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武是什么职业

作者&投稿:廉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王运武
王运武,男,1980年生,教育技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现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攻读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知识工程研究中心攻读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师从ChenWenli副教授,现在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工作。长期从事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中外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媒体技术(艺术)战略规划、思维训练、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学习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研究。
中文名:王运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聊城东阿
出生日期:1980年2月
职业:高校教师
毕业院校: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
主要成就:教育技术学科网”主要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著作《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协同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
简介
王运武,山东聊城东阿人,2002年毕业于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现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攻读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技术、摄影专家陈琳教授,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知识工程研究中心攻读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技术专家黄荣怀教授,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师从ChenWenli副教授,现在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工作。
●“教育技术学科网”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成员。《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开放教育研究》外审专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核心期刊)杂志编委,《教育技术期刊》(Scientificjournalofeducationtechnology)杂志编委,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会员。
●出版著作3部,参编著作2部,参编国家精品教材1部。
●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24篇,在《人民政协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等报纸发表论文多篇,发表EI、ISTP论文2篇。
●硕士学位论文获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多项成果在江苏省高教科研成果、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等评比中获奖。。
●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情报参考》、《教育文化论坛》、《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头条网”等媒体转载。
●独立完成省级、校级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多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
研究兴趣
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中外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媒体技术(艺术)战略规划、思维训练、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智慧教育、学习科学与技术等。
知识背景
除了主修教育技术学专业外,广泛涉猎了教育学、心理学、广播电视、英语、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思维科学、技术史等学科知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学习科学与技术》、《创新思维方法》、《思维训练》、《数字校园规划与实施》、《教育技术前沿问题专题研究(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前沿、数字校园研究前沿、教育神经科学、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前沿问题专题研究(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管理》。
研究生课程:《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学习科学与技术》、《LearningScienceandLearningTheory》、《教育变革力与创新创造力研究》
指导学生
研究生
2010级研究生
韦慧伊《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史研究》
刘楚楚《专题学习网站导航设计的可用性研究》
2011级研究生
李小刚《面向大学生的微型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2级研究生
魏先龙《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朱明月《联通主义视野下的学习方式变革》
于长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周勇《初中信息技术校本电子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兴化市沈伦中心校为例》
2013级研究生
周静《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杨曼《技术支持的高校课堂教学变革研究》
臧结成《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2014级研究生
丁超
唐丽
王洪梅
2015级研究生
刘甜
陈健
姚宇翔
本科生
1.2008级本科生(教育技术学)
张梦《网络视频公开课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赵秋锦《教育博客群的内容分析研究》
殷丹丹《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无效行为研究》
周磊超《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2009级本科生(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教育技术学:张春兰、黄鸽子、周燕、苏婷婷、陈周婷(宿迁学院)、韩晓晗(宿迁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沈冯霞、刘娟(宿迁学院)、林虹(宿迁学院)
3.2011级本科生(教育技术学)
吴雪晴、李春、苗国芳、袁璐
4.2012级本科生(教育技术学)
孙兴_、庄雪雯、张妍、张艳艳、杨子辉、杨秋燕、黄久敏
指导学生课题
参加学术会议
科研课题
本课题从文化、哲学、生态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视角下透视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探讨了中外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演进、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中外(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教育信息化,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外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外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外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与评价,中外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外教育信息化产业,中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5.独立承担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7YW051,2007.6-2008.6)
6.参与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工作规划及评估实施方案研究(2010.7-2011.4)
7.参与北京市29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申报评审工作(2010.8)
8.参与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PartnersinLearning,PiL)二期创新教师项目评估工作(2010.8)
9.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建设部分”解读撰写工作(2010.3-2010.4)
10.参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评审工作(2009.12)
11.参与北京市38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申报方案评审工作(2009.12-2010.1)
1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批准号:BCA060016)子课题《基层三种远程教育机构(电大、奥鹏中心、高校中心)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以韶关市境内三所远教机构为例》(2009.2-2011.1)
13.参与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及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项目(2009.3-2010.3)
14.参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教师教育课程共享方案”设计(2009.9-2011.4)
15.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CyberNetworkforLearningLanguages)的可行性研究(2009.1-2009.5)
16.参与教育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处网络教育从业者专业化培训平台设计与测试工作(2008.12-2009.4)
17.参与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子项目“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2009.1-2009.3)
18.参与江苏省委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横向课题《江苏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规范》的研制(2007.12-2008.5)
19.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CA060095,2006.12-2009.3)
20.教育技术学科网建设研究(2007.5-)
“教育技术学科网”是由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省教育技术学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支持建设的公益性网站。本站的建站宗旨:用你我智慧共建教育技术学的交流研究平台,共享优秀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服务教育,服务社会。
截至2011年8月31日,该网站总页面流量为6,695,682,共计来访4,911,317人次,年访问量达100万人次。教育技术学科网受到教育技术学界的广泛关注,正成为教育技术学人的重要精神家园和学术交流平台。
科研成果
论著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1.《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王运武,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第5645期(2010-05-26)第11版。
2.《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第217期(2009-06-10)第02版。
3.《治学经验介绍》,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报》(XZNUPostgraduate)第2期(2008年11月22日)。
4.《为国储才建奇功敬文精神永流传》,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01期(2008-10-20)-第03版:第3版。
5.《教育技术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王运武,发表于《聊城师范学院报》(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报》),第9期总第340期(2001年4月14日)。
获奖
研究报告
1.《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报告》(撰写约9.2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
2.《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研究报告》(共14万字,其中撰写约7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
3.《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评审稿》(1.4万字,主要执笔人之一),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
4.《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及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项目调研及专家咨询会纪要》(撰写约9万字),完成时间:2010年3月。
5.《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免费师范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方案》(共3.7万字,其中撰写约2万字),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1月。
6.《总干事关于建立由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约1万字,参与撰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UNESCO)采用,完成时间:2009年4月。
学术报告
1.《关于加快制定<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法>的战略思考》,北京“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应用团体标准项目研讨会”暨“标委会成立大会”,2016.6。
2.《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2016.3。
3.《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混合教研》,应邀参加北京市朝阳区基于大数据的教研研讨会,2016年3月。
4.《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混合教研》,徐州市鼓楼区教育局举办的混合教研活动,2015年12月18日。
5.《课堂观察数据分析》,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活动(汉中),2015年10月15-16日。
6.《彰显区域教育信息化价值的战略思考》,徐州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1。
7.《新加坡的终身教育体系及其启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4.12。
8.UseDigitalCampustoFacilitateLearning,Teaching,ManagementandLifeinChina,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2013.11.
9.《网络教育学院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知识工程研究中心(R&DCenterforKnowledgeEngineering),2010.10。
10.《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分论坛(ETIF2009),2009.8。
11.《教育信息化转型期的思考——兼论新时期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使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知识工程研究中心(R&DCenterforKnowledgeEngineering),2009.3。
12.《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分论坛(ETIF2007),2007.10。
公益活动
1.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与博士研究生同学,多次到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利民学校,进行支教和科学普及活动。
2.2006年12月至今,一直从事教育技术领域公益性网站——教育技术学科网的建设与研究工作。



笔帖式是什么职位?为何被称为“八旗出身之路”?
笔帖式前期还要从精通满汉双文的八旗子弟里挑选,或者从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官勋后人里挑选。后期当清政府财务紧张时,还可以通过钱财购买获得笔帖式的职位。笔帖式的职位往往是有家庭有背景的八旗子弟担任的,再加上升迁快、可以文转武、可以快速成长。因此笔帖式成为八旗子弟的出身之路的是对的说法。

武术有分什么类型
醉拳类——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挡、醉八仙拳、醉罗汉拳、文八仙拳、武八仙拳、大八仙拳、混八仙拳、清八仙拳、少林醉拳、形式八仙拳、罗汉醉酒拳、太白醉酒拳、武松醉跌拳、燕青醉跌拳、石秀醉酒拳、鲁智深醉打山门拳等。跌打拳类——跌扑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松脱铐拳、水浒连环拳等。

什么是传统武术的功夫
主要练习者为一些民间武术传承者、拳师和一些职业军警、保镖。功夫大致分为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外家功夫如硬功(铁掌功、铁头功、铁臂功、铁裆功等)、软功(童子功、缩骨功、柔骨功等)、壮功(对掌、指、腕、臂、腰、腿等部位的力量型训练)、轻功(极少见)等;内家功夫如气功(对呼吸的训练)...

武术散打在健身中的价值是什么?
武术散打是指在比赛的过程中两人按照一定的比赛规则运用武术中踢打、快摔技法,通过实战相互斗智、相互攻防以求战胜对方体现个人格斗能力的一项对抗性搏击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散打越来越多的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在高校的体育运动中引入武术散打的教学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健身...

从十运会看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
技击(实用)武术是指从习武目的到习武手段都以实用技击为出发点和价值体现的习武方式。与竞技武术相比,它不受规则的限制,表现形式和要求就是强调攻防实用。1. 3按习武群体划分的“军事武艺”、“民间武术”和“群众(社会)武术”、“专业队(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古代军事武艺对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

娱乐圈10位“武英级”高手,他们的招数功法各有什么不同?
在娱乐圈中有十位非常有名的“武英级”的高手,能够称为“武英级” 高手可不简单,“武英级” 是中国武术运动员的最高等级,娱乐圈的动作明星很多,但是能够达到这个“武英级” 的并且还有一定知名度的有这以下十位。一、张晋,张晋从小就开始接触武术,...

武术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2. 武术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途径,也包含一定的实战技巧,但它不拘泥于固定的练习模式。3. 武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意味着它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中国武术的修炼旨在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强调的是对武者精神的领会,以及由外在技能向内在精神的转化,以探求武学的深层含义。

23岁的人.还可以学武术吗?
23岁可以学武术,武术有套路练习,也有格斗练习。一般把武术分为竞技武术与健身武术,如果学竞技武术去参加正规则比赛当然晚了些,竞技武术指高水平武术竞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个运动潜能和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武术训练竞赛活动,它的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超负荷、突出竞技性。健身武术只是...

表演武术是什么梗
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表演与竞技 功夫,是“武术”的别称,主要体现在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杀伤性更强。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中国武术,...

中国超武联赛诞生的作用是什么?
超武联赛立志促进武术散打运动水平的提高、积极筹划、安排赛事,以支持、推广、推进散打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职业化发展,提高中国武术的传播影响力,同时打造武术散打顶级品牌赛事。超武联赛(SPL)作为目前唯一一家由中国武术协会制定的以俱乐部形式出现的团体散打赛事,俱乐部选手均为专业选手,2018年5月...

北关区13054151105: “在检察院法警队领导下,提审,看押犯人的,工作人员""是什么职位呀?属于公务员的什么类型的考试? -
夫鱼施沛: 您好,河南华图网校竭诚为您服务. 都是属于法警范畴. 不过不一定属于公务员. 一、司法警察,我国简称为法警(实际根本没有法警这个概念)包括两类:检察院的,法院的.二、如果是通过正规的公务员考试录入的,就是公务员编制.如果是法院自己招的就不是,属于聘用的,不太有保障.法警的待遇和级别评定和政法系统一样.提审看押犯人的一般是法院的法警.

北关区13054151105: 空保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
夫鱼施沛: 空保属于服务性工作人员职业! 一、空保,全称空中安全员,主要身份是安全员,主要负责客机机仓内安全事务,有时也身兼乘务员的服务工作,配合专职乘务员做好对乘客的服务工作.女空保在执行遣返任务以及重要航班中拥有其特殊的作...

北关区13054151105: 工程技术人员是什么职业 -
夫鱼施沛: 工程技术专业,是指教育部规定的所有理工科专业.包含有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 所以工程技术人员涉及的方面相当广,看你学的是什么方面的了

北关区13054151105: 电厂运行具体是做什么工作 -
夫鱼施沛: 电厂运行包括集控运行、电气运行、汽机运行、锅炉运行等岗位: 一、集控运行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电厂运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保证安全运行; 2、按时对系统进行巡视检查,填写巡检记录、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等; 3、...

北关区13054151105: 提前专科是什么意思 -
夫鱼施沛: 提前专科就是提前录取的军事、公安、司法院校、国防生、体育及艺术类专科院校志愿.报名条件任何合法公民都可以报考提前批2.很多专业有身体条件和政审条件的特殊要求、男女比例的要求、限招条件要求(如年龄、应届生)3.提前批...

北关区13054151105: 平行志愿我的第一志愿没有提档,而第二志愿提档了,跟其他第一志愿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在录取上有什么区别么 -
夫鱼施沛: 没有差别.同意处理.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