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来历

作者&投稿:严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书信的来历??~

  书信起源。先人靠结绳记数,今天打了几头猎物,谁分多

  少,系几个疙瘩,怕忘了,那是留给自己的“书信”。慢慢的,便有了数字的

  概念。走到哪个山头,这里猎物很多,便在山崖上画上几群牲口,告知同族这

  里可以狩猎。这是形象的书信。

  从女娲抟土造人、精卫炼石补天到黄帝大战蚩尤、大禹疏浚洪水,这是古

  人关于万物起源、人类发展、社会形态演变的书信。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古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信息的传输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人们在占卜之

  后,把卜辞刻到龟甲兽骨上,不但产生了甲骨文,还产生了“今天是否是黄道

  吉日,能不能做什么?”的书信。到商周时代,随着冶炼技术的应用,皇族把

  历史等重要信息刻到国家之重器的青铜鼎上,或颂扬、或警醒,或传于后代,

  或埋于地下,写出来,绝不是为了自己看的,那是为了铭记历史,教育后代而

  留下的书信。春秋战国,人们把书信写在竹简上,先是用绳扎,再用封泥封,

  之后又在封泥上盖上印章,大概春秋战国时期是七国纷争,战乱频仍,书信的

  防伪保密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我国防伪技术的源起吧。

  东汉蔡伦发明了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书信大行天下提供

  了便利条件。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布衣百姓,都把书信作为相互沟通,传情

  达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

  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于是人们羡慕水中的游

  鱼、天空的飞雁,把思念寄托于碧波水府、白云天幕,图的是一个快字。随着

  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专门送信的信使,专门为信使驻马休息的驿站。那时的

  驿站信使都是官方的,因为皇帝要延伸皇权,下达政令。往往是一道圣旨,便

  是快马接力,昼夜兼程。唐太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荔枝。皇帝便命令通过机要

  交通,当日送到,于是杨贵妃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虽然杨贵妃有幸通过机要

  通信渠道吃到了新鲜的荔枝,但那时信使和驿站的主要功用还是传输信息。从

  有了文字,有了纸张,书信变成了通信联络的重要手段。书信也就成为延续几

  千年文明史、传承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邮政源于我国。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有邮政。古籍中有"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之语。所谓"置邮传命",即通过邮递而传达命令。"邮"字在2000多年前即已出现了。到秦末汉初,更是在各地的交通要道上设驿站,传递政府公文。当时是用快马做工具,每到一个驿站便换人换马,以求迅速。至1912年,驿站才给全部裁撤。驿站撤消前,我国民间也同时存在公共的寄信机构,叫"民信局",明永乐年间(1403-1425)创立,直到1935年1月1日才全部停业。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信的来历: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有“书信”来往了。当时采用的是结绳、刻符等方式。根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划符号。我国苗族人,也用过刻符。方亨咸《苗俗纪闻》说:“俗无文契,凡称货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信这一文体,那时称为“书”。因为那时列国纷争,政务日繁,为了互通信息,商洽事务,促使了这一文体的形成和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三代政瑕,书介弥盛:绕朝增士会以策,子家与赵宣以书,巫臣之遗子反,子产之谏范宣,详观四书,辞若对面。”

作为书信意义的“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刘晔专》注引《傅子》:“每有疑事,辄以函文晔。”作为书信意义的“信”,最早见于唐代元缜《书乐天纸》诗:“半封京信半题诗”。

书信在过去还有别的称,这是根据所书写的载体而定的。比如书信写在竹片上就称“简”,写在小竹片上就叫“笺”,写在木板上的就叫“牍”,写在小木板上的就叫“札”,写在白绢上的就叫“素”。如“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所谓“尺牍”、“尺素”,就是因为写信用的木板和白绢通常都是一尺左右的缘故。

书信组成:

由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组成。

1、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信的来历: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有“书信”来往了。当时采用的是结绳、刻符等方式。根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划符号。我国苗族人,也用过刻符。方亨咸《苗俗纪闻》说:“俗无文契,凡称货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信这一文体,那时称为“书”。因为那时列国纷争,政务日繁,为了互通信息,商洽事务,促使了这一文体的形成和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三代政瑕,书介弥盛:绕朝增士会以策,子家与赵宣以书,巫臣之遗子反,子产之谏范宣,详观四书,辞若对面。”
作为书信意义的“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刘晔专》注引《傅子》:“每有疑事,辄以函文晔。”作为书信意义的“信”,最早见于唐代元缜《书乐天纸》诗:“半封京信半题诗”。
书信在过去还有别的称,这是根据所书写的载体而定的。比如书信写在竹片上就称“简”,写在小竹片上就叫“笺”,写在木板上的就叫“牍”,写在小木板上的就叫“札”,写在白绢上的就叫“素”。如“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所谓“尺牍”、“尺素”,就是因为写信用的木板和白绢通常都是一尺左右的缘故。

书信起源。先人靠结绳记数,今天打了几头猎物,谁分多

  少,系几个疙瘩,怕忘了,那是留给自己的“书信”。慢慢的,便有了数字的

  概念。走到哪个山头,这里猎物很多,便在山崖上画上几群牲口,告知同族这

  里可以狩猎。这是形象的书信。

  从女娲抟土造人、精卫炼石补天到黄帝大战蚩尤、大禹疏浚洪水,这是古

  人关于万物起源、人类发展、社会形态演变的书信。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古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信息的传输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人们在占卜之

  后,把卜辞刻到龟甲兽骨上,不但产生了甲骨文,还产生了“今天是否是黄道

  吉日,能不能做什么?”的书信。到商周时代,随着冶炼技术的应用,皇族把

  历史等重要信息刻到国家之重器的青铜鼎上,或颂扬、或警醒,或传于后代,

  或埋于地下,写出来,绝不是为了自己看的,那是为了铭记历史,教育后代而

  留下的书信。春秋战国,人们把书信写在竹简上,先是用绳扎,再用封泥封,

  之后又在封泥上盖上印章,大概春秋战国时期是七国纷争,战乱频仍,书信的

  防伪保密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我国防伪技术的源起吧。

  东汉蔡伦发明了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书信大行天下提供

  了便利条件。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布衣百姓,都把书信作为相互沟通,传情

  达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

  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于是人们羡慕水中的游

  鱼、天空的飞雁,把思念寄托于碧波水府、白云天幕,图的是一个快字。随着

  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专门送信的信使,专门为信使驻马休息的驿站。那时的

  驿站信使都是官方的,因为皇帝要延伸皇权,下达政令。往往是一道圣旨,便

  是快马接力,昼夜兼程。唐太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荔枝。皇帝便命令通过机要

  交通,当日送到,于是杨贵妃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虽然杨贵妃有幸通过机要

  通信渠道吃到了新鲜的荔枝,但那时信使和驿站的主要功用还是传输信息。从

  有了文字,有了纸张,书信变成了通信联络的重要手段。书信也就成为延续几

  千年文明史、传承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书信的前身是实物信,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作为中介的信使“口说无凭”,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同时也为了避免遗忘和差错,便在口信的基础上逐步创造了“实物信”,即用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这种实物具有公认的性质,人们接触到实物,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与这种实物相联系的意思,接受到不为别人知道的信息。比如,现在还有人在书信中夹寄几粒红豆,以表达相思之情。

汉字故事小屋,‘信’字的由来,就是人要说的话




来历的意思
3、刘宾雁《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别看档案不过是一个纸口袋,它却装着你的来历,你的身份,是关于你本人存在的凭证”。4、《快心编二集》第六回:“丁严三人参见过,递上来历”。5、宋·朱熹《答吕子约书》:“张元德训道为行,固为疎阔,子约非之,是也;然其所说行字,亦不为全无...

地方名的来历?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地方名是怎么来?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这些城市是由什么东西才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解析:一、地名起源分析 地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创造语言的远古时代,但由于当时还没有产生文字,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资...

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来历
生肖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一些学者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提到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这里的甲子可能指的是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然而,...

来历的意思
如:“这个字的来历是过去的某字。”。此时“来”作“由某某而来”讲;“历”含“以某某为荣”之意,是对起源虽已被新生取代却不否定其过去功绩而采用的礼貌用字。 2,指社会背景。如:“此人来历很复杂。”。此时“来”作“从别处揣来附加于本处”讲;“历”作“已影响它处而只好承担责任”讲。 问题二...

蝉的来历
蝉的来历如下:1、蝉是一种昆虫,属于蝉科。它们通常具有窄长的腹部,头部两侧有一对复眼,翅膀两对,覆盖着透明薄膜。蝉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几毫米,最大的可以超过2厘米。2、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根据化石记录,蝉最早出现在石炭纪时期,那时的蝉与现代的蝉已经非常相似。在进化过程...

汉字的来历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

数字的来历是怎么样的?
数字的来历是:阿拉伯数字是发源于古印度,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数字后来被阿拉伯人用于经商而掌握,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由于首先接触到阿拉伯人使用过这些数据,便误以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造成了这一历史的误会。后来,随着在世界各地的普遍传播,大家都都认同了“阿拉伯...

中国姓氏的由来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

年的来历
年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种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

农历的来历
中国农历是一种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阴阳合历,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而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生产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农历的来源 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

开平区15955227042: “信”的由来 -
戢岸洛雅: 信xìn(1) ㄒㄧㄣˋ(2)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3)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4) 崇奉:~仰.~徒.(5) 消息:~息.杳无音~.(6) 函件:~件.~笺.~鸽.~访.(7)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

开平区15955227042: 信姓的来源 -
戢岸洛雅: 信姓始祖为信陵魏无忌.信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 姓氏篇》.其姓源自信陵君魏无忌之后.据《风俗通义>>记载,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后裔,有以祖先封号中的信字作为氏者.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信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山西等地.

开平区15955227042: 信的历史和来由
戢岸洛雅: http://baike.baidu.com/view/555733.htm

开平区15955227042: 写信的来历、作用、好处 -
戢岸洛雅: 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

开平区15955227042: 信字起源于哪里 -
戢岸洛雅: 信:从字形看,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语言的言,是会意字.意思是做人要言而有信,说话要掷地有声,要说到做到,说话算数.

开平区15955227042: 书信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怎么由来的 -
戢岸洛雅:[答案]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左... 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

开平区15955227042: 信的历史 -
戢岸洛雅: 书信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彭教授还介绍了在魏晋就出现了专门记录书信礼仪的文献《书仪》.

开平区15955227042: 关于姓“信”的家族历史 -
戢岸洛雅: 据《风俗通》、《广韵 震》、《左传》等姓氏古籍记载,信姓出自姬姓,是三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后代.

开平区15955227042: 信,函,书,简,札,信札,书简,尺素,雁书的来历.3个以上 -
戢岸洛雅:[答案] 书 信 函 书信,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之为“书”.古代的“信”指信使,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 简札族柬 简,本指战国至魏晋时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板.竹片...

开平区15955227042: 诚信的由来?? -
戢岸洛雅: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