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平之战前 各国的人口大概有多少?

作者&投稿:芝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平之战前各国的实力对比。~

长平之战前,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六国之中,赵国的实力较强。
公元前260年,一场影响了战国历史的大战役秦赵长平之战爆发,参战双方共动员了上百万的兵力参战,几乎出尽两国国中精锐。
这次战役最终以秦国坑杀赵国降卒40万而结束,一直被称为军事强国的赵国从此元气大伤,民心沮丧,无力再阻秦兵西来,而秦国也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不到40年,六国全被平定。
其中比较典型的秦国和赵国经济实力对比:
秦国:土地肥沃,奖励耕战,拥有巴蜀之饶,国富兵强。秦地处《禹贡》之雍州,土地属上上等。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之后几世经营,兵强国富。
长平之战将发生时,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控潼关之险,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
赵国:地薄人众,战备不足。赵国地处《禹贡》之冀州,农业资源不如秦、齐、魏等国。赵“地薄人众” ,地处北方,虽疆域广阔而耕地有限,历来又农商并重,且其“民俗懁急,仰利机而食”、“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因此农业经济在六国中较为落后,战争储备并不充足,无力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

扩展资料: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
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平之战

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另有电视剧以此为名。
将领:秦国:白起
赵国:廉颇 赵括

首先声明一点,我对人口和军事问题其实都不大感兴趣,本来也不打算再特地为此写什么。但是如果有些同志孜孜不倦地表示怀疑的话,那就还是展开来讨论一下为好。

  1.关于战国时代的人口:  在战国时代中前期,华夏地区主要有七大国,十二小国(所谓的“泗上十二诸侯”),以及周王室,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附庸国、外来民族政权等。七大国控制了当时全地区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所以如果我们算出它们的人口,华夏地区的总人口也就差不多了。在七大国中,人口数量的排序应该是这样的(就取长平之战时的前260年为例):楚>秦>齐>赵>魏>韩>燕。如其他网上高人早就指出的那样,人口数量决定了国家的实力。(从人口看,楚国应该最强,但是它疆域过广,民族问题特别严重,内乱不断,而且其主体民族的特征是:勇猛但不顽强,擅于速战速决,不擅于打持久战。秦人就不一样了,拥有游牧民族的彪悍特征,在近千年后,杜甫还说过:“况复秦兵耐苦战”。三晋因为是“四战之国”,部队的单兵战斗力甚至强于秦军。但是由於地理,制度,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它们在战场上屡屡受挫。)  我拿齐国来做例子,因为一方面有它的人口资料,另一方面,它的人口数字在七大国中恰好居于中游。这方面的主要资料来自苏秦,他对齐宣王讲过:齐都临淄有七万户,每户平均至少有三个成年男子,这样临淄城自己就可以出21万士兵。这句话足以驳道古今中外许多居心叵测的“学者”的谬论,齐宣王总不能不知道自己首都里大致有几个人吧?既然“每户平均至少有三个成年男子”,那么再加上妇女和老幼,每户不是某些人所讲的5个人,而足有8─10个人,就毫无疑问了。我取中值9,7×9=63万居民(三民出一兵,够吓人的了。换成现在,北京城可以出400多万大军,超过目前整个人民解放军的规模)。齐国有名的城市有70多个,其中莒、即墨、阳城、薛等的规模都相当大,足以作陪都。司马迁曾经自己到现场调查过,在孟尝君时期,薛城曾经接纳过六万多户移民,由此可见它的规模。按照春秋以前的老规矩,大型城池周长是首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池周长是首都的五分之一,最小的城池,其周长也是首都的九分之一。假设它们都是正方形,(事实上也差不多)那么其面积理应至少为首都的81分之一。城池的面积,一般都和其居民总数成正比。所以我认为,在这70多个大城市中,不可能有人口低于一万的,否则还算是城池吗?如果我们取“首都的五分之一”周长为平均值,那么其面积与人口都应是首都的25分之一。在齐国,这个数字大约是25000人。实际上在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各位大臣私自扩大自己拥有的城市规模,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我至少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提高到四万人,如此就可以算出:齐国的城市人口总数最低值是4×70=280万人。再加上临淄城自己,就达到了340万。请注意,这仅仅是齐国的城市人口总数,绝大多数人还是住在农村的。因为没有工业化,手工业也不及唐宋发达,城市中缺乏就业机会,所以城乡人口数字比例肯定要比现在的1:3低得多。就算是取现代的1:3,那么齐国的农村人口数也当达到3×340=1020万。结论:齐国人口的最低值为:340万+1020万=1360万。就算楚秦二国人口与齐持平,那仅仅这三大国的人口也可以达到:3×1360万=4080万。余下的所有国家合在一起,人口至少也应是该数字的一半,即约2000万人。我想自己已经尽力去除了所有的泡沫成分,长平之战时华夏地区的人口总数,不可能低于6千万。事实上,华夏的人口数,几乎一直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当时世界总人口已经接近了两亿,(据英国历史工作者爱德华·吉本在其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里估计,二百多年以后,罗马帝国的总人口便达到了一亿二千万,至今不见有人对此提出怀疑。再加上中东,印度┉┉)华夏是其中生活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各国又都拼命鼓励人民生育,6千万的数字完全真实可信,我们自己没有必要再疑神疑鬼。

  2.关于战国时代的战争规模:  战国时代历时254年,可称为“二百五战争”,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耗时最长,规模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虽然从其平均强度上看,不如后来的楚汉相争等,但是代价要大得多,由此也得名为“战国”(洋名译为:正在打架的国家们)。虽然各种学说百家争鸣,但没有一个建立绝对优势,更没有一个像样的普遍宗教信仰。各国君主天不怕,地不怕,全民道德沦丧,所以战争也特别残酷。所有的国家政府,其实都已进化成战争机器,一切服从于战争,一切服务于战争。但是它们不可能送所有的老百姓上战场,按照孙子兵法所说(我又在纸上谈兵了,不好意思),前面一人出战,后面至少要有六百万人参与后勤工作。(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到了战国时代,政府效率和社会生产率都提高了两倍还不止,“七十万家”大概至少可以减半,兵民比例1:25是很可能的。(到了八百年后,隋炀帝征高丽时,全军指战员共113万3800人,随军民工近400万,后方跟着受罪的超过3000万,也可以与此比例相对照。)这样算来,齐国常备军应当为:1360万÷20=68万,可以算是名符其实的万乘之国(理论数字:72万),极端时刻可以加倍到一百万以上,这也完全符合当时各种材料的估计。秦国人口略多于齐,赵国人口略少于齐,秦国可以动员70万士兵,赵国可以动员50万士兵,应该不算夸张。到了秦始皇统一华夏时,派遣30万人攻匈奴,50万人攻百越,再加上对付六国遗民,东胡朝鲜等,全国兵力应当达到120万左右。即使是按照“正常的”兵民比例1:25,这时全国人口也已经锐减到了3000万,由此可见秦军之凶恶。事实上,兵民比例太高,正是导致陈胜吴广暴动一发不可收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当时兵民比例恐怕要大大低于1:25。秦亡后,刘邦又花了十几年时间消灭政敌,一直到英布被杀为止,天下才勉强太平。西汉初期的人口,已经远远少于秦,更不要说战国时代了。西汉人口统计的高峰值是5980万,(兵民比例接近1:100,所以老百姓过得很滋润)东汉略多,但也都不过与战国时代持平而已。战国时代的人口记录,一直到盛唐时期才被打破,由此可见,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确实是很阔的。要不是该死的“二百五战争”,大家和平共处,或者一国七制,别的不说,到现在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也不是8%,而至少是40%(欧美的平均数字)吧!我始终认为,战国时代和三国时代,可以在华夏最愚蠢时代排行表上名列三甲。难怪它们产生不了周公、孔子和老子,而只有庄周、孟轲、公孙龙、曹操、诸葛亮之流。当时的情况已经够可悲的了,后人再对此类人物和事迹加以崇拜,就显得更加可悲了。所以说,我们得以史为鉴,别让类似的蠢事一再重演,我们的祖国早就经不起折腾了。  另外,我还要重申,对于长平之战,司马迁比其他任何人都有发言权,毕竟他的祖先司马蕲将军是这次惨剧的罪魁祸首之一。(司马蕲后来和老上司白起一道被赐死在杜邮,我和潇水君将来肯定都会讲到这件事)长平之战人证物证俱全时的西汉,倒无人怀疑他的数字;现在却有人敢于怀疑起来了,这不是数典忘祖吗?一个天文学如此发达的民族,不可能连怎样正确数数都不会。有些东西可以怀疑,有些东西却不该怀疑,别把鲁老爷子气得又在坟里大喊:“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

燕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面积会超过苏秦时期,大约25万平方千米)

赵面积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都城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面积大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都城临淄,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
都城安邑,后迁至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一小块)

韩面积大约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都城平阳,后迁至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陕西东南部(一小块),长平之战前山西领土全部划给赵国,韩国面积这时大概只剩下不到3万平方千米。)

楚面积大约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
都城郢,后迁至寿春,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面积大概有15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500万。

秦面积大约30万平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
都成雍,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长平之战前四川应该大部分划入秦地,面积大概可以达到80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余万。

只知道赵国当时也就百来十万人,所以长平之後,赵国男丁死的差不多了!


中站区17237335606: 战国各国人口大概数量 -
达奚眨斑秃: 估计: 燕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面积会超过苏秦时期,大约25万平方千米) 赵面积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

中站区17237335606: 战国时代七国人口大概有多少?
达奚眨斑秃: 一两千万吧!明白

中站区17237335606: 战国时期全世界有多少人? -
达奚眨斑秃: 来源: 易富贤:大国空巢--全面系统反思计划生育战国时,中国人口2000万. 公元0年,世界人口约2亿,该数字变化一直不大,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长平之战赵国人口推算一下吧:长平之战被坑杀40余万,随后邯郸之战,“赵亡卒数十万”,在其后抵御燕国还能用兵20万,可征兵力总约70万,按1/3-1/4征兵数,国家人口在200-300万之间

中站区17237335606: “战国七雄”中,人口最多的是? -
达奚眨斑秃: 齐国 当时齐国的首都临淄已经是最大的城市之一了.所谓“挥汗如雨、联袂成幕”说的就是哪里的情景.

中站区17237335606: 长平之战时全国有多少人?
达奚眨斑秃: 那时候中国一共就 72万户 每家大约有10口人 古代一家人口比较多 一共合计就是720万人口 全世界就不知道多少人了....哪时候秦朝人最多有将近250人口 赵国 100万人口 长平战后就剩下老弱妇孺了/所以很快被灭了 齐国多点170万 其他的国家都没多少..所以齐国最后灭

中站区17237335606: 长平之战白起真的坑杀了赵军40万人吗? -
达奚眨斑秃: 这个数据是值得商榷的.1,翻查史料,当时各国人口总和不过2000多万,赵国虽为七雄之一,但毕竟国力有限,人口最多也就200万左右.如果一次大战就被杀40万人,岂不是亡国了灭种了.而且40万是被杀的,那赵国应该还有守卫的部队,...

中站区17237335606: 秦国有多少人 -
达奚眨斑秃: 大约500w的人口

中站区17237335606: 长平之战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
达奚眨斑秃: 只有大概人数: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

中站区17237335606: 长平之战赵国出兵45万,当时赵国的总人口多少万?历史问题 -
达奚眨斑秃: 根据大秦帝国描述,应该在350万上下. 如果根据战国兵力五抽一来算,能抽出45万兵力,人口至少也在225万以上.

中站区17237335606: 二战前日本有多少人口? -
达奚眨斑秃: 日本本土大概在7500万左右,朝鲜、台湾、中国东北加起来大概有几百万,算完也只8000万左右.所以,一亿玉碎只是个笑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