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的行业目标

作者&投稿:良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建设。以落实《节约能源法》为核心,制(修)订《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电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等,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规范企业能源计量统计和监测等制度,形成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的工业节能管理体系。 发挥节能标准支撑作用。加快单位产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制(修)订工作,扩大工业设备、家电照明和信息通信等领域产品能效标准实施范围;鼓励地方制定更加严格的单耗和能效地方标准;推动工业节能标准的国际协调和统一;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节能产品认证;扩大节能产品能效标识范围,加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力度。 加强工业节能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节能主管部门作用,深化政府各部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工业节能工作有序开展。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财税政策。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工业节能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重点支持行业节能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的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对鼓励发展的节能项目,其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节能装备,在规定范围内免除进口关税;研究完善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投资、电价、热价等政策,有序发展热电联产项目。研究完善鼓励企业建设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热电联产项目等的电力上网政策。 完善能源资源价格政策。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范围和力度,将收缴的差别电费、惩罚性电费重点用于支持当地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修订加价范围、提高加价标准。鼓励企业利用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完善投融资政策。开展节能金融产品创新示范;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节能项目提供融资、保理、担保等金融服务;研究建立工业节能产业发展基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担保基金,促进节能产品(装备)制造业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鼓励国有、民间、外资资本进入节能领域,提高信贷审核标准,严控对高耗能行业的信贷投入。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强制性产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制订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以及分解落实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行政手段,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综合政策体系,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淘汰落后工作按期完成。 严格新建项目节能准入。及时制(修)订强制性单位产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建立健全新上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从源头把好节能准入关,严格控制高耗能、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对于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地方,其新上高耗能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加大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节能产品装备和节能服务产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4、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组建以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支持国家级工业节能技术中心建设,围绕工业领域核心、关键和共性节能技术,组织开展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使用首台(套)国产节能重大技术装备,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 加快工业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工业节能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研究建立工业设备能效标识制度,扩大节能设备认证范围。继续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编制重大节能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组织先进成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推广重大节能技术,加快传统生产设备的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 开展“节能服务进万家”活动。推荐优秀节能服务公司,筛选合同能源管理最佳案例,组织节能服务公司和工业节能减排大学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持节能服务万里行活动。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市场化手段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促进中小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加强节能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节能技术对外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加快提升我国节能技术水平。 5、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制定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针对高耗能产品(工序)和终端用能产品,分行业制定能效标杆值,逐步建立工业能效激励约束机制。开展企业能效对标达标、绩效评价活动,实施新上项目能评审查、节能产品装备推广应用等措施,促进工业能效水平提升。 加强工业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完善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节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培训和能力建设,建立基本覆盖国家、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监控系统网络,提升节能监察水平。 建立工业节能监测预警体系。分步推进国家、省、市(县)三级工业节能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地方、行业节能动态监测分析,提高节能预测预警能力,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区和行业,及时预警调控,强化用能管理。 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对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绩效评价制度,落实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推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开展能耗(效)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配备满足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能源审计制度。 增强企业节能内生动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工业节能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自愿协议,充分调动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建立有利于企业自觉节能的良好环境。 加大工业节能宣传力度。开展节能降耗宣传活动,普及工业节能知识,采取召开专题论坛、技术展示和推广交流、现场交流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先进的节能技术与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群众、社会、媒体的监督作用,营造企业主动节能的良好氛围。

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等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1、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针对工业锅炉窑炉自控水平低、平均负荷低、装备陈旧落后等问题,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技术改造。区分锅炉运行效率和使用燃料等情况,重点推进中小型工业燃煤锅炉节能技术改造。淘汰结构落后、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的旧式铸铁锅炉;采用在线运行监测、等离子点火、粉煤燃烧、燃煤催化燃烧等技术因地制宜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采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提高锅炉燃煤质量,在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进行煤改气,在煤、气资源贫乏的地区推进太阳能集热替代小型燃煤锅炉。采取窑体减少开孔与炉门数量、使用新型保温材料等措施提高工业窑炉的密闭性和炉体的保温性。对燃煤加热炉采用低热值煤气蓄热式技术改造,对燃油窑炉进行燃气改造。重点实施石灰窑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和轻工烧成窑炉低温快烧技术改造,推广节能型玻璃熔窑。到2015 年,工业锅炉、窑炉运行效率分别比2010 年提高5%和2%。 2、内燃机系统节能以内燃机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为核心,加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内燃机整机、部件、替代燃料应用领域,开展节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推广高压燃油喷射、增压、排气后处理、高效滤清、低摩擦和高密封等技术,提高内燃机的综合效率,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开展燃用替代燃料内燃机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以醇醚燃料、生物燃料、气体燃料为重点,着力解决替代燃料应用中关键零部件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内燃机制造工艺及材料,优化整机与配套机械的匹配技术,大力推广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重点支持电控燃油高压喷射系统、高效增压器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到2015 年,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比2010 年降低10%,投放市场的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市场保有量的20%。 3、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针对电机系统运行效率低、系统匹配不合理、调节方式落后等问题,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轻工等重点领域,加快既有电机系统变频调速改造,优化电机系统控制和运行方式。重点改造高耗电的中小型电机及风机、泵类系统,严禁落后低效电机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采用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先进电机调速技术,改善风机、泵类电机系统调节方式,逐步淘汰闸板、阀门等机械节流调节方式,重点对大中型变工况电机系统进行调速改造,提高电机系统运行效率。通过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合理配置能量,实现系统经济运行。以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逐步采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拖动装置。加快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步伐,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设备融资租赁等市场化机制推动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到2015 年,电机系统节电率比2010 年提高2-3 个百分点。 4、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等余热余压资源丰富行业,全面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推进低品质热源的回收利用,形成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钢铁行业基本普及焦炉干熄焦装置、高炉干法除尘及炉顶压差发电装置,重点推广焦炉实施煤调湿改造、转炉余热发电装置和烧结机余热发电装置;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建设冶炼烟气废热锅炉和发电装置,推广粗铅、镁冶炼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化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和炭黑余热利用技术;建材行业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重点推广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轻工行业加快对造纸生产实施全封闭气罩热回收节能技术改造。 5、热电联产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轻工等行业发展热电联产,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发展热电联产,推广使用背压式汽轮机、抽气凝汽式汽轮机、微型透平机、螺杆膨胀发电机等设备,提高热电联产的装备水平。支持热电联产新增项目采用高效率、低排放供热机组,发展非采暖期季节性用户。支持工业园区内企业按相关产业政策发展热电联产,为园区集中供电、供热、供冷。到2015 年,大幅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轻工等行业热电联产的平均热效率。 6、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加大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炼化尾气等工业副产煤气的回收力度,促进工业可燃气体资源综合利用。优化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工艺,提高副产煤气回收率,减少煤气放散损失,提高煤气净化质量,推广煤气高温高压发电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发展以工业副产煤气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焦炉煤气作为冶炼还原和化工原料,采用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等混合煤气作为替代燃料。到2015 年,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率达到98%以上。 7、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通过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总结完善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实践经验,逐步开展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推广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支持一批电解铝、铜冶炼、铅锌冶炼、镁冶炼大中型企业,年耗能30 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大中型企业,年产100 万吨水泥企业和大型玻璃企业,以及大中型造纸企业建设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加强对能源管控中心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对项目节能效果进行后评估。到2015 年,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大中型企业能源管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节能贡献率达到5%以上。 8、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加快电子信息和绿色通信技术在工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鼓励信息化企业开发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推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水平。重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基站、绿色电源,统筹数据中心布局、服务器、空调等设备和管理软件应用,选址考虑能源和水源丰富的地区,利用自然冷源等降低能源消耗,选用高密度、高性能、低功耗主设备,积极稳妥引入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优化机房的冷热气流布局,采用精确送风、热源快速冷却等措施。到2015 年,数据中心PUE(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值下降8%。 9、节能产业培育发展节能装备制造业。加大共性节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加快节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支持信息技术与节能技术融合产生的新型关键共性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节能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特色化、专业化中小节能装备制造企业;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区域,重点培育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节能装备),推动基地向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高效锅炉制造基地和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以及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制造基地。培育节能服务产业。以培育节能服务公司、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鼓励重点用能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行业提供节能服务。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节能项目融资担保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节能提供“一条龙”服务。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节能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节能装备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产业体系,培育1000 家具有较强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表2:“十二五”重点节能工程投资需求(略)

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大力推进结构节能,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向上下游一体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向集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装备;大力提升行业能源利用水平,继续加强重大节能技术创新和示范,加大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加快重大节能标准制定,确保实现“十二五”行业节能目标。 以工序优化和二次能源回收为重点,提高物料、燃料的品质,提高高炉喷煤比和球团矿使用比例,加大废钢回收和综合利用,降低铁钢比。大力发展绿色钢材产品,有效控制钢铁产量增长,淘汰90 平方米以下烧结机、400 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炭化室高度小于4.3 米(捣固焦炉3.8米)常规机焦炉、6300 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 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和精炼电炉。加大能源高效回收、转换和利用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全面推广焦炉干熄焦、转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煤调湿、连铸坯热装热送、转炉负能炼钢等技术;重点推广烧结球团低温废气余热利用、钢材在线热处理等技术;示范推广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脱湿鼓风、利用焦炉消纳废弃塑料和废轮胎等技术;研发推广高温钢渣铁渣显热回收利用技术、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等;加快电机系统节电技术、节能变压器的应用。到2015 年,转炉负能炼钢、脱湿鼓风、烧结余热发电、煤调湿等技术的应用比例分别达到65%、20%、40%和50%。
专栏1: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耗及能源利用效率目标
焦化:到2015 年,能耗达到国家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的企业数量占比达60%。
烧结:到2015 年,能耗达到国家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的企业数量占比达15%。
电炉:到2015 年,能耗达到国家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的企业数量占比达65%。
二次能源综合利用:大中型钢铁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利用副产二次能源的自发电比例达到全部用电量的50%以上。 大力发展铜、铝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再生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严格控制电解铝新增产能,引导电解铝生产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淘汰100 千安及以下电解铝预焙槽,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和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烧结—鼓风炉、未配套制酸及尾气吸收系统的烧结机等炼铅工艺及设备。
以电解铝、氧化铝、铜、铅、锌、镁等产品生产过程节能为重点,全面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余热发电、铜材料短流程生产、金属矿山高效选矿等技术和高效节能采矿、选矿设备;重点推广新型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电解铝液合金化成形加工技术、氧气底吹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研发推广闪速炼铅工艺等。
专栏2:有色金属行业重点产品节能措施与目标
电解铝: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新型导流结构铝电解槽、高阳极电流密度超大型铝电解槽,到2015 年,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普及率达到80%以上。
氧化铝:推广低品位铝土矿高效节能生产氧化铝技术、拜耳法高浓度溶出浆液高效分离技术、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技术等。
铜冶炼:研发推广氧气底吹炉连续炼铜、闪速炉短流程一步炼铜等技术。
铅锌冶炼:加快短流程连续炼铅节能技术、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到2015 年,氧气底吹(顶吹)先进工艺占铅冶炼总产能的比重达到80%。
镁冶炼:以焦炉煤气、半焦煤气、发生炉煤气、天然气或水煤浆等清洁能源为燃料,全面改造落后的镁冶炼生产工艺,支持内电阻加热硅热法还原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蓄热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以提高石化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聚碳酸酯、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高性能聚四氟乙烯、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等高端或专用石化产品,加强可再生树脂的研发和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努力增加节能环保型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的新产品、新牌号,积极推进节能型溶聚丁苯橡胶的应用。
全面推广大型乙烯裂解炉等技术;重点推广裂解炉空气预热、优化换热流程、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中低温余热利用、渗透汽化膜分离、气分装置深度热联合、高效加热炉、高效换热器等技术和装备;示范推广透平压缩机组优化控制技术、燃气轮机和裂解炉集成技术等;研发推广乙烯裂解炉温度与负荷先进控制技术、C2 加氢反应过程优化运行技术等。
专栏3:石化行业重点产品节能措施
乙烯:优化原料结构,推动原料的轻质化,支持乙烯生产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实现生产系统能量的优化利用,到2015 年,乙烯综合能耗降至857 千克标准煤/吨。
芳烃:优化操作流程,实现蒸汽能级的合理利用。通过降低加热炉有效负荷、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等措施,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量。推广新型高效催化剂(吸附剂),提高装置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合成材料及单体:对聚乙烯、聚丙烯、己内酰胺、丙烯腈、乙二醇等生产装置,开展针对性的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蒸汽、水、原料的消耗量,提高装置能效水平。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型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新产品、新牌号。 以合成氨、烧碱、纯碱、电石和传统煤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合理控制其新增产能。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型合成氨装置,汞法烧碱、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未采用节能措施(扩张阳极、改性隔膜等)的普通金属阳极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电石炉和10 万吨以下的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装置(边远地区除外)。大力发展功能膜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环保及节能型涂料等高端化学品和电子级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型催化材料、高性能环保型水处理剂等专用化学品。推进化肥、甲醇、电石等资源型产品生产向原料产地集中。组织实施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全面评价并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的新途径。提高新材料国内保障能力和化工行业精细化率,到2015 年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达到50%。
全面推广先进煤气化、先进整流、液体烧碱蒸发、蒸氨废液闪法回收蒸汽等技术以及新型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滑式高压氯气压缩机、新型电石炉等装备;重点推广氯化氢合成余热副产中高压蒸汽、真空蒸馏、干法加灰、黄磷烟气回收利用、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推广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电解、节能型干铵炉、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等。
专栏4:化工行业重点产品节能措施与目标
合成氨:优化原料结构,实现制氨原料的多元化,支持氮肥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加快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到2015 年,合成氨综合能耗降至1350 千克标准煤/吨。
纯碱: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重质纯碱和干燥氯化铵的产能比例,鼓励大中型企业采用热电结合、蒸汽多级利用措施,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到2015 年,纯碱综合能耗降至320 千克标准煤/吨。
电石:推动电石行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向资源和能源产地集中,促进产业布局结构合理化发展,加快内燃炉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到2015 年,电石综合能耗降至1050 千克标准煤/吨。
黄磷:加强尾气回收利用,推广深度净化、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碳一化学品、干法除尘替代湿法除尘技术,加强熔融磷渣热能及渣综合利用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 以水泥、平板玻璃和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制品等水泥基材料制品和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节能型建材产品以及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烧结空心制品和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轻质隔热墙体材料。淘汰直径3.0 米及以下的水泥机械化立窑和直径3.0 米以下球磨机(西部省份的边远地区除外)、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等落后工艺设备,对综合能耗不达标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对技术改造仍不能达标的,限期关停。
推广玻璃窑余热综合利用、全氧燃烧、配合料高温预分解等技术,以及陶瓷干法制粉、一次烧成等工艺;重点推广水泥烧碱:推动离子膜法烧碱用膜国产化,支持采用新型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进行烧碱装置节能改造,到2015 年,烧碱(离子膜法30%)综合能耗降至330 千克标准煤/吨。纯低温余热发电、立磨、辊压机、变频调速及可燃废弃物利用等技术和设备;示范推广高固气比水泥悬浮煅烧工艺以及烧结砖隧道窑余热利用、窑炉风机节能变频等技术。
专栏5:建材行业重点产品节能措施与目标
水泥:大力发展生态水泥及水泥深加工产品,继续推广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开展以粉磨节电为重点的设备节能改造。到2015 年,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65%以上。
平板玻璃:加快发展玻璃深加工,提高玻璃深加工率,推广原料优化、玻璃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到2015 年,玻璃窑纯低温余热发电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
建筑卫生陶瓷:推广瓷砖薄型化和洁具轻型化技术,提升大型化、智能化、节能化生产装备的使用率。
墙体材料:推广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余热发电技术和烧结砖内燃工艺,提升墙体材料能效水平,大力发展承重类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到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比重达到65%以上。 以生产过程节能节材和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效为重点,加强绿色设计,选用新材料,推广绿色制造工艺,大力推进铸造、锻压、热处理、轴承等生产过程的节能,提高材料利用率;不断提高电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燃煤锻造加热炉、无磁轭(≥0.25)铝壳无芯中频感应电炉、中频发电机感应加热电源等生产设备。
重点推广余热利用热处理、真空与可控气氛加热和全纤维炉衬等技术以及大吨位外热风长炉龄冲天炉、高效电机、节能型内燃机等设备;示范推广谐波振动消除应力、冷温热精密铸造、热处理过程计算机精密控制、高压共轨、涡轮增压等技术,以及轴承套圈毛坯三联套件锻造、大型轴承锻件整径等工艺;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研发推广低毒树脂和环保无机树脂材料、耐冲击高淬透性轴承钢、非调制钢以及低阻零部件、高效动力总成、汽车轻量化等技术。
专栏6:机械行业重点工艺和产品节能措施与目标
铸造:推广中频炉双联溶化技术,示范应用高精密近净成型、铝镁合金挤压铸造等技术及装备。
锻压:发展直驱式(离合器)螺旋压力机及锻造与冲压数字化伺服压机技术,加快非调制钢的应用,推广冷锻设备、近净成型锻造等工艺。
热处理:合理选择热处理电加热设备,加强采用气体燃料的热化学重整技术对传统设备改造,推进陶瓷纤维代替耐火砖材料的应用。
轴承:优化轴承制造工艺,采用节能型热处理技术,加强轴承生产过程中的节材,到2015 年,钢材利用率提高10%以上。
内燃机:加强电控高压燃油系统、排气后处理、替代燃料、点燃式内燃机缸内直喷等节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高效增压技术的应用,到2015 年,内燃机燃油消耗降低10%。
电机:提高节能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加工能力,重点发展变频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到2015 年,2 级以上能效电机应用比例达到80%。
风机、泵和压缩机:以重点用能行业为依托,加强风机、泵和压缩机的节能优化改造,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控制技术。
变压器:加强变压器结构设计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损耗,大力推广非晶合金变压器等新一代节能型变压器。
汽车:大力推广节能汽车,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促进汽车能源使用多元化发展。逐步降低我国汽车燃油消耗率,到2015 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5.9 升/百公里。 以造纸、陶瓷、日用玻璃、发酵、塑料加工和制盐行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超薄陶瓷、轻量化玻璃瓶罐等节能型产品;淘汰单条年产3.4 万吨以下非木浆生产线和年产5.1 万吨以下化学木浆造纸生产线、单条年产1 万吨及以下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年产3 万吨以下酒精和味精生产线(废糖蜜制酒精除外)、年加工蓝湿皮能力3 万标张牛皮以下和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以下的制革生产线,淘汰北方海盐年产30 万吨、湖盐年产20 万吨以下的生产设施和真空制盐单套生产能力年产10 万吨及以下的生产设备;加强造纸、日用玻璃、制盐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利用,鼓励造纸、发酵等领域发展热电联产。
全面推广低能耗蒸煮、高效废纸碎解等节能技术以及高效蒸发浓缩、新型发酵等设备;重点推广快速干燥、大型喷塔和泥浆减水、膜分离浓缩、菌种选育及发酵过程控制等技术以及富氧、全燃烧等节能环保型玻璃熔窑;示范推广机械式蒸汽再压缩、二次能源综合利用及靴型压榨等节能技术;研发推广新型发酵技术、连续化大吨位球磨机、新型无螺杆塑料加工等装备。到2015 年,膜分离浓缩技术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新型色谱分离技术推广比例达到60%以上。
专栏7:轻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措施
造纸:采用低能耗蒸煮、封闭筛选、中浓洗选漂技术与设备进行化学制浆工艺优化;加快蒸汽回收技术与设备在化机浆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干法筛选、高效废纸碎解技术与设备提升废纸制浆工艺和技术;纸机网部采用新型脱水元件和高效洗网装置,压榨部加强宽压区压榨、复合压榨、靴型压榨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干燥部采用密闭式烘缸罩、袋式通风及余热回收装置等。调整造纸纤维原料结构,到2015 年,废纸浆比重达到65%。
陶瓷: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超薄陶瓷;鼓励使用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主的清洁燃料;提升关键设备自动化、连续化运行能力和工艺创新,促进陶瓷加工、成型、干燥、烧成等重点工序能效水平提升。
日用玻璃:加大轻量化玻璃技术的研发投入,大力发展轻量化玻璃瓶罐;优化玻璃炉窑结构设计,加大节能环保型玻璃熔窑的应用,提高碎玻璃加工处理能力,增加碎玻璃的掺入量。
发酵:在发酵和提取过程中推广高效新型蒸发设备,在末端强化废汽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支持沼气发电、蒸汽阶梯综合利用、阶梯式水循环利用等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示范应用。
塑料加工:开展注射机、挤出机、辅助设备等塑料加工关键设备的节能技术研发,推广全闭环伺服驱动、动态成型加工、电磁感应加热废旧塑料的合理综合利用等技术,提升塑料加工行业能效水平。
制盐:加快盐硝联产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推广三相流分效预热防结垢、热电联产等节能技术,开展制盐系统综合节能技术改造。
家用电器:加强生态设计,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开展绿色制造,大力推广能效在2 级以上的节能型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 重点推进棉纺织、服装、印染和化纤等领域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印染、化纤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优化工艺路线,加强纺织、浆料和印染企业间在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衔接,推进产业链协调发展;推行生态设计,提高纺织行业的能效水平。
全面推广太阳能集热器、绿色照明、蒸汽节能器、空压系统能源优化等产品及技术;重点推广空调和空压机节电、高中温废水废气热能回收利用、高效节能复洗等技术以及高效节能纺丝冷却、纺丝热媒循环供热等设备。“十二五”期间,建成太阳能集热装置500 万平米,蒸汽节能器5000 台(套)。
专栏8:纺织行业重点领域节能措施
棉纺织业:加强棉纺设备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纺纱效率,推广紧密纺、中高支转杯纺纱工艺和高智能型宽幅无梭织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强纺织设备、纺织器材的再制造和再利用。
服装业:推进服装行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重点推广“工业缝纫机电子调速电机”,实现生产节电30%的目标。
印染业:推广数码印花和小浴比染色等少水印染加工、生物酶(菌)处理、在线自动检测和控制等技术。
化纤业:重点推广聚酯聚合节能组合、高效节能的热媒系统、低耗低污染着色纤维、液相增粘熔体直纺工业丝以及功能化、差别化直纺等技术。 以电子元器件、材料生产过程和典型电子整机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单晶硅、多晶硅、电极箔、磁性材料、陶瓷烧结、电子玻璃、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等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加强绿色设计,推行能效标识,不断降低平板电视、计算机、移动信息终端等量大面广的整机产品的使用能耗和待机功耗;推进半导体、电力电子、物联网等一批先进适用信息
通信技术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重点应用波治理及无功补偿技术改造单晶炉、多晶硅生产流水线,增加余热回收装置;示范推广石墨辐射隔绝器、综合回收四氯化硅和导热油循环冷却、纳米分散剂等产品和工艺;研发推广先进半导体照明、低功耗中央处理器和存储、低能耗集中式空调等技术和产品;选择合理的炉型及炉膛结构,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辅助装置,加强炉窑的热工检测与控制,提升电子工业炉窑的热效率。
专栏9:电子信息行业主要耗能设备和整机产品节能目标
电子工业窑炉:热效率达到60%以上。
平板液晶电视:待机功耗小于0.5 瓦/小时,能效指数达到2 级。
笔记本电脑:待机功耗小于0.5 瓦/小时,使用功耗达到笔记本电脑能效限定值标准。
台式机电脑:待机功耗小于1 瓦/小时,使用功耗达到台式机电脑能效限定值标准。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_百度...
为了确保节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的指导,特别制定了这个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产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旨在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该规划明确了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相较于2010年应下降约21%的目标,预计可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的显著减少。《规划》特别强调了对重点行业的节能要求,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
在推动“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政府采取了多项关键政策措施:首先,政策强调价格和土地的优化。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如对余热余压发电和脱硫脱硝电厂实施相应电价政策。对超限能耗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制度。在土地利用上,国家支持的环保项目如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现状与形势
进入“十二五”阶段,国内形势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应对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绿色经济和低碳生活成为全球趋势,这为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引入和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使得通信业节能面临更大挑战。工业必须深入实施节能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在国内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环保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规划》旨在通过提升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水平,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必要手段。规划预计,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5年,将带动大规模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和环境服务市场前景广阔。《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_百度知 ...
在"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主导,重点工程支持,提升技术和服务业水平,以推动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满足人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期待。政策机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建设。以落实《节约能源法》为核心,制(修)订《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电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等,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的行业目标
经济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向上下游一体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向集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装备;大力提升行业能源利用水平,继续加强重大节能技术创新和示范,加大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加快重大节能标准制定,确保实现“十二五”行业节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八个重点内容 一是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二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三是通过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四是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的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 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 亿吨标准煤。 2.主要行业目标到2015 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 年下降18%、18%、18%、20%、20%、22%、...

岑巩县13613152145: 余热发电的基本信息 -
韶维菠萝: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

岑巩县13613152145: 为什么节能环保行业这么火热 -
韶维菠萝: 首先,国家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

岑巩县13613152145: 十二五节能减排具体目标?
韶维菠萝: 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废水处理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100%和90%;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处置率达到90%,全行业清洁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你可以参考能源中国的资料i:www.energy86.com/

岑巩县13613152145: 十二五中关于节能减排的具体文件内容 -
韶维菠萝: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节能减排的内容主要包括: 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

岑巩县13613152145: 十二五计划关于能源方面有什么重要指示?? -
韶维菠萝: 十二五规划,关于能源方面的约束性指标1.分别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从8.3%到11.4%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十二...

岑巩县13613152145: 目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目的是什么 -
韶维菠萝: 我们国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本国策、现在是十二五规划期间,目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为保护环境、提高生产力技术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岑巩县13613152145: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有哪些(十二五期间)? -
韶维菠萝: 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进入了世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均用电量超过1400千瓦时,进入了重工业化发展阶段....

岑巩县13613152145: 十二五规划任务
韶维菠萝: 你好! 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详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2926.htm_extended="true"> 【医药流通】深化医疗改革,涉及全国药品流通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有望在11月公布.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通过...

岑巩县13613152145: 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约束性分别指标是什么? -
韶维菠萝: 1.分别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从8.3%到11.4%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中还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控制总类,...

岑巩县13613152145: 十二五规划是什么? -
韶维菠萝: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