣方面与弋阳诸腔的不同。
另外京腔的丑角有突出成就,“京丑”在花部诸腔中首屈一指。《扬州画舫录》称:
唯京师科诨皆官话,故丑以京腔为最。
该书还从观众需求的角度将当地丑角与京丑进行了比较,指出当地丑角因不通官话,受制于乡语,致使不能作进一步的发展。指出:
吾乡本地乱弹小丑……终止于音乡谈,取悦于乡人而已,终不能通官司话。近今春台聘刘八入班,本班小丑效之,风气渐改。
京丑的艺术水准得以展现、京腔拥有众多的观众和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官语”——京白的使用,而且,京丑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其他声腔的丑角改用北京话,后来丑角都变成了“京片子”,所谓:
南国优贩,妙选子弟。首工京话,语柔声脆。
与“京腔”同一时期,“弋阳腔”也在北京使用,而且,二者多处并列出现在同一条史料中。

假音和京腔不是一个概念。
假音是一种可以发出比平常的声音更高音的一种唱歌技巧,但在特殊情况下假音是可以比真音要低沉的。人们还没懂得头腔共鸣之前,唱歌的人都用假音来唱高音,但由于假音变化小,所以发明了用头腔共鸣、假音。
京腔就是北京话的说法,另外是戏曲的一个剧种。

扩展资料:
一、京腔特点
高腔类的声腔都有高亢的特点,但京腔却显得婉转柔和,且很明显。如《影梅庵忆语》所记明末陈圆圆唱的“燕俗之剧”就是这样:以燕俗之剧,咿哑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
“燕俗之剧”当然时北京的。“咿哑啁哳之调”、“如云出岫,如珠走盘”,这与“音遏行云”、“歌喉嘹呖”充满昂扬之气的风格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此外,有关京腔的描述还多次使用“咿唔”、“ 咿唔如话”之类的词,显示出京腔低缓、柔和的特征。
二、假音技巧
1、先找出自己假音最好听的共鸣部位。(例如鼻腔,头腔)。
2、用共鸣部位来切换真假音。(例如腹腔转鼻腔...等)。
3、注意音高的位置,在真假音都可以的音域范围,什么音唱假音好听,什么音唱真音好听,什么字唱假音好听,什么字唱真音好听。
4、不要唱的太零碎,太断,越平顺,越圆滑越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腔

弋阳腔,江西省弋阳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宋中期,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元末明初孕育出一种新的地方声腔弋阳腔。弋阳腔的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式。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并繁衍出多种变体。

“京腔”一般是指北京话,也就是有固定的发音特点。可懂戏的人都知道,“腔”是最基本的戏曲术语,而“京腔”原本指的就是一种带有京味的弋阳腔,在京剧兴起之前,在北京地区占有重要地位。

京腔”,是源出江西弋阳的古老声腔弋腔,这种声腔流布大江南北,全国均有足迹:它流传到河北一带,与当地语言和音乐结合,便成“高腔”;流传到北京,经过和北京的京字京韵的融合,就成为“京腔”。弋阳腔早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就到了北京,比“百戏之祖”的昆曲还要早一些。

那它为什么在北京会被人接受呢?

进京以后,直到清嘉庆年间,一直都很火爆。为了适应京师的观众,弋阳腔做了一定的改革。首先是与北京语言结合,适应北京观众的说话习惯;

其次,广泛吸收北京的民间曲调,改去了原来弋阳腔的一些乡音乡调。因此,“进京”的弋阳腔,渐渐有了北京的地方特色,变成了“京腔”。

最后,京腔(弋腔)慷慨激烈,金鼓昂扬,正可弥补昆曲绵软柔美、节奏舒缓的不足,所以宫中连台大戏,始终都是昆、弋并用。总而言之,京腔(弋腔)是以演出有头有尾的袍带大戏,或身手不凡的动作戏见长,即使是文戏,大多也文戏武唱,与昆剧正好互补短长。



弋阳腔后来被称之为京腔,在北京会被人接受得这么快可能是因为符合北京人的口味吧。

可能是比较符合当时北京人的审美情趣吧,比较好听,引人注目。

因为这种腔调比较好听,独特,符合当时北京人的审美。

也许是因为弋阳腔比较符合北京语言形式,所以接受的比较快。


京剧是起源于陕西吗
京剧———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

南京艺术“奇葩”——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的舞台表演艺术、唱腔、曲牌、尤其“武场”杂技,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它既体现了自南宋以降的文人学者的创作结晶、成果,也包含僧、道和民间艺人的心血和汗水。为后来昆、徽、京等中国戏剧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如:高淳阳腔目连戏中的“高腔”、“高拨子”分别被徽剧、京剧所...

京剧的由来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

滚调作用
自清朝(1644年)开始,艺人们将北方的语言和曲调融入了戈阳腔,逐渐孕育出一种新的腔调,即著名的“京腔”。这个转变不仅体现在唱腔的革新上,滚调也随之得到了丰富的扩展。尽管仍然沿用联曲体结构,但京腔的行腔方式更为独特,强调反切,并且在演唱中融入了帮唱、重句和衬句,同时,念白部分采用了京...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那我国哪一剧种流传的时间最长呢?
明末清初的时候,在北京影响最大的戏曲应该就是戈阳腔跟秦腔,戈阳腔当时还好,很多王府中都养着戈阳腔的戏班子,秦腔就比较惨了,秦腔也叫西北腔也叫梆子腔,是北方的戏曲表演,一开始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后来因为魏长生的原因,秦腔遭到了禁演。乾隆年间徽戏被重视了,汉戏又来了,安徽的徽戏,湖北...

戈阳腔发展
弋阳腔,又名弋腔或高腔,是历史悠久的我国四大地方戏曲声腔系统之一,发源于南戏,诞生于弋阳,其孕育和成型可追溯到元末明初。弋阳腔因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南昆北弋”,对京剧、川剧等四十四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构建了中国戏曲的高腔体系。我国众多省份的戏曲传统中,有十一个省份的...

明代四大京腔是哪四大?
弋阳腔产生后的500多年里,在全国衍生出一个庞大奇丽的高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弋阳腔也被称为是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被誉为中国四大声腔之首。【赣剧】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 赣剧是江西的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剧种。它有俗称饶河...

请帮我找一找关于戈阳腔的资料,历史拜托了各位 谢谢
戈阳腔 戈阳腔也叫戈腔,又称高腔,是我国地方戏中著名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源于南戏,产生于戈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有“南昆北戈”之称,对京剧、川剧等四十四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戏曲高腔体系。 现在我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戈阳腔有渊源关系,当今...

戈阳腔的发展
之称,对京剧、川剧等四十四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戏曲高腔体系。中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弋阳腔有渊源关系,当今著名的“京腔”就是在弋阳腔基础上,融合其他声腔发展演变后形成的。弋阳腔主要表演特色是动作大,身段严谨、场面热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适合民间演出。

京剧素有中国国粹之称,你知道京剧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

新乐市17325792495: 我国现代戏曲四大声腔是指什么? -
佼叛右旋: 四大声腔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 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一说是“南昆、北弋、东柳(柳子戏)、西梆”,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 梆子腔 梆子腔以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为代表. 皮黄腔 皮黄腔系主要有: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滇剧等. 昆腔 昆腔又名“昆山腔”、“昆曲”.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高腔 高腔系主要有:川剧、湘剧、赣剧、滇剧、辰河戏、调腔等.

新乐市17325792495: 京剧的由来【详细】 -
佼叛右旋: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

新乐市17325792495: 找寻<戏曲大舞台>的资料啊,谁有啊... -
佼叛右旋: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

新乐市17325792495: 京剧讲的是那里的方言 -
佼叛右旋:京剧一、京剧的历史 (一)京剧形成的前后 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有产生在江苏昆山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弋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而登上了...

新乐市17325792495: 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剧是什么? -
佼叛右旋: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

新乐市17325792495: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250左右)
佼叛右旋: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 就形成了“京腔”. 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 “京腔”...

新乐市17325792495: 京剧是那两种剧种融合而成的? -
佼叛右旋: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

新乐市17325792495: 京剧家乡在哪里
佼叛右旋: 北京. 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与当时京师舞台上的汉剧、秦腔、弋阳腔、昆腔等剧中融合发展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腔体,即后来的京剧.京剧的腔体主要由二黄和西皮组成,二黄腔主要来源于徽班的徽剧,西皮腔主要来源于汉剧,故京剧的形成被称为“徽汉合流”.除此之外,京剧还吸收了梆子腔(秦腔)、京腔、柳子腔、昆腔、吹腔、四平调等多个剧中的特长,融会贯通,博采众长,这些都是在北京这块地方发展起来的,所以京剧准确的讲诞生在北京.

新乐市17325792495: 安徽的戏曲种类是什么? -
佼叛右旋: 1、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新乐市17325792495: 湘戏的起源!!!!!!!! -
佼叛右旋: 湘戏一般被称为湘剧,又称长沙湘剧,是流行于湖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个中国地方剧种,至今已经有600多年以上的历史. 历史 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因用长沙方言演唱,并以长沙为中心,以及江西萍乡、吉安等地,也流行于长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