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的垓下到底在哪里

作者&投稿:恽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垓下之战的垓下到底在哪里

垓下古战场,是秦末相争时与决战的地方。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垓下村。

楚汉五年十二月(前202年)发生的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时期的最后一次大战,它决定了楚败汉胜、楚亡汉兴。对于垓下、垓下聚问题,历来学者颇有异说歧见,尚无一致的看法。垓下、垓下聚是有区别的。垓下是地区名,垓下聚是在垓下地区的聚落名。

何谓“垓下”?《说文》对“垓”的解释是“兼垓八极地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兼备八极之地谓之垓”。据此,所谓垓下,就是八极地之下。有说垓即“堤”或“高冈绝岩”,则垓下是谓在河堤下或高冈下。依此而言,垓下必是地区名,非具体地点。犹如“塞上”、“河上”、“关中”、“山东”等等,是不能指定为具体地点的。

大致说来,楚汉之际的垓下,在睢水、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大约在北纬33度至34度、东经117度至118度的范围内。具体如何,有兴趣者尚可深入探讨。此地区当南北要冲,能容纳数十万人马驻屯和打仗。如今灵壁、泗县、固镇等县境内多处“霸王城”故址,相传为项王楚军驻地,也能说明历史问题。

《汉书·地理志》“洨(侯国)”下有“垓下”。洨,西汉时为侯国,改为县。东汉应劭注:“洨水所出。”洨水,即今沱河。它自今安徽宿州市北分蕲水东南流,经宿县、灵壁、固镇等县境,至五河县西北会涣水(今浍水)“南入淮”。

垓下就在洨水地区、洨国(县),自《汉书·地理志》所书洨之垓下,“高祖破项羽”之后,一千多年间是无人怀疑的。东汉应劭、魏苏林、晋徐广、南朝宋裴骃、梁刘昭、北魏郦道元、唐颜师古、、司马贞、李吉甫、北宋乐史等都信从班固《汉书》之说,只要细看《·项羽本纪》三家注、《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水经注·淮水注》、《元和郡县图志》等就可了然。

不过,苏林、李奇、刘昭、郦道元等提到了“垓下聚”。聚,聚落,即人们聚居的村落。垓下聚,即垓下地区的聚落,当是那里的一个具体地点。郦道元在《水经·淮水注》云:“洨水又东南流迳洨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垓下聚在洨县,可谓早有定说,毋庸置疑。

“县有垓下聚”之“有”字,请注意之,“有”而非“即”,则“垓下聚”非“洨县故城”。但是,号称长于地理的唐人张守节却在其所撰《史记正义》里说:“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毫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

这是对垓下的一个新的说法。唐代真源县,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其东十里有没有“垓下”,如今不大清楚。但这个地方在秦楚之际与颐乡相近,属陈郡苦县,而不在汉沛郡洨侯国。张守节把项刘战于垓下从沛国洨地移至陈郡苦县,真是大错。元代胡三省撰《注》、近世范文澜撰《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取张守节之说,不免有失察之过。

有人说“垓下”乃“陈下”之误,把本是垓下、陈下两地,垓下、陈下两次大战,混为一谈,乃大错特错。拙文《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6期)、《陈下之战、垓下之战是两回事》(载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对此已有考辨,这里不再多言。我是坚信班固、郦道元之说的。

多人以为,垓下在古洨国境内,几乎已取得共识,这是幸事。但对垓下聚则有歧议。有说垓下在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有说垓下在固镇县东、沱河南岸的濠城镇“霸王城”。其实此两说所争议者是垓下聚地点,而非垓下地区。

对于垓下聚,魏晋学者多有提及,只说在故洨县,未曾详言具体地点。自唐代后期以来,学者们考真求实,地理方志古籍指点列图,说的已经较为具体。

1、《元和郡县图志》卷十,(虹县):“垓下聚在县西南五十里。”按:此处首次指出垓下聚在唐虹县(今泗县)“西南五十里”,即在汉洨侯国垓下地区。这是值得重视的,且可明确地予以肯定。

2、《太平寰宇记》卷十七,(虹县):“在县西南七十八里,即汉洨县也,属沛郡。垓下,洨县之聚落名。”又云:“垓下在(虹)县西五十里。汉兵围项王于垓下,大败之。”

按:此书不仅把洨故城、垓下(聚)分为两处,而且明确地指出地点方位和距离,洨故城在虹县西南七十八里,垓下聚在虹县西五十里。此说与《水经注》郦道元说相符,而更具体化。可以说,这是迄今最为明确而可靠的说法。

3、明代嘉靖《宿州志》卷七:“濠城在(灵璧)县南五十里。《东汉书》:‘洨有垓下聚。’注云:洨故城,在虹县西南,即此城也。”又云:“垓下在虹县西五十里。”按:此指出洨故城在灵璧县南五十里,“在虹县西南”,即明代的濠城集。

又肯定垓下(聚)“在虹县西五十里”,明代属灵璧县。这是沿袭《太平寰宇记》之说而所作的具体解释。它也是把洨故城、垓下聚分为两处的,并未混二为一。

4、《明一统志》卷七:“垓下在虹县西五十里。”“洨城在县(灵璧)南。汉洨县,属沛郡。”按:此乃承《太平寰宇记》之说。其言“垓下”,实指垓下聚。

5、《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垓下聚,(虹)县西五十里。”“洨城在(灵璧)县南。汉洨县,属沛郡。”按:此把垓下聚、洨城也明确地分为两处。其言两处地点,沿袭了《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之说。

6、《清一统志》卷八七则接受了《史记》、《汉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嘉靖)宿州志》等诸说,加以综合,条分缕析,指出濠城(集)、垓下聚为两地,一在灵璧南,一在灵璧东南,毫不含糊。文长不具引。

7、清代二十三年《灵璧志略》云:“濠城集乃洨县之垓下聚,以此知灵璧东南境有古洨县地也。”又,所附《灵璧河渠原委》云:“今之濠城集,即古之垓下聚。”按:两书作者皆为贡震。所谓垓下聚即濠城集(古洨县),仅此一说,而未举出任何根据。

据以上7例来看,自唐至清,绝大多数地理方志古籍都以为垓下聚、濠城(集)皆在汉洨县境,且濠城即洨故城所在地。可谓古有一定之说。近年固镇县濠城集地区发掘亦可证明。濠城集、垓下聚并非一地,实为两地。《灵璧志略》作者贡震勇于建立新说,把垓下聚移合于濠城集,标新立异,未曾拿出一点像样的证据来,实属无稽之谈。

由此看来,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把“垓下”标志于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大致是可信的。古人所言地理方位,有时稍有粗略。

也许将来有新的考古文物出现,来证实准确的垓下聚遗址。郭、谭两地图集的“垓下”,欠妥,应改为“垓下聚”。至于所谓垓下聚就在濠城集一说,2000年来的历史文献皆不能帮助其说的,考古文物迄今也不能帮其大忙。总之,我们只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赤壁之战和垓下之战发生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赤壁一说在今“黄冈赤鼻矶”,一说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大多数观点认为是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杜佑《通典》说:“今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即曹公败处”垓下之战发生在现在的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

历史上《垓下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固镇濠城沱河南岸,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

垓下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固镇濠城沱河南岸,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汉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

项羽在垓下被围住的时候,他都做了哪些事?
所以,我们认为,史书中所说的陈下之战可能就是垓下之战,或者说垓下是陈县某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当刘邦在垓下或者陈下围困住了项羽后,项羽就在此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霸王别姬”。根据史书的记载,项羽被围困以后,两军僵持不下。有一天晚上,项羽突然听到营外响起了悲壮的楚歌。项羽对此很惊讶,他绝望地问身边人:“...

垓下之战读hai还是ga
gāi。题目中的“垓下之战”读音是:gāixiàzhīzhàn。没有hai和ga的读音。垓下之战”是一件有名的历史事件。说的是在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的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垓下之战有哪些参与人物
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固镇濠城沱河南岸,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汉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

力拔山兮气盖世啥意思
汉军知道项羽突围之后,派了五千精骑部队追赶,因为迷路耽搁等各种情况,在被汉军追到的时候项羽已经只剩下了二十八名骑兵了。项羽最后指挥这二十八人杀出一条血路,疾走至乌江。就是在这里项羽一人杀了数百名汉军,自己身上也有十几处被刺伤,最后项羽自觉愧对江东父老,于是就在乌江边上自列了。垓下之...

历史上垓下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历史上垓下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军集团:刘邦(4万兵马)、(30万兵马)、彭越(6万兵马)、英布(3万兵马)等各路汉军约计40余万人与项羽的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10万兵马)率军居中,将军孔熙(10万兵马)为左翼、陈贺(10万兵马)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

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是什么时候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译文:项羽把军队扎营在垓下,军队人数已少而且食物殆尽,汉军和诸侯军队把他们层层包围。夜间项羽听到周围汉军用楚地方言所唱的歌曲,...

垓下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汉将宣曲侯丁义率领骑兵和汾阳侯靳强率汉军为先锋,攻固陵楚军,便击破了楚大将钟离眜的部队,揭开了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胜利的序幕。 陈下之战 项羽向南逃跑到陈县,刘邦与灌婴在颐乡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会合,刘邦率领汉军主动出击(有周勃、樊哙、灌婴、靳歙、夏侯婴、蛊逢、丁义、靳强、灵常等将领),在陈下(今...

汉寿县15623176037: 垓下遗址在哪 -
邬黎卉林: 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

汉寿县15623176037: 垓下遗址到底在什么地方 -
邬黎卉林: 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是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项羽在这里被围失败. 据专家考证,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遗址,现在叫霸王城,当年的垓下古战场就位于今天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城东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垓下村一带,现在的垓下...

汉寿县15623176037: 垓下之战虞姬自刎了吗,垓下之战垓下到底在哪里
邬黎卉林: 垓下之战 虞姬在垓下之战的整个过程中只出现了一个女性人物,这个人物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毕生挚爱虞姬.在《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都出现了“霸王别姬...

汉寿县15623176037: 垓下 - 垓下为现在什么地方?
邬黎卉林: 垓下又称古该下聚,位于五河县沱河北岸.楚汉战争最后决战于此.公元前203年,汉王刘邦率诸侯兵三十万,追击西楚霸王项羽,兵分三路,围攻该下,韩信十面设伏,迫使项羽节节挫败,疲于奔命,张良又令各营夜奏楚乐,楚兵闻之,军心涣散,项羽也疑心汉军已尽楚地,遂与美人虞姬对饮帐中,奋然起舞,悲歌慷慨.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右皆泣,莫能仰视.慷慨悲凉,胎炙人口.虞姬自杀,相传项羽跨上乌骓携着姬首突围而去.

汉寿县15623176037: 垓下在哪里 -
邬黎卉林: 何谓“垓下”?《说文》对“垓”的解释是“兼垓八极地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兼备八极之地谓之垓”.据此,所谓垓下,就是八极地之下.有说垓即“堤”或“高冈绝岩”,则垓下是谓在河堤下或高冈下.依此而言,垓下必是地区名,非具体地点.犹如“塞上”、“河上”、“关中”、“山东”等等,是不能指定为具体地点的.大致说来,楚汉之际的垓下,在睢水、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大约在北纬33度至34度、东经117度至118度的范围内.

汉寿县15623176037: 古战场“垓下之战”是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
邬黎卉林: 赤壁一说在今“黄冈赤鼻矶”,一说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大多数观点认为是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杜佑《通典》说:“今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即曹公败处” 垓下之战发生在现在的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

汉寿县15623176037: 固陵之战在哪 -
邬黎卉林: 固陵之战是楚汉相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其古战场遗址应在今淮阳县的柳林一带.垓下之战是固陵之战中的最后一次战斗.其古战场遗址应在今鹿邑县太清宫乡之隐山.从战争形势上分析,垓下应在今鹿邑县境内;从各参战诸侯进军的终点分析,垓下亦应在今鹿邑县境;从刘贾、英布的进军路线看,垓下应在今太康、淮阳、鹿邑三县之间;根据地方史料记载、考古资料和实地调查证实了上述观点.

汉寿县15623176037: 垓下之战是哪个朝代的 -
邬黎卉林: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汉寿县15623176037: 固陵在哪? -
邬黎卉林: 固陵,即今河南准阳西北三十多里鸿沟附近的柳林,这儿是当年项羽、刘邦争雄的古战场.

汉寿县15623176037: 乌江垓下在哪里
邬黎卉林: 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 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