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原因

作者&投稿:支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社会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奴”这个字,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不太舒服,所以,骂一个人没有骨气,“奴性”这个词就有比较大的杀伤力。假如我们被钱财所控制不得摆脱,而你又想不客气地表明自己悲惨处境的话,“奴隶”同样也是一个有杀伤力的词。

  真的呢,虽然我们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但很多劳动人民却重新做了奴隶,比如说做了房子的奴隶、信用卡的奴隶,或者车子的奴隶,简单地讲就是“房奴”、“卡奴”和“车奴”——最近因为新闻媒体的报道,这三个词不但顺理成章地被人们所接受,而且有的使用频率还颇高。

  最早出现的是“卡奴”。所谓“卡奴”,主要指因信用卡过度透支消费,导致收入不抵支出而债台高筑,陷入“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关于“卡奴”的报道,首先见诸于台湾的媒体:据报道,台湾有900多万人拥有信用卡等银行卡,其中有70万左右的“卡奴”;并且随着“卡奴”队伍的壮大,还使得抢劫银行、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卡奴现象”已经成为台湾严重的社会问题。台湾如此,我们大陆又如何呢?——“卡奴”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没台湾那么严重罢了。

  但是,大陆的银行这两年却常常成为社会批评的对象。最近引发争议的一件事是,五月八日那天,我们伟大的交通银行宣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对本行的银行卡进行“跨行查询收费”,费用一次三毛钱。从银行卡跨行取款收费,到如今的跨行查询收费,咱们的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速度不可谓不快。虽然区区三毛钱,但有人认为,银行此举,却让我们变成了“卡奴”——银行说收费就收费,岂不是好比主人想要奴隶干什么就干什么?

  “卡奴”们虽然每次都有些怨言,但也就这样了——奴隶摆脱主人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主人,可我们能离开银行卡么?对我个人来说,基本离不开,所以,为了那三毛钱,我的对策只能是不跨行查询。

  跟我这样的“卡奴”相比,“房奴”们的境遇就要悲惨得多了。所谓“房奴”,即指那些按揭买房、每月背负沉重房款负担的人——这个“奴”字,可真是写尽了供房者的无奈心态,至于这心态到底有哪些细节,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没有买过房——我穷得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呵呵。

  可是“房奴”们如何如何,却不是我说的,而是“房奴”们自己说的。五月上旬,深圳有个叫邹涛的人,通过媒体向公众喊出了“房子真贵,房奴真苦,房地产真危险”。这个叫邹涛的家伙,五·一期间在深圳发起了一场“不买房运动”,并发出号召: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再背负沉重的债务,请大家一起参与到“不买房行动”中来。

  其实所谓的“不买房”,并非对抗高房价的良药,但它却表达了民众对不合理高房价的不满。表达这一不满的,还是去年媒体广为报道的“合作建房”,即消费者合伙出资,自己买地皮造房子。可是“合作建房”后来没了声音,今年又冒出了一个“不买房运动”,可见高房价对我们的“奴役”,是何等变本加厉。

  想想看,一个人终其一生,竟然要为了一套房子所累,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教人绝望吗?

  2002年,有个叫李昌平的人,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13个字,概括出了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房子真贵,房奴真苦,房地产真危险”,岂不是中国“房产问题”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这样,“房奴”这个词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开去。可是有的显贵,却对“房奴”现象不以为然,甚至冷嘲热讽。“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说。

  好一个“活该”——我倒真的希望,“房奴”们能万众一心,坚持不买房,然后等着房价崩盘的那一天说:房产商们真是活该啊。

  问题是,人的欲望还真是不好控制,“房奴”们不但做了房子的奴隶,往往还做了汽车的奴隶,谓之“车奴”。这年头,有房有车才算得上中产;这年头,开宝马的都不稀奇了——这年头,“三农问题”还没有解决,“三奴问题”又产生了。和“三奴”相对应的,还有房子、教育和医疗这“新三座大山”——“三奴”不过是个形象的有代表性的说法罢了,实际上又何止”三奴“、”四奴“呢。

  很好,问题就要堆积成山了。

当今中国社会存在最主要问题是什么?资本主义化严重,


该如何解决?走中国自己的路,放弃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1.在我国目前新的发展阶段,发生社会冲突的诱因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可能并不来源于客观阶层所划定的社会底层,而是来源于与参照群体比较中认同阶层比较低的人群。阶层认同决定人们的社会冲突意识和行为取向,共同的阶层认同容易形成共同的阶级意识和行为取向。在对社会冲突意识的所有解释变量中,认同阶层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人们自己的认同阶层更易于形成相对一致的对社会阶级阶层之间冲突严重程度的认识。调查表明,越是将自己认同为上层阶层的人,就越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较小;而越是将自己认同为最下层阶层的人,就越是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严重。尤其是那些主观上把自己归结为社会最低层的人员,更容易出现极端行为。例如,当我们调查社会公众“在同事或邻居因特殊事情邀请其参加集体上访时”个人所持的态度,结果显示,处于认同阶层的最低层的被调查者有37.4%持参加态度,明显有别于其他阶层。说明这部分人群更容易引发各种突发事件,其行为潜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并不是客观阶层中那些贫困的人更容易参与和支持社会冲突。

人们往往认为,客观指标所标定的贫困阶层最容易抱有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产生激烈的社会对抗行动。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客观阶层中的底层在解释现在和未来“阶级阶层冲突的严重程度”这个变量时,并不具有统计推断意义;而更具有统计推断意义的解释变量是“认同阶层”。人们对贫富之间冲突程度、干群之间冲突程度、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冲突程度、劳资之间冲突程度的感知等,都与人们的认同阶层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人们社会冲突意识的因素是不同的,在整个社会处于温饱线以下的时候,贫困人群是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贫困是非常普遍的社会感知,因而客观的贫困群体会对人们的社会冲突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但当基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普遍处于小康生活状态时,认同阶层就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解释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指标。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其认同于哪个社会阶层,就会从那个社会阶层的立场出发来思考整个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目前国家快速工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认同阶层应当是更为重要的一个考察社会阶级阶层冲突意识的指标。

2.主观阶层认同“向下偏移”。通过主观阶层认同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到,即便是将我国大城市市民的主观阶层认同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我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也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向下偏移”倾向。而且,这种向下的“偏移”并不是一种整体结构的偏移,只是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人偏少;自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较多。例如,在美、法、德、意、澳、加、日等发达大国中,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比例均在55%以上,连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也都在55%以上,较高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均达到了70%以上,即便是较低的韩国亦达51%;而这一比例在我国的大城市却仅为46.9%。与此同时,国际比较中的另一个明显差异是,我国城市公众中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低于5%,较低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低于3%,较高的韩国为9%,意大利为8%,印度为7.5%;但在我国的大城市,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群比例达到了14.6%。

我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明显“向下偏移”的倾向表明,我国即便在城市社会中也还远未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体的社会。这个结果的产生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形成不同于一般国际发展经验的曲线,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后,收入差距没有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在特殊因素和一些新因素的影响下,继续朝着差距扩大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特殊因素包括,非技术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财富积累速度的加快等;新因素则包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快速提升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收入的影响,以及信息成本快速降低导致的组织结构网络化变化和中等管理阶层重新分化。

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即认为庞大的中间阶层可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缓冲层”的作用,使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在社会结构以中间阶层为主的社会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更趋稳定,更不容易受较极端思潮的冲击。因此,我国城市公众中间阶层的阶层认同相对缺乏,以及自认为处于社会低层的人数相对偏高现象,潜藏着一种发生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城市社会中正在产生着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类型,即由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的社会冲突。人们在利益格局变动中所处位置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冲突倾向,从利益的损失到实际的冲突行动之间还需要一些中间环节。根据统计分析推论,利益格局变动本身尚不足以导致冲突行为的发生,由利益变动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下降才是导致冲突行为产生的直接根源。由“不公正感”导致的收入差距原因的价值认识,使得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感受在心理上被“放大”。那些认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较低的人、认为自己未来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人、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人、认为当前人们的财产占有不公的人,都普遍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社会冲突会趋于严重。

因此,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是保持社会稳定更为重要的政策举措。另外,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对改革中利益受损群体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也是减少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4.社会分化的两极具有更强的社会冲突意识。调查中发现,“迅速致富”和“迅速致贫”者都认为现在和未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趋于严重。过去人们较多地注意“迅速致贫”者的社会冲突心理,认为那些具有“相对剥夺感”者更易于形成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意识。但通过深入研究可发现:“迅速致富”(“在过去5年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者也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趋于严重”。

造成生活快速富裕的人群也有较强社会冲突意识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快速的社会结构变动中,尽管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少数人先富起来对社会有好处这一观点,但多数人都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满,希望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差距更加适度合理;在这种普遍的社会舆论中,富裕阶层也对自身财富的安全产生担忧。其次是因为人们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调查结果显示,最高层人员中有35.4%的人不同意多征有钱人的税帮助穷人,还有13.6%持无所谓的态度,两者相加约有一半的社会高层人员不支持多交税以帮助穷人。

5.城市公众对干部的看法应当引起深思。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些全国性调查中,当被问到“谁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时,大多数人认为是私有企业主或演艺人员。但2002年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是党政干部。统计结果表明,在10个群体类别中,只有2个群体被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一是党政干部,二是私营企业主。其中,有59.2%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排名第一;有55.4%的被调查者认为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而且,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这个问题基本形成共识。按照客观社会阶层和主观认同阶层这两种不同分层标准得出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处于最高层和高层的人员约有一半左右认为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而处于最低层和低层的人员中,约有70%左右的人认为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

城市公众产生改革开放中干部获益最多这种看法,与不同职业群体实际收入状况的比较结果并不一致。公众之所以产生这种看法,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而且市场风险越来越大,“下海”已不再是“发财”的代名词,相比之下,公务员成为收入比较稳定、收入可以不断提高、生活的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就业)比较完备的职业;二是某些官员中严重的腐败问题以及一些腐败大案要案犯罪金额的曝光,在民众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影响了干部在公众中的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城市面临着两个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一是失业下岗问题,占被调查者的70.4%;二是腐败问题,占被调查者的54.7%。这项调查结果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

6.公众对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冲突感受最为强烈。多数城市公众都认为,当前我国劳资冲突的问题比较严重。其中有两个比较醒目的结果:一是对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冲突问题感受最强烈。调查者在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四种类型的劳动关系进行比较时,认为私营企业中劳资冲突最为严重的人数最多,这与我国私营企业用工和管理制度不规范、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证等现实原因有关。二是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判断对其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最为显著。分析表明,对“国企管理者与劳动者”冲突的判断,是影响人们对整体社会冲突感受的最重要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国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人们对国企劳动关系冲突的心理承受程度比其它类型企业要低。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人们对劳资冲突看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一些符合常识判断的因素,如职业地位较低、收入水平较低、自我认同阶层较低的人群以及近年来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的人群,都更倾向于认为当前劳资冲突问题比较严重;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容易忽略的新因素,如教育水平较高者、年龄较轻者和居住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人群,对劳资冲突问题更为敏感。人们对劳资冲突强度的判断越高,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就越低,他们越可能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并对整体社会冲突程度作出较高的判断,在实际的行为倾向上,他们也越可能采取比较激烈的冲突行为来处理矛盾和纠纷。随着人们教育素质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劳资冲突问题将更加关注;而在现实中,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会为了降低劳动成本而损害劳工利益,从而导致劳资冲突的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整劳资关系,解决劳资冲突,将是保持未来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推动老年人适应社保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社会化进程的压缩等。推动老年人适应社保数字化存在的问题有:中国互联网社会化进程的压缩,导致老年人数字社会化不足。互联网引入中国至今不到三十年,智能手机与网络平台的大规模社会应用也不过十年。

一道高一政治解答题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等等。 总的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不统一...

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措施
二、我国城乡居民福利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福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进步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及居民对社会化福利需求的持续增长,亦使各种社会福利成为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也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将来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在实施过程中,时刻接受社会工作实践的评判与检验,及时作原有政策修订、补充与丰富。及时注意与社会各项政策的配套与衔接。 中国社会工作地域研究上的新扩大 一是城市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却未达到工业化初期水平。调整社会结构已...

如何看待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
当前道德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要放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看待。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高相伴随,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精神风貌,城乡环境、公共秩序、文明礼貌、社会服务、...

关于社会化的名词解释
十一、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的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存在的条件及由此而产生的特点,是不同的。 十二、兖州市1991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社会化服务规范化试点单位. 十三、世界是平的.社会化大生产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大协作趋势不可阻挡. 十四、中国的社会化媒体用户明白这...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 ...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

请问:资本主义社会是怎样一种社会形态?
而生产资料资本公有的普遍性,和生产力资本私有的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则是从构成人类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角度,来为社会主义的资本社会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在中国的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两个巨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就是没有为两个对立统一,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的理论标准和实践...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分别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国内意义:1、这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

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根据社会工作的鲜明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社会工作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求的事实,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模式和政策研究水平,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在政策上必将有一新发展。 一是根据不同内容,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保障体系。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社会保障体系“在‘九五...

石首市13420246275: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试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人的社会化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 -
仰物前列:[答案]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

石首市13420246275: 试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人的社会化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 -
仰物前列: 人口的城市化,世俗化,知识结构多元化,素质提高化,家庭结构的转化:由大家庭向 核心小家庭的变化, 信仰多元化...

石首市13420246275: 当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
仰物前列:[答案] 当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最大的问题是人们的道德水准的降低,以至于到达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会影响我国的几代人的!

石首市13420246275: 社会化的问题 -
仰物前列: 答案: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化的...

石首市13420246275: 什么是人类的社会化,简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些社会化的问题 -
仰物前列: 社会化,就是人们生活更加群体化,分工更加细致化,工作效率更高化等等 就业,人均收入平衡,生产效率低,付出的代价大等等问题

石首市13420246275: 论述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社会化问题主要有哪些
仰物前列: 人员保障、社会生产力均衡

石首市13420246275: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试举例阐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人的社会化方面面临?
仰物前列: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破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

石首市13420246275: 当前中国主要社会问题分析 -
仰物前列: 一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农村经济相对越落后,而城市经济相对越来越发达;也就造成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南北差距;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须要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石首市13420246275: 当代中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
仰物前列: 1、道德滑坡的问题; 2、诚信缺失的问题; 3、利益至上的问题; 4、制度不全的问题; 5、环保突出的问题; 6、公职人员自律问题; 7、传统丢失的问题.

石首市13420246275: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试述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及社会化过程中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 -
仰物前列: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具体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俩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社会化可以包括从人的出生以后,到生命的结束,在人的医生里都是社会化的过程.狭义:指一个人从出生后,经过幼年的哺乳,童年的看护,青少年的教育,成为社会所接受的“成人”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一 基本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包括: 1)生活自理程度的社会化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二社会规范的社会化三生活目标的社会化就知道这些了 教科书上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