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作者&投稿:时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其中的“诸己”,“诸人~

有诸己:自己有善的行为。
非诸人:禁止别人(做)。
藏:藏匿。
恕:恕道的行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1)者,所以事长也;慈(2)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3)心诚求之,虽不中(4),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5)如此。此谓一言偾(6)事,一人定国。

尧舜(7)帅(8)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9)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10)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11),而能喻(12)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13)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14)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15)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传9)

【注释】

(1) 弟(ti):通“悌”,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 慈:指父母爱子女。

(3) 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原文作“若保赤子。”这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思是保护平民百姓如母亲养护婴孩一样。赤子,婴孩。

(4) 中(zhong),达到目标。

(5) 机:本指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指关键。

(6) 偾(fen):败,坏。

(7) 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8) 帅:同“率”,率领,统帅。

(9) 桀(jie):夏代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 主。二人历来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10) 诸:“之于”的合音。

(11) 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 喻:使别人明白。

(13) “桃之夭夭”句:引自《诗经·周南;桃夭》。 夭夭(yao),鲜嫩,美丽。蓁蓁(zhen),茂盛的样子。之子,这个(之)女子(子)于归,指女子出嫁。

(14) “宜(yi)兄宜弟”:引自《诗经·小雅·蓼萧》。

(15) “其仪不忒(te)”句:引自《诗经·曹风·鸤鸠》。仪,仪表,仪容。忒,差错。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和家族。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 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读解】

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因此,无论是国王还是家(族)长都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因此,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贯穿国与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治国必先齐其家”。

不过,进入现代社会,情况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国已不允许实行家长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民主化。”不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已成为过去,就是孝、悌观念也日渐式微,丧失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基本条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的现象也不是“无之”,而是不难见到了,比如说,一个优秀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子女,一些当政官员的公子以身试法等等。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很是令人深思。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的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求“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这些思想却并不因为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它既是对“欲治其国者”的告诫,值得推荐给当政为官的人作为座右铭;也是对儒学“恕道”原则的阐发,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我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http://blog.163.com/liuying_athena/blog/static/181044492008619101447667/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推己及人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

君子求诸己的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求诸己”的下一句是:“小人求诸人。”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原文是: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求:要求。诸:“之乎”的合音字。己:自己。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人:别人。整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说:“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要求...

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什么意思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意思是: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品行的要求,君子应该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而非像小人一般,遇到事总是从他人身上找原因。《论语·卫灵公》的介绍 《论语·卫灵公》主要讲述了孔子...

《大学》翻译一下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什么意思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释义::“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诸”是《代词兼介词》, “之于”的合音。出处:孔子《论语·卫灵公》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君子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翻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赏析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也非推卸责任。这也是孔子要求君子做到的品行,是孔子对德行修养的要求。孔子认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这句话与孔子说的“躬自厚而...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

求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的全文。
《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只看到别人的过失,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那就是“小人求诸人”了,成为彻头彻尾的小人了,非常可怜,非常可悲。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要把自己的观念放正,永远不要去责备别人。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含义 -
紫固奥麦:[答案]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 ,而后非诸人.《大学》的意思是 -
紫固奥麦:[答案] 对于优点,我们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这样才接近于君子! 满意请采纳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翻译 ……急! -
紫固奥麦:[答案]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
紫固奥麦:[答案] 有德行的领导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止别人作恶.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出自哪部文学 -
紫固奥麦: 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这是秦汉时儒家作品,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句子大意是,君子要自己具备(某种美德),之后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具备;自己没有(某种恶习),之后才有资格去批评别人的恶习. 前后两个“诸己”意思是不一样的.非:作动词,认为.....不对.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急求能阐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一道理的事例 -
紫固奥麦:[答案] 勾践卧薪尝胆,带领国人储蓄能量只为东山再起,自己穿素以,食素食,自耕田地,而后求诸人效之.现代有些官人锦衣玉食,铺张浪费,却想教人以勤俭节约,这是做不到的.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非诸人. 翻译 -
紫固奥麦: 作为一个有道德人,应该严于律己.应该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也具备;自己没有恶习,然后才能批评别人;自己心中没有“恕道”,却要要求别人实行“恕道”,这是不可能的.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非诸己,而后非诸人 -
紫固奥麦: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翻译就是: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希望可以帮到您 满意请采纳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我要这篇文章全文 -
紫固奥麦:[答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

乌兰浩特市19357853305: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
紫固奥麦: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1)者,所以事长也;慈(2)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3)心诚求之,虽不中(4),不远矣.未有学养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