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好问的小故事

作者&投稿:隗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的成长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血统,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在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还有人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但是,爱因斯坦毕竟还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由“丑小鹅”变为“白天鹅”,这说明了什么呢? 我

  鹰和蜗牛都能够登上顶峰。有些人像雄鹰一样能够一飞冲天,但更多的人像蜗牛那样凭着耐力默默前行,最后也能登顶。

  11年前,他是一名建筑工地的水泥工,现在他是公司董事长秘书,11年前,他是只有中专学历的农村青年,现在他是具有律师资格的公司法律顾问,11年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青年,现在他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候补委员。这一系列的奇迹,发生在一个外来务工者身上。他,就是黄涛。

  94年黄涛在上海开始了他的打工之路。在很多工友忍受不了工作的劳累纷纷离开时,在他每天必须工作16个小时,要顶着四十度的连续高温,忍着空旷野地里蚊虫的叮咬,和老工人们一起在离地三十多米的桥面上每天摸爬滚打时,在没有学过任何机械和制配知识,面对一张图纸,而需要做出合格零件时,他不但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自己的求知之路。

  黄涛当时的住宿条件是四五个人挤在一起的四壁漏风的活动板房。冬天,带着水汽的冷风在屋里横冲直撞,人躲在湿漉漉的被窝里还会冻得发抖,夏天,三四十度的气温让人呆在板房里就像洗桑拿,身上的汗一刻不停地往外冒,书本一会就会被汗水打湿,还有驱赶不尽的蚊子,像敢死队冲锋一样,一群一群没命地往身上撞。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黄涛白天在烈日下勤奋工作,晚上坚持学习,2年多的时间他学完了《金属材料学》、《非金属材料学》、《铁路工程物资管理》、《物资流通与管理》等17门专业书籍,取得了北方交通大学物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证书,用获得的理论知识,圆满地完成了现场物资管理工作。

  很多人如果取得了像黄涛这样的成绩,可能已经很满足了。但黄涛在成绩面前没有丝毫得意,公交车上的一次打人意外,让他感到自己和工友法律知识的贫乏,从而产生了学习法律的念头。

  他的人生,开始向另一个高峰迈进。

  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需要极大恒心和毅力的漫长道路。当同事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同龄人花前月下的时候,他正捧起书在灯下背诵枯涩的法条;当门前路灯熄灭车声渐消,夜深人静人们鼾声响起的时候,他正凝神思考问题的答案;当东方泛白,早起的人们开始晨练的时候,他又已睁开困乏的双眼,拿起枕边的书本开始了新的阅读。《宪法》、《民法》、《刑法》、《法理概论》、《西方法制史》、《经济法》、《环境法》……几十本厚厚的枯燥的法律书籍,陪伴着黄涛走过了六年的日日夜夜。这六年,他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每天除了忙碌还是忙碌。那个健壮的黄涛,明显的消瘦了。

  从2001年到2002年3月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迎接司法考试,他把剩下不多的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了最充分的利用:每天早上不到6点他就拿起枕边的书开始看,晚上下了班不回家,在食堂快速吃完饭就又开始学习到深夜一两点钟,后来他干脆把被子拿进了办公室,学完就在办公室的木地板上打地铺。他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用挤出来的时间把考试的十五本教材认真阅读了6遍,参加了三个辅导班,整理学习笔记9本,做各种复习参考书20多本、各种试卷50余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通过了淘汰率高达94%的“中华第一考”,从全国56万参考者中进入了那3.6万名胜利者的行列,顺利地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

  黄涛说,鹰和蜗牛都能够登上顶峰。有些人像雄鹰一样能够一飞冲天,但更多的人像蜗牛那样凭着耐力默默前行,最后也能登顶。

1.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2.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鲁迅贝...


名人好问的小故事
2.孔子不耻下问 没有具体事例 3.爱迪生的父亲是迈兰的一个小农场主,拥有一个果园,家境还算比较富裕。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呱呱坠地了。爱迪生不仅不爱说话,而且还常常一个人出神。他会久久地盯着一件东西,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在心里琢磨这件东西是怎么回事。他会久久盯着天空慢慢浮动、不断变幻...

关于名人好问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帮助的人:7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200字(通用11篇) 故事是汉语词汇,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200字(通用11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篇1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然而...

关于古人勤学好问的事例有哪些呢?
2011-04-21 古人勤学好问的事例 12 2014-06-29 中国古代勤学好问的故事? 35 2013-12-02 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357 2010-12-13 古代勤学好问的人的故事 19 2013-11-15 请搜集一个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113 2006-06-04 古人有哪些勤学好问的事例?请举例。谢谢^-^ 46 ...

古时候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简短
古时候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有很多,其中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最为人所熟知。孔子,作为古代中国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问渊博,但仍然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据说有一次,孔子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看似普通的农夫。农夫正在地里劳作,孔子看到他的动作非常熟练,便好奇地上前询问农夫关于耕种的知识...

有没有古今中外名人好问的例子
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

名人好问的例子!
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 基地。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丁香花贡献。名人的故事三:父亲的...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精选 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

名人好问小故事
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都是中国的哈!

古人勤学好问的成语故事
古代有很多勤学好问的小故事被流传至今,有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阅读!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

宁陕县18950017122: 名人"好问"故事三个 -
亓逄复方: 1.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

宁陕县18950017122: 能告诉我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吗? -
亓逄复方: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

宁陕县18950017122: 五个好问的名人故事 -
亓逄复方: 1、孔子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

宁陕县18950017122: 关于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100字! -
亓逄复方: “铁杵磨成针”——李白刻苦学习故事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宁陕县18950017122: 一位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
亓逄复方:[答案]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

宁陕县18950017122: 古今中外名人好问的故事(注:一定要突出好问这个特点!)最好不要孔子先生的…… -
亓逄复方:[答案] 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

宁陕县18950017122: 关于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急!(不要什么凿壁借光之类的老故事)这篇文章中“勤学”和“好问”都要有 -
亓逄复方:[答案]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

宁陕县18950017122: 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100字内) -
亓逄复方: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

宁陕县18950017122: 名人好问的小故事 -
亓逄复方: 鹰和蜗牛都能够登上顶峰.有些人像雄鹰一样能够一飞冲天,但更多的人像蜗牛那样凭着耐力默默前行,最后也能登顶. 11年前,他是一名建筑工地的水泥工,现在他是公司董事长秘书,11年前,他是只有中专学历的农村青年,现在他是具有...

宁陕县18950017122: 关于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
亓逄复方: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