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城濮之战》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

作者&投稿:谯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晋楚城濮之战》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

楚军主帅子玉意气用事,刚愎自用,狂妄轻放。晋文公小心谨慎,思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子犯克尽其职,富有见识,作战英勇。

卧薪尝胆的详细故事是什么?

越国被吴国所灭,越国国君勾践听从大夫范蠡意见,忍辱偷生,在吴国为奴为俾,每夜浅尝苦胆,不忘自己灭国之恨,后来,吴国争霸,越国乘势崛起将因称霸而元气大伤的吴国所灭。

《左传》的简介

《左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作者

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

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左传》的作者,至今都是未解之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

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

清末康有为断言它是西汉末刘歆伪造。但在刘歆以前《左传》已被许多人抄撮或征引过,故康氏之说也难成立。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作。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之间。

《左传》的思想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写得出色。

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且行文精炼、严密而有力。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且注重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左传》对后世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生很大影响,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

《左传》的内容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春秋时期楚军在城濮之战中以什么为名对晋军退避三舍
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晋楚城濮之战》中这段文字的叙事特点
一 情节完整,条理清晰。二 人物繁多,个性鲜明。三 语言精练,详略得当。四 寓理于文,注重因果。

城濮之战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城濮之战主要内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主将子玉,狂妄自大,坚持要与晋国决战。晋军利用楚军左右两翼兵力薄弱的特点,采取了先...

《左传》的《晋楚城濮之战》的全文翻译
在城濮之战前的三个月,郑文公曾到楚国去把郑国军队交给楚国指挥,现在郑文公因为楚军打了败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 九去向晋国求和。晋国的栾枝去郑国与郑文公议盟。五月十一日,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订立了盟约。五月十二日,晋文公把楚国 的俘虏献给周襄王,有四马披甲的兵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郑文公替周...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哪个战争
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卧薪尝胆:不是出自战争,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

城濮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历史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它与“先发制人”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其实质便是积极防御,即以防御为手段,以反攻为目的的攻势防御,它常常成为较弱一方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就是历史上这方面的典型战例之一。城濮之战发生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

求《左传》中〈晋楚城濮之战〉翻译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1)。楚师背郄而舍(2),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3):“原田每每(4),舍其旧而新是谋(5)。”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候,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6),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 曰:“汉阳诸姬(7),楚实尽之...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晋文公重耳信守约定(两军交战退避三舍)_百度知 ...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lsquo...

晋楚城濮之战人物形象分析
但也有人认为,楚成王还是过于胆小,如果尽全力支持子玉,楚国可能不会失败。不过个人认为,楚成王打算采取避敌锋芒的策略还是明智的。子玉:有勇无谋。。“刚而无礼”的性格使得子玉屡次被先轸的诡计所诱,在和先轸的较量中完全处于下风。城濮之战,子玉应该承担失败的主要责任。

晋楚城濮之战 课文是如何描写人物性格的
楚国方面:楚成王:表现得相当理智,及时地采取了避敌锋芒的策略.但也有人认为,楚成王还是过于胆小,如果尽全力支持子玉,楚国可能不会失败.不过个人认为,楚成王打算采取避敌锋芒的策略还是明智的.子玉:有勇无谋.“刚而无礼”的性格使得子玉屡次被先轸的诡计所诱,在和先轸的较量中完全处于下风.城濮之...

翼城县19178715930: 晋楚城濮之战人物形象分析 -
危香寒痛: 晋国方面: 晋文公:明君,审时度时,采纳了先轸、狐偃等人的正确意见,成为一代霸主,开创晋国百年霸业. 先轸:城濮之战的实际主导者,一次成功地“伐交”,拉拢了齐、秦两大强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伐交”;与子玉的斗智,表...

翼城县19178715930: 简析《晋楚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形象 -
危香寒痛: 晋文公:作为晋国的一代明君,能够审时度时,先后采纳了先轸、狐偃等人的正确意见,合理的安排战略战术,取得战争的胜利,最终成为一代霸主,并开创晋国百年霸业~

翼城县19178715930: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左传》中“秦晋崤之战”的赏析?
危香寒痛: 蹇叔:忠直耿介,见识深远.在文中表现的十分充分.他是秦国的一位老臣,早在秦... 在晋楚城濮之战的争霸中,他作为决策的人物,帮助晋文公下了作战的决心,并率领...

翼城县19178715930: 分析<晋公子重耳之亡>中重耳性格的发展变化 -
危香寒痛: 重耳经历苦难磨炼的背后,寄寓着“生于忧患”的 人生哲理.其中写重耳在齐国曾产生苟安的思想,齐姜说:“怀与 安实败名”,即怀恋安逸生活,会身败名裂.流亡生活是重耳最后 称霸在思想、精神、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准备过程.重耳在路过楚 国同楚成王谈话时,表现得不卑不亢,标志着他在政治上日趋成 熟,预示着未来建立霸业的希望.此后,僖公二十四年,在秦穆公 帮助下回到晋国.励精图治,终于在城濮一战中战败楚国,建立霸 权.

翼城县19178715930: 退避三舍主要人物 -
危香寒痛: 主要人物:晋文公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发生的一则故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乏功催嘉诎黄挫萎旦联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翼城县19178715930: 《三国演义》每回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
危香寒痛: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战争的书.西汉末年,灵帝即位后,时有宦官弄权,以致朝廷正气无存,天下人心惶惶,盗贼四处蜂拥而起,战争不断.我们在紧凑的故事情节中看到刘、关、张结拜兄弟之间的忠义,看到吕布、关羽,夏侯敦等...

翼城县19178715930: 晋楚城濮之战与曹刿论战的写作手法的异同 -
危香寒痛: 没有很大区别,就是!@#$%^&*()(*&^%$#@!@#$%^&*(*&)&^%$#@@!@!#!@$!%!^!&!&!*!++__||_

翼城县19178715930: 退避三舍是哪个时期,涉及人物有哪些,主要内容,含义 -
危香寒痛: 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故事.退避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相关人物:先轸、重耳、楚成王.词条:退避三舍.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处...

翼城县19178715930: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人物形象 -
危香寒痛: 曹操:野心勃勃,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想方设法让刘备露出英雄本质. 刘备:忠心为国,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用尽一切方法使曹操看出他胸无大志 关羽:机智勇敢、武艺高超、对刘备忠心耿耿. 张飞:对刘备忠心耿耿. 陈登、陈珪:见利忘义,墙头草两边倒 车胄:轻信于人,不能明察部下. 袁术:眼高手低,能享乐不能吃苦, 董承:忠于国家,能为国家而死 程昱、郭嘉:深知韬略,这里充当马后炮的角色 公孙瓒:骄傲自大、不重信义、失于民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