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到秦始皇所重用的人才及国家

作者&投稿:栾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所重用的人才注明那国人和各自的历史使命~

1.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
商鞅,卫国人,原名:卫鞅。
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败”。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
2.秦惠文王时期,重用樗里疾(秦国人)、公孙衍(魏国人)、张仪(魏国人)、魏章(魏国人)、司马错(秦国人)
(1) 樗里疾(秦国人)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吞并巴蜀,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2)公孙衍(魏国人)
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3)张仪(魏国人)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4)魏章(魏国人)
魏章,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公元前312年,得樗里疾之助,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北),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秦惠文王卒,太子秦武王立,秦初置丞相,与张仪一同被逐,启用甘茂、樗里疾分别为左右丞相。
(5)司马错(秦国人)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
3.秦武王
在位时间不到4年。秦武王有力气,爱好游戏,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与孟说举鼎游戏,折断腿骨。同年八月,秦武王去世,朝臣诛杀孟说全族。秦武王娶魏国女子为王后,但没有儿子,于是群臣迎接秦武王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
4.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
(1)魏冉(楚国人)
魏冉,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于陶邑。

(2)芈戎(?-公元前262年),又称辛戎,楚国人,秦昭襄王舅父。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于其姐秦宣太后,与异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其姐秦宣太后芈氏长期执政秦国,形成亲党专政格局,打破秦国重用客卿的惯例。与高陵君嬴悝、泾阳君嬴芾、穰侯魏冉并称四贵。
(3)范雎(?-前255年),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5.秦孝文王,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6.秦庄襄王
正式在位不到4年。重用吕不韦。

(1)吕不韦(卫国人)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7.秦始皇
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楚国人)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1)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2]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3]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7]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8]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2)尉缭(魏国人)
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3)王翦(秦国人)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
秦惠文王重用赢华、异母弟公子疾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嬴驷重用;
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重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
秦昭襄王,秦惠文王之子,重用范雎、白起;
秦孝文王,秦昭襄王之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秦庄襄王,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父亲,重用吕不韦;
秦始皇,秦庄襄王之子,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1.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
商鞅,卫国人,原名:卫鞅。
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败”。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
2.秦惠文王时期,重用樗里疾(秦国人)、公孙衍(魏国人)、张仪(魏国人)、魏章(魏国人)、司马错(秦国人)
(1) 樗里疾(秦国人)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吞并巴蜀,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2)公孙衍(魏国人)
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3)张仪(魏国人)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4)魏章(魏国人)
魏章,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公元前312年,得樗里疾之助,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北),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秦惠文王卒,太子秦武王立,秦初置丞相,与张仪一同被逐,启用甘茂、樗里疾分别为左右丞相。
(5)司马错(秦国人)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
3.秦武王
在位时间不到4年。秦武王有力气,爱好游戏,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与孟说举鼎游戏,折断腿骨。同年八月,秦武王去世,朝臣诛杀孟说全族。秦武王娶魏国女子为王后,但没有儿子,于是群臣迎接秦武王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
4.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
(1)魏冉(楚国人)
魏冉,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于陶邑。

(2)芈戎(?-公元前262年),又称辛戎,楚国人,秦昭襄王舅父。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于其姐秦宣太后,与异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其姐秦宣太后芈氏长期执政秦国,形成亲党专政格局,打破秦国重用客卿的惯例。与高陵君嬴悝、泾阳君嬴芾、穰侯魏冉并称四贵。
(3)范雎(?-前255年),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5.秦孝文王,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6.秦庄襄王
正式在位不到4年。重用吕不韦。

(1)吕不韦(卫国人)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7.秦始皇
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楚国人)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1)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2]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3]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7]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8]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2)尉缭(魏国人)
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3)王翦(秦国人)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秦孝公 商鞅 卫国人 进行深刻变法,改变秦国制度。
秦惠文王 张仪 魏国人 提出连横破合纵,东出函谷关,争雄天下。
秦武王 甘茂 楚国人 提兵攻破宜阳,使秦武王可以去洛阳。
秦昭襄王 范睢 魏国人 提出远交近攻,帮助进行长平之战。
秦庄襄王 吕不韦 卫国人 奇货可居,帮助秦王登位。
秦始皇 李斯 韩国人 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

商鞅-卫国

吕不韦-卫国
韩非子-韩国
张仪-魏国
苏秦-洛阳
魏冉-楚国
司马错-秦国
白起-秦国
李斯-楚国
蒙恬-秦国
王翦-秦国
范雎-魏国

商鞅


秦孝公时期到秦始皇时期重用过的人才有哪些?
秦孝公商鞅卫国人进行深刻变法,改变秦国制度。\\x0d\\x0a秦惠文王张仪魏国人提出连横破合纵,东出函谷关,争雄天下。\\x0d\\x0a秦武王甘茂楚国人提兵攻破宜阳,使秦武王可以去洛阳。\\x0d\\x0a秦昭襄王范睢魏国人提出远交近攻,帮助进行长平之战。\\x0d\\x0a秦庄襄王吕不韦卫国人奇货可居,帮助...

秦孝公到秦始皇所重用的人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秦惠文王重用赢华、异母弟公子疾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嬴驷重用;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重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秦昭襄王,秦惠文王之子,重用范雎、白起;秦孝文王,秦昭襄王之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

请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所重用的人才注明那国人和各自的历史使命
5.秦孝文王,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6.秦庄襄...

秦孝公到秦始皇有多少年
秦孝公到秦始皇有115年。1、秦孝公 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

历史上真实的秦孝公,为秦朝都做了哪些贡献呢?
重用商鞅,变法图强在秦孝公之前的几代秦国君王在位时,秦国国内动荡,国力大为减弱。秦孝公继位后,发布求贤令,商鞅由此来到了秦国。经过商鞅的劝说,秦孝公决定变法图强,最为经典的例子便是立木为信的故事。这可以作为秦国变法的标志性时间。经过了商鞅前后两次的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确立了...

秦孝公到秦始皇所重用过的人
秦孝公 商鞅、子车英等。秦惠文王 司马错、甘茂、张仪、公孙衍等 秦武王 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 秦昭襄王 白起、魏冉、芈戎、蔡泽、范睢等 秦庄襄王 吕不韦、王龄、蒙骜 秦始皇 王翦、王贲、李斯、蒙恬等

秦孝公和嬴政什么关系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5位秦国国君。分别是: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

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全国,为什么说秦孝公功不可没呢?
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全国,秦孝公功不可没的原因:因为他重用卫鞅,卫鞅赶到秦国后,和秦孝公交谈很久,两个人交谈甚欢。秦孝公决策要重用卫鞅,使他改正秦国的缺点。而卫鞅也毫不客气,在秦国破旧立新开展了改革创新。由于变法毫无疑问会危害一些,乃至一些势利的权益,尤其是皇家家族。但是,在秦孝公的...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一统六国,“六世”分别指的是谁呢?
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之一。比如当时的魏国,就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正是因为遭到了魏国等诸侯国的屡次进攻,促使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

...张仪;范睢等),知人善任的雄才大略,才在秦始皇时灭了其它_百度...
秦朝自孝公开始,重用商鞅,惠文王任用张仪,武王重用甘茂等,昭王用魏冉、白起、范雎。昭王子继位时间太短,我们不记录在内,秦王异人重用吕不韦。而秦始皇“他继承“六世余烈”,统一了天下。实现中央集权。权利集中制。秦始皇用人方面:他任用李斯、尉缭子管理国政,实现人才能力发挥最大化。他信任王翦,...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孝公到秦始皇所重用的人才 -
尉迟武阿莫: 文官方面,最著名的是商鞅,张仪,范雎,李斯.武将方面,是白起,王翦,蒙恬.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国历代君主谁能给哦分别讲讲秦孝公至始皇历代君主的故事和对他们的
尉迟武阿莫: 秦始皇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摆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所以所有的历史书讲到这个问题,都强调由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所有教材都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

沾益县13523501259: 从商鞅到秦统一中国依次有哪些国君 -
尉迟武阿莫: 依次为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始皇.1.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商鞅,卫国人,原名:卫鞅.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尉迟武阿莫: 简单来说:秦谋臣良将林立,运筹帷幄和统兵征战以及战略策略协调运用均珠联壁合... 白起等人的将相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到秦始皇时期,周围更是人才济济...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孝公到秦始皇有多少年 -
尉迟武阿莫: 秦孝公到秦始皇有115年. 1、秦孝公 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孝公重用的人才是谁? -
尉迟武阿莫:[答案]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孝公 和嬴政什么关系 -
尉迟武阿莫: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5位秦国国君.分别是: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沾益县13523501259: 揭秘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秦孝公变法的原因 -
尉迟武阿莫: 秦孝公继位的时候,秦国的国力虽然经过他的父亲秦献公的努力止住了衰退的趋势,但是整体局面仍然是比较紧迫和糟糕的.在这种情况下,秦孝公颁布了一道求贤令,向全天下所有有才之人发出昭告:只要你有超群的智慧和治国之才,无论你是哪国人,是什么地位和身份,秦国都可以让你当官.这道政令一出,很多贤能之人纷纷来拜见秦孝公,其中就有来自卫国的商鞅.在和商鞅经过一番详谈之后,秦孝公觉得此人的才能不可多得,于是便重用他,让他在秦国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举措,秦国很便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成为了当时的国家之中最强盛和不容小觑的国家.

沾益县13523501259: 秦孝公《求贤令》求得的贤才是谁 -
尉迟武阿莫: 求贤令求得的人才很多,但是只有一人特别突出,就是卫鞅,也就是商鞅.商鞅变法,一举奠定秦国根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