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代儒家的地位?

作者&投稿:宗圣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地位如何?~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核心,提倡以德治国,重礼仪,尊王道。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不稳定,诸侯割据,各方势力霸占一方。
在那个崇尚法治与无为而治的时代,儒家思想是不符潮流的,不会被君主所接受,接受它就相当于接受了灭国。
因此儒家思想适合和平时代,而在战争时期法家思想更加盛行。

扩展资料:
儒家的兴起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
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十分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
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地位: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分析: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经董仲舒改造为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维护了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利于社会安定,多民族国家统一。
但儒家思想在后期成为理学,思想僵化,禁箍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甚至摧残了人性。
简介: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孔子时期,也是初创阶段。此阶段儒家的受众比较少,才有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不过有点讽刺的是,除了仅仅是到了国境线的楚国和晋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寿命后来都不长,而且孔子自己也是一路艰辛,尤其是受困于陈、蔡。孔子主要在鲁国从政,但是始终是被敬而不用。此阶段的特点可以说是儒家不受人待见,时代特点是各国开始“无义战”地争霸,大家对孔子王道做法从骨子里都不采纳。

  2. 孟子、荀子时期,也是儒家逐步发展的时期。此阶段儒家开始比较正式地登上历史舞台。孟子也曾周游列国,不过他的待遇明显好过孔子,比如在齐国当了几年客卿,与魏惠王、惠施有一定交流,尽管因为战国时代杀伐争霸的氛围更胜于春秋、没人有兴趣慢慢实践所谓王道,从总体上看其学说仍然没有被接受。比较有成就的是孟子曾在小国滕国成功向国君推荐儒学,虽然滕国还是很快被宋国灭了。荀子则一生主要专注于学说的建立,例如天人学说、天道自然学说、人性本恶学说,此外就是培养了以李斯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天人学说最后在后世被董仲舒推荐给汉武帝,而李斯模式的外儒内法则在公孙弘等人身上被继承。可以说汉代的儒学兴起,很大程度是荀子打下的基础。



儒家在春秋战国时的地位其实很尴尬的。孔孟两位“丧家犬”在各国之间辗转,所到之处,虽然有国君能够认同他们的观点,但总是没有人去实践之。就像孟子见齐宣王时,齐宣王明明已经认同孟子的观点了,甚至把“寡人好色”这样的事情都对孟子推心置腹地说了,但依旧不愿将孟子的观念全面地用于治国之中。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用今天的话说,儒者就是社会的异见者,而异见者总是不受欢迎的。儒家的理念虽然类似于贵族政治,但却是一种让贵族受到极大道德约束的贵族政治。一旦真正地(注意,是真正地)采用儒家的理念,其实统治者是受到很大的制约的。儒者“从道不从君”,所以不认为自己对于国君有绝对效忠的义务,倘若国君无道,完全可以“去之”,甚至只要“顺于天而应乎民心”就可以再来一次汤武革命,因为“闻诛一夫桀纣,未闻弑君”。这种独立的儒者人格固然在后世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打压,但至少在春秋时代,是很让统治者头疼的。可以想见,谁会真的去用一套会反噬自己的理论呢?相比之下,法家通过“法术势”构建的近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随随便便就可以调几十万人修长城、建阿房宫,而且能够最大化地确保行政安全,“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以瓦解家族,丈夫告发妻子可以得到妻子的财产,让整个国家“利出一孔”,这样既“高效”又“安全”,自然就受到欢迎了。

个人认为,儒家虽然是以复古的样子出现在春秋时代,但有点类似于文艺复兴,它其实确实是对当时的社会指出了一条未来发展方向的。只是儒者的理想主义最终败给了更加现实、对人性恶的一面挖掘更深的法家。因此,倘若认为儒家的复古是倒退,是怀念旧制度,那就相当于把文艺复兴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怀和其对后来启蒙思想的培育视而不见,仅盯着“复兴”二字就认为文艺复兴是历史倒退一样。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是两大显学,从学者甚众,在受众群体的范围和学说的影响上是其他学说所无法匹敌的。但是各国统治者所采用的多是法家、兵家的思想,毕竟处在战争如此频繁的时代,光有所谓仁义道德或者兼爱非攻,实在是难以立足。在弱肉强食的年代,儒家所提出的社会改良方案,所遵循的上追三代礼制的原则,没有稳定的大环境的支持,确实是无法得到实现的。

当时儒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其他学派是一样的。没有特别的地位,甚至很少有诸侯国采用儒家学派。


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战神白起的存在价值?
在历史战争上,白起的存在是无可厚非的,白起的战绩赫赫,出色也是无能人及的,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军师将军,在战略谋略上,他目光深远,运筹帷幄。

你是怎样看待战国七雄的?
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

你是怎么看待商鞅变法的?
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期, 社会 开始进入了转型期。 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奴隶 社会 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更甚以往,严重破坏了 社会 正常的生产活动,导致生产关系濒临崩溃的边缘。为应付日益严重的天下形势,各国之间开始了变法运动,旨在图强以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其中,著名的改革有 “李悝变法”...

春秋战国史事求解
但当时的诸侯们明面上还是要给天子足够的尊重,比如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大多要在“礼敬天子”这方面下 功夫 ,才能在大义上获得诸侯的承认。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开始兼并,强者实力更强,而周天子也始终在衰落,但东周王室还是存在了很长时间,只不过已经沦落的不像话了,一直到 秦庄襄王 彻底灭周。

春秋战国史事求解
商秧变法:在当时大国以兼容并包式吞并列国,社会生产力差,人民没有法可守,国家就没秩序,国家战力就不能集中,所以在当时是利大于弊,同时这只适应在战争年代。因此秦国后来的灭亡是一种必然。 商秧变法也是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变法。

中国古代文化!春秋战国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元明的...
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发现有三个时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即春秋战国时期,三国到南北朝时期及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秦始皇嬴政、隋文帝杨坚、元世祖忽必烈三个领袖人物的最大功绩,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我国三个时期分裂动荡的局面,实现中国三次大统一。我国第一次大统一由秦始皇嬴政领导完成:相传...

春秋战国时期具体变革的事例
春秋时期,晋国经常发生内乱,“公族”势力消耗殆尽。出现“六卿强,公室卑”的局面,“晋之公室尽矣”。韩、赵、魏三家大夫日渐强大,先打败范氏、中行氏,又联合消灭智氏,分晋而立(前453年,但到前403年才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批准)。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新兴力量崛起,权力下移,社会更趋活跃...

历史趣谈,春秋战国时期强国称霸是如何折腾弱国的
周天子,也只是享受十二牢的享礼。鲁国人为吴王夫差准备的也是十二牢的享礼,这已经非常够意思了,因为他们已经把吴王当做天下之王在看待了。伯嚭冷笑一声:“哼哼,装什么装?晋国的大夫范鞅,他一个大夫,这才什么级别?他在你们这里就享受了十一牢的待遇!你以为我们真都不知道?他能享受十一牢,我们...

如何看待人类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同样异彩纷呈;印度的佛陀时代所表达的人类悲悯情怀,佛教在亚洲的传播等,也蔚为大观。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百家争鸣的三大成因 人类文明何以在这一时期同时在不同区域取得如此突破性的成就呢? 这并非偶然。这首先得益于人类生产力的明显进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相当一部分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是成功的。(3分) 试题分析:第(1)问排列顺序,需要知道五项内容出现的时间或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

林芝县17681407174: 儒学在战国时期的地位 -
呈育瑞佳: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所以不客气的说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状态还在.儒学,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地位吧

林芝县17681407174: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地位如何? -
呈育瑞佳:[答案]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核心,提倡以德治国,重礼仪,尊王道.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不稳定,诸侯割据,各方势力霸占一方.在那个崇尚法治与无为而治的时代,儒家思想是不符潮流的,不会被君主所接受,接受它就相当于接...

林芝县17681407174: 春秋战国,秦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怎样的 -
呈育瑞佳: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初创时期,不被多数诸侯采纳,只有少数想要改革的诸侯国曾试用过,但并不显著属于非主流阶段.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被大大破坏,险些被摧毁.法家思想鼎盛. 汉朝: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其得到历史上第一次大发展.也成为了国家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在一次腾飞与发展.儒家思想已渐渐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导致儒学的这种发展主要是因为每一时期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和统治者的思想影起的!今天我们应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我们要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营养.

林芝县17681407174: 请说明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儒学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隋唐、宋代、明清地位如何,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
呈育瑞佳:[答案]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受重创 汉代 成为正统 隋唐 三家交融 宋代 新儒学——理学 明清 儒学批判思想

林芝县17681407174: 春秋时期儒家,法家思想地位如何?为什么? -
呈育瑞佳:[答案] 西周之后的春秋是个百家齐放且争鸣的时期,是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出现的一个过渡年代,随后在东周末年像春秋这样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出现的一个过渡年代又出现了一个,只是它的名字改了,叫战国.如果说春秋时期的各个诸侯国还...

林芝县17681407174: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西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
呈育瑞佳:[答案] 西汉: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春秋.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是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林芝县17681407174: 简述从春秋战国、秦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不同时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怎样对待儒家文化(态度)?(20分) -
呈育瑞佳:[答案]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原因是儒家思想比较保守,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趋势.(5分)秦朝建立后,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禁止儒家思想传播.原因是...

林芝县17681407174: 儒家学说在战国时期的社会地位? -
呈育瑞佳: 战国时期,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等几大显学,其中儒家在齐国盛行,但在其它大国,只尊重它的学说,但并不用其治国.

林芝县17681407174: 春秋战国,秦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怎样的?不同时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怎样对待儒家文化?看清标题!请概括回答! -
呈育瑞佳:[答案]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初创时期,不被多数诸侯采纳,只有少数想要改革的诸侯国曾试用过,但并不显著属于非主流阶段.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被大大破坏,险些被摧毁.法家思想鼎盛.汉朝: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其得到历史上第...

林芝县17681407174: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过程 -
呈育瑞佳:[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学说奠定基础(老子创立道家思想)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