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呼吸的特点

作者&投稿:崇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光呼吸是如何发生的?有何生理意义?~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每一种植物,每一种动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是呼吸基质在被分解转化过程中虽也放出CO2,但不能转换成能量ATP,而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费掉。在黑暗条件下,呼吸过程能不断转换形成ATP,并把自由能释放出来,以供根系的吸收功能、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转功能以及各种物质代谢反应等等功能的需要,从而促进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光呼吸越强,光合生产率相对就低。根据大气氧浓度21%时的测定,茶树叶片的光呼吸强度为1.6±0.1mgCO2/dm2/h,比一般植物高。
中文名
光呼吸
外文名
Photorespiration
意义
清净环境


类别
生态生物学
快速
导航
途径作用绿色植物研究史应用学科卡尔文循环光呼吸的损耗不被压制原因
基本信息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 吸收氧气和释放CO2的过程。它表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 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呼吸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呼吸氧化的有机物质 (即呼吸底物) 为乙醇酸, 乙醇酸是从同化CO2过程的中间产物转变而来的, 所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联系在一起,它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发生。②光呼吸的速度随大气中氧气的浓度增加而不断增加, 而一般的呼吸作用在氧气浓度为2%左右时已达饱和。③植物的光呼吸强弱也随CO2浓度而改变, CO2浓度低, 可促进乙醇酸的产生, 光呼吸作用就强, 反之就弱。

在光呼吸碳氧化循环中,乙醇酸、乙醛酸、甘氨酸等均为 C2 化合物,因此,光呼吸碳 氧化循环又称为C2 循环。rubisco 具羧化和加氧双重催化活性, RuBP 的羧化或加氧间的竞 争使光合碳固定效率降低,所以在叶片中的光合碳代谢实际上是卡尔文循环与光呼吸碳氧化 循环整合平衡的结果,卡尔文循环能独立运转,而光呼吸碳氧化循环却依赖于卡尔文循环中 RuBP 的再生。
两个环间的平衡主要决定于三个因子:rubisco 的动力学特性、底物 CO2 与O2 的浓度和 温度。rubisco 的底物CO2 与O2 竞争同一活性位点,互为抑制剂,酶催化反应的方向决定于 CO2 /O2 比值。在提供相同 CO2 与 O2 浓度条件下 rubisco 与CO2 的亲和性比与O2 的亲和性高几 十倍,但是在自然环境空气中,羧化反应仅为加氧反应的3 倍,显然,提高CO2 浓度可明显 抑制光呼吸。当温度升高时,提高了rubisco 与O2 的亲和力,O2 的吸收增加,表现光呼吸增加.

生物催化剂—酶具有几个特点,其中之一是专一性,就是说酶通常只催化一种反应物作一种反应。人们称之为“底物专一性”和“反应专一性”。但光呼吸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Rubisco的“两面性”,即对RuBP除羧化作用(为RuBP添加-COO-基团)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具有加氧酶功能(为RuBP添加两个氧原子),并将RuBP导入光呼吸进程。该酶的活性中心不能分辨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共同争夺Rubisco的活性中心,在酶动力学上该现象被称为“竞争性抑制”,这在酶这种高效催化剂之中是很少见的。虽然在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比为0.035%/21%,而且在叶片的气腔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外界气体更低。但是在25°C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浓度为11µM,而氧气的为253µM,两者之比为1/23。考虑到Rubisco对二氧化碳的80倍于氧气的高亲和力(见表中CO2/O2专一性),羧化作用:加氧作用稍低于80:23,约4:1到2:1,碳固定仍处于盈余状态。 决定Rubisco反应平衡的因素
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之比例是外界决定Rubisco反应平衡的因素之一。当氧分压增大而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时,Rubisco的加氧酶活性上升,氧气进入C2循环。
另外,空气温度和湿度,光照强度也是影响碳固定速率的因素。
现今在植物细胞叶绿体基质中的Rubisco,其实早在35亿年前已在第一批化学无机营养生物内出现。当时地球原始大气中缺乏氧气而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高,酶的加氧特性被压抑而羧化作用明显。强羧化作用对植物生长有好处。后来到了15亿年前大气中氧浓度增高,光呼吸才慢慢增强。此时Rubisco已无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了。 光呼吸消耗非常多的能量和还原当量。而且还会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效率。但是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结构十分复杂,通过缓慢的随机变异去改变活性中心,要做到既能保留光合作用的功能,又要消除光呼吸,这显得不太可能。即使是人类有目的的实验也未能做到。科学家一直就努力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重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序列,但改善不大。看来要彻底解决光呼吸,涉及到该酶活性中心氨基酸序列的大规模更换和编码基因的重编程(Reprogramme),而这是技术难以实现的。
蓝藻和高等植物Rubisco的羧化和加氧活性比在25°C的空气中为4:1到2:1。这就已经意味着巨大的损耗,五分一到三分一RuBP将会被副反应利用而暂时不能用到卡尔文循环中,而且其回滚过程也意味着能量和底物的损耗。如果因为氧浓度升高或空气温度增加,比率降低到1:2的话,光合作用中的碳固定效果被完全抵消,碳代谢被平衡,植物将会停止生长。但是在大部分的环境下,自然选择的压力还不至于如此苛刻,每每要光呼吸耗尽所有光合作用之所得,而且一定要植物发展出一套适应策略去降低光呼吸才能生存。所以说,大部分植物还是可以“奢侈”地承受光呼吸的。而那一小部分不能承受光呼吸损耗的植物,则是那些生活在热带高温地区,或是生存密度高,竞争大地区的植物。这里自然选择要求这些植物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机制去压制光呼吸。
C4植物的光呼吸压制策略
而生活在干旱地区的C4类植物却能很好的抑制光呼吸,因此它们比C3类植物更经济。这套机制并不涉及Rubisco的改造。C4植物的叶面有着“花环解剖结构”(德语:Kranzanatomie),植物的物质传导管道,即维管束,被一圈特化的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所包绕,维管束鞘再外面则是叶肉细胞。之所以说是“特化”,是因为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与C3植物的不同,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存在分工现象。
首先是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有些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基粒退化的叶绿体,被称为无基粒叶绿体,这些叶绿体只含间质片层。而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所需的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主要是分布在基粒上。基粒的缺失意味着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因此,无基粒叶绿体变成了专师暗反应的场所。
还有,叶肉细胞与外界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而且与C3类植物不一样,C4类植物的叶肉细胞不再被区分为海绵和栅栏叶肉组织,这样,维管束鞘细胞的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就被叶肉细胞取代了。虽然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被它们自身的木栓质细胞壁所隔开。但是两者之间具有广泛的胞间连丝联系,这种联系使得两者之间新陈代谢产物进出成为可能。如果破坏这种结构,反而会降低组织间物质流动速度,造成CO2在维管束鞘漏逸,降低相关酶的活性。可见,叶肉细胞则成了碳固定的场所。
综上两点,C4植物这种结构将二氧化碳的固定与卡尔文循环其他反应在空间上被隔开了。叶肉细胞高效吸收外界二氧化碳,再以碳酸根的形式供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下面的反应。叶肉细胞成了二氧化碳泵,在它们里面进行的二氧化碳转为碳酸根的过程被称为二氧化碳先固定。而从二氧化碳的先固定到二氧化碳最终在维管束鞘细胞的释放被称为哈奇—史莱克循环。过程如下:二氧化碳先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合成草酰乙酸(Oxalacetate),再被苹果酸脱氢酶转化为苹果酸(Malate),苹果酸会先被保存在叶肉细胞的液泡中,然后再进入维管束鞘细胞中分解为丙酮酸(Pyruvat)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此时才加入到卡尔文循环中。
观察上面的过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比Rubisco高得多。与C3植物的叶肉细胞要等到结合到大气中稀薄的二氧化碳才能开始卡尔文循环相比,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则有了叶肉细胞这个能快速而且密度大的“供货”上游,源源不断地“泵”进二氧化碳,反应自然更高效。即使泵过程耗能,但是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Rubisco周的二氧化碳浓度从5 µM被提高到 70 µM,高浓度二氧化碳能抑制光呼吸。C3类植物则要花费大量能量进行光呼吸。而在高温环境下,这种能量节约效果就更明显了。因为温度升高,Rubisco的加氧活性上升比羧化提升来得更快。虽然C4类植物在光合作用方面对环境的要求比C3类植物要高,适应性低,但C4类植物的二氧化碳泵机制却使它们具有很大的生理优势。
在热带地区,太阳入射角大,投影面积小,光通过大气的路程短,结果是地面温度高,光强大。C3植物光呼吸强度大,而且会损耗掉卡尔文循环中固定的碳元素的20%,能量损失非常大。加之C3植物要靠频繁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以补偿自身Rubisco效能的低下,水分随着开放的气孔溢出(蒸腾作用),水分散失自然比C4植物的多。而水份供给又是植物从水生变到陆生之后的生存决定因素。不难理解,C3植物在该地区难以与C4植物竞争。 但是,光照弱的地区,却很少能见到C4植物(例外:唐氏米草,学名:Spartina townsendii)。光照弱(甚至成为生态学上的限制因素),温度低,C3植物可以省下二氧化碳前固定的能量,更具优势。
综上,将二氧化碳泵机制引入热带地区C3类植物,也是改造C3类植物光合效率的一个方向。
人工控制
有人认为,抑制光呼吸可以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碳固定量,从而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因此科学家们对这方面都作过很多研究,期待有效抑制光呼吸。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该方面的研究焦点是Rubisco。科研人员力求通过改变Rubisco本身结构或其作用环境,以达到提高其在光合作用方向上的专一性。通过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结合,有三种尝试。前两种着眼于提高Rubisco的羧化效率,即直接降低加氧酶活性,和通过加入C4旁路的酶提高Rubisco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第三种方法则是通过控制光呼吸其他的酶以达到降低光呼吸的目的。总体来说,这些方法还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果,有时甚至得到负面的结果。
▲尝试一
科学家在Rubisco改良方面有三种方向。一是为植物导入优质的Rubisco。研究发现,红藻的Rubisco其羧化/氧化专一性竟是粮食作物的三倍。两种红藻Cyanidium caldarium和Galdieria partita拥有的Rubisco,其相对专一性为高等植物的2.5倍。因此有人将Galdieria partita的Rubisco通过原质体系传导的方法导入到烟草植物细胞中。然后实验人员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出植物体内该Rubisco大亚基的含量显著升高,但却没有明显的光合活性提升。原因可能在于烟草细胞中缺乏质粒伴侣素蛋白(Chaperon),这是该Rubisco正确折叠,以及发挥其效能的关键。
第二,是直接改造Rubisco。如上所述,Rubisco有8大亚基和8小亚基组成。大亚基包含了催化所需的结构。而小亚基则功能未明。故的科研都比较集中在大亚基上。Rubisco的大亚基上特定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决定或影响了催化速率。但所有在这方面的基因工程试验都得到了负面结果,即光合效率反而更低。虽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Rubisco三维结构已了解得比较清楚,但是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和催化效能的关系仍未明确。仍没有一种比较明确的基因工程策略。随机突变技术如有性PCR(DNA shuffling)和加速进化都有应用,但是直到今天,仍未有人成功分离出改造成功的Rubisco。
而在小亚基方面,改造工程处于起步阶段。有人在突变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绿藻的小亚基基因的试验后提出,小亚基有可能在提高碳固定效率和区分氧气/二氧化碳方面有其作用。也有可能,小亚基的基因工程是比大亚基基因工程更可行的改造策略。
第三,是通过激活蛋白改变Rubisco活性。科学家发现Rubisco的活化—失活状态和一种叫Rubisco活化蛋白(Rubisco activase)有关,这种蛋白在试管实验中显得并不稳定。C3植物在30到35摄氏度的环境下,碳积累能力下降。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就是说只要温度回落,植物的碳固定能力会恢复。因此有人提出Rubisco活化蛋白与植物光合能力随温度起伏这一现象有关。越来越多文献支持这一假设。值得注意的是,C4植物Tidestromia在48°C的环境下才达到其最大光合能力,可能与该植物Rubisco活化蛋白比大部分高等植物的更稳定,更适宜在高温环境下发挥作用有关。虽然还处在假设阶段,但是科学家已着手进行实验。他们利用基因突变等制造耐热的Rubisco活化蛋白。在试管中制造出的耐热Rubisco活化蛋白已能被分离并植入拟南芥中。这些实验植物在小幅度的提高温度的条件下,叶面面积是野株的两倍,光合效率提高30%。虽然这些结果只是初步的,但人们已经看到该方法在提高植物在高温环境下光合作用所具有的潜力。
▲尝试二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降低光呼吸强度,正如C4植物的二氧化碳泵所作的。将C4植物二氧化碳泵机制引入C3植物也是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实,早在C4机制被阐明没多久,就有人致力于将C4植物的优良性状传导给C3植物,但是都失败了。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C4旁路中的4种酶都被重组到C3植物中并被成功表达。例如,玉米等C4植物中分离出这些酶的基因就被重组到目标植物大米中。这些基因成功得到高水平的表达。科学家虽然从中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专一性方面的明显提高。这些酶单一的高水平表达并没有明显影响到大米的生长。而其中NADP-苹果酸酶的高含量却会导致植物发育滞胀和叶片变白。很重要的一点,C4植物的二氧化碳泵机制并不单单是酶的作用结果,还有其解剖方面的结构基础,即其“花环解剖结构”。而在该方面的科研努力都没有考虑到这么一个重要因素,只是着眼于在C3植物细胞中建立一套C4植物的酶系统。可见在这个方向的科研上还有很大需要改善的余地。
还有一种初步成功方法,就是将高度需二氧化碳蓝细菌中的ictB基因移植到高等植物中。虽然有人提出该基因具有积累无机碳元素的功能,但是总的来说ictB作用还是未明。科学家已经成功使烟草(Nicotiana tabacum)细胞表达蓝细菌聚球藻 PCC7942(Synechococcus PCC7942) ictB基因,并观察到,烟草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水平下(但该水平并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水平)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效率。这种结果也在接受了鱼腥藻 PCC7120(Anabaena PCC7120)ictB基因的拟南芥被观察到了。在低湿度环境下,转基因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比野株生长更快,干重更大。这种光合效率的上升和碳盈亏点的下降说明了ictB基因可能在为Rubisco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为农作物引入ictB基因可能能提高炎热干旱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将该基因投入商业用途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认识到该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位置和作用。
▲尝试三
第三种尝试是改变其他参与光呼吸酶的活性以达到抑制光呼吸的目的。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或添加光呼吸抑制剂达到。关于光呼吸抑制剂请见后。
这种尝试是建立在化学平衡的理据之上:一个化学反应A→B,反应初,A的浓度大,不断转变为B。但B会通过逆反应返回A,只是开始的时候B的浓度比A低得多,反应趋势是A到B。但如果B的浓度足够大,B到A的反应发生得和A到B一样频繁,反应在宏观上就被停止了。
再观察反应链A→B→C。如果B→C很慢,甚至被抑制,B的浓度就会很高。A→B之间的反应就不能进行,只能维持在平衡状态。
这种尝试试图解决能量,RuBP和NADPH在光呼吸途径上被浪费的问题。但是中间产物会因反应不能进行而被堆积,会对细胞造成损害。
试验证明,通过基因改造抑制了某些参与光呼吸的酶的植物,无法在正常空气中生长。在反义植物中,甘氨酸脱羧酶的活性被压制,会导致植物日间甘氨酸水平高于野株100倍,进而出现光合速率降低和生长速度放慢。一些植物,其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 hydroxymethyl transferase SHMT)的活性降低则会更明显的影响植物的生长,特别是在高光照环境下。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活性被严重降低的植物无法在正常空气中生存,甚至在一般光照下也不行,但是却能在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下生存。
提高二氧化碳分压及降低氧分压
如上所述,Rubisco的羧化酶/加氧酶活性受到所处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分压比例影响。同样是21%的氧气,在伴有300 μl/l CO2的情况下,光合作用效率会下降41%,其中三分二是因为氧气争夺Rubisco中心造成的,而另外三分一则是光呼吸损耗造成的。当二氧化碳浓度再下降到50 μl/l时,光合作用效率则会下降92%,此时,三分之二的损失却是由光呼吸造成的。
因此人为地提高Rubisco周围二氧化碳/氧气分压比例是抑制光呼吸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在生产方面,在温室或大棚等封闭的系统中,可以应用干冰,或某些化学反应以提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而在露天的大田则应该注意风向的选择,保证通风良好,并且适当施加有机肥料,如碳酸氢铵,以增加土壤的二氧化碳释放率。据测定,缺乏腐殖质的土地二氧化碳释放率为2千克/亩·小时,相对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二氧化碳释放可达4千克/亩·小时。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两三百年内因为工业的发展在稳定上升,到2050年时,二氧化碳会到达550ppm水平。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粮食产量可能会因为光呼吸的抑制而增加。但这个效应应该结合臭氧和其他气候因素综合考虑。
使用光呼吸抑制剂
乙醇酸是光呼吸过程中第二个产物,科学家通过某些化学制剂可以抑制其产生,使得光呼吸的后续反应无法进行下去,从而达到抑制光呼吸的作用。主要的光呼吸抑制剂有以下几种:
①α-羟基磺酸盐,能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乙醇酸的氧化过程受阻,后续反应减慢,另一方面这会造成乙醇酸浓度的上升,在1,5-二磷酸核酮糖→乙醇酸的反应中,反应平衡往反应物方向移动,光呼吸被抑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固碳效果并不显著提升,估计是由于积累起来的乙醇酸对植物造成毒害作用而致的。
②亚硫酸氢钠,同样是作用于乙醇酸氧化酶。以100mg/L 的亚硫酸氢钠喷洒大豆叶片,1到6天内,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5.6%,光呼吸被抑制达32.2%。
③2,3-环氧丙酸,有人认为其会作用于谷氨酸-乙醛酸转氨酶,达到抑制光呼吸的目的,但并未得到广泛证实。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有关光呼吸抑制剂的数据都来自于实验室,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证实,而且科学家还未能找到一种不具副作用的Rubisco加氧酶特异抑制剂。
选用低光呼吸作用作物
不同的植物,其光呼吸的强度也不一样。C3类植物,如大多数树木,大豆,烟草属于高光呼吸植物类型,光合速率较低。相对于高光呼吸植物,C4类植物的光呼吸可以说被完全抑制,如甘蔗和玉米。在高等植物中发现的专一性最高的Rubisco存在于粮食作物中。根据在地中海地区对24种C3类植物的Rubisco研究,科学家得出结论,生活在炎热,干燥和高盐环境中的植物,其Rubisco专一性较高。补血草属植物(Limonium)拥有的Rubisco专一性超过了很多农作物,而其中的一种Limonium gibertii更是该次研究的专一性冠军。理论上,可以通过杂交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农作物光呼吸方面的属性,提高产量。
正面效应
对于C3类植物来说,光呼吸就如一个活塞。当外界气温升高,而植物气孔需要关闭来防止过多水分的流失时,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降低,这导致碳反应的停滞。碳反应不能及时消耗多余的能量ATP,这导致在光反应中单态氧出现机率增大。而单态氧非常活泼,会对叶细胞的光合作用器进行广泛的破坏。对于转基因植物和插入突变株的研究表明,光呼吸是植物在有氧环境下必须的生化过程。总结来说,植物在高光照,干旱和高盐等热带环境下会发生光抑制,而光呼吸则很可能是减轻其影响的机制。
测定方法
一般的气体交换方法不能测出光呼吸的二氧化碳/氧气使用情况。可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对植物进行光照,突然停止,这时会发生所谓的“二氧化碳猝发”,其速率可代表植物光呼吸的速率。
②先让植物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光呼吸不能进行。在将植物植物置于大气中,可根据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推算光呼吸的速率。
③用具有碳14同位素的二氧化碳供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在暗室向植物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测定其呼吸情况一次。再在光照条件下测定一次。可根据两次之差进行推算。
④将二氧化碳与光合速率关系曲线移动至二氧化碳为0,光合速率为负的位置,即可读出光呼吸速率。






简述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健要点。
【答案】:(1)呼吸系统特点 - 呼吸频率快:由于胸腔相对较小,而代谢旺盛,需氧量大,因此呼吸频率较高。- 声带脆弱:声带不够坚韧,频繁喊叫或大声唱歌可能损伤声带。- 鼻咽部易感染:鼻咽部是细菌入侵的通道,注意擤鼻涕的方式,以防止中耳炎。- 喉腔狭窄:喉腔较长且狭窄,黏膜脆弱,富含血管和淋巴...

常见的呼吸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腹式呼吸主要是依靠降低横膈膜来吸气。这种呼吸方式吸气量少,难以控制,气流也较弱,声音无力并缺乏持久性。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依靠胸部两肋和横膈膜共同运动来实现的,可以全面扩张胸腔和腹腔的容积,吸气量大,气吸得深,呼出的气流强而有力,容易产生坚实明亮的音色。这种呼吸方式较前两种有明显的优势,...

平静呼吸时,呼吸运动的特点
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等。1、吸气是主动的:在平静呼吸时,吸气是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完成的。这些肌肉的收缩使胸腔腔容积增大,导致负压吸气,使空气进入肺部。2、呼气是被动的:在平静呼吸时,呼气是通过呼吸肌肉的放松和胸腔弹性回缩来完成的。当呼吸肌肉放松时,胸腔腔容积减小...

呼吸运动有什么特点?
呼吸运动的特点 1.吸气时:肺内压<大气压;2.呼气时:肺内压>大气压;3.吸气末及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潮式呼吸的特点
其特点如下:1、深吸气:潮式呼吸的第一步是深吸气,吸入更多的空气,使肺部充分膨胀。2、缓慢呼气:在吸入足够的空气后,需要将空气缓慢地呼出,以便让身体充分利用吸入的氧气。3、有节奏:潮式呼吸具有一定的节奏感,通常会要求人们在吸气和呼气之间留有短暂的停顿,逐渐形成一种规律性的呼吸节奏。4...

用力呼吸的特点是
用力呼吸的特点是吸气与呼气过程均有肌肉的收缩活动。用力吸气时,除主要的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加强收缩外,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使胸廓进一步扩大,从而增加吸气量。用力呼气时,除上述吸气肌舒张外,还有肋间内肌与腹壁肌的同时收缩,前者使肋骨充分下降,后者牵动胸骨向下,并使腹内压增加,使内脏...

试比较三种正常呼吸音的形成原理,声音特点和听诊部位有何不同
声音特点:吸气时主动运动,吸气时声门增宽,气流通过快;呼气是被动运动,声门变窄,气流通过慢,因而呼气时相比吸气时相长,音调较高,音响较强。听诊部位:正常人于喉部,胸骨柄,胸骨上窝,背部第6至7颈椎及第1至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区,其声响越强,音调亦降低。2、肺泡...

正常呼吸音有几种?特点和分布区域分别是什么?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1、2肋间,肩胛间区和3、4胸椎两侧、肺尖前后;其呼气音的性质则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肺泡呼吸音:满肺均可闻及,乳头下方最强,其次为肩胛下角的部位。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

正常呼吸音有几种?特点和分布区域?
1. 根据呼吸音的强度、音调高低、性质、时相的长短及听诊部位,正常呼吸音可分为三种: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2. 支气管呼吸音主要分布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C6、7和T1、2两侧。在吸气时,声门增宽,气流通过迅速,呼气时声门变窄,气流通过缓慢,因此呼气相比吸气更长,音调更...

支气管呼吸音的特点为(
该病情特点包括音调较高、音响较强,吸气相较呼气相短,且呼气音较吸气强而高调。支气管呼吸音是指当空气经过气管进入支气管时产生的声音。这种声音的特点主要包括音调较高、音响较强,吸气相较呼气相短,且呼气音较吸气强而高调。具体来说,由于吸气是主动运动,吸气时声门增宽,气流通过快;呼气则是...

邗江区19642748354: 光呼吸(生物学术语) - 搜狗百科
闵炉君可: 同:光呼吸和暗呼吸二者O2均参与了化学反应,释放出CO2,光和作用的O2均被消耗.异:1.暗呼吸则是不需要光照条件就可以进行的.2.光呼吸需要消耗能量和还原当量,而暗呼吸则是行光细胞吸收O2获取能量的过程3.光呼吸发生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等核物质中,而暗呼吸则直接发生在细胞质中.

邗江区19642748354: 光呼吸和暗呼吸有什么异同点 -
闵炉君可:[答案] 光呼吸和暗呼吸二者O2均参与了化学反应,释放出CO2,光和作用的O2均被消 耗.但暗呼吸则是不需要光照条件就可以进行的.光呼吸需要消耗能量和还原当 量,而暗呼吸则是行光细胞吸收O2获取能量的过程;光呼吸发生在线粒体以及叶 绿体等核...

邗江区19642748354: 光呼吸途径的好处和坏处 -
闵炉君可: 不对. 光呼吸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光呼吸约抵消30%的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指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具体表现为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其根本意义在于给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 “光呼吸”中含有“呼吸”一词,但该过程并不是 真正的细胞呼吸作用 ,能进行 光呼吸 的细胞所进行的 真正的细胞呼吸作用 被专称为 暗呼吸 .加上“暗”字是为了与 光呼吸 有所区别,因为 光呼吸 只在光照下才会发生,而 暗呼吸 既在有光,也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发生.

邗江区19642748354: 植物的光呼吸和暗呼吸有哪些区别? -
闵炉君可:[答案] 同: 光呼吸和暗呼吸二者O2均参与了化学反应,释放出CO2,光和作用的O2均被消 耗. 异: 1.暗呼吸则是不需要光照条件就可以进行的. 2.光呼吸需要消耗能量和还原当 量,而暗呼吸则是行光细胞吸收O2获取能量的过程 3.光呼吸发生在线粒体以及...

邗江区19642748354: 什么是光呼吸?什么植物能光呼吸?光呼吸的结构基础? -
闵炉君可: 光呼吸(英语:Photorespiration)是所有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该处“细胞”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但并非所有这些细胞都能运行完整的光呼吸)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光呼吸约抵消30%的光合作用.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效能的途径之一.但是人们后来发现,光呼吸有着很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 所有光合植物都有,但是C4植物微弱,一般忽略不计; 结构基础: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 望采纳哦亲~

邗江区19642748354: 植物的光呼吸与呼吸作用有什么区别? -
闵炉君可:[答案] 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光呼吸约抵消30%的光合作用.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效能的途径之一.但是人们后来发现,光呼吸有着很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 在光呼吸过程中,参与光合...

邗江区19642748354: 什么是光呼吸 -
闵炉君可: 光呼吸是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没有任何益处,纯粹浪费!

邗江区19642748354: 暗呼吸,光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生物氧化的联系和区别.(尽量简洁) -
闵炉君可: 这个..很难耶.. 这几个都是生理里面比较广的概念.. 我试试..一般的呼吸即暗呼吸,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

邗江区19642748354: 什么是光呼吸?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
闵炉君可:[答案] 什么是光呼吸?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 光呼吸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光呼吸约抵消30...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