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密室日记 背景资料 作者资料

作者&投稿:壤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密室日记》的背景资料~

  也叫

  安妮日记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精彩书摘:
  一九四○年五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电视剧简介: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在针对犹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就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美若仙童的安妮·弗兰克就是这其中的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战前的安妮拥有田园般的梦幻童年,豆蔻青春的她宛若一朵盛开的花蕾,然而盛开的花蕾在纳粹的牢狱里倍受催萎。取材于安妮·弗兰克的本片,用一个青春少女的日记记录犹太人在集中营里横遭虐待,最终被送进冒着浓浓黑烟的焚尸炉的地狱生活和悲惨命运。


  荷兰KRO电视台访谈:
  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真实经历的《安妮日记》早已享誉世界。这部日记的作者、德国犹太姑娘安妮·弗兰克去世快62周年了,她生前曾渴望成为一名荷兰公民。

  为实现她的遗愿,荷兰KRO电视台日前把她列入200名荷兰伟人候选者名单,以此方式要求荷兰政府追授她荷兰国籍。但荷兰司法部4日明确表示,虽然司法部同情请愿者们的苦心,但荷兰法律不允许死后追授国籍。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秘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目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后来盖世太保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KRO电视台将于下周公布10大荷兰伟人评选结果。除安妮外,其他著名候选人还包括画家伦勃朗、梵高,足球明星克鲁伊夫、古利特以及“喜力”啤酒公司创始人弗雷迪·海内肯等。


  安妮故居发人深省 人民网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荷兰阿姆斯特丹。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一支由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人群组成的队伍沿着街角向后蜿蜒。五颜六色的伞下,稚气未脱的孩子依偎着父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静静伫立,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姑娘们则乾脆在雨中挺立。他们在等着参观《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弗兰克躲藏了两年零两个月的阁楼。

  《安妮日记》是荷兰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部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今天,由65种语言出版的《安妮日记》已售出3000万册。安妮故居也成为各国游客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必去的地方之一。2004年,共有93.6万人参观了安妮小屋,平均每天2564人。今年前3个月,参观人数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万人。

  5月2 日,记者随着人群进入安妮小屋,走进那扇书架后的暗门,爬上那狭窄楼梯,来到安妮与3位家人及另外4位犹太人当年蛰居的密室。幽暗的屋子里没有家具,没有日用品。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中,每位参观者都在仔细地端详一幅幅相片,观看一段段电视录像,阅读墙上的安妮日记的一个个片断。记者发现每一个参观者都神情庄重,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已被深深打动。

  安妮的父亲奥托当年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教育人们,让悲剧不再重演。”“没错,我们的确是在实现奥托的夙愿。设立博物馆的长期目标也正是教育”,安妮·弗兰克故居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汉斯·威斯特拉先生一语道出了安妮故居的努力目标。他说,40多年前,欧洲到处都是战争遗迹和幸存者,幸存者们还可以用亲身的经历向孩子们讲述战争的故事。但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关于战争的记忆正在渐渐淡去,因此关于二战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威斯特拉和他的120名同事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时常接到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要求举办安妮·弗兰克展览。有一点我们会始终坚持,那就是布展理念一定要由安妮故居的人主导。”威斯特拉说,除了阿姆斯特丹,全世界每年还有150多个城市举办为期约4周的安妮·弗兰克展,以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安妮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每一次展出,都会有大量的小学生前往参观。他们在来之前,已看过了半小时的短片。回校之后,老师还要请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正是安妮故居工作人员培训的结果。他们还结合实际,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有些国家利用文学作品,在另外一些国家则通过精致的卡通画来讲述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又如先培训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请他们给小学生作展览向导,这叫做“让孩子帮助孩子”。

  安妮故居还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例如,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孩子们管理网页,在网上制作节目与游戏,让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更加适合孩子的口味。目前,安妮故居的网页上已有荷、英、德、法、西、意6种语言。5月9日,安妮故居还将在网上开通“安妮导游”栏目,介绍欧洲各国的二战历史。5月2日,安妮故居监事会主席、荷兰前首相科克向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捷克6个国家的元首发去了亲笔信,希望他们予以支持。

  参观完毕,记者在安妮博物馆的留言簿上读到了这样几句话:“难以想象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我希望不会再有人过这种生活。”“这是一段非常打动人心的经历,应该永远铭记,永远延伸。”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博物馆开馆4小时内,共有55条用各种文字书写的留言。就在记者翻看留言簿的几十秒钟内,后面又有好几个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参观的队伍。


  Anne Frank,

  1929—45, German diarist, b. Frankfurt as Anneliese Marie Frank. In order to escape Nazi persecution, her family emigrated (1933) to Amsterdam, where her father Otto became a business owner. After the Nazis occupied the Netherlands, her family (along with several other Jews) hid for just over two years (1942—44) in a "secret annex" that was part of her father's office and warehouse building. During those years, Anne kept a diary characterized by poignancy, insight, humor, touching naiveté, and sometimes tart observation. The family was betrayed to the Germans in 1944, and at 15 Anne died of typhus in the 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

  Anne's diary was discovered by one of the family's helpers and after the war was given to her father, the only immediate family member to survive the Holocaust. Edited by him,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1947)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1952) and 66 other languages. It was also adapted into a play (1955) and a film (1959). A critic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86, and a complete edition, containing almost a third more material, appeared in 1995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Anne Frank also wrote stories, fables, and essay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1959. The Franks' Amsterdam hiding place is now a museum, there is a foundation established by her father, and institutions devoted to her exist in New York, Berlin, London, and other cities.

  See biographies by M. Müller (tr. 1998) and C. A. Lee (1999); M. Gies, Anne Frank Remembered (1988); R. Van Der Rol and R. Verhoeven, Anne Frank, Beyond the Diary: A Photographic Remembrance (1995); C. A. Lee, The Hidden Life of Otto Frank (2003); W. Lindwer, The Last Seven Months of Anne Frank (documentary film, 1988 and book, 1992); J. Blair, dir., Anne Frank Remembered (documentary film, 1995).

也叫

安妮日记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精彩书摘:
一九四○年五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电视剧简介: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在针对犹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就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美若仙童的安妮·弗兰克就是这其中的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战前的安妮拥有田园般的梦幻童年,豆蔻青春的她宛若一朵盛开的花蕾,然而盛开的花蕾在纳粹的牢狱里倍受催萎。取材于安妮·弗兰克的本片,用一个青春少女的日记记录犹太人在集中营里横遭虐待,最终被送进冒着浓浓黑烟的焚尸炉的地狱生活和悲惨命运。


荷兰KRO电视台访谈:
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真实经历的《安妮日记》早已享誉世界。这部日记的作者、德国犹太姑娘安妮·弗兰克去世快62周年了,她生前曾渴望成为一名荷兰公民。

为实现她的遗愿,荷兰KRO电视台日前把她列入200名荷兰伟人候选者名单,以此方式要求荷兰政府追授她荷兰国籍。但荷兰司法部4日明确表示,虽然司法部同情请愿者们的苦心,但荷兰法律不允许死后追授国籍。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秘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目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后来盖世太保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KRO电视台将于下周公布10大荷兰伟人评选结果。除安妮外,其他著名候选人还包括画家伦勃朗、梵高,足球明星克鲁伊夫、古利特以及“喜力”啤酒公司创始人弗雷迪·海内肯等。


安妮故居发人深省 人民网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荷兰阿姆斯特丹。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一支由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人群组成的队伍沿着街角向后蜿蜒。五颜六色的伞下,稚气未脱的孩子依偎着父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静静伫立,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姑娘们则乾脆在雨中挺立。他们在等着参观《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弗兰克躲藏了两年零两个月的阁楼。

《安妮日记》是荷兰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部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今天,由65种语言出版的《安妮日记》已售出3000万册。安妮故居也成为各国游客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必去的地方之一。2004年,共有93.6万人参观了安妮小屋,平均每天2564人。今年前3个月,参观人数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万人。

5月2 日,记者随着人群进入安妮小屋,走进那扇书架后的暗门,爬上那狭窄楼梯,来到安妮与3位家人及另外4位犹太人当年蛰居的密室。幽暗的屋子里没有家具,没有日用品。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中,每位参观者都在仔细地端详一幅幅相片,观看一段段电视录像,阅读墙上的安妮日记的一个个片断。记者发现每一个参观者都神情庄重,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已被深深打动。

安妮的父亲奥托当年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教育人们,让悲剧不再重演。”“没错,我们的确是在实现奥托的夙愿。设立博物馆的长期目标也正是教育”,安妮·弗兰克故居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汉斯·威斯特拉先生一语道出了安妮故居的努力目标。他说,40多年前,欧洲到处都是战争遗迹和幸存者,幸存者们还可以用亲身的经历向孩子们讲述战争的故事。但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关于战争的记忆正在渐渐淡去,因此关于二战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威斯特拉和他的120名同事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时常接到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要求举办安妮·弗兰克展览。有一点我们会始终坚持,那就是布展理念一定要由安妮故居的人主导。”威斯特拉说,除了阿姆斯特丹,全世界每年还有150多个城市举办为期约4周的安妮·弗兰克展,以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安妮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每一次展出,都会有大量的小学生前往参观。他们在来之前,已看过了半小时的短片。回校之后,老师还要请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正是安妮故居工作人员培训的结果。他们还结合实际,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有些国家利用文学作品,在另外一些国家则通过精致的卡通画来讲述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又如先培训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请他们给小学生作展览向导,这叫做“让孩子帮助孩子”。

安妮故居还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例如,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孩子们管理网页,在网上制作节目与游戏,让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更加适合孩子的口味。目前,安妮故居的网页上已有荷、英、德、法、西、意6种语言。5月9日,安妮故居还将在网上开通“安妮导游”栏目,介绍欧洲各国的二战历史。5月2日,安妮故居监事会主席、荷兰前首相科克向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捷克6个国家的元首发去了亲笔信,希望他们予以支持。

参观完毕,记者在安妮博物馆的留言簿上读到了这样几句话:“难以想象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我希望不会再有人过这种生活。”“这是一段非常打动人心的经历,应该永远铭记,永远延伸。”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博物馆开馆4小时内,共有55条用各种文字书写的留言。就在记者翻看留言簿的几十秒钟内,后面又有好几个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参观的队伍。


Anne Frank,

1929—45, German diarist, b. Frankfurt as Anneliese Marie Frank. In order to escape Nazi persecution, her family emigrated (1933) to Amsterdam, where her father Otto became a business owner. After the Nazis occupied the Netherlands, her family (along with several other Jews) hid for just over two years (1942—44) in a "secret annex" that was part of her father's office and warehouse building. During those years, Anne kept a diary characterized by poignancy, insight, humor, touching naiveté, and sometimes tart observation. The family was betrayed to the Germans in 1944, and at 15 Anne died of typhus in the 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

Anne's diary was discovered by one of the family's helpers and after the war was given to her father, the only immediate family member to survive the Holocaust. Edited by him,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1947)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1952) and 66 other languages. It was also adapted into a play (1955) and a film (1959). A critic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86, and a complete edition, containing almost a third more material, appeared in 1995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Anne Frank also wrote stories, fables, and essay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1959. The Franks' Amsterdam hiding place is now a museum, there is a foundation established by her father, and institutions devoted to her exist in New York, Berlin, London, and other cities.

See biographies by M. Müller (tr. 1998) and C. A. Lee (1999); M. Gies, Anne Frank Remembered (1988); R. Van Der Rol and R. Verhoeven, Anne Frank, Beyond the Diary: A Photographic Remembrance (1995); C. A. Lee, The Hidden Life of Otto Frank (2003); W. Lindwer, The Last Seven Months of Anne Frank (documentary film, 1988 and book, 1992); J. Blair, dir., Anne Frank Remembered (documentary film, 1995).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2635.htm

作者: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背景: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精彩书摘:
一九四○年五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电视剧简介: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在针对犹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就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美若仙童的安妮·弗兰克就是这其中的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战前的安妮拥有田园般的梦幻童年,豆蔻青春的她宛若一朵盛开的花蕾,然而盛开的花蕾在纳粹的牢狱里倍受催萎。取材于安妮·弗兰克的本片,用一个青春少女的日记记录犹太人在集中营里横遭虐待,最终被送进冒着浓浓黑烟的焚尸炉的地狱生活和悲惨命运。

荷兰KRO电视台访谈:
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真实经历的《安妮日记》早已享誉世界。这部日记的作者、德国犹太姑娘安妮·弗兰克去世快62周年了,她生前曾渴望成为一名荷兰公民。

为实现她的遗愿,荷兰KRO电视台日前把她列入200名荷兰伟人候选者名单,以此方式要求荷兰政府追授她荷兰国籍。但荷兰司法部4日明确表示,虽然司法部同情请愿者们的苦心,但荷兰法律不允许死后追授国籍。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秘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目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后来盖世太保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KRO电视台将于下周公布10大荷兰伟人评选结果。除安妮外,其他著名候选人还包括画家伦勃朗、梵高,足球明星克鲁伊夫、古利特以及“喜力”啤酒公司创始人弗雷迪·海内肯等。

安妮故居发人深省 人民网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荷兰阿姆斯特丹。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一支由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人群组成的队伍沿着街角向后蜿蜒。五颜六色的伞下,稚气未脱的孩子依偎着父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静静伫立,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姑娘们则乾脆在雨中挺立。他们在等着参观《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弗兰克躲藏了两年零两个月的阁楼。

《安妮日记》是荷兰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部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今天,由65种语言出版的《安妮日记》已售出3000万册。安妮故居也成为各国游客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必去的地方之一。2004年,共有93.6万人参观了安妮小屋,平均每天2564人。今年前3个月,参观人数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万人。

5月2 日,记者随着人群进入安妮小屋,走进那扇书架后的暗门,爬上那狭窄楼梯,来到安妮与3位家人及另外4位犹太人当年蛰居的密室。幽暗的屋子里没有家具,没有日用品。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中,每位参观者都在仔细地端详一幅幅相片,观看一段段电视录像,阅读墙上的安妮日记的一个个片断。记者发现每一个参观者都神情庄重,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已被深深打动。

安妮的父亲奥托当年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教育人们,让悲剧不再重演。”“没错,我们的确是在实现奥托的夙愿。设立博物馆的长期目标也正是教育”,安妮·弗兰克故居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汉斯·威斯特拉先生一语道出了安妮故居的努力目标。他说,40多年前,欧洲到处都是战争遗迹和幸存者,幸存者们还可以用亲身的经历向孩子们讲述战争的故事。但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关于战争的记忆正在渐渐淡去,因此关于二战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威斯特拉和他的120名同事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时常接到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要求举办安妮·弗兰克展览。有一点我们会始终坚持,那就是布展理念一定要由安妮故居的人主导。”威斯特拉说,除了阿姆斯特丹,全世界每年还有150多个城市举办为期约4周的安妮·弗兰克展,以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安妮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每一次展出,都会有大量的小学生前往参观。他们在来之前,已看过了半小时的短片。回校之后,老师还要请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正是安妮故居工作人员培训的结果。他们还结合实际,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有些国家利用文学作品,在另外一些国家则通过精致的卡通画来讲述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又如先培训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请他们给小学生作展览向导,这叫做“让孩子帮助孩子”。

安妮故居还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例如,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孩子们管理网页,在网上制作节目与游戏,让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更加适合孩子的口味。目前,安妮故居的网页上已有荷、英、德、法、西、意6种语言。5月9日,安妮故居还将在网上开通“安妮导游”栏目,介绍欧洲各国的二战历史。5月2日,安妮故居监事会主席、荷兰前首相科克向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捷克6个国家的元首发去了亲笔信,希望他们予以支持。

参观完毕,记者在安妮博物馆的留言簿上读到了这样几句话:“难以想象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我希望不会再有人过这种生活。”“这是一段非常打动人心的经历,应该永远铭记,永远延伸。”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博物馆开馆4小时内,共有55条用各种文字书写的留言。就在记者翻看留言簿的几十秒钟内,后面又有好几个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参观的队伍。

Anne Frank,

1929—45, German diarist, b. Frankfurt as Anneliese Marie Frank. In order to escape Nazi persecution, her family emigrated (1933) to Amsterdam, where her father Otto became a business owner. After the Nazis occupied the Netherlands, her family (along with several other Jews) hid for just over two years (1942—44) in a "secret annex" that was part of her father's office and warehouse building. During those years, Anne kept a diary characterized by poignancy, insight, humor, touching naiveté, and sometimes tart observation. The family was betrayed to the Germans in 1944, and at 15 Anne died of typhus in the 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

Anne's diary was discovered by one of the family's helpers and after the war was given to her father, the only immediate family member to survive the Holocaust. Edited by him,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1947)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1952) and 66 other languages. It was also adapted into a play (1955) and a film (1959). A critic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86, and a complete edition, containing almost a third more material, appeared in 1995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Anne Frank also wrote stories, fables, and essay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1959. The Franks' Amsterdam hiding place is now a museum, there is a foundation established by her father, and institutions devoted to her exist in New York, Berlin, London, and other cities.

See biographies by M. Müller (tr. 1998) and C. A. Lee (1999); M. Gies, Anne Frank Remembered (1988); R. Van Der Rol and R. Verhoeven, Anne Frank, Beyond the Diary: A Photographic Remembrance (1995); C. A. Lee, The Hidden Life of Otto Frank (2003); W. Lindwer, The Last Seven Months of Anne Frank (documentary film, 1988 and book, 1992); J. Blair, dir., Anne Frank Remembered (documentary film, 1995).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想写日记)
我这样的一个人写起日记来,也真是个奇怪的经验。说奇怪,不但是因为我以前什么都没写过,而且因为我觉得以后我自己和谁都不会对一个13岁女生的胡思乱想感兴趣。算了,没关系,我就是想写。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为了提升这位我等待已久的朋友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随手记下一些事实,我要这日记当我的朋友,我还要为这位朋友取个名字,叫吉蒂。
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身处逆境)
你看得出来吧,眼前我正在抑郁之中。我说不出这抑郁怎么来的,可是我想是我的懦弱引起的。我处处被这个毛病折磨。今天晚上,贝普在这里,门铃响了,又久又大声,我马上脸色发白,胃里翻滚起来,心脏疯狂地跳——只因为我害怕。
再不然,就是密室起火,或者他们三更半夜来抓我们了,我爬到床底,吓得要死。这一切幻觉都好像真的一样。想一想,这一切都可能很快成真呢!
在我心目中,我们八个人好像是一块蓝天,四面八方被逐渐逼近的乌云包围着。我们站着的这块圆圆的地方还是安全的,但乌云正在围过来,我们和那一直逼过来的危险之间的圆圈越收越紧。我们周围都是黑暗和危险,我们急着寻找逃出去的路,结果彼此你挤我撞。我们张望下面的混战,看看这上面的平静和美。可是同时,我们被大片乌云阻绝了,不能上,也不能下。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我只能哭喊着哀求:“哦,圈子,圈子,打开来让我们出去吧!”
编辑本段1943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心忧伙伴)
最亲爱的吉蒂:
昨晚我正要入睡的时候,汉妮莉即汉妮莉忽然出现在我眼前。
我看见她衣服破烂,面容消瘦憔悴。她注视着我,大大的眼睛里带着那样的哀伤和责备,我看出里面的意思:“哦,安妮,你为什么抛弃了我?救救我,救我离开这地狱!”
我却救不了她。我只能站在一旁眼看着别人受苦受难死去。我只能祈求上帝将她带回我身边。她用她那苍白的脸和哀求的眼睛盯着我,那么无助。但愿我能帮她!亲爱的上帝,我得到我祈求的一切,她却落入命运的可怕掌握里。她和我一样虔诚,也许更虔诚,而且也有心向善,那么为什么我被选来活下去,而她也许要走向死亡?我们之间的差别在哪儿?我们为什么这么天差地别?
慈悲的上帝,请安慰她,让她至少不孤独。但愿你能告诉她说我满怀同情和爱在想着她,那样也许能帮助她撑下去。
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渴望春天)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拂,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编辑本段1944年3月25日 星期六 (立志快乐)
我没有很多钱,其他世俗财产也不多,我不美丽,智慧不高,也不聪明,可是我快乐,而且立志永远快乐!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
1944年4月5日星期三 (表白心志)
我终于明白我必须做功课,才不会无知;必须好好活下去,当记者,因为这是我的志向!我知道我能写。我有几篇故事写得很好,我描写密室生活很幽默,我的日记大多鲜活生动,不过……我是不是真有文才,还有待观察。
《伊娃的梦》是我最好的童话,怪的是我根本说不出我这篇童话的灵感怎么来的。《凯蒂的生活》也不错,但整体说来没什么特殊之处。我是我最好也最严厉的批评家。我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人不下笔,真不知道写作多美妙;我从前老是哀叹自己不会画画,可是现在我非常高兴自己至少能写。如果我没有写书或报纸文章的才气,总也能够为自己而写。但我想要的成就不只这个。我无法想象自己过着母亲、凡•丹太太和许许多多女人的那种人生,成天瞎忙,然后就被世人遗忘。在丈夫和孩子以外,我还需要有可以奉献自己的东西!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因此,我非常感激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写作的时候,我摆脱所有俗虑。我的哀伤消失无踪,我的精神鲜活复振!不过,有个大问题,有一天我能不能写出个伟大的作品来,我会不会成为记者或作家?
我希望会,哦,我真希望这样,因为写作使我能记下一切,我的所有思想、理想和狂想。我好久没有为《凯蒂的生活》用功了。在心中,我把下一步情节想得精精确确,可是写起来好像没有那么顺利。这个作品也许永远没法完成,最后不是走进纸篓,就是丢进火炉里。想起来好可怕,不过,我对自己说:“你才十四岁,阅历体验又这么少,对哲学能写出什么来。”
因此,重振精神,往前走,向上看吧。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下定了决心要写下去!
编辑本段1944年5月3日星期三(从不绝望)
你一定可以想象,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完满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越造越大,越造越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类没有例外都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倒、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段艰辛匮乏的事情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我已下定决心要过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人生,不想以后变成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我在这里的经验,是一个有趣人生的好开头。碰到最危险的时刻,我都必须往它们幽默的一面看,并且笑一笑,理由——惟一的理由——就在这里。
我年轻,有许多尚未发现的特质;我年轻又坚强,正生活在一场大探险里;我正在这探险过程之中,不能因为没有什么好玩的事而只顾整天唉声叹气!我有很多福分:幸福、愉快的性情,以及力量。每天我都感觉到自己在成熟,我感觉到解放正在接近,我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和周遭人的善良。每天我都想,这是一场多么迷人有趣的探险!有此种种,我为什么要绝望?
评析:安妮的快乐源自于精神上的追求。试用期和乐观让她对逆境不屈不挠 .
安妮弗兰克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德国纳粹党对犹太民族进行迫害的真实故事
《安妮日记》取材于二战时的真实事件。小女孩安妮与她的家人和邻居为了躲藏纳粹
的搜捕,藏在一间库房大楼的顶层中。这一藏就是2年多。在这暗无天日的生活中,10来岁的女孩安妮却在耐心而快乐地写着她的日记。安妮的日记,传达了生活在绝境中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虽在绝境也不放弃的乐观,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也阻挡不住的情感的萌发。人们在二战结束后发现了这本日记,并依据这本日记编写了《安妮日记》。
在《安妮日记》里生活的人,他们没有自由,生命随时都会因为
一次偶然的暴露而丧失;他们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连饱暖都成为
奢求……
一个十三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而快乐的“流水帐”常是这年纪的文笔产品。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安妮日记》的内容是: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世人的广大回响。善良、正直毕竟才是普世价值。《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00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弗兰克(AnneFrank),一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藉与支持的一个泉源。”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经历不断恶化的苦难:艰苦的工作、严寒、饥饿、疾病以及随时面临的被送进焚尸炉的威胁!巨大的焚尸炉的烟囱总冒着浓浓的黑烟,安妮们不但要小心自己不被送进去,还要时刻关注着那里面是否会飘出自己挚爱的人的灰烬。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各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安妮年仅16岁,尸骨难觅。据统计,超过一百万的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死于大屠杀,安妮弗兰克是其中之一。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祈求和平

<密室日记>也叫<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希特勒杀害600多万犹太人,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灭绝犹太民族,究其原因的话,那就是必须回答他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从史料上分析来看,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互相联系而又逐步升级。
第一阶段:自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到1938年11月9日上演“砸玻璃之夜”丑剧的前夕为止。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从形式上讲,基本上保持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温和”状态,实质却是为他们为最终消灭犹太人扫清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障碍。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此后,就开始了他疯狂迫害犹太人的行动,从此,灾难就降临到犹太人头上。最初,纳粹德国采取抑制犹太人的措施。主要是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法官、律师、医生等;不许犹太人进入公共娱乐场所;不向犹太人商店购买商品。这一政策的实施,限制了犹太人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权利,使德籍犹太人的社会地位降为“次等公民”。
1935年9月15日,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了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使抑制犹太人的政策进一步升级。希特勒在会上宣布了剥夺犹太人公民权新法律,使犹太人再次由“次等公民”降为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从此失去了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一切法律保障。接着,纳粹德国根据这个新法律,强行把这些“国家居民”驱赶出境,移民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完成了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权利的升级。
第二阶段:自1938年11月9日的“砸玻璃之夜”至1942年1月20日的“旺湖会议”为止。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基本人权上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生存权利,形式上完成了对犹太人从财到命、从灵到肉的浩劫的一切准备,即守成了由“文”到“武”的浩劫的过渡,最后剩下的只是最终从肉到体上消灭犹太人了。
1938年11月9日,经过希特勒及戈培尔等人的精心策划,由纳粹领导集团的导演和怂恿,爆发了史称“砸玻璃之夜”(又译“水晶之夜”)的反犹惨案。这天晚上,德国各地以及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走上街头,挥舞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进行疯狂地打、砸、抢、烧,公然迫害和凌辱犹太人。在这一惨案中,据统计有36名犹太人被杀害,36名重伤,267座教堂被焚毁,7500余家犹太人商店被捣,3万余名犹太男子在家中被捕,押往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嗣后均被害或折磨致死。
丑剧发生后的第3天,纳粉德国的多名部长在戈林的召集下,召开了一个专门研究犹太人的会议,策划着剥夺犹太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迫使犹太人把焚毁的教堂清除干净,修成停车场供德国使用;强制每个犹太人佩带一个具有侮辱性质的标记;强迫受迫害的犹太人向纳粹赔偿10亿马克。正如有的史学家所说:“这次暴行和接着根据其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使得没有任何组织的犹太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侵占波兰,大肆杀害犹太人,从此,开始了大规模实施杀害犹太民族的行动计划。次年春天,纳粹德国领导集团在积极策划对犹太民族的种族屠杀时,把这项罪恶的任务交由党卫队的保安处和秘密警察的特别行动队执行。
1943年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岁月,同时,希特勒掳杀犹太人的罪行进一步加剧。跟在进攻部队后面的党卫队和特别行动队采用了世界上最野蛮最残忍的手段来消灭犹太人。这些被害的犹太人全是在毫无防范的情形下遭杀害的。据一名叫莱斯基的党卫队高级军官、俄罗斯中部警察指挥官后来证实:“令人吃惊的事实是,他们毫无准备,完全被打个措手不及。先前制造的说法是犹太人正阴谋独霸世界,有高度的组织。此事证明这全是谎言。没有一个民族对自己的灾难竟如此不加防范。什么准备也没有,绝对没有。”灭绝行动按原计划例行公事式地从容进行,到了一处,他们“立即从当地居民中得到拉比和知识分子的名字,召他们来,命令他们去召集当地所有的犹太人来登记、注册,以便于重新安置。犹太人居民对纳粹的计划一无所知,往往信以为真。”证词中所说到的“重新安置”就是指残杀、活埋和押送集中营。这名指挥官还叙述了其中的惨景。由于当时苏联的传播媒体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规定,没的报道纳粹的反犹罪行,使得大多数的苏籍犹太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死神已经临头,而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束手待毙。在整个欧洲战区,一场对犹太人的掳杀性浩劫全面拉开了。
第三阶段:自1942年1月20日,臭名昭著的“旺湖会议”开始至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使纳粹德国的覆灭为止。这个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最终解决”犹太人,形式是彻底的残暴、骇人听闻的残杀,实质就是最终实现灭绝犹太人。


遵义市17046093536: 安妮日记是谁写的日记 -
文疤艾亭: 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

遵义市17046093536: 《密室的生活》介绍了《安妮日记》的哪些内容,从哪些角度对它评论的? -
文疤艾亭: 《密室的生活》介绍了《安妮日记》的这些内容: 1、战中的社关关系,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 2、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从这些角度对它进行评论: 1、《安妮日记》的创作背景; 2、客观事实,不事雕琢. 《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遵义市17046093536: 要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金妮的资料.真名是金妮·莫丽·韦斯莱 -
文疤艾亭: 全名:金妮·莫丽·韦斯莱出生:1981年,亚瑟和莫丽所生,家中的第7个孩子及唯一的女儿(魔法石6章、密室3章),韦斯莱家族多代以来的第一个女孩霍格沃茨:1992年9月1日入学——现在格兰芬多学院魁地奇:格兰芬多队1995-...

遵义市17046093536: 谁有蜡笔小新的资源? -
文疤艾亭: 蜡笔小新全集百度云资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gzVmsIU2ZS1vYgvJ89HMw ?pwd=x03q 提取码:x03q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KqXxjsHU5g_vHkonyIfOg ?pwd=ewad 提取码:ewad1、矢岛晶子配音野原新之助 新潟县出身,...

遵义市17046093536: 台湾有没有外汇管制 -
文疤艾亭: 台湾没有外汇管制. 1987年七月,台湾“政府”正式宣布取消自1949年以来长期实行的外汇管制并披露了有关细节,即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外汇. 允许公众持有全部外汇收入,并可以使用这些外汇直接、自由地在海外房地产、证券...

遵义市1704609353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安妮日记的内容梗概及人物形象 -
文疤艾亭: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究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

遵义市17046093536: 中共党员和党员有什么区别 -
文疤艾亭: 【中共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简称.【党员】指各党派组织内的成员,称党员.例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国民党党员、朝鲜劳动党党员等.区别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区别,中共党员特指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员的外延扩大,也包括其他党的党员.但是,在本党内也简称党员.

遵义市17046093536: J.K.罗琳的所有作品有哪些? -
文疤艾亭: 书籍——哈利波特系列 1、《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一岁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秘地出现在姨父姨妈家的门前.哈利在姨父家饱受欺凌,度过十年极其痛苦的日子.姨父和姨妈好似凶神恶煞,...

遵义市17046093536: 金妮·韦斯莱的简历? -
文疤艾亭: 金妮‧卫斯理(Ginny Weasley)(1987年8月21日—) 是哈利·波特小说系列内的一个人物角色.金妮是亚瑟‧卫斯理和摩莉‧卫斯理的七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她与她的兄弟一样,长著...

遵义市17046093536: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出自哪里? -
文疤艾亭: 当年世尊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其二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见枯荣所吟有常无常 双树枯荣南北西东 非假非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