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我省矿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投稿:农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中央的这些决策与要求,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消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心,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词”。循环经济是20 世纪90 年代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资源循环经济,是将生产所需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经济的特点是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低度开采,高度利用,低量排放”的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和谐有序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益,增强资源供给的保障能力,推行矿业清洁化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矿业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矿业发展呼唤循环经济
(一)我国矿业发展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从古至今,矿产资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无不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相关,甚至某些国家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中东及非洲的石油生产国)。近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更远胜以往。作为一个经济和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95%的能源、80%的工业原料和70%的农业生产资料,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基石。
中国矿业是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基础产业。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3亿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矿业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新中国成立近58 年来,矿业生产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矿业的大发展促进了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大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至今,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消耗迅速增长,对国外资源和国外矿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
主要表现在:①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截至2003 年初,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158 种,已发现矿床、矿点20 多万处,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 1.8 万余处。我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大,主要矿产已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值的12%,居世界第3 位。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②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04年35%的铁矿石和46%的氧化铝,60%的铜资源,41%的原油依赖进口。有资料表明,按目前的资源保有储量,到2010 年我国46%的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将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维持生产。我国矿山城镇共计390多座,进入中晚期发展阶段的矿业城市就已超过80座,其中因资源濒临枯竭进入衰老期的矿业城市已有47座。此外,矿业城市多是由国有矿山支撑,而全国8000 多座国有矿山大部分都在困境中挣扎,面临资源枯竭的矿山高达40%。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已为关闭110多座资源枯竭的矿山(即最终破产的矿山)埋单200 多亿元人民币。③在我国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的同时,资源的利用率却没有明显提高,资源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严重偏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矿产资源日趋不足的问题日益尖锐,按照矿业特有规律来发展,势必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
(二)矿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
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即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投入量。矿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尤其应该实现减量化。事实上,我国的矿产资源被破坏与浪费惊人。我国不但矿产资源储备不足,而且存在着支柱性矿产后备储量不足,中小矿床及贫矿、难选矿、小矿多,富矿、大型和特大型矿很少,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以及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资源浪费大等主要问题。此外,我国矿产资源采矿损失和浪费现象较严重。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矿产资源开发损失总值约780多亿元。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比国外要低10%~20%,而非金属矿产开发尚在初级阶段,利用水平更低。
首先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低”: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意识低。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比例只占矿山总数的1.4%,大中型矿山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综合利用,其中综合利用较好的占40%。矿石产量占总产量一半的小型矿山,基本没有搞综合利用。②综合利用指数低。我国综合利用指数为50%,比国外低近30%。许多可以综合利用的组分尚未利用,不仅白白浪费掉,反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③ 综合回收率低。据1999年调查资料,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率40%~70%的国有矿山企业不到40%,大量非国有小型矿山根本不进行综合回收。有色金属矿山综合回收率为35%,比国外水平低10%。④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不过关,矿山企业没有能力或不愿对难选矿物处理方法投入研究开发。其次是矿业秩序混乱,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全国矿区普遍秩序混乱,很多矿山都存在采富弃贫、采厚弃薄的现象,资源浪费惊人。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采易弃难、采富弃贫,直接进行掠夺性开采。其直接后果就是矿山贫化率加快,资源利用率低,矿山生命力直线下降。同时,由于乱挖坑道破坏了地质构造,一些矿体已无法开采,储量大大减少。
(三)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出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选择,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和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实施国家资源战略重要途径。
我国的矿业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求矿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永续利用的方针。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原料、燃料的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减少对大气、水质和土地的污染,满足环保的要求。同时对最终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满足资源利用后废弃物零排放要求,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3)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可提升矿业企业竞争力。
随着矿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矿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矿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可以降低矿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矿业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四)积极构筑矿业发展新模式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手段。针对我国矿业发展的现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要达到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抛弃旧的矿业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的原理运用到矿业发展中来,积极构筑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的矿业发展新模式。即构筑矿产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并举,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降低废弃物产出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资源永续循环利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矿业发展新模式。这就要求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矿业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增强矿业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矿业循环经济宏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立法的形式为发展循环经济铺平道路,用法律的手段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要着手制定我国的《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资融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并从矿山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源头抓起。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用足用好国家现有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如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循环经济评估体系,在矿山开发建设的前期,必须进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论证,并及时跟踪进行中后期的循环经济评价。
(2)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服务职能。
政府是产业发展、产业资源整合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体制、观念和制度的配套创新,政府要优先设计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同时政府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各利益实体的权责,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要把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业绩考核相挂钩,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后盾。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区域循环经济新模式,建立生态矿业园区、绿色矿山等。扩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范围,加强试点工作。依法推进矿业企业清洁生产,加强矿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3)引入先进科学技术确保矿业循环经济发展。
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通过综合利用技术和无害化、低害化的新工艺技术来实现。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刚刚起步,特别是在矿业领域,尚未形成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投资风险大。为此,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首先按照减量化原则,节约使用资源。一是鼓励对矿产资源实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鼓励和支持矿业企业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替代资源和二次资源,扩大资源供应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首先引进先进技术装备。高新技术现代装备的引进,使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其次要在矿业企业中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清洁生产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内涵发展道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改进、改革采矿方法、提高选矿、冶炼的工艺技术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逐步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再次是在矿业活动中循环利用资源。鼓励对废弃物及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努力探索综合回收、综合利用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搞好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搞好矿区水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提高矿区的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技术,实现矿山有限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
三、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国有地勘单位对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负有历史使命
缘于国有地勘单位工作性质与矿业经济的不可分割性。以河南省地调一队为例,地调一队创建于1957 年,系河南省地矿局驻洛阳的一支以地质找矿和科研为主的技术、知识密集型单位。根据省地矿局的地质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我队履行国有地勘单位职责,发挥技术优势,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勘查、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业务活动。多年来,在省地矿局领导下,经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地调一队找矿成果显著,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一等奖1项;地矿部找矿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四等奖5项,地矿部勘查成果奖5项,地矿部科技成果奖5项;河南省科技成果奖2项。我队曾两次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两次被国务院授予“为我国黄金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原地矿部曾先后两次授予我队“科学技术研究先进集体”并给予“金矿勘查一等功”嘉奖。诸多荣誉获得的背后是劳动、智慧投入,说明国有地勘单位在掌握勘探、普查、详查、开发各环节及其周期性规律方面具有其他任何部门或单位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国有地勘单位因其工作特点和对区位及人文地理等熟悉程度,在进行指导综合性开采时具备一定的优势
制定开采方案,可以统筹规划,在开采时高、低晶体矿石统一开采,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采。杜绝采富弃贫、资源浪费。另外,通过对矿山周边已知地质、物化探等找矿资料的分析和再开发,采用新技术在矿山周边进行找矿使矿山储量增加,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使矿山资源有一个稳定的储量。
(三)国有地勘单位要对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矿业开发涉及到找矿、探、采、选、冶及矿产品加工业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各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融为一体,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1)加强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价,确定合理、最佳经济而又充分利用资源的开采建设方案,采用先进采选冶工艺,避免只顾眼前利益,不管后续发展,只追求高额利润,不管资源利用状况的掠夺式开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开采方式及开采方法的研究与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矿回采率和避免不安全隐患。第二,加强选冶方案的论证和选取,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延长矿山寿命及设备更新周期。第三,加强企业上马前选冶配套基础设施的选址及可行性论证,一方面选冶厂、生活区基础设施以及尾矿库等应尽量避开资源出露范围,避免压矿,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尾矿库的选址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的再利用,上世纪末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发生多起因暴雨造成矿渣与尾矿坝溃决形成特大泥石流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极大。
(2)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无废生产工艺。我国共、伴生矿多,80%左右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尤其以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床为多,在开发利用的139 个矿种中,有87 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对于目前能综合开发利用的,要改进采选工艺,综合回收;目前不能综合开发利用的,要保存保护好废石及尾矿,以备将来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目前不能综合开发利用并且随着开发的同时会流失的,则应加以保护,等工艺成熟时再开发利用,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损失和浪费。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我国属于粗放型经济,每年消耗的资源与美国大致相当,而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美国的1/10,以位居世界第3 位的矿石产量支持排名世界第9位左右的GNP(国民总产值),这说明中国单位GNP的资源消耗至少是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3 倍,资源利用效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要实现节约型资源开发战略,就必须增加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采用再资源化新技术,对二次资源开发利用。目前,选矿过程中有用组分的损失很大,对大部分有色金属矿石来说,选矿损失达10%~25%(有时高达40%),对稀有金属矿石,选矿损失高达30%~55%;在尾矿中,某些残余金属的含量水平较高,有时甚至超过原生矿石;有些共生矿伴生矿在开发利用时只回收了主要组分,而伴生组分却留在废石及尾矿中。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选冶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废石堆和尾矿库,原先不是矿的和不能回收利用的,现在已成为一笔不可低估的资源财富。所有这些废石堆和尾矿坝都可作为人工矿床加以研究、开发和利用。因而如何使废物再资源化,并采用新技术提高其利用率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结束语
根据我国矿业发展现状,发展循环经济要贯彻到矿业的每一个环节,从勘探开发、加工利用到尾矿利用,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政府和企业目标要相统一,都要积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筑矿业发展新模式,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追求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我国进入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离不开资源的保障,而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破坏浪费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何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研究考虑的一道课题。
一、矿产资源保护与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从古至今,矿产资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近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更远胜以往。我国既是一个资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基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和资源大国,我国一年石油消费约3亿吨,煤炭消费约21亿吨,钢材消费约4亿吨,水泥消费约10亿吨,各种矿产品的消耗量超过70亿吨。虽然我们从国外进口了一些原油、铁矿砂、铜矿石、氧化铝,但大部分矿产资源还是要立足国内供应。近几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矿业市场由冷变热,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一些紧缺矿种供不应求,部分矿产品价格上升较快,二是矿产资源开发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在部分地区日趋严重。特别是一些矿山布局不合理、小矿数量过多、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薄弱等,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三是资源面临严重短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产出率和回收率严重偏低;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并没有改变,而资源消耗却迅速增长,对国外资源和矿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矿产资源粗放型开发与可采资源储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重要矿产资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1949~2000 年底仅我国矿山产出的各种废石就达162.3 亿吨,压占、破坏土地64.3 万公顷;矿山累计产出各类尾矿50 亿吨,压占土地约3.7万公顷;目前矿山每年新增排放固体废弃物约3 亿吨,而平均利用率只有8.2%。加之大量矿山废水、废气的排放,各种次生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矿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就巩义市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矿区总面积172.879 平方千米,其中尾矿、矿渣压占预计4000 余亩,露天采场正在采掘面积预计7000 余亩,已废弃矿山挖损荒山、土地约1.7万余亩,在占用和挖损的土地中目前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区面积约1.5 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全市的10个镇,对当地的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去那种“有水快流”、放任开采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矿产资源管理的要求。严峻的形势,惨痛的教训,矿业经济如何发展,已到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的时候,循环经济已成为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
二、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是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首先,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全面贯彻国务院下发的国发[2005]28 号文件,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调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积极性,严厉打击矿业违法行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根本好转,推动我国矿业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其次,要抓住6个关键:一是充分利用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用各种办法节约使用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这样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我省这样的省份,本身的工业发展迅速,煤炭、氧化铝、钢铁等行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资源开发应该注重整合、节约使用,在节约中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采选技术提高,我国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扩大。超低品位铝土矿、煤矸石以及磁铁矿等资源逐步得到有效利用,这对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工业。像我市这样的资源现状,应该积极发展依托煤炭、铝土矿、石灰岩为产业链条的耐材、铝电、水泥等精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强化整顿和规范,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力量,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正常秩序。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严格检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执行情况,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同时,采取措施,强力推动。把矿业秩序整顿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维护矿业秩序长效机制,探索完善制度措施,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矿业秩序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四是完善制度,保障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行。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等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切实规范矿业权管理、规范资源出让制度,严格矿产品市场准入;完善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加强勘查和宏观调控力度;推进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矿山生态恢复保障机制;修改完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等。五是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和准入条件。按照规范化、集约化的原则整合各类矿山,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开采。加强对小矿山的改造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度,增强矿山企业竞争力。加大优势矿产的开发力度,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结构。对重要矿产实行总量控制。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水平。六是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根据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推进优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在实施资源整合,减少小矿的同时,积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强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与开发利用,促进矿产资源接替区和矿业经济区建设。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的要求,科学划定各类矿产资源规划区,完善规划分区管理制度,协调好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布局和各种利益主体的关系,合理划定项目区块,科学设置矿业权,促进资源开发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第三,要建立统一协调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科学地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有计划地推进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严格按照规划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严格执行规划审查制度,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制定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规划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进规划编制资质管理。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有关行业规划的协调。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从根本上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实现矿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三、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矿产资源最大效益的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普遍要求,他对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和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具有重大意义。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当前形势下更具有发展循环利用的优势。回顾我国矿业传统经济对资源的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所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极度恶化的后果,吸取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我国矿业已迫切需要改革,具有发展循环经济,摆脱低效、高耗、重污染经营的强烈愿望;同时,我国矿产资源的共伴生矿物、生产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矿坑水、废水、废气以及因开采受损的土地、生态环境都存在着可观的经济价值,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巨大潜力;此外,我国矿山日益恶化的环境也急需通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得到显著改观。很显然,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矿业产业链每延伸一步,矿产资源加工转化带来的附加值就会增加,并相应减少“三废”排放,从而为矿山企业和社会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积极作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矿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就是矿产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这里所说的矿产资源既包括原生矿,也包括各类矿山的低品位矿、共半生矿和排放的尾矿、矿渣、废水等二次资源以及环境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是坚持源头控制与后期治理相结合,还是只注重后期治理,这是传统矿业开发和循环矿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区别。我国矿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共伴生矿产资源多,单一优势矿种少,正是由于矿产资源的这个特点,才决定了其综合利用的重要价值。因此,目前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实施矿业循环经济的主导方面,就是从矿产资源开发的源头上切实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先进管理方法与措施,遵循源头控制与后期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尾矿、矿渣、废水的高效回收再利用活动,使我国矿业真正步入循环经济的轨道。
二是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一方面,由于多年来我国矿业的粗放型发展,加之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落后,大量共伴生矿产资源未能合理回收利用,我国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率一直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据专家分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平均不超过50%,综合利用率只有20%,与先进国家差距甚大,有价资源进入废石和尾矿等矿山固体废弃物中,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大量固体废弃物还压占土地、破坏环境,甚至引发次生地质灾害,这一切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矿山实施循环经济就必须把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放在重要地位。解决这些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或枯竭,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工农业生产的材料来源也将从矿山、森林等转向各种废弃物。因此,矿山的各类废石(包括煤矸石)、尾矿、矿坑水、生产废水或废液、废气、占损的土地、受干扰或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开发、回收与利用,将是实施矿业循环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前景广阔。
三是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实施矿业循环经济,无论是原生的矿产资源还是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都必须遵循生物群落的循环原理,建立循环产业链,并综合运用“3R”原则,进行产业化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已毋庸置疑,但矿山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化问题人们则尚存疑惑。从长远眼光看,包括矿山二次资源在内的一切废弃物终将会成为工业的材料来源,其综合回收利用也必将走产业化道路。就目前来说,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化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例如,巩义市的煤、电、铝产业链的循环发展,每年煤矿产出的原煤直接供应电厂发电,电厂所发的电直接供给氧化铝厂,而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又供给新型墙砖厂用于免烧砖生产。为了解决煤矿排放的煤矸石再利用问题,该市于2003年投资1.5亿元建设了2×2.5万千瓦的煤矸石电厂,利用煤矸石作为低热值燃料发电,为巩义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道路。目前,该市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正在探索实施。
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绿色工业是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平台,我国矿业为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经验教训也是深刻的、惨痛的,尤其是我们现在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来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情愿地走上“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应加强矿区生态地质环境整治。矿山环境的治理,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均存在两个领域:其一是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的环境治理,通常由国家或政府承担;其二是现有的生产矿山的环境保护与恢复,要求矿山在经营活动中自始至终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绿色矿山工程,建设开发矿山公园,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矿山环境问题。以巩义市为例:2004年至今,巩义市政府针对矿山开采后造成的地面塌陷、矿区植被、土地破坏等现状,一方面拿出200余万资金,对铝土矿区内的部分废弃矿区、塌陷矿坑和砖瓦窑厂进行治理,先后恢复植被694.5亩,恢复耕地1289.8亩,栽种树苗13万棵,改善了矿区地质生态环境,消除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积极开展地质环境与灾害治理项目申报工作,2004年以来,先后申报塌陷区治理工程项目3个,争取省财政两权价款专项资金610万元,对大峪沟矿务局、新中矿业集团、中铝小关矿山的采空塌陷区、废弃矿区采坑先后进行了治理,现已治理塌陷区面积70.80公顷,平整恢复耕种面积1062.15 亩。同时,还主动申报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扩大禁采区面积,消减小矿山数量,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生态地质环境。其次,应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在这方面一是加强基本国情、国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在规划、计划、产品设计等源头上贯彻节约集约理念,引导全社会在生产、使用、消费环节大力节约土地、矿产等资源。转变以粗放利用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逐步形成与节约型社会相协调的资源利用模式。二是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法律法规。以矿山的各类废石(包括煤矸石)、尾矿、矿坑水、生产废水或废液、废气、占损的土地、受干扰或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开发、回收与利用为重点,研究提出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的政策措施。适时修改税费征收标准,通过税收、财政支持、价格调节、技术推广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发尾矿与难动用储量、贫矿、难选冶矿、多金属共伴生矿等闲置资源。三是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制度。逐步把资源节约、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制定和完善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的政策,全面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探索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认定制度,抓紧制定矿山企业尾矿利用技术规范。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公报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计制度。第三,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评价、开采和利用。一是合理选择和综合使用各种技术经济手段,全面评价主矿产、共生和伴生矿产的综合经济价值,充分查明各种可供工业利用的矿产。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在技术条件和经济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开采、提取和回收矿产资源。重点加强对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和紧缺矿产的综合利用。二是加强尾矿资源调查评价,实现整体利用技术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加大矿山尾矿在生态环境恢复、矿山复垦回填中的应用力度。加快新技术开发和工业试验,促进贫矿资源选冶和新产品开发应用。制定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利用尾矿、贫矿资源的投融资新体制和经营管理新机制。三是发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扶持和引导矿山企业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现代的采选冶技术。着力发展重点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信息化,推进中低品位矿产、共伴生矿、非金属矿产的合理利用、综合利用,研究复杂难处理贵金属提取、稀有多金属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稀土金属矿产综合利用、矿物加工新设备和矿山尾矿资源化等技术。提高矿产资源选冶综合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盘活一批闲置资源储量,增加矿物原料供应量。第四,开展矿产资源循环利用试点推广。一是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以提高全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提高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实现零排放和低排放意义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二是以立法的方式推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和范例,制定管理政策和奖励惩罚政策,促进我国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在重点矿山、矿业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探索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重点开展国家紧缺矿产以及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工程示范。建设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基地,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促进矿业企业和矿山尽其所能,改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加大自主创新,逐步达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零排放,最终实现矿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推行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开展这项工作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做好,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实现矿产资源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出现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走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作为矿产资源的大省,要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应进一步强化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并以此作为中国重大的历史任务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央为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创建作了有力的推动,也为我国矿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

诞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虽然没有系统撰写关于物质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著作,但对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和能量转换、废物再循环等方面的论述都相当丰富。早在19世纪,当时资源循环问题并不像现在这样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普遍缺乏认识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依然发现了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在解释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到:“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可见,人们在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们与自然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质上就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然后加工成所需要的产品。这生产过程,也是将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及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排放到大自然的过程。马克思的这种变换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从而造成的后果。

马克思恩格斯还尖锐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住宅问题以及工人劳动环境恶化给健康造成的危害等问题。马克思指出,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来进行物质变换。这就是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人类对自然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马克思还告诫人们,经济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违背和超出自然规律就会受到惩罚。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这方面的经典论述,高瞻远瞩,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循环经济与矿业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演变的一个产物。从历史上看,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是传统经济模式,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是以“资源———生产———流通———消费———丢弃”和“资源———产品———废物”为社会运行模式,不加处理地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经济增长以大量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在生产链终点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对自然界的危害。“末端治理”模式的理论依据前期主要是庇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认为可通过征收“庇古税”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接着“科斯定理”也成为末端治理的又一理论依据,提出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后来,又兴起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关系,随着人均GDP达到某个程度,环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等;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循环经济认识的逐渐深入,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零排放”、“物资减量化”、“生命周期评价”、“延伸生产者责任”、“生态效益”、“生态工业园”等循环经济思想是一种由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传统经济中资源的利用则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和能量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在这个不断进行交换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是国际上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矿业循环经济及其内涵

矿业循环是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矿业系统,是它在矿业系统中的推广和应用。具体来讲,矿业循环经济是指地球上的矿产及矿产品,遵循矿产物质的自身特征和自然生态规律,按其勘查、采选冶生产、深加工、消费等过程构成闭环物质流动,与之依存的能量流、信息流内在叠加,达到与全球环境、社会进步等和谐发展的一个经济系统。其核心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它是人类经济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力,而其本身发展又受到科学技术水平、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

矿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矿业经济有着本质区别。传统的矿业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由“矿产勘查——矿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一高一低)为特征,系统内物质流交流叠加很少,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产品生产链较短,表现为粗加工多、精产品少,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粗加工产品长距离运输等;局部地区矿产品的过量开采造成不少环境问题,有些难以治理,现在矿山通常只注意到矿坑水、选矿废液的中和,少量矿山的复垦等末端治理。矿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矿产勘查——矿产资源——产品——再生矿产资源——最终排放”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把矿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实现系统内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矿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内的矿物质和能量,从而产品产业链得以延长,产品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增加,矿物质的综合回收率大大提高,从根本上消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我省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综合我省矿业发展现状特征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省矿业发展必须选择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资源大省、矿业大省。长期以来,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资源形势严峻。一是,各种矿产的开发力度不均衡,有的矿产已属强力开发,如:煤、石油和天然气、铝土矿、金、铁等。但有的矿产开发力度不够,如:钼、珍珠岩、红柱石、岩盐等,都是我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尚未达到适度开发的程度。二是,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一些共生伴生矿产在开发中未综合回收利用,随着矿产的采出,伴生矿未悉尽回收,造成极大浪费。三是,矿产品加工程度低,矿山企业效益不高。矿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高、精、细高附加值产品少,廉价矿产品为主,矿山企业效益不高。四是,乱采滥挖、采易弃难、采富弃贫现象较为普遍。五是,科技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乱堆乱排,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道堵塞、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从以上情况来看,要促进我省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提高我省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实施我省资源战略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求矿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永续利用方针。尽量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减少污染,达到环保要求。同时对最终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使资源利用后,废弃物零排放,实施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第三,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也是提高科技水平、提升工艺技术、改善技术和生产管理、加大自主创新、提升矿山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矿山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矿业循环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矿山企业竞争力得到尽快提升。总之,从我省矿业发展现状来看,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积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筑矿业发展新模式,实行资源环境利用和清洁生产,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这也是我省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发展我省矿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矿产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一种耗竭性资源,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省大部分的能源、工业原料和农业生产资料是以矿产品为原料的。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和先导。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对矿产品的旺盛需求和较强的依赖性,是无法彻底改变的。因此,有必要要抓紧认真研究、探讨发展我省矿业循环经济,促进我省矿业健康、顺利地可持续发展。

(1)认真实施3个原则,做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生产过程属于循环经济中从资源投入到产品形成的过程。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规范,从源头把关,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具体有以下3个原则:①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在生产中,矿业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原料使用量、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②标准化;在生产中,尽量采用标准设备和零件。例如采掘、运输机械等设备局部零件便于更换,而不必更换整个设备。即使在设备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之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而不必整机报废。③清洁化: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矿石的采掘量,生产过程中无用的矿石或矸石尽可能用于回填。上述3个原则的实现,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2)综合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二个环节将废弃物转化为新的资源,使物质得到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和标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使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量化依靠重复利用,无害化则依靠填埋焚烧。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将矿石或矸石作为原料来生产水泥,煤层中的瓦斯可以集中抽放用于民用。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保证在发展过程中有先进技术的支撑。主要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四大技术体系的发展。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三原则相匹配,生产、消费、分解三功能相协调。清洁生产技术保证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量最少,产生的废弃物最少,能源消耗最少;废弃物利用技术保证在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处理成为下一个生产过程、下一个生产部门或行业的原材料;污染防治技术则保证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和暂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对环境危害的最小化;地质灾害预防技术则保证对采矿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精确预测和预先防治,力争采矿活动不会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环境质量造成大的影响。

(4)加快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型矿业经济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型矿业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制度。矿业企业要用好用足国家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

(5)加强宣传教育,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矿业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矿业循环经济科学理念,发展循环型矿业经济不是少数人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矿业部门一家的事情,它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长期发展。各职能机构、矿业企业、地勘企业都要参与进来。同时要加大对循环型矿业经济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减少资源消耗方面重大作用的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矿业循环经济建设。使全社会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认识到发展循环型矿业经济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6)积极促进绿色消费。绿色矿产品不仅指被消费的矿产品是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无害的,而且也指这种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对人类和环境也没有危害,并且其废弃物易于分解而再资源化。鼓励人们消费及使用绿色矿产品和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和使用,达到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7)充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通过市场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供求关系,促进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方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由于环境的恢复和资源的供给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迫使人们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在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利用科技不断拓展循环链,增加物质产品的种类,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和生态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征收环境税。对有害于环境的活动、产品、服务征收一定的费用,来影响特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形式,以遏制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超标,这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产品税和污染税则是促使人们按照“3R”原则进行经济活动的有效激励机制。

(8)建立矿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发展矿业循环经济非常有必要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评价,才能衡量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考核资源利用的效率。才能进一步指导矿业循环经济的实施与改革。循环经济的理论大多是借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评价方法也离不开这些领域科学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如:系统分析、物质流分析与管理、绿色核算、生命周期分析、全成本核算、环境管理等等。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所需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状况,得出正确的综合评价,从而使矿业循环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

总之,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指导矿业实施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当前资源约束压力,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实施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上高县18186254982: 我省如何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心路 -
宓惠盐酸: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重点要打好“五张牌”. 打好绿色生态牌.推动差异化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

上高县18186254982: 云南总人口是多少?
宓惠盐酸: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云南省总人口为4450万人,出生率为14.6‰,自然增长率为8‰.人口总数在全国排第12位,西部第二位.到2010年,云南省将确保把总人口控制在4600万以内,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8‰以内...

上高县18186254982: 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 -
宓惠盐酸: 一、总体战略思路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强化和改善...

上高县18186254982: 黑龙江的产业结构 -
宓惠盐酸: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效益状况.从产业结构内部关系的角度,查找老工业基地当前经济发展滞后的结构性因素,为黑龙江省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发现对策,进而确定黑龙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黑龙江省以生产原油、原...

上高县1818625498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 -
宓惠盐酸: (1)我们应该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此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3分)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高县18186254982: 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
宓惠盐酸: 如何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

上高县18186254982: 黑龙江十大重点产业有哪儿些 -
宓惠盐酸: 据介绍,此次“三年攻坚战”将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矿产钢铁产业、煤化石化产业、林产品加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省将以十大产业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

上高县18186254982: 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发展工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
宓惠盐酸: 新工业化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 实施我省新型工业化“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做到“八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推动,建设贵...

上高县18186254982: 关于写篇煤矿企业节能降耗措施和实施方案 -
宓惠盐酸: 节能降耗措施:1.节电 2.节水 要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找节能服务公司配合你 煤炭行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国人大代表、永煤集团董事长陈雪枫认为,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这一点在煤炭行业表现突出.陈雪枫说,...

上高县1818625498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和对策有哪些?
宓惠盐酸: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 四、实施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六、建立科技支持体系; 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八、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九、完善政绩评价体系; 十、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