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字,有关中国古代女性文化,谢了。

作者&投稿:归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下面这些是比较著名的一些古代女子形象
妲己

商纣王征服有苏氏(今河南省武陟东)
。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纣王迷于妲
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延创作靡靡的音乐、下
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
朝政,日夜宴游。纣王还在卫州(今河南省淇县)设“酒池”
,悬肉于树为“肉
林”
,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
河北省临漳)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

的淫荡被杀,九侯也遭“醢刑”
,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妲己喜观“炮烙之刑”
,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
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
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褒姒
史记作襃姒,周幽王姬宫湦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
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公元前七七九
年(周幽王三年)
,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如掌上
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
,幽王对她更加

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
阳叹气道:

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阳所预料,
原来褒姒因为过不惯宫中生活,
加之养父被太子宜臼
所杀,心中忧恨,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发出重
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

烽火戏诸侯

的奇计,周幽王
同褒后并驾游骊山,
燃起烽火,
擂鼓报警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来救,
至时发现平
安无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见一队队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不觉启唇
而笑,幽王大喜,终于因此失信于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
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
(一说被杀)
,司马迁说:


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


《史记
·
周本纪》
)意思是说,褒姒不喜
笑,周幽王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来了。西周遂亡。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末期出生于中国绍兴诸暨苎萝村。
天生丽质。
中国古
代四大美女之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
“沉鱼”
,讲的是西施浣沙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
国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
“闭月羞花之貌,
沉鱼落雁之容”

西施也与南威并称“威施”
,均是美女的代称。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由
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举手投足间,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
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
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
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
,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
廊”
,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
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
“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
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赵飞燕

赵飞燕,
原名宜主,
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赵飞燕是一
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

《汉书》
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
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
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
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
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由于她的舞姿轻盈,人们反而忘却了她的真实姓名,而称呼她“飞燕”。当
时,宫中有一湾清水,叫做“太液池”,中间有一个小岛,叫赢洲。汉成帝命人
在上面筑起一个高
40
尺的台子。有一次,赵飞燕身穿美丽透明的薄纱,在上面
跳舞,下有乐队伴奏,汉成帝亲自指挥,看着高台上的赵飞燕飘飘欲仙的样子,
汉成帝格外高兴。
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
忽然一阵大风袭来,
赵飞燕薄薄的宽
大的衣袖随风飘舞,
好像要随风飘去一般,
汉成帝忙命人用力拉住赵飞燕的衣裙。
自此以后,
汉成帝真的怕大风把赵飞燕带走,
特意为她建造了一个名为“七宝避
风台”的住所。
由此可见赵飞燕在汉成帝心里的地位。
几年后,
赵飞燕被册封为
皇后

狐女阿绣

狐女阿绣是爱情的缔造者、
是家庭的保护神。
她能够放下怨恨,
帮助真阿绣
和刘子固建立家庭,
体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爱一个人不意味着强行占有,
而是
要让他跟所爱的人走到一起,
要他得到自己的幸福。
这是狐女的人生哲学,
也是
美的哲学。
狐女在追求和修炼形态美同时,
获得了内心美。
她的人生哲学不管是
在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生活的今天,都是令人叹服的。

救夫君于水火的方氏和舜华

著名聊斋人物张鸿渐身边有两位女性:
美而贤的妻子方氏和美而慧的狐妻舜
华。如果不是这两位女性,张鸿渐连命都保不住。方氏,一个平时只知道相夫教
子、飞针走线的少妇,临危不惧,沉着果断,是家庭顶梁注、主心骨。而张鸿渐
两次逃亡脱难,全赖狐女舜华。舜华在张鸿渐落难时,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在张
鸿渐思念妻子时,
大度地送他回家;
在张鸿渐落入恶官之手、
面临死亡时救出他。
这两个女性的智谋和大度让人钦佩。

有智谋、敢反抗悲剧命运的云翠仙

贫穷无赖的梁有才登泰山时,
几次非礼少女云翠仙,
云翠仙的母亲却被其甜
言蜜语哄骗,轻率地以女相许。梁有才骗娶云翠仙后,狐狸尾巴立即露了出来。
整天赌钱喝酒,
偷云翠仙的首饰去卖,
他的狐朋狗友见到云翠仙后,
让他把云翠
仙卖了。
翠仙对梁有才的种种丑态产生怀疑,
知他必有所图,
于是设计引梁有才
开口。在试探中,云翠仙明白了梁有才的野心,彻底清醒。事实上,云翠仙娘家
很有钱,自己也存有私房钱,可她并不让梁有才知道,也不回娘家。她觉得像梁
有才那样无耻的人,
一旦知道必然会榨取岳家财富,
云翠仙要让梁有才早日露出
庐山真面目。
一位深闺少女能在不公平命运面前忍辱负重,
审时度势,
实在难得。
利令智昏的梁有才随云翠仙归宁,
在华严楼阁的岳家受妻子斥骂,
为众人锐簪刺
身,
然后,
云家的琼楼玉阁全部消失,
梁有才被吊在削壁之上,
面向万丈深渊
……
一直以民间普通弱女出现的云翠仙,
原来是个女仙。
蒲松龄让无数受害弱女的不
幸,在仙女幻想中得到了补偿。云翠仙的故事警告了当今的女性,要独立,才能
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不公时不颓废,敢于抗争,幸福
把握在自己手中。

为他人做嫁衣的封三娘

封三娘是个美丽的贫家少女,
她跟富家少女范十一娘做了朋友之后,
就为朋
友的终生幸福操劳操劳起来。
她去了解孟安仁的情况,
让范十一娘当机立断,

以终身。
范十一娘自己还在犹豫时,
封三娘竟然拿着十一娘送给她的金钗,
用十
一娘的名义送给孟安仁。
为了好朋友的爱情幸福,
二八红颜的封三娘竟然夜闯孟
宅,去为女友做媒。在封三娘的帮助下,范十一娘克服了

闺训

和内心矛盾,抛
弃了以财富、
门第论嫁娶的传统观念,
直到以死殉情。
最后又是封三娘以异药救
活了以死反抗父母乱点鸳鸯谱的范十一娘,
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封三娘这个美丽
少女,
但并不是传统爱情故事的女主角,
而是为朋友终生幸福奔波劳碌、
殚精竭
虑的奇特女性,这个奇特的人物,给人强烈而难忘的印象,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杜十娘

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
人公,
曾为青楼女子,
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
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
将全部希冀寄托于富家公子李甲身上。
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
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予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
娘怒骂孙富,
痛斥李甲,
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
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李娃

天宝年间荥阳世族郑姓的公子荥阳生赴长安应试,
与娼女李娃相恋,
资财荡

,
遂为娼家设计弃逐
,
流落成为代办丧事的

凶肆

的挽歌手。后其父因事入京,
知道荥阳生堕落情形,恨他玷辱门风,乃毒打几致于死。虽得同伴救护,但仍沦
为乞丐。一日大雪,他乞食恰至李娃住处。李娃感念旧情,不顾鸨母阻止,毅然
赎身与之同居,并竭力勉励他奋志读书,以求功名。郑生遂连中高第,授成都府
参军。这时,李娃却坚决要与他分离。恰好他父亲移官成都,父子如初,并为子
娶李娃为妻,郑生后居高官。李娃亦封为拜国夫人。唐代士族婚配,极重门第。
此篇写李娃求去时说:

君当结嫒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

她自
以为出身卑贱,
不能与高门相配。
这正是当时社会门阀婚姻制度的真实反映。

在李娃的鼓励下,郑生通过读书应试,终于获取高位,享受富贵荣华,则体现了
当时封建文人的普遍理想。

赵盼儿

赵盼儿是一个妓女,
作为一个年轻貌美、
热爱生活的女性,
她曾盼望过能与一个
理想的男性结合,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多年的风尘生涯,使她深知这
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多半兑不了现的:

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
成对;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路里轻抛弃

。因此,她对

从良嫁人

一事,始终
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并在结拜妹妹宋引章
(另一个妓女)
要嫁给花花公子周舍时,
极力劝阻。
果然,
宋引章一进周舍家门便先吃了五十杀威棒,
以后又受尽各种虐
待。
赵盼儿为了救出宋引章,
便利用周舍酷好女色又喜新厌旧的特点,
假意答应
嫁给周舍,让周舍写下一纸休书给宋引章,自己再宣布与周舍

拜拜

。当周舍责
问她说:

曾说过誓

要嫁自己时,赵盼儿回答说,你不是老逛妓院的吗?咱们这
些妓女,谁不是逢场作戏,对着明香宝烛,指着皇天后土,赌着鬼戮神诛!


信这咒盟言,早死得绝户。

终于以其人之道还冶其人之身,用自己对周舍的欺
骗,
回敬了周舍对宋引章的欺骗,
不但大快人心,
而且充分展示了她的机智和勇
敢。

《水浒传》作者的妇女观与现实主义

——浅析《水浒传》女性形象

《水浒传》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它描绘了一场农民起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从胜利到失败的全过程。书中那些生龙活虎的英雄人物和生机勃勃的斗争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那些女性形象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以至潘金莲、阎婆惜等都深为人们瞩目。书中作者或着力描写,或串联故事情节的女性人物达七十多人,其中有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正面形象,如梁山泊女英雄、贤妻良母、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有作者绝对否定的反面人物,上到统治阶层的妇女,下至“淫妇”、媒婆、社会余孽;还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妇女。这里上至公主、郡主,下到市民妇女、渔妇村姑、烟花妓女,《水浒转》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北宋末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复杂激烈的阶级矛盾,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深刻、色彩纷呈的宋代妇女生活画卷。

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随着封建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结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说教成为桎梏妇女的精神枷锁,妇女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一切正当的权利。《水浒传》从民间传说到成书,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宋代程朱唯心主义理学从南宋中后期开始取得了统治阶级官方哲学的地位,作为统治一个时代的思想,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水浒传》的作者作为那个时代的

文人,不可能摆脱这些束缚而超然存在。因此,这些观念不可能不反映到他的作品之中。一部《水浒转》仅从妇女形象分析就可以反映出作者基本上落后的乃至复杂的妇女观,与此同时,尽管封建色彩的落后的成分占相当地位,但也鲜明地显示了一些进步,使我们不时感到作者的妇女观与现实主义创作的撞击。

一 遮掩不住的光辉

作者以赞许的目光、热烈的情感、粗犷有力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三位女英雄,堪称一百零八员好汉中三员杰出的女将,农民起义队伍中不让须眉的三位女首领。在古代文学画廊中,作者破天荒地塑造了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三位绿林女杰的形象。若论打家劫舍、除暴安良、征讨敌寇的言行举止,她们与李逵、鲁智深等好汉确无多少差别。她们分明是巾帼女杰,在她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粗豪、勇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更见临危不乱的胆识、谋划周全的精细、善于应变的机敏。武松在孟州杀人,逃到张青酒店,孙二娘巧妙地把武松化装成行者,从而免除了一场灾祸。在此谋划之中,孙二娘表现出感人肺腑的对亲人的关切,动人心弦的兄嫂情谊,那超人的胆识,更令人钦佩。顾大嫂的两个表弟解珍、解宝被豪强毛太公陷害入狱,定成死罪。为劫牢救人,她设法争取盟友——孙新的哥哥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先佯装有病,后持刀相逼,软硬兼施以达到预期目的。一往无前的气概,令人折服。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的武艺又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聚义后,她们冲锋陷阵,

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她们又以女性特有的身份,掌管酒店,打探消息;扮村妇,做智取大名府的内应;装艄婆,当“争功夺城”的先锋。三位女英雄为梁山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说对三位女英雄的塑造有男性化的倾向,有诬蔑之意,我们不能赞同。有人说那个时代“一些比较成功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妓女”,确有一定道理。处在封建时代的作者对女性的熟悉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这三位女性还不是作者理想中的英雄,但这三位“女主角”毕竟摆脱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藩篱,是作者首创的落草聚义的绿林女杰。“为敷衍故事情节的需要而捏造出来的工具”之说,也是站不住脚的。作者大可不必写这三位女将,而去写一百零八员须眉男子,其实也不会过多地影响全书情节的发展。这三位女将的出现既不能说是对女性的轻蔑,也不是完全落后的妇女观的产物,但将其视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亦是不能使人接受的。列宁说,反对中世纪制度,反对封建制度的全部斗争,是在“平等”的口号下进行的。作为农民起义军的成员,男女同上沙场,不可不视为一种平等。我想把它看成民主思想的萌芽,看成在那黑暗时代里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所透露的一丝曙光,是不过分的。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在女子深受四条绳索束缚的时代,作者敢于塑造如此强悍的女性形象,而且将她们列于一百零八将之中,无疑表现了作者极大的胆识。《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的出现不仅仅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产物,也反映了作者妇女观中进步的一面。


在作者对三位女英雄的描写中,不难看到其妇女观中的另一面,即有着强烈的封建主义色彩的落后一面。其代表人物毋庸置疑,首推一丈青扈三娘了。扈三娘本是订亲待嫁的大家闺秀,两军阵前骁勇非凡,也只落得个听凭摆布的结局。先做宋太公义女,又应宋江主张,与王矮虎作配,结为夫妻;到头来,丈夫身亡没来得及有任何感情上的表示就随之而去了。尽管孙二娘的死与扈三娘的死在封建伦理道德上是同出一辙,而孙二娘到底还“寻得尸首烧化,痛哭了一场”。在作者笔下,战场上的扈三娘与感情生活中的扈三娘判若两人。扈三娘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个回合活捉了王矮虎,刀法娴熟的欧鹏斗一丈青不下,若不是援兵纷至,宋江亦只待束手被擒。作者在有声有色的“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的战场厮杀场面的描写中,为我们献上了一位女将领。虽然扈三娘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位列五十九,也算一个不小的人物了,但她是不幸的。她的不幸不在于满门抄斩,未婚夫被杀,自身被俘;不在于嫁给了其貌丑陋、贪酒好色的手下败将;也不在于丈夫战死,报仇之中随之而去;其不幸是在这灭顶之灾、突起大祸的面前,在人生重大感情变迁之中她木然处之,无动于衷;面对决定终身的不如意的婚姻,她却唯唯诺诺地“拜谢了”。在这一方面作者把一丈青塑造成一个毫无思想、毫无情感,一个完全屈从于封建伦理的女性。这恐怕便是人们所说英雄人物缺乏血肉、形象苍白无力的症结所在。这样塑造人物不但违背了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初衷,而且让人物堕入封建伦理的泥沼。


“世界女子过去一大部分的历史,是被男子征服的历史。在这时期,道德上风俗上习惯上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一切种种,凡是女子所处的地位,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男子好像天神,是主人。”(李达《女子解放论》1919年10月)《水浒传》作者的确为我们塑造了三位女英雄,然而作者笔下的女英雄并没有挣脱“被男子征服的历史”的藩篱。我们的女英雄地位“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尽管她们的武艺高强,显然分别居于她们丈夫以上,但上梁山之后每每出征,她们又都随夫而行;排座次时,也只列于其夫之下;她们的出路并不因为她们有一番英雄业绩而放出异彩,她们走的是一条与那个时代的妇女殊途同归之路——“夫唱妇随”、“夫死妇随”。作者把孙二娘与其夫张青的死排在一个章回(第一百一十八回)中;王矮虎去后,扈三娘仅“略战一合”,便面门中一铜砖,落马而死;三女将中唯一未战死沙场的顾大嫂,也只能随着孙新——她的天神、她的主人而去。读到此处,三位女英雄的结局,与以前屡建战功的表现显然相互脱节,令人气闷,令人惋惜。惋惜之余,不难发现束缚三位女英雄性格发展的绳索便是作者思想的绳索,这就是作者“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道德观。

二 在一片咬牙切齿憎恨的前后

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贾氏是《水浒传》中的四位“淫妇”,她们都是与人通奸,被人杀死的。作者有心让她们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然而这几位“淫妇”却引起了众多的争论。

对于这几位女性,作者详略不同地向读者介绍了她们的出身,生

活环境,坎坷遭遇,人物性格,使我们对她们成为“淫妇”前的真实生活有所了解。做人使女的潘金莲“不肯依从”那个大户的纠缠,被“倒贴些房奁”白白嫁与了“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的武大;只因阎婆得了一口棺材、十两银子的救济而“无可报答”,用女儿阎婆惜与宋江“做个亲眷来往”。她们有分别遇上了“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转身的人”,“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的宋押司,“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心思亦不在女人身上”的丈夫,“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的员外。这便是潘金莲们的婚姻——残酷的报复,廉价的买卖,任意的摆布,无奈的依从。这便是“淫妇”们的人生旅程的前期生活。书读至此,引起了人们几多愤恨,几多不平,几多同情。尽管“淫妇”们的生活引起几代人的争议,但都以作者的真实描写为依据,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笔法的成功。

潘金莲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得宋代——封建统治阶级集历代腐朽反动的妇女观之大成的时代。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国女性的脖子上,妇女的命运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社会不给她们以出路,作者同样没有给她们出路。在她们“偷人”、通奸、甚至杀夫之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武松“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取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宋江“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潘巧云被“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上,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贾氏被卢俊义“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尸首”。这就是作者为“淫妇”们

设计的下场。为了使这种设计显得合理,作者分别铺陈了大量的故事情节,在这些故事情节中,作者没有给四位女性一丝惋惜,一点同情,只是一片咬牙切齿的憎恨。而恰恰是这些故事情节,模糊了四位女性性格扭曲的前因,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也引起相当读者对四位女性的憎恨。“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地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鲁迅《我之节烈观》1918年8月15日)三千多年的憎恨,是那么习以为常。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潘金莲该杀夫,阎婆惜该讹诈,潘巧云该堕落,贾氏该通奸。这四位女性的结局是封建时代只追求个性解放、只追求所谓个人幸福的妇女的必然结局。我们不能要求作者有这样的思想态度,问题的关键是,作者在铺陈这些故事情节时,始终抱着“万恶淫为首”、“妇女是祸端”的封建观念,字里行间渗满了这样的女性就是罪恶源泉的说教。而前文关于四位女性身世的交待正是作者“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契可夫《写给玛-符-基塞列娃》),使我们得到了那个特定的环境,得到了那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从而理出了人物自身性格发展的脉络。这样,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就与作者主观的思想动机产生了强烈的典型的撞击。前面读者所阐发的愤恨、不平与同情,并非作者主观意图的产物,而是源于作者一丝不苟、客观如实地叙述。然而,后面“鲜血飞出”和“心肝五脏”的惊人情节,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反映了历史的普遍的心态。一个创作方法的客观如实,一个精心设计的惊人情节,

产生了作者万万意想不到的后果。社会上的潘金莲成了长久讨论不休的话题。文学界也由西门庆、潘金莲这一市民风情画卷,启导出了《金瓶梅》,又由《金瓶梅》启导出了《红楼梦》。这深远影响的产生恐怕不能不归结为现实主义的成功。

三 设计完整的女性形象——琼英

琼英虽是全书后半部才出现的一位女性,却是作者着墨最集中,叙述最完全,描写最完备,结局最“完美”的妇女形象,是依作者主观意图刻画的一位典型女性。若说前面所提三位女英雄,作者给予了过多的男性化的描写,那么“容貌如花”、“玉体轻盈”、“白伶百俐”、“威风凛凛”的琼英,方是“红妆”英雄。作者在“琼英处女做先锋”、“张清缘配琼英”、“张清琼英双建功”等几个章回中着力描绘了这位女将。她的身世,她的成长,她的威武,以至天配良缘,从一而终,以“贞节孝义”之名而归的一生。作者将其作为完美女性的化身加以塑造,以至到了神化的地步。在她的身上不仅有与三位女英雄相同的领兵作战、奋力搏杀的特点,更有其自身的个性。可惜这些特点和个性完全是作者主观意图的体现,是作者落后的伦理观念的标签,绝不是现实主义的“这一个”。她“忠君”,琼英不幸落入田虎的队伍,虽身不由己,而心向朝廷;她“孝亲”,“素有报仇雪耻之志”,“欲报父仇,虽粉骨碎身,亦所不辞”;她“义气”,琼英一接触宋江起义军就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便跟定了这支已经招安的队伍;她“贞节”,张清战死,“琼英哀恸昏绝”,苦守贞节抚养孤儿成人。作者还巧妙地

杜撰了一个故事:“有块美玉,白赛霜雪,一毫瑕疵儿也没有。”“一声霹雳”,“却怎么就变成做一个妇人的尸骸!”由此引出仇夫人(琼英母)被田虎掳去,不从田虎,撞冈而死的过程。虽说此段是琼英报仇的依据,但更见作者对琼英母女二人的颂扬之意。便有了以下“天子大嘉琼英母子贞孝,降敕特赠琼英母宋氏为介休贞节县君,着彼处有司,建造坊祠,表扬贞节,春秋享祀。封琼英为贞孝宜人------”的记载。

书中被琼英石子打翻落马的段三娘,成为作者偏爱的女英雄的强烈反衬,从另一角度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写段三娘出场:“只见人丛里闪出一个女子来”,“眼大露凶光,眉粗横杀气。腰肢坌蠢,全无袅娜风情;面皮顽厚------”好一幅泼妇、刁婆相貌。亮相第一战,便“被王庆就势扭悴定,只一交,把女子颠翻。”起身后“毫无羞怒之色,倒把王庆赞”,仅此一笔不仅交待了此人的武艺,更刻画出此人刁顽的性格。段三娘的婚配是“自己看中意了对头儿”,“虽是段太公,也不敢拗她”,这便更播下了罪恶的种子。对段三娘的死,书中道:“从小不循闺训,自家择配,做下迷天大罪”。在作者看来,其大罪构成有二,即不循闺训与自家择配。作者在几个章回中同时集中刻画了这二位女性,正反两方面相互陪衬。段三娘的行为显得那么龌龊,段三娘的下场令世人不齿;琼英的形象是那么完美无瑕,琼英的言行举止那么符合封建礼教的规范,且有一个善养天年的好结局。作者的用心显而易见。这已经不是在刻画人物,而是要通过这两个人物来表

现作者的观念。它分明告诉读者,一个好女性只有严守闺训,严守礼教,即使在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里,也可以名节昭彰天下,受到推崇。作者妇女观中落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是与孙二娘、顾大嫂相比,作者给与琼英的也是更多的溢美之辞。联系起来看,琼英的品貌出众,武艺超群,高高居于三位女英雄之上。三位女英雄就这样在作者有意或无意中也成为琼英的陪衬人、垫脚人。显然,这是读者不愿意接受的。这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的矛盾,恐怕不能不说是作者妇女观中落后的一面加之“以自己的主观设想来代替生活本身”而导致的。尽管作者颇下了一番功夫,但琼英这一形象仍然苍白无力,缺乏立体感、真实感。关于琼英的许多描写,如她的梦中学艺,宿世姻缘,母亲的“白石”“尸骸”,以至管家叶清到宋江帐中叙述琼英的身世,一谈即合,都是经不住推敲的。由此可见,在塑造琼英这个人物时,作者复杂的妇女观与现实主义撞击的结果是违背了尊重生活、缘于生活的原则,让人物完全隐匿在封建伦理道德的阴影之下。作为作者主观意念投影的琼英,是以规范的封建伦理雕塑成的模特,是作者妇女观中落后一面的产物。因此,人物形象不能光彩照人,不能给后世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和影响。

四 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形象

作者在塑造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的过程中,时而轻轻几笔,为读者献上了一批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形象。那开黑店的张青认为“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不可害”的思想,实则是作者对待生活在封建

社会底层的弱女子们的思想态度。

林娘子算不得贫弱女子,其夫、其父均为京城教头,可算是上层社会的贵妇人了。而自她一出场,便是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妇女形象,只因美貌过人,遭来一场横祸。作者以深沉动人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林娘子短促一生的最后时刻:斥戏、拒奸、劝夫、殉节。在那情长长、恨绵绵的叙述之中,作者尽情歌颂了那忠贞不渝的爱情,歌颂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反抗精神,对林娘子献上了无限真切的敬意,给予了真切的同情。

金翠莲是《水浒传》文始出现的弱女子,被郑屠夫“强媒硬保”、“虚钱实契”霸占了身体,“未及三个月”便被赶出,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作者首先让她在随父卖唱中遇到鲁智深,鲁智深仗义疏财,拔拳相助,使金翠莲父女摆脱窘迫之境,有了一条生路。之后,作者又让她们遇上赵员外,金翠莲被赵员外“养做外宅,衣食丰足”。作者希望这弱女子有一个好的生活出路,把其同情融入两次巧遇之中。

在众多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形象中,李师师可谓引人注目的一个。她是上依傍当朝皇帝,即使“公子王孙,富家子弟,谁敢来她家讨茶吃”,是名著一时的烟花妓女。作者利用她的特殊身份,在梁山队伍招安受挫中选择了这一下情上达的理想人物。作者把李师师放在政治斗争中去写,实际上让她直接参与了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我们看到李师师既有头脑又深明大义,她理解梁山好汉的处境,同情并尊

重他们;她明辨是非,对蔡京一伙深为不满。然而李师师不是政治活动家,而是与宋徽宗有着特殊关系的妓女。作者用调侃的笔调写了李师师对燕青的“嘲惹”,但充分暴露了李师师内心的矛盾和向往。正是作者对李师师的生活所做的客观、真实而深刻的描绘,使读者体察到李师师的追求和痛苦。作者现实主义笔触所到之处,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政治上远远超出达官显宦的妓女,生活上血肉较为丰满的女人。可以肯定的是,《水浒传》的作者以不同于历来封建文人的眼光,以较为别致的笔调,着力刻画了这个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以赞许的口吻强调了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出作者对这位下层女子的爱怜。

在《水浒传》女性形象中,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占相当的比例,除林娘子、金翠莲、李师师外,还有王进的母亲,王有金的女儿,宋玉莲等人物。她们都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有的甚至是次要而次要的人物,是作者为繁衍故事情节而塑造的形象。作者对此着墨不多,有时只是寥寥几笔,便刻画了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以及或贤惠,或刚烈,或柔弱的悲剧性格,给读者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象。作者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这类妇女的同情,倾注了怜悯的爱。作者都为她们安排了结局,即现实生活中的出路。出路不外乎两条,一是被封建社会或传统道德逼得自尽,一是获得暂时安稳的生活,个别人还获得“衣食丰足”的富贵。在作者看来,让自尽的得到褒扬,让获得暂时安宁的使人安慰。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样的出路是悲惨的,是经不住推敲

的。得到褒扬的并没有脱离封建道德观中节烈的范畴,人物也没有摆脱成为封建社会牺牲品的命运;获得暂时安宁的,即使像金翠莲那样嫁给赵员外的,也时时处于监视之中。然而,写于那个时代的《水浒传》,确实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刻画这部分妇女形象时,始终怀着真切的同情,字里行间溢满了这种同情。同情反映着作者对造成弱女子们不幸的黑暗现实的不满,这是作者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笔法在刻画人物,更是作者复杂的妇女观中进步一面的具体表现。

引起我们深深注意的是,作者让获得暂时安稳生活的女性中,包括金翠莲、张太公的女儿等一类人物。这类女性有的曾被恶霸霸占过,有的惨遭强人蹂躏,按照封建礼教的逻辑,这类女性已经丧失名节,已经无颜再生,只有一死了事,成为封建道德的殉葬品。然而作者没有这样做,不但让她们继续生活下去,有的人物,如金翠莲还对梁山事业发生过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致玛-哈克奈斯》1888年4月初)我们认为,作者在对这类女性注入同情时,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已经不自觉地脱离了封建道德的阴影,而是按照真实的生活线索,按照生活的逻辑提炼、刻画人物,这是难能可贵的。

同情弱者,同情下层社会中的弱女子,不把她们一律视作庸庸碌碌、刁钻古怪的下等人,为读者献上了个性较为饱满的苦苦挣扎的下层妇女形象。甚至还以赞许的笔调,描写与此类女性相近的一类“下等人”,如李小二浑家的机警,何九叔老婆的精明,都可以证明,是

作者的现实主义笔法、妇女观中进步一面相统一所产生的效果。

《水浒传》刻画了大量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意图十分明显,即赞扬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水浒传》毕竟是男人的世界,是男子生活、奋斗的舞台。女性形象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即使是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三位女英雄,也不是作者主要刻画的人物。因此,在女性形象中,凡与梁山泊英雄同路的,作者便予以赞扬;凡与梁山泊英雄同心的,作者便寄予同情;凡与梁山泊英雄为敌的,便绝对没有好下场。我们可以把这条线索作为解开书中女性形象的注脚。

“一个经验丰富的作家总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经验充实,则要求广大的、有组织力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同集团和阶级底狭隘的目的对立的。所以,在每个俄国作家的作品里,你都可以发现那些超出他们倾向范围而且在本质上与之相矛盾的过剩题材和多余思想。”(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序言》)从作者在《水浒传》描写妇女形象所表露出的妇女观中,我们已经特别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作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其妇女观基本上是属于那个时代,即封建的、落后的,这一主导思想贯穿在对各类妇女形象的描述之中。作者在对三位女英雄赞颂的同时,依然没能摆脱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不时地流露出“夫唱妇随”、“夫死妇随”的意识。作者在对“淫妇”们无情鞭挞之中,将其提倡的禁欲主义、“女人是祸水”的思想典型化。作者把禁欲,完整地说,是饱口腹之欲,而禁异性之欲,视为英雄好汉的品质,反之便认为是产生罪恶的源泉。作者在对琼英极

力美化之时,更将其妇女观中封建、落后的一面表现的充分无遗。作者在对林娘子的爱情歌颂之时,亦淡淡地散发出“贞女节妇”的气味。

然而,作者究竟是不同凡响的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的文人,目光所及,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各类女性给予了足够的注意和比较,得出较为客观的认识,又构成作者复杂的妇女观中进步的一面。作者蘸着赞颂之情的笔墨,表现了女英雄们的豪情义气、斗争精神,书写下她们不凡的业绩,为我们树立了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形象。在中华大地上,三位女英雄有口皆碑,这难道不是作者的功绩所在吗?普列汉诺夫说:“早期现实主义者是保守的,部分地甚至是反动的思想方式,并没有妨碍他们很好地研究他们周围的环境,并创造出在艺术上很有价值的东西来。”(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当《水浒传》的作者以认真严肃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写作时,当作者以“写尽”的笔法刻画妇女形象时,就不可避免地要与自己的复杂的妇女观相撞击。撞击的结果各不相同。或撞击得融会贯通,人物形象就较为鲜明;或撞击得脱离了生活基础,人物形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血肉,读者也难以接受;或撞击得疑点重重,一时无法解释,引起历代读者关注。随着生活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引出后世读者的争论,使得人物形象大于作者写作的初衷,使得人物的客观效应、后世效应远远超过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因此,对《水浒传》中众多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不但能够使我们深入发现、明确了解封建社会的妇女生活,展开广阔的真实生活的画卷.

缠小脚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李后主的一个窅娘别出心裁,用帛将脚缠成新月形状在金莲花上跳舞取悦皇帝。后来这个做法流传到民间,缠小脚之风渐渐普及到了百姓人家。但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战国时期,缠小脚就已出现了,或许更早还可追索到商代。总之,缠小脚这一封建社会的恶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残害了数不清的中国妇女。可以说,缠小脚是父权制传统下“男尊女卑”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据记载,民间女子从四五岁就开始缠小脚,到成年时脚长若不超过三寸,即成为备受赞赏的“三寸金莲”。在当时,这样的小脚被认为是“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长相、身材再好的女子,如果是一双天足或脚缠得不够小,就会遭人耻笑,并且嫁不出去。“好大脚”也成为漫骂、羞辱妇女最难听的一句话。而实际上,小脚“美”是以女性身心被摧残为前提的。缠小脚的方法是通过人为的强力,野蛮地造成女子两脚的跖骨脱位或骨折并将之折压在脚掌底,再用缠脚布一层层裹紧,被缠足的女性步履艰难且疼痛非常,更有可能引发残疾和致死。民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的说法,就是女性千百年来遭受这一苦难的集中反映。而一旦把天然的脚缠成了“三寸金莲”,女性在劳动和交往方面必定是十分不便、大受制约,惟有困守家中,站立、行走必扶墙靠壁,不仅“男主外、女主内”顺理成章,“男强女弱”也成了事实,女性若有什么不满、反抗、私奔之类更是难上加难了,惟有忍气吞声,听任摆布。事实上,这种违背自然与健康、建立在摧残妇女身体基础上塑造出来的“美”,不仅是美的极度扭曲和变态,对于父权制社会施行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也的确收到了强化的实际功效,正如《女儿经》所说:“恐他(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缠小脚因男性的癖好而兴起,而男性的审美观畸变也因“三寸金莲”益发不可收拾,直至女性被摧残的小脚成为激起男人性兴奋的重要物品。据记载,自宋代开始,在许多妓院的欢宴中流行起一种“行酒”游戏,从头至尾突出的都是妓女的小脚和她们的小脚鞋,狎妓的嫖客把酒杯放入妓女的小脚鞋里来传递、斟酒、饮酒。直到20世纪初,仍有一些男人喜欢参与这种“行酒”游戏,并为有机会使用妓女小脚鞋中的酒杯来饮酒而兴奋不已。至于历代的酸腐文人,更是兴趣盎然地把探讨小脚当作“学问”来做,不惜笔墨,撰写文章,细细品评,以卑琐为乐事,惟恐未把男人玩小脚的美学成分和调情作用诠释清楚。如清代有一个叫方绚的文人就自诩为“香莲博士”,写就了一篇题为《香莲品藻》的文章,费尽心机把小脚划分为五式九品十八种,并因此出了名。

至于被摧残得骨骼折裂、关节脱位、血肉模糊、脓水淋漓的畸形小脚何以成为中国男人的性目标?这是因为,缠小脚在封建社会是妇女的极度隐私,除了丈夫和关系极密切的人之外,不能随意让人观看,这便使小脚与性的隐秘牵连上了,甚至认为把握不当的话会引发淫乱,小脚即为“导淫之具”。酸腐文人的说法是,缠小脚不仅使女子的步态更加袅娜妖娆,还会使男人在白天“越看越生怜惜”,在晚上“愈亲愈耐抚摩”。小脚美的最高标准也被他们确定:一肥、二软、三秀,“且肥软或可以形求,秀但当以神遇”等等。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对小脚病态的爱慕、艳羡和崇拜,而将摧残、畸形当作美来欣赏把玩,可见在传统父权制文化背景上中国的男性审美观念已腐败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但是,就在对女性摧残得最严重、小脚崇拜最张狂的清代,一批有识之士如李汝珍、俞正燮等人,对这一社会恶习进行了严厉批评。李汝珍在其《镜花缘》一书中提出,“女子本是好好的”,而男子却偏使之“矫揉造作”,缠小脚使她们成了“异样”,更指出“何以两足残缺,步履艰难却又为美?”著名的改革、维新派人士康有为,1898年向光绪皇帝呈了“请禁妇女裹足折”,历数缠足恶习于国于民的害处,认为“最骇笑取辱者,莫如妇女裹足一事”,明确主张“严禁妇女裹足”。满清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孙中山作为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正式下令禁止缠足。到了“五四”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缠足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到了反缠足运动之中,把反缠足作为争取中国妇女解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时,不论是中国的女人还是男人,都开始认识到缠小脚根本就不是美,而恰恰是压迫、耻辱与腐朽的象征

中国古代的女性美和文化

青年演员

今天的中国人对于美女的评价大抵是身材雕浮玲珑,面部轮廓立体,大眼睛双眼皮几项,这些很大程度上是西化了的审美观,比如在汉代以前就很少见到对女性身材的描绘,基本上以面部描写充斥字里行间,写体态也是从衣饰姿态来衬托。眼睛是面部审美的核心所在,所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个“倩”字道尽了女性眼神的魅力。
翻阅历代的工笔仕女画册,有一对细长的竖起的凤眼(即外眼角上飞)基本上是华夏画中美眉共同的特征。五官搭配上讲求精致,比如嘴唇:今天是以厚而丰满的嘴唇为性感,但在古代正好相反,樱桃口才是人们所疯狂的,那时的女孩子不仅不涂上满嘴的口红,而且还故意只涂唇中部的一点,以产生小口的错觉。
有趣的是,在历代仕女图上所画的美女,基本上都是单眼皮,而且面部扁平。大概是当时汉族的华夏血统还比较纯粹的原因吧(大眼睛、双眼皮和南方越人血统的加入有关)。而且汉人传统脸形是喜欢圆脸的,到了后来才刀条脸一统江山。
今天的人对女性总喜欢强调身材,以“三围”为标度,三围者,胸、腰、臀三分天下各有其一。在此三者中,古人对腰最为重视,直接描写也最多,粗腰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杨柳腰”。西元前6世纪就有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的典故了;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不过腰身不仅要纤细,而且更重要的是姿态上要轻盈灵活,走动时才能摇曳生姿,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古代的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相对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大乳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至于臀,古人似乎要难以启齿一些,其实中国古代也是崇尚臀部丰满的,但受礼法拘束不便明言。(一般来说,只有崇尚暴力的民族喜欢瘦削的窄臀,这是题外话)
宋代以前,汉人像今天的日本人那样是跪坐在席上的,由此形成的今天大和民族的“大根腿”,早已举世闻名,而以前的华夏是否也是如此,不得而知。不过汉族传统对女性的腿的欣赏一直处于隐蔽地位,远不如女子的脚的地位突出,恋足的小巧式审美发展到极端—自南唐开始,汉族出现了缠足的习俗,缠足的真正原因,许多人只含混的解释说是欣赏脚小之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臀围的一种变星—它可以束缚血液不流向下肢,迫其集中在中间地带,使臀部硕大丰满,这无疑是一种畸形的审美。《镜花缘》里藉吴之和之口反对缠足时说“细推其由,与造淫具何异?”,其实点中了问题的要害。
到了唐朝,物质产品丰富。额宽、脸圆、体肥成为美女的标准,还有一种独特的的崇尚鹰勾鼻的风气(可以参看昭陵的石雕)。唐人以“肥”为美(注:在古语里称呼肥胖为肥不为胖,就像本来“身”也不是身体的含义一样),但这种“肥”与今天的脂肪过剩、大腹便便的臃肿虚胖毫不相干,而是一种骨骼均匀、肌肉结实的美,让女人充分展现出东方的华贵之美。
唐朝风气也很开放,以穿著暴露为时尚,服饰流行低胸半裸装、单层丝绸罗纱的时髦装束,甚至一度崇尚裸体。从流传至今的一些唐朝壁画来看,那时候侍女甚至有全裸的。敦煌词中有记载如:“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云谣集。风归云》)
这样过度的风气在唐以前还没有过,可能是与唐朝盛行佛教有关,也可能是与“胡风”有关,就像朱熹所说的那样:“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不过总体来看,古代的汉族对性的禁忌很少,所以才会两千多年来一直穿开裆裤。这个风气开始转变是在宋朝,很大程度上和游牧民族的入侵有关系,汉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子不得不如此,再加上理学兴起推波助澜,从此女子开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保守的风气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与此相对应的是,大气铿锵、朴素简约和细腻柔美是汉族文化的两面。安史之乱是汉族文化特征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转变,贵族家族消失了(这个归根结底和中国的封建历史实在是太长了有关),在此之后前一面逐渐失落,而另一面却畸形繁荣,甚至发展到病态的地步,比如明清一代的工艺美术、建筑陈设都是以装饰雕花之艳丽、繁缛闻名的。又以书法为例,书法本分碑体和帖体,但唐以后,古朴遒劲的碑体就逐渐衰落,而软性的帖体则大行于世。
这些转变大概在宋朝就开始了。入元,蒙古人在中原有效折腾了100年,几乎造成了中国历史传统的断档,残酷的屠杀和精神上的空前失落,只使宗教前所未有的盛行。到了明朝,真正意义上的汉文化大部分都已经失传,虽然明王朝的统治者也曾经试图找回一些传统,但那些文化底蕴并不深的朱明皇族大部分都没有能重新找回来(无它,中国真正的的贵族阶层基本上唐后就消灭了),有的甚至还恶化了。
直到今天,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提起中国文化,基本上想起来的就是京剧、旗袍、功夫、花瓷、年画、八仙桌、曲艺之类的,这些都是明清的遗产,真正的汉唐文化已经远离了我们的视野……


作文:历史评价 四百字左右
诸葛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于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治世安邦,仁义皆施;战伐攻略,以心为上者;神机妙算,攻伐策略成竹于胸;排兵布阵,犹如家常,称之为神人也不为过也!种种如斯,但我对诸葛亮也不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何?我认为他身上有一种古之文人的迂,有了这种古之文化人...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的作文简单介绍三百字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小字玉环,道号太真,陕西华阴人,后随家迁至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独头村)。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有待查证)。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为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后经大臣推荐,唐玄宗见她有...

324字说尽中国史
324字·说尽中国历史: 自羲农,至黄帝。 并顼喾,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 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 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有关汉字历史的资料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 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

长城的导游词五百字怎么写?请教我。
需要提醒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不光是秦、汉、明等汉族统治者修筑长城,像北魏、北齐、北周、东魏、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都也都修筑过长城,而且金朝修筑的长城长达2500公里,是少数民族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细算起来,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经过二千多年的时间,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这些...

关于长城的资料 急 一百字左右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

推荐一本书西游记400字
我推荐一本书西游记400字这么写:《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游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共分为100回,以取经之路为主线,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神话画卷。它主要讲述了唐...

中国古代有关诚信的小故事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1、尾生抱柱 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之后,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2、孟信卖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

,谈一下你对古琴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一、古琴的起源及名称演变 古琴,被誉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三千五百年之前。古籍中记载,伏羲、神农、黄帝等古代神话人物都与古琴的创造有关。其中,伏羲作琴的传说最为广泛流传。古琴最初为五弦,后来经过文王和武王的改进,增加了两弦,成为七弦琴。这一变化,使得古琴的音域更加宽广,...

关于我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理由100字左右
关于我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理由100字左右《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中国古代的妇女有什么讲究 -
弓宽一夫: 唐代以前妇女无冠,现在戏台上用的凤冠出现得很晚.女子十五而笄,即同男子二十而冠一样,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用纚(音“喜”)包住,插笄固定,表示从此成人,可以婚配了.所以后代称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为“及笄之年”或简称“及笄”...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古代女子礼节 -
弓宽一夫: 中国传统礼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立身的根本.--------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对古代封建女子认识800字作文 -
弓宽一夫: 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因此较之现代而言,它忠贞、内敛含蓄、不自由不自主,但又淡泊隽永.受古代社会阶级门第等的限制,所以古代的爱情故事多以悲剧结束;同时古代的婚...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古代对女人有哪些称号
弓宽一夫: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对于古代女子三从四德的理解 -
弓宽一夫: 因为妇女在古代的地位比较低 在没有嫁人之前很少根本不能与陌生男子说话 而且行为举止都要很符合封建礼教才可以 所以古代的理学家们 给妇女们订了三从四德的说法 以规范女子 所以妇女如果被指没有遵守三从四德就会被人耻笑 看不起的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求一篇形容古代女子的文章…… -
弓宽一夫: 江南女子,这四个字令人立即想起的,应该是美丽女子的形象.江南所指何地,古今说法不一,但是,大致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这便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这一带地区属于我国版图的中间地带,气候温润,水土柔和;社会经济开发较早,物产丰富...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帮忙编一个古代女子的故事 -
弓宽一夫: 女人裹脚不是从清代开始的,一直上推,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反正,唐朝人不裹脚.裹脚之风兴盛于明清. 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妇女是不裹的.而且当时对裹脚的要求只是纤直,还不至于到后世伤筋动骨那么厉害. 据说,古...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中国十大传统女性 论文 -
弓宽一夫: 不是一成不变,但是自妇德产生伊始,贞顺节义逐渐为人们(主要是男人)所认同,且日渐占据上风. 《列女传》作为一部古时候女子出嫁前必读书目之一,该书收录了上古乃至秦汉时期杰出妇女的事迹,分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中国古代著名女子及事迹 -
弓宽一夫: 女娲,黄道婆,花木兰,扬门女将,梁红玉,冯婉贞. 汉代开国第一后--吕稚; 南北宋朝最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才女--卓文君,蔡文姬; 和亲公主--王昭君; 中国第一女皇帝--武则天...

铁山港区19187497138: 有关民俗的文化散文,要1000字左右的~~谢谢~~~ -
弓宽一夫:可以参考一下-------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 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民俗与人俱来,与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