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这么久,愿不愿意和我在一起,这句话用苗族语言怎么说?

作者&投稿:止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秋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月饼的由来又是什么?~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相关】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一天,在外亲属都要回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这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刻”。节前,盐城民间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通常人家除从食品店选购各种馅心的月饼外, 还购买鸡、鹅、鸭等家禽宰杀, 同时还买些藕、梨、菱等。此日,早上多吃圆子或饼, 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西区俗称“粘烧饼”) 或藕饼。旧时, 晚上各家都要“敬月光”, 由小儿取果物于盘,置方桌子室外,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家人相聚拜月。贫困人家吃普通米饼,富裕人家大摆宴席, 吃团圆酒。现时, 城乡 “敬月”之俗已不多见, 民间其它习俗尚存。一些机关和群众团体经常于此节举行港澳台、侨胞的茶话会、联欢会, 工商企业举办金秋供货会、洽谈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赏月之机,聚会、吟诗、写字作画等。

中秋节的来历, 盐城民间传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古代帝王习惯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古时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农历八月十五刚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们除称八月十五为 “中秋” 外, 还称“仲秋”。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达官文士也跟着效仿,此俗逐渐传入盐城民间。于是在盐城每逢中秋就有了祭月、拜月、赏月的风俗。据说,此俗与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之说有关。相传有一年,八月十五夜里,唐明皇做了一个梦,他在道人罗公远陪奉下沿着神奇的拐杖开辟的道路,飞向月宫,走到美丽的宫城门前,顿时觉得有股寒气逼人,香气扑鼻,定神一看,门前一棵硕大的桂花树下,一只白兔正在捣药,门头上镶着写有“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字的巨幅匾额。他们进了广寒宫,到处是奇葩瑶草,一派琼楼玉宇气派。在雕梁玉柱、富丽堂皇的大厅里,身穿洁白透明的轻罗玉纱的几百名仙女翩翩起舞,舞姿十分优美,乐曲悠扬悦耳。梦醒后,唐明皇赶紧命手下的人记下月宫里的曲调, 经过整理,便成了后来流传民间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1、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
  事迹介绍:
  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遭遇的麦莎台风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
  2005年8月8日,青岛崂山区,成百上千的人们在岸边观看“麦莎”台风带来的海潮。一个巨浪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正在岸边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冲出人群,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在离岸大约20多米处抓住了落水女青年,但又被一排巨浪打散。
  魏青刚爬上岸以后,青岛市民警也已携带救生器具赶到。魏青刚对民警说:“我下去过一次,熟悉情况,让我再下去吧!”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汹涌的波涛中,但是没能成功,头晕目眩的魏青刚不得不又返回岸上。
  稍稍缓过神,魏青刚再次跳进大海。他顶着巨浪,一点点地靠近……他紧紧地抓住落水女青年的手,岸上的民警急速拉着救生圈上的绳索,将他们拖向岸边。
  经过连续三次、长达40分钟的生死较量,落水女青年终于被魏青刚营救上岸。
  人们询问他姓名的时候,魏青刚都没有回答。他穿着被海水泡透的衣服、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缓步走回了位于半山腰的工棚里。晚上,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自己救人的经历。
  当地电视台当晚播发了由一位钱先生提供的DV影像,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人们都不知道英雄是谁。直到事发三天后,协助营救的派出所民警通过查验身份证明,终于确认了英雄魏青刚的身份。
  解说词:
  ——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颁奖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2、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
  事迹介绍:
  丛飞,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歌唱家郭颂关门弟子,36岁。
  丛飞是个会唱歌的人。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他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这样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解说词: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叫“丛飞”,“丛”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颁奖词: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成回国,夺得连续空缺六年科技大奖的学者黄伯云
  事迹介绍:
  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中共党员。
  黄伯云教授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7月出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为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国家飞机刹车材料重点工程和创立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粉末冶金高技术辐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9项,80余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黄伯云教授现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主编等。
  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红灿灿证书,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黄伯云院士和远在长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60多名成员心潮澎湃,激动万分。20年的努力,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上述领域跨进世界前沿。
  解说词:
  ——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获奖者,他也许没有听到这个语言,但是他用他的行动来诠释了这个演讲词的内涵,1988年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美国读完硕士、读完博士之后归国的留学生,十年后就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今走得更远。
  颁奖词:
  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4、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
  事迹介绍: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李春燕, 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解说词: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
  颁奖词: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5、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
  事迹介绍: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便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解说词:
  ——哥哥这个称呼在他心里有着独特的分量,因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劳,因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体验,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
  颁奖词: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仍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6、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
  事迹介绍:
  在1969年这一年,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多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7年来,无论刮风下雪,每年他都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当知青开始返城的时候,妻子对守墓不理解,提出离婚。陈健二话没说,放弃了房产和孩子。他坚持要守墓。
  在陈健家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将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
  解说词:
  ——在1969年这一年,一个叫金训华的知识青年和一个叫陈健的知识青年,一同为了抢救公共的财物跳入了江水之中,然而后来陈健上来了,金训华就再也没上来过,之后这37年,陈健是怎么度过的?
  颁奖词: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红火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7、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
  事迹介绍:
  女,1976年11月出生,聋哑人。
  邰丽华目前就职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节目》一炮打响。当身具优美舞姿和娴静神情的邰丽华与20位同样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伙伴站在舞台上,用千手千眼将爱撒向人间时,没有人还会记得他们身有残疾,剩下的只是心灵的震撼。邰丽华与伙伴们用汗水和努力证实,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解说词: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我说“花开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花开社”呢?他们告诉我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
  颁奖词: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8、保家卫国,为打造雄狮锐旅而鞠躬尽瘁的司令员杨业功
  事迹介绍: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他一心一意想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
  解说词:
  ——这位获奖者,他不能来到我们的颁奖现场,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在好多年前的话会非常正常,因为那个时候替他出场的总是发射极其精准的导弹,而他始终在幕后,但是他今天不能到达是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射的不是导弹,而是人性中的一束束光辉,并且准确地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最脆弱的部分。
  颁奖词:
  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9、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事迹介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木里,地处四川凉山州西北角,中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地势险,平地少。多少年来,邮件传递也只能靠乡邮员步行背送。直到1960年,境况才有所改变,乡邮员开始配马——马班邮路由此而生。王顺友就是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1995年的一天,邮路上骡子受惊后腿乱踢,王顺友的肠子被踢破了,他捧着肚子,连走9天,终于送完邮件。当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气若悬丝,奄奄一息。 1988年7月,雅砻江上溜索绳突然绷断,王顺友人摔在江岸上,邮件却弹入水中,顺江而去,王顺友跳进江中,把邮包拖上岸。
  除了送邮包,王顺友还自掏腰包,从城里带回了良种送给深山中的乡民。现在,深山里不仅庄稼亩产上升,冬天这里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王顺友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解说词:
  ——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颁奖词:
  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10、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见证中国实力飞跃的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事迹介绍:
  “没有哪一年会让这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好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去年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聂海胜完成了5天5夜115小时的太空之旅,国人为之瞩目。
  颁奖词:
  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11、《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颁奖词: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王仍缙

  〔明〕字伯云,漳浦(今福建漳浦)人。王道州会之曾孙,为邑诸生。善大书。著吾庐草。《漳州府志》

  蔡新

  蔡新是漳浦县下布人。乾隆元年(年)丙辰科进士。翌年,授翰林编修。当时,乾隆皇帝想考察词臣的学问根底,命他们每日呈上经、史讲义,要求各抒己见。蔡新所上讲义,很有见解,由此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
  乾隆九年,他到上书轮值,尽心皇子们读书。不久,朝廷要从翰林中考选监察御史,蔡新经考试名列第一,但他不去,自愿留在上书,最后升任侍讲。
  乾隆(年),蔡新母年事已高,他请求返乡省亲获准,后又请求在家奉养母亲终年。偏偏这时接到谕旨,要他担任上书总之职,他上疏恳切陈辞,说他自小没父亲,是寡母教养成人的,应报母恩。这话感动了乾隆皇帝,下诏:并不是马上令你来就职,可以日后再来。
  由此,蔡新就安下心来侍奉老母,达十年之久。这期间,乾隆皇帝经常将自己御制诗文派专使送令蔡新阅看,并时不时颁赐礼物给蔡新。蔡新直到老母过世后才上京复职,以后几年间,皇帝对他信任宠爱加倍。他历任刑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后又改授礼部尚书,兼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直到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因他年事已高,特准他可以骑马入紫禁城。乾隆四十九年,蔡新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他要求告老还乡,乾隆皇帝一再挽留,说:“明年正月千叟宴,二月临辟雍讲学,都是盛典,待典礼完毕,你再回去吧。”
  第二年年辟雍讲学之时,乾隆皇帝按例亲临太学,蔡新以大学士统领国子监,坐讲《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有几百人参加。乾隆皇帝且为他赋《临雍》诗,表达了将他看为兄弟一般的感情。因为蔡新比乾隆大四岁。可见他们君臣之间情谊之深。

  黄道周
  黄道周(-),字幼玄,石斋。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天启二年()进土,崇祯三年()四月任右中允,以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谪戍广西,福王宋弘光时官至礼部尚书。弘光失败,又与郑芝龙等拥立唐王朱隆武,官武英殿大学士,率兵抗清,至婺源为清兵所俘,顺治三年()被杀于南京大中桥。
  黄道周学问渊博,精天文历数诸术,工书善画,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为人严冷方刚,不谐流俗。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玑》、《太函经》、《续离骚》、《石斋集》等。
  黄道周书法,以魏晋为宗,峭历劲遒,行、草、真、求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宋牵《漫堂书画跋》称“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清王文治称其:“楷法格调适媚,直逼钟(繇)、王(羲之)。”秦祖永谓“行草笔意,离夺超妙,深得二王(羲之、献之)神髓”。黄道周传世书法代表作品楷书有《孝经》、《石斋逸诗》等,行草书有《山中杂咏卷》、《洗心诗卷》等。

  “治台名将”蓝廷珍

  蓝廷珍(一六六三至一七二九),字荆璞,漳浦县湖西人。康熙三十四年任浙江定海营把总,四十四年升温州镇右营游击,五升澎湖副将、南澳总兵,六十年上书自荐,出师征战朱一贵义军。

  平台后,蓝廷珍奉命继续留台,署理提督职务,前后三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蓝廷珍对的治理和开拓,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远见的建议和措施,对的历史发展生成了深远的影响﹔表现了他在事关中国领土问题上的眼光和从政能力,从而确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清初,大量山地尚未。清廷统一后,对的地位尚未引起统治者足够的认识。在朝廷内,曾就弃留问题展开一场争论。一些糊徐朝臣主张"守澎去台",遭到施琅等官员的坚决反对。经过争论,清决定设府,隶属福建省。但是有关治理问题的看法仍不一致。局势平定后,闽浙总督满保以山地土番难治为由,把山地划为"弃土",下檄文划界迁民,禁止出入。对此,蓝廷珍坚决反对。他反复上书满保,力主积极开拓山地。他说:"人无良匪,教化则驯﹔地无美恶,经理则善。莫如添兵设防,广听开垦,地利尽,人力齐,鹦鸣狗吠相闻,而彻乎山中,虽有盗贼,将无捕逃之薮。何必因噎废食,乃为全身远害哉?"谈到"划沿山之界,禁出入"之弊端,蓝廷珍更是感慨陈词,历数其六条"可虑"之处,呼吁不可随便抛弃一寸土地。他说:"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令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过此再四、五十年,连内山山后野番不到之境,皆将为良田美宅,万万不可遏抑。"蓝廷珍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满保的采纳,取消了划界迁民的计划,并上奏朝廷增设行政区字段,雍正元年,增设彰化县、淡水厅和澎湖厅。

  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朝廷监于征战郑氏和朱一贵义军,都先驻军澎湖,再进兵,拟议将总兵官移驻澎湖,只设陆路副将。"廷珍以为不可,上书论?uot;。他说:"若果台镇移澎,则海疆危若累卵……以澎湖总兵控制,犹执牛尾一毛,欲制全牛,虽有孟贲之力无所用之,何异弃乎?一去,漳、泉先害,闽、浙、江、广俱各寝会不宁,即山左、辽阳皆有边息。廷珍无识,以为此土万不可委去,若遵部议而行,必误封疆。"清廷认为蓝廷珍"语可多采",取消了移驻总兵之议。清初地方未靖,治安比较乱。蓝廷珍的治理办法是:实行保甲制度,加强乡政建设﹔实行团练制度,加强防务建设。他在、凤山、诸罗等县设大乡总四名,乡长二十六名。乡长由品行端正、干练勤谨、家资殷富的人担任。每乡配游兵数人,供奔走使令之役。一家有盗,则周边协力堵截擒获。大乡总统辖数个乡长,负责督查。乡长如有失职,大乡总不报者同罪。乡长三次不能破案者革职,三年没有过失者量行擢用。防务方面,、凤山、诸罗各编练乡壮五百名,县丞巡检各编练乡壮三百名。"无事则散之陇亩,有役则修我戈予,乡自为守,人自为兵,此万全之道也。"

  篮廷珍还亲自组织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他率领官兵开垦了"蓝兴堡"(今台中县太平乡、大雅乡、鸟日乡和台中区一带),成为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官垦之一。蓝廷珍一生二十四次受朝廷赏赐。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雍正二年晋京冕驾,雍正帝赐他到马兰峪谒景陵。雍正七年卒于任所。故后赠太子少保,全礼祭莽,缢襄毅。其子蓝日宠,官铜山营参将,孙蓝元枚,历任镇总兵、江南提督。蓝廷珍在漳浦县湖西乡的故居--蓝提督府第,至今由其后裔居住保管。

  阮蔡文

  阮蔡文—— 和平使者,字子章,鹤石,福建漳浦县人。其父在江西做生意,于是随父徙居在江西南昌。11岁时文章就已写得相当不错,并且性格刚毅,臂力过人,喜爱舞弄刀枪剑戟,邻里的小孩都害怕他。 13岁时因文章颇优而补为诸生,成为县学学生。这时家道中落,阮蔡文只好随父耕种。他的父亲也粗通文墨,从场上以廉价购来被虫蛀坏的书,教他继续读书。 阮蔡文书读得很艰苦,经常是一边劳作,一边读书。有时冬天没有棉衣,他就用斧头砍上几百斤的树根,围起来而读书。其父死后,为了赡养母亲,阮蔡文就以教村里的儿童为生。24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以后又参加了几次,皆不中。科举考试虽不顺利,但他却留心经世,有经世致用之心。凡他所到过的南北山川呃塞险易,沿海岛屿,以及东南部诸少数民族的情况,莫不在他胸中了然。齐语、楚语、吴语、越语、闽语、粤语等各地方言,以及苗族、瑶族少数民族语言,他只要入其乡便很快学会,而且声调惟妙惟肖,没有人能分辨出来。 阮蔡文的一个族叔阮钦当时任台州副将,于是他前去投靠,任为书记。没过多久,其母病逝,阮蔡文扶柩回到家乡漳浦。当时漳浦县令陈汝咸正举办讲经大会,每月两期,阮蔡文回到漳浦后即前去参加。在讲经大会上,阮蔡文高论古人的治乱得失,救时急务,受到当地文人学士的交口称赞。康熙四十五年(),阮蔡文前往京城读书,三年后回到家乡,受当时的福建巡抚张伯行所邀请,进鳌峰书院讲程朱理学,并且编纂先儒之书。第二年,漳浦、泉州发生大饥荒,阮蔡文倾囊救助在乡的族人。康熙五十一年(),海盗陈尚义有归降之意,但尤犹豫不决,只派遣其部下赴兵部请降。当时陈汝咸为御史,奏请皇帝愿前去招降,并推荐阮蔡文随同前往。到了登莱,他们径直上海盗船,见到陈尚义,阮蔡文示以威信,陈说利害,最终使陈尚义接受纳降。由于此事,阮蔡文被康熙帝召见,康熙问他:“你一介书生,此行又很艰苦,你是否感到很害怕?”阮蔡文回答说:“我仰仗皇上的威灵,顽梗革面,没什么可害怕的。”然后康熙又询问了一些海上事宜,阮蔡文都回答的非常清楚详细。于是因功被授予知府,还没上任又改授为厦门水师中营参将。第二年,调任为北路营参将。 诸罗县知县周钟瑄,是一个非常廉洁严厉的官员,他与阮蔡文一见如故,非常谈得来。在与阮蔡文相处共事的时候,能和衷共济,相互支持。阮蔡文和他一起,整饬吏治,约束官兵,安抚番黎,并捐出银两建学校,废除所管辖范围内的一切陋规。他们躬历沿海一带,增置要害营汛。北路一带方圆千里,半线(今彰化县)以北地区,汉族较少,而当地少数民族较多。大肚、牛骂(今台中县境内)、吞霄(今苗栗县内)、竹堑(今新竹县境内)诸地方,山川险恶,水土极差。南炭(今桃园县境内)、淡水(今基隆)穷年阴雾,极少有放晴的时候。这里因产硫磺,所以总是毒气弥漫,气味难闻,是郑成功投放有罪之人的地方。直到康熙四十九年(),这里才开始设淡水防兵,戍卒多病死,能生还的不到三分之一,巡哨更是从来也不去这里。阮蔡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计前往,他的随从部属坚决反对,痛哭流涕地劝阻他。阮蔡文却回答说:“虽说是弹丸之地,却关系到福建的安危;淡水又是的关键。由淡水到福建,如顺风的话,一天即可到达。况且这里汉和土著杂居,逃到岛上的亡命者一天天增多。如果不熟悉这里各方面的情况,又怎么能够控制和调度呢?”于是他自备帐篷、铺盖,前去察看调查。在调查的一路上,他白天或者骑在马上作诗,夜晚秉烛记下他所走过的地方情形,无论是山脉、河流、气候,还是物产、风俗,他都详细地记载下来。他还写出祭文,祭奠那些在历年的战争中在淡水阵亡的诸将士,文章偻怆激烈,催人泪下。在他所经过的地方,那些原住民准备好牛羊酒食,在道路边迎接他。阮蔡文一 一答谢,无所接受。他还召来社学中的原住民儿童,告诉他们说:“我是你们的老师,不要害怕。”在儿童中如果有人能背诵四书的,就奖励给他银币。他还给原住民讲解君臣、父子之大义,反复不倦,当地少数民族都非常感念他。 没料到在途中阮蔡文竟染上瘴气病,回到家中病虽痊愈,却留下病根。后来升迁为福州城守营副将,在赴京途中,病逝在旅舍,终年50岁。

  蓝理

  蓝理(一),字义甫,文山,漳浦县赤卫乡人。康熙十五年(年)授建宁游击,升灌口营参将.二十一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闻蓝理英勇,荐为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二十二年率舰船从东山出发,直驶澎湖。海战中,蓝理腹部受伤,肠子流出,他拖肠血战,功居第一。三天後又大破郑军,再立战功。战後,康熙称他“破肚总兵”,先后两次为他题写御书榜文“所向无敌”、“勇壮简易”,御赐花翎、冠服。接授宜化府总兵官、浙江定海总兵,升福建陆路提督。

  林亮 

  林亮(—),漳浦人。康熙四十五年(年)任水师右营把总,年升福宁镇左营千总。年调桐山营(福鼎)守备,翌年任澎湖右营守备。年朱一贵起义,林亮奉命率军入台进剿,以军功得浙闽总督满保手书褒扬。年升水师副将,又授镇总兵官。又以招抚番族社之功,得皇帝奖银一万两。林亮以奖金购漳州土布、漳烟、盐、糖等赠送各番社,深得人心。年移缜浙江定海,病逝任上。赐葬漳浦西北郊。

  蓝鼎元

  蓝鼎元(一),字玉霖,鹿洲,漳浦县赤岭乡人。蓝廷珍之族弟,年随蓝廷珍出师入台,平台后又在住了一年多。他出入军府,筹划军机,处理政务,提出了很多治理的策略,被誉为“筹台之宗匠”。清在增设绥化县、淡水厅,升澎湖通判为海防同知,添兵分戍,多出自蓝鼎元的建议。有《东征集》、《平台纪略》、《鹿洲公案》、《女学》等著作行世。年到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年任广东普宁知县。年任广州知府,到任一个月后病逝。

  吴沙

  吴沙(—),漳浦县石榴乡象牙村人。乾隆二年)渡台,先居淡水,再迁三貂社,集结和率领漳、泉、粤三籍入垦兰阳平原,成为史上声名赫赫的“开兰始祖”。兰阳中原本由原住民世代经营,漠人难以入垦,吴沙经过九年时间的筹划和准备,於年农历九月十六日,率千馀人,乡勇二百馀人,善番语者23人入垦。不到一年时问,先后开垦了头围、二围、三围几十里地。嘉庆二年(年)农历十二月初九,因积劳成疾逝世。其侄吴化继续领导开垦,垦地所及达四围、五围、员山、汤围、柴围、大湖围等广阔地区。

  木偶艺术家杨胜

  杨胜(-)福建漳浦县佛昙镇大白石村人,出生于布袋木偶戏世家。四代均从事布袋戏艺术。七岁从父杨高金学艺,十四岁出师,即被“金福春”布袋戏班聘为主演,享有“童子头手”的美称。其艺术继承了“福春派”戏状元杨高金的传统,并能博采众长,吸收各家木偶戏流派的精华和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福建北派布袋戏艺术的代表。他从二十岁开始就在闽南出了名,有的村社长年包下他的戏班。
  杨胜的木偶表演,富有京剧韵味,善于刻划人物性格,舞台动作明快,节奏感强。旧时,布袋木偶表演仅局限于上半身,下半身没有动作。杨胜为木偶穿上彩裤,配龙头靴,模拟京剧台步,设计了木偶的走路动作,表演更为逼真。对水袖的运用、武打动作的程式化。特技的使用,也均有创造性的发展。他尤其擅长武打戏和抒情戏。双手能同时表演两个思想、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如在《蒋干盗书》,他把周瑜、蒋干的对手戏演得十分准确和深刻,连素有“活蒋干”之誉的京剧名丑萧长华看了他的演出后也大为赞赏。《浪荡子》也是杨胜的拿手戏,他双手操纵浪荡子夫妻两个木偶,表演动作细致而协调,上海许多艺术家同声赞扬这是木偶戏刻划人物性格和内在感情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在《雷万春打虎》这出戏,他先后操纵五个木偶,创造了五个不同的形象,这种一心二用或多用的表演技艺是其它剧种的演员所望尘莫及。
  但临解放的前几年,戏景凋零,大部分木偶戏班散伙,身怀绝技的杨胜,被迫走投无路,只好回老家种田。解放后,漳州布袋戏如枯木逢春,年杨胜在漳浦县组建了艺光布袋木偶剧团,年8月参力口福建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一等演员奖。9月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又获特种艺术表演奖。o年9月随同中国木偶艺术团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残联欢节,他与陈南田主演的《大名府》、《雷万春打虎》双获表演一等奖,各得金质奖章一枚。他先后四次出国献艺,到过苏联、捷克、罗马尼亚、法国和印尼等十多个国家访问演出,到处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前苏联,他被聘为苏联戏剧家协会名誉会员。
  他致力于培养新生力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位采用现代教学传授布袋戏的著名艺术教育家。曾应聘到中国木偶剧团、上海木偶剧团任教。年他回到漳州艺校,任木偶科班主任;先后为漳州、黑龙江和福州培养近二十位的布袋或艺术人才。他的学生成才率很高,许多都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他呕心沥血地编教材、制教具、口传心授,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林振夏、夏乡执笔在《福建日报》连载的《指掌春秋》——听杨胜谈布袋木偶戏,凝聚了杨胜丰富的表演艺术和教学经验。他主演的代表剧目《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浪荡子》等已收入《中国的木偶艺术》和记录他艺术生涯的《掌中戏》等电影片。有位日本的仰慕者宫原大刀夫从电影中受到启示,特意写信到漳州拜杨胜为师,办起了日本铜锣人形戏剧团。
  杨胜一生中兢兢业业地为发展布袋或艺术作出卓越的贡献。年6月 23日光荣地参加中国党,先后被选为全国文联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出席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代表会议和福建省文教战线英会。“’他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虽身处逆境,仍念念不忘木偶事业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党和为杨胜昭雪,并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全国文联、中国对外友协等单位及副部长周巍峙等同志送来花圈和唁电表示深切的悼念。


初恋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每个人初恋的味道都不一样,它可以是青涩的,可以是临近分别不舍又无力的味道,可以是偶尔见面兴奋又胆怯的味道,也可以是分道扬镳心酸又忧伤的味道。初恋很青涩,也很美好。上课的时候,会时不时走神,想起他来会不自觉的微笑。去食堂吃饭,不再是和小姐妹一起,而是和他一起,排队打饭那无聊的过程...

走在我青春里的少年,愿你安好
只是,这是一份没有想过寄出并且永远也不会寄出的信。可能是写下这份回忆的缘故吧,昨天晚上,我又梦到他了。梦里,他终于对我做出了我等了这么久的表白。知道是梦,可我却不愿醒来,宁愿让自己睡得沉一些,再沉一些。有人说,如果你梦见一个你很久没见的人,说明那人正在忘记你。或许真的是这样吧。我原本以为我...

后悔认识你的心情句子
七、认识你我不曾后悔,是你给了我足够的勇气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珍惜,那时我很内向,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更不敢交朋友,所以好多人都不愿和我说话,就在新学期的那天,我独自一人坐到坐位上,你主动和我打了招呼,你的笑容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你的笑容很甜美。 八、从来没有这么后悔认识你,如果你没有出现也许我不会...

原来,好女孩是被这样逼疯(po fu)的!
但是小y还是有些担心的事情,担心他会去公司等她,担心他跑到她楼下等她,毕竟曾经有一次,小y不愿见他,他就站在楼下,扬言要站一夜。 说实话,跟小y认识这么久,曾经也有很多追求他的男生,但是很多都是通情达理的,不会给对方造成困扰,这种步步紧逼的奇葩,我也是头一次听说。 其实在感情里,最起码的就是尊重,...

过来人说说,同居越久,会越不想结婚吗?
结果一拖再拖,由于工作的环境不同、社交的范围不同,两个人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虽然还生活在一起,但是除了每天大半夜能睡在一张床上,其他基本无交流。在之后两个人渐渐都厌倦了,觉得当初的选择很幼稚,最后彻底分开了。其实这两个人分开周围的人都挺替他们可惜的,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双方...

这些经典爱情语录,真的很有魅力
16、那里不去的爱情,最后才知道原来爱情没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你不再成天把爱情挂在嘴上,你不再觉得...18、爱情,就像三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爱情,也像西游,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爱;爱情,更像红楼,...开心有太多人可以和你分享,那不一定是情人。你愿意把悲伤告诉他,他才是你最想亲近珍惜的人。 不是...

爱的越深离开的越决绝的说说
3、有的人用心去爱 有的人用行动去爱 有的人用甜言去爱 也有的人得到了就不珍惜 女生总是越爱越深 不愿离开 因为她从来不想用离开的方式教会你如何去珍惜爱! 4、本以为时间已经这么久了,好多事情我都已经看淡了,没有当初的那份执着和激动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不是的,我没有。看到他被不尊重的对待我还是...

我老公不愿把经济权交给我,认识他这么久以来也从来没
也许他觉得你不是很靠谱呢,在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规划这一块。

发朋友圈暗恋的句子86句
66、我不愿让你一个人,一个人在人海浮沉,我不愿让你一个人独自承受风雨的时分。 67、想陪你默默的吃半个西瓜,直到夏天长出尾巴,心里兵荒马乱的人,嘴上一言不发。 68、暗恋你这么久,直到毕业没没告诉你我喜欢你,可为什么你就没有发觉我喜欢你呢! 69、暗恋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就像是心中的鼓声已经快震裂了...

坚定等待一个人的句子文案(44句)
5.我愿在星空下等待,等到一颗星星被我感动。划破寂静的长空,载满我的心愿,滑落在你的枕边。 6.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 7.今生既然无缘,纵使我千般爱你,万般想你;千般不舍,万般不愿;也只能松开手,祝你安好一生。 8.等待 不是希望你能回来,而是给自己一个不离开的...

南岔区18685798697: 认识了几年的异性好朋友,我们没在一起过,试探我很多次,现在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是什么意思 -
红卞沙严: 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异性朋友,如果有,那就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现实中没有,他喜欢你是明摆着的事实,他也一直在等你,等你转变,等你有一天,想通了,接受他.你问他喜欢你很久了吗?还用问吗?能让你称之为朋友,那他对你...

南岔区18685798697: 我追那个女孩好久了,但是我问她愿不愿意跟我在一起?她说不愿意. 然后我问她: 你真的确定愿意? -
红卞沙严: 很有希望,女孩比较矜持,总不能说愿意,所以你不用问,对她好就是了,除非她躲着不见你,说明是真路喜欢你

南岔区18685798697: 相亲女孩认识一个多月 见面五六次 我问她愿不愿意和我处 她说挺愿意的 不过需要多了解了解 -
红卞沙严: 既然跟你说了愿意就是了呗,女孩子矜持一点也没错,主动联系感觉有点倒贴了,多掉价啦~她说需要多了解,说明这个女孩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做事情比较谨慎的,所以我认为她应该是认真的.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主动一点,好好表现,约饭,约电影,旅游也可以.好好说话,该拉手拉手,该咋滴咋滴,懂不懂?

南岔区18685798697: 请问,我跟她相亲认识两个月了,期间不怎么见面,我在QQ上问她愿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她说,我愿意她就愿意.她是不是我女朋友了?
红卞沙严: 没错,“我愿意她就愿意”.这显然就是委婉地回答了她愿意的意思,女孩一般不会直接说愿意的--------请采纳谢谢!

南岔区18685798697: 一个男孩QQ信息问一个女孩子愿不愿意跟自己在一起,女孩答:“我也不不知道,看以后吧”.请问各位感情高手,这位男孩有戏吗?女孩子心里又是怎么想得呢?
红卞沙严: 时间证明一切、如她所说、看以后、当然这句话说明你是有机会的、自己好好把握吧

南岔区18685798697: 认识半年的女孩怎么问她愿不愿意跟我回家? -
红卞沙严: 认识半年的女孩,怎么问他愿不愿意跟我回家?你们谈了半年的恋爱了 你们就好好沟通一下吧 希望她可以跟你回家就好

南岔区18685798697: 相亲认识,恋爱两个月,认识三个月男友说当他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时, -
红卞沙严: 可能你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说真的很好,可能大家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当你那么容易答应了,他觉得是不是太草率了,如果你拿乔下,也许会让他有成就感点

南岔区18685798697: 她到底愿不愿意做我女友?我该怎么样进一步发展? -
红卞沙严: 这个首先要恭喜你了,你有了个好的基础.其实她已近很喜欢你了只是出于害羞或其他原因还不愿现在就答应你,毕竟你都没有做出什么行动直接就问人家.你问她说明你也喜欢她,这个时候就要男生多主动些了,你可以在她的留言下回复一些暧昧回复,没事就发个短信,把你身边刚刚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和她分享,每天给她打电话.约她出去,喝喝奶茶的啦,看看电影,哪怕就是逛逛街也行.在你们的相处间你们会更加了解彼此,你也可以利用在一起的时间做一些让她感动的事情,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这些都可以的.加油吧

南岔区18685798697: 刚刚认识没多久男生问我愿意跟他在一起不 我也是喜欢他的但是觉得时间太快我应该怎样回答才好 -
红卞沙严: 不要透露你也有好感,只是说认识时间不长,还想继续深入了解下.

南岔区18685798697: 相亲认识的女生,我该怎么直接问他是不是愿意跟我交往. -
红卞沙严: 我现在的相亲对象约我我也不愿意出去,因为不熟嘛!如果真的喜欢她的话,尝试和她多聊聊吧,时间久了也许会好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