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评价孔孟

作者&投稿:佼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家对于国学,易经,孔孟的看法和理解是什么?~

在学,知识宝库
特别是五经之首 易经 博大精深

在老庄的体系里,唯物与唯心并不分明,因此后来的唯物者与唯心者也都可以各取所需。

孔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和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成为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详细资料

在先秦诸子中,最擅于思辨的莫过于老子与庄子了。《老子》一书十分重要,他提出了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即“道”。想必“道”这个词早已有之,但将其抽象为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则是前无古人的。对于老子与庄子的异同,这是一个难题。首先,老子的思想比较明子,但《庄子》一书却是恣纵而无端崖,究竟哪里是庄子的思想,哪里不是呢?这个问题向来莫衷一是。一般的说法是内篇为庄子所作,而外篇与杂篇是其后学门人所作,但是也有完全相反的说法,比如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一书便持这样的观点。

我认为严格地分出哪里是庄子所作,哪里不是,这是很难的。但是既然是要比较,那么就必需要求庄子也有一主旨方可,因此本文认为凡是与齐物论与逍遥论一致的,便可视为庄子的一派的思想。当然这种方法是哲学意义上的,而非历史意义上的。不过,这也是庄子之所以为庄子的缘故。

《庄子·天下篇》将老子与庄子分别开讲,但若认为老归老,庄归庄,则已是大谬了。毫无疑问,庄子深受《老子》一书的影响。司马迁这样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的确是一语中的。庄子是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并做出了自己的发展。因此,庄子与老子的最大的相同之处便在于此了。庄子既然继承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在哲学上必要处处可见老子的影子。

另外一个重要的相同点是老庄的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比较一致,即老子与庄子同样都对当时的社会非常失望,对社会充满了怀疑与不满,对时局的无常,对于百姓的疾苦,都是切身体验的,因此对当时社会制度必然是充满忿恨之情。这一点的确是另一十分重要的相同之外,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社会观上,在历史观上的许多相似。

既然庄学本于老子,因此本文不打算将同异分开论述,而是将重点放在其相异之处,明了其不同之处,相同之外也便可一目了然了。

我们先假定一条线索,这条线索也许不必然存在,但是对于分明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是有帮助的。顾准在他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中这样写到:“把天地宇宙的‘道’搞成了在逻辑上完整的学说的是庄子。然而庄子的主旨和老子是绝然不同的。老子是为侯王常保富贵出谋划策,他的清静无为是常保富贵的手段,他全书中绝无半然隐世遁世的话。庄子把老子的道弄到另一个方面上去了,然而绝非老子本意。”[1] 这种说法乍看有些惊世骇俗,但仔细想来还是有根椐的,老子固然也同情百姓,固然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并由此而怀疑了整个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但是他的五千言重心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还是在于政治,在于如何治世。在《老子》一书之中,对于王侯将相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建议简直是俯拾皆是,在《德经》中犹为明显。他的理想是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不是无人而治,无为而治也不是其它什么,恰恰就是治世的方案。所以他的重心在于政治。而庄子的重心则在于个人的自由,即“逍遥”。其隐士思想更重。《史记》记载老子是个史官,怎么说也是个官,而庄子则绝不同,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但关于他不肯出仕的传说则更吸引人。而且《庄子》一书中隐约可见其身世的消息,可以见得其生活是十分贫困的,其对现实的失望是深刻的,遁世思想是坚决的,这与老子不同,老子始终不忘对帝王将相出谋划策。当然,他们也还有一致的重心,那便是保真全身。

一般说来,哲学思想的提出总归于用,用的出发点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思想。由此我们确定一条由学术之用到其学说产生的线索,及学说产生之后如何指导其用的线索。老子出于对现实社会的怀疑与治世的渴望,提出了他的“道”,希望人们守道,返道,“致虚极,守静笃”,从而建构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而庄子出于他遁世避世的需要,将老子的道发展成为相对主义,自然主义。由此观之,老庄思想的不同之处就不点自明了。

由上文分析可知,老庄思想的不同之处从目的上来说,一个重心在如何治世,一个重心在避世,这的确是关键的线索。沿这条线索,我们再看看他们思想的不同。

从哲学上来说,庄子与老子最大的不同是从《齐物论》开始的,老子没有齐万物,齐是非的思想,这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最根本的改变。但是改变却不是没有依据的。老子的思想中心是“道”,道有什么特点呢?道是一个整体观念,道不是矛盾的某一面。但是老子思想里,静的一面似乎更符合于道。不过无论如何,老子承认的事物对立面的存在。事物的对立面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矛盾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可以向对立面转化,但是这种转化被老子看做是一种必然趋势,无抗拮性。因此,人若是要长生,君王若想长治,那么怎么防止那种满则盈的必然转化呢?有两种方法,一是回到矛盾未生的状态,所谓“仁义出,有大伪”,回到仁义未成的状态,则无此弊病,然而这毕竟不现实。还有一种办法,是要“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守住矛盾的弱的一面,静的一面。表面的现实如“功遂身退”等主张。这种哲学观点也是老子的社会观,历史观的体现。而庄子则不同。庄子也同样有老子这种倒退的社会观,但是他更彻底,庄子将老子的形式的对立也取消了,是为“齐物论”。在《齐物论》里,庄子否定万物有差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他也否定了是非存在,在他眼中,是非标准被解放了,“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最后,他甚至否定了物我的分别,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实是庄子的创举,而非老子哲学所有的东西。

应该说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差别最大的也是在这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因此说庄子的道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老子的道则更近于唯物主义,差别也就是在此了。不过,庄子的道未尝没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最大的差别实在是庄子的道与我为一,人的主体也成道的一分子,这是自然主义的思想,而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更多地表现为规律性的东西,而人在道之外。

以上分析了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的不同,老子站在人的立场上看“道”,人要顺道而行,是“守道”。而庄子站在“道”的立场上,站在“道”的立场上看,则万物莫不相同,从而变成了相对主义了。

从上文还可以得知,在老子的哲学里,主体与客体是比较分明的,而庄子的哲学里,主体与客体就没有分别了。因此老讲守道,而庄子讲得道。庄子也讲守道,而老子却不讲得道。如《老子·三十章》说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这里讲的是守道,人不是道,但必须守道,否则为不详。而庄子则不同。庄子虚构了许多得道真人的状态,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看看《逍遥游》里的描述:“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其尘垢 康,将犹陶铸尧舜,孰肯以物为事!”,这样的人物是很符合庄子的理想的,逍遥自在,绝对不参与政治,“其尘垢 康,将犹陶铸尧舜,孰肯以物为事”,这样的人自然是绝对自由的。但是得道如何可能呢?正是从“万物与我为一”的齐万物的思想而来,既然人是道的一部分,那么主体的存在便是道的存在,道并不消亡,人纵然有生死,但是生之前、死之后人又在哪里呢?岂不是在道里吗?他把人看做道的产物,因此,人应与道携游无羁,这样既不生不灭了。因此我们可以回到那条由“用”到学说的产生的线索,庄子梦想逍遥游世,绝对自由,在这里从哲学上实现了。而老子梦想的是太平治世,但同时又怀疑当时的社会秩序,因此提出了他心中的“道”,人要依道而行,从而提出了他治世的一剂药方。当然,他们亦有一致的地方,他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充满不满与怀疑,对于下层阶级富有同情之下,猛烈地抨击当时的统治者,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强梁者不得其死”,而庄子与更进一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因此,庄子也讲守道,但老子不讲得道。

初读《老子》与《庄子》,一眼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个不同,那便是文风的不同,《老子》简约谨慎,字字千金,《庄子》恣纵洒脱。其实这不仅是风格上的不同,也是思想不同的表现,老子守道,固谨慎处虚,庄子讲得道,固逍遥自在而无端崖。这是根本的不同,以下我们再看看他们在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方面的不同。

老子的人生观是谨慎处虚,不妄做为。因为老子的道更近于柔弱的一面,所谓“柔弱胜刚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这种静的段向实在是老子的主张,动虽然也是道之动,但是动最终还是要返的,即返回道的本真状态,只有静才能常保不变,只有卑下才能才保不变,所以老子的人生观,是谨慎处虚,不妄做为。那么庄子的人生观怎么样呢?庄子的人生观是坚决出世的,他最想往的人生状态就是得道真人的状态,绝对自由,水火不侵,“庄子是一个在大悲局中的无可奈何的人,于是一切以自然的命来解脱”[2],应该说庄子对于命运是不抗争的他想通过人天合达到自由,这是不可能的。例如他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命是无可抗拒的,“天地岂私贫我哉?本其为之者而不得也,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大宗师》)。命实在是道的一部分,人不能改变命运,只能顺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他是把人消解了,从来达到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改变命运而得到的,而是顺从自然而得到的,由此,一切苦痛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生梦想。那么,现实中的人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要“安时而处顺”,主张“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秋水》),在世俗中游戏,虽然形不自由,但心却自由。这是庄子的人生观。

那么社会观呢?老庄的社会理想都是倒退的。不过,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庄子也一样,但更进了一步,他的最理想的社会并不是小国寡民,而是更加彻底的无知无欲,“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溺,民以止矣。”(《马蹄》)“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应帝王》)人类纯自然化了!这也就是庄子把人解放了的后果,这样的社会固然自由,其实也没有自由,因为自由的主体消失了,没有意志,何来自由?就实在是庄子的可悲之处,他硬是把悲剧喜剧化了。

再看看历史观吧。庄子的历史观是倒退的。其实由上文可以看出,庄了的思想其实是超历史的,是非历史的历史观,他虚构了许多人物,老子还想有一个社会,庄子这里连社会的存在也可以不要了。

老庄的思想实在是非常宠杂,而且有很多原本就说不清楚的矛盾,因此绝对化了是不行的,彻底的比较也不是本文所能做到。总结全文,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的关键在于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的理想的异同,因为他们即有一样的社会观,但又不完全相同,庄子对于社会的怀疑更为深刻,对于社会的绝望同样如此,因此老子还热衷于提出治世方案,而庄子则解构是非,解构社会,这些异同是理解他们学说异同的中枢所在。

有人说老子是唯物主义的,庄子是唯心主义的,我认为不必然,在老庄的体系里,唯物与唯心并不分明,因此后来的唯物者与唯心者也都可以各取所需,不过,看看后世的禅宗、儒家的心学与《庄子》齐物的思想的关系的确是别有兴味,其实从庄子开始,人就成了一个小宇宙。总而言之,老庄之间差别是大的,但同时也是模糊的,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资料:http://www.hainnu.edu.cn/hsonline/blog/more.asp?name=fudigo&id=2094



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班固注曰:荀子"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颜师古注曰:"本曰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也有的说"荀"、"孙"古代同音,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三十三篇"可能是"三十二篇"之误。刘向的《荀卿新书叙录》载孙卿书322篇,除去重复的290篇,定为32篇,这与现在通行的《荀子》32篇基本相符。《隋书》、《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12卷,这大概是刘向编订的32篇本。《宋史·艺文志》著录20卷,这是唐代杨倞又重新编定的32篇本,也就是现在的通行本。杨倞本与刘向本的区别只是篇目次序略有不同。杨倞改书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

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关于《荀子》一书的作者问题,在学术界也有争论:一种看法认为《荀子》32篇全是伪书,其代表是吕思勉、杨筠如。另一种看法是《荀子》32篇全是荀况所作,其代表是杜国痒。第三种看法是《大略》以下6篇,是荀子弟子的作品,其代表是郭沫若、梁启超、余德建等。其中余德建认为,这几篇是汉武帝、汉宣帝时的儒生伪撰,根据是书中引用了晚出的《公羊传》、《谷梁传》、《大戴礼记》的文字。我们认为,前两种看法过于偏激,第三种看法有一定道理。

在《荀子》一书中,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是《天论》、《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荀况大胆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他说: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当作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如其顺从天而颂扬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时坐等它的恩赐,怎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荀况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成为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说: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只要思想方法对头,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头,也免不了成为小人。人们的祸福与人的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这就揭穿了唯心主义相术的骗人把戏。

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主要表现在《解蔽》、《正名》、《劝学》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况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凝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偏也。"他认为,人们认识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个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们纠正了片面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对正道三心两意则必然迷惑。

这就强调了认识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在《正名》篇中,荀况强调了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说:人都有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听觉器官才能辨别声音的不同,依靠视觉器官才能辨别形状的不同,所以心的验证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觉器官接触所感觉的对象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感觉器官接触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认识它,心对它考察了而说不出道理来,那么人们没有不把这种情况说成是没有知识的,这就是根据感官接触外物而确定名称同和异的情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荀况主张"实"决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实"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劝学》篇中,荀子谈了知识的来源问题,他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劝导人们要进行广博地学习,要发扬"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和杂而不专,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

荀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性恶》、《修身》、《礼论》等篇中。针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况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和"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只有通过封建伦理道德来严格加以限制,才能变成性善的,才符合封建礼仪。因此,荀况特别注重后天学习教育的作用,从而批判了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论"。荀况谈论人性,虽然只注重人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们的社会性,但他能从人对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作为研究人性的出发点,反对孔孟空谈仁义道德,无疑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

荀况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强国》等篇中。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地主阶级政权,荀况提出了"隆礼敬士"、"尚贤使能"的用人原则。他在《王制》篇开头便说:"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这就彻底否定了孔孟赞扬的封建世袭制。

在如何治理国家问题上,荀况提出了"重法爱民"、"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他认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一定要有一套严密的政治法令和赏罚措施。对人民,在没有给它利益之前就从它身上谋取利益,不如先给人民利益然后再从人民中索取利益更有利;不爱护它就重用它,不如先爱护它然后再重用它更为有效。荀况认为,只有赏罚严明,才能治理好国家。他说:"赏行罚威,则贤者可得而进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者可得而官也。"(《富国》)"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王制》)这样国家的政治才能清明,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在经济思想方面,荀况主张一方面用赏罚严明的制度来鼓励人民发展生产,增加财富,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强本抑末"、"节用裕民"、"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加强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品流通,不断开拓新的财源,限制统治阶级的费用,以此达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目的。荀况这种经济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人民的愿望。

《非十二子》、《儒效》两篇,主要是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判。《乐论》主要阐发了荀况的音乐理论及其社会的作用。

《议兵》主要阐述了荀况的军事理论。《赋》运用诗歌文学语言,阐述了荀子学派的政治主张。《大略》以下6篇,都是荀子学派的作品,内容比较庞杂,有些思想与荀子思想不尽一致。总之,《荀子》一书是我们研究荀况思想和荀子学派的主要参考资料。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把实现人生理想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以至以后绵绵几千年,儒家思想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无疑得益于教育实践。有教无类的思想,循循善诱的艺术,因材施教的方法,至今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其中教育评价,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略读《论语》,稍作考察,深觉气象万千,受益非浅。

一、适时随机,发乎自然

孔子曾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纵观孔子的教育言行,可以说他是一位“不失人,亦之失言”的智者。尤其能够利用一切时机,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到了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境。

在生活情境中寻找教育契机,进行随机评价,适时指引,是孔子经常的教育方法与艺术。细读《子路·曾哲·冉有·公而华诗坐章》,就会被圣人随和平易的态度,恰到好处的方法和儒雅睿智的风格所折服。孔子与几个学生团坐,启发各自言志。当听到子路信誓旦旦地武治千乘之国时,“夫子哂之”;当听到冉有立志治理小国,以求丰衣足食时,夫子未可置否;当听到曾哲描绘带着学生暮春游乐图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即曾哲)。孔子在与学生交谈时,多听少言,宽厚淳朴。一个“哂之”,是对子路不够礼让的警示;不言不语,则是对冉有乐治小国的认同;而一声喟然长叹,则是对公西华知音般的赞美与肯定。这一类对话之中巧以评价的例子在《论语》中还很多,他不是居高临下地下断语,而是一种商讨,一种交流,一种点拨。

孔子对学生实施诊断性评价很多的时候是个别进行的,“密室窥过”的艺术可谓炉火纯青。当冉求以“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理由为自己不能进步掩饰时,孔子直指要害:如果能力不够的话,那么走到半路走不动了才“中道而废”,现在是你自己划定了一个界限,停止向前!当子贡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而自视清高时,孔子也提其软肋:“子贡啊,这并不是你能做到的”。实际上,也是一种“激将法”,慈爱中带着威严,威严中存在希翼,促其愈挫愈奋。

当我们今天津津乐道于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时,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深谙此道,并且用到了极至。他问子贡:“你与颜回相比,谁强些?”子贡对答“赐(子贡)也何敢望回(颜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孔子中肯而不乏鼓励地说:“我赞成你说的不如他”。匠心独运,使子贡自知而知人,找到了差距也就明确了目标。

二、喻近譬远,微言大义

人们之所以奉孔子为万世师表,就在于他切切实实地践行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他对学生的教诲可谓语重心长,评说学生优缺点时委婉含蓄,循循善诱。很懂经营之道的子贡想把每月初一的祭庙的羊省去不用。孔子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间接批评:“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告知子贡,“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

运用此喻,激励上进,是孔子评价学生的一大特点。如子贡向老师:“您对我的看法如何呢?”孔子的回答层层引申,类比表意,“汝,器也”。子贡不懈地追问“何器也”?孔子曰:“瑚琏也”。瑚琏是宗庙盛稷的器皿,非常珍贵。把子贡比作瑚琏,肯定了他有某方面的才干,很难得,但又不是全才,达到“君子不器”还须努力。

喻近譬远,小中见大,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方法。他评价学生从不大而空地泛泛而论,而是结合具体言行进行鞭策或矫正。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孔子运用的最多的。子路和冉有都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做呢?”(实际上他们都趋向于“做”)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反问前者“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告诉后者:“听到就做”。其他学生不明其故,老先生一言以敝之:“求(冉有)也退(退缩),故进之;由(子路)也谦人(胆大),故退之”。这就是在答问中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施以评价,体现因材施教思想,且精微中晓以大义。

象这一类的例子还很多,以急躁好勇著称的子路多次得到老师的训导,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担任统帅,愿与谁共事?孔子说空手与老虎博斗、徒步过河而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共事的。与其共事的必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这无疑是在敲打子路。而“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的告诫,则振发聩。用时下课改的理念,孔子评价学生不囿于知识能力领域,更重情感态度,特别侧重价值观的引领。
(孟子自己找把)

取其善者而从之


世人对孔子的评价
3、自汉代以来,孔子与周公并称为「周孔」,代表传统文化主流;到了唐代以后,孔子地位提升,人们把他和孟子并称「孔孟」,以「孔孟」儒家代表了传统文化主流。4、唐代以后,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至今在日、韩等国的知识界对孔子评价还是很高的。5、美国人曾经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是教育的祖师,现在社会上为什么有人贬低孔孟学说呢?
所以我们应当辩证看待孔孟学说,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客观看待他们的思想,并且借鉴与发展他们的思想,这才是我们现今要做的事情,一味的批判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只会阻碍我们自身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是不利的。

孔子是教育的祖师,现在社会上为什么有人贬低孔孟学说?
孔孟学说之所以也仍然有人质疑,就是因为这些质疑者要通过质疑经典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在某方面上显示出自己的知识渊博,提出一些所谓的历史事实来质疑孔孟学说的时候,他们那些所谓的历史事实是真的发生过的吗?那些东西都不一定是从哪个野史的书上面看到的,这个东西都是没有经过考证的,一传十十传...

孔子是教育的祖师,为啥会有人贬低孔孟学说呢?
二、违反自然规律追求稳定。孔孟学说几乎没有自然科学的内容,战国时期出现过:儒墨之争,也就是儒家、墨家是当时最普遍的两种学说,儒家重视社会伦理管理,轻视自然规律和科学、生产、技术,认为国家社会遇到问题,靠官僚系统就能解决,例如发洪水了,不用尊重自然规律,用全部官员的手巴掌去挡住洪水就行了...

孔子是教育的祖师,现在社会上为什么有人贬低孔孟学说呢?
在教育上,后世没有人能够肆意评论这位至圣先师,他的教育理念,透过几千年的时光,依然光芒万丈,泽沛后世。现如今的人,肆意攻击孔子的思想,其实针对的是孔孟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诚然,孔子的政治思想反对暴力革命,不赞成激烈改革,力求维持一种稳固的统治秩序,这应该算是一种保守主义。但是,我们不...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孟子却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的这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了,但却依旧能够给人以如雷贯耳之感觉。看到这里,你还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吗?打个比方来说,菜刀本是做...

现代人对孔孟之道的看法
提起孔孟之道,就会想到封建礼教吃人,这似乎是一个招人反感的词汇,我想这是长期误导的结果。孔孟之道,便有了儒家学说,在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没有儒家学说,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想就单薄了很多。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到底讲的是什麽?我们能人云亦云的去听去信吗?我想有一个事实谁都不能...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思想
因为很多人认为把孔孟之道定义为害人思想就可以摆脱孔孟之道的约束。就好像把古代的“牛鬼蛇神”定义为封建迷信就可以摆脱神鬼论对人的制约一样。孔孟之道在治人上是巩固君臣制度的。人们就把这个定义为害人思想。这是为了反封建而给出的。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
把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咱们翻开历史就不难解释。孔孟之道,有的朋友讲的好,是为政权者服务的。这个政权者,来自于民间的,大众的,造福于民间的大众的历经最长的历史年代,当属唐朝。唐朝,对于儒 学精神是非常恭维和崇敬的。仁,义,礼,智,信,也包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为何有些人《论语》、《孟子》没读过,却批判孔孟呢?
儒家存在两千多年,必有其存在价值,也许不该轻易把自己的文化否定,都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凡事要辩证看问题。但,为何有些人《论语》、《孟子》没读过,却批判孔孟呢?归根到底,世间只有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批判孔孟还真不用去读孟子和论语,就像“你不用懂怎么制造冰箱,但仍然可以评价一款...

盖州市18646901906: 世人对孔子的评价 -
韦曹氨肽:[答案] 世人,包括古今中外的人: 1、孔子同时代人的评价:根据<论语>, 公叔武叔诋毁孔子时,子贡极力维护老师名誉,说老师的伟大好比「日月」,好比「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2、后世读书人比喻孔子为照亮世间的太阳,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盖州市18646901906: 孟子的生居年代政治主张,后人对其评价 -
韦曹氨肽: 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由于处于战乱不断的年代,因此其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盖州市18646901906: 历史上怎样评价孔子? -
韦曹氨肽: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 就这句就OK了

盖州市18646901906: 至圣是谁? -
韦曹氨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

盖州市18646901906: 孔孟对后世的影响 -
韦曹氨肽:[答案] 【孔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孔子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

盖州市18646901906: 孔子生平及思想简介及其作品 -
韦曹氨肽:[答案] 孔子 生平: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文学...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他...

盖州市18646901906: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
韦曹氨肽: 孔子思想参与讨论了春秋时代的人本命题并提出了一整套严密的行动方案.其实对于现代社会有借鉴意义,其实是过时了.

盖州市18646901906: 庄子是如何评价孟子的? -
韦曹氨肽: 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而其再传弟子孟子则是“亚圣”,其位处于孔子之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人,他授徒讲学,带领弟子周洲列国,相比孔子,孟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实际行动上.《孟子》开篇是其与梁惠王的对话,那时是战国中期,...

盖州市18646901906: 后人把孟子学派的思想称为什么之道 -
韦曹氨肽: 孔孟之道.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嫉俗.

盖州市18646901906: 评价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和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两种处事方式. -
韦曹氨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迎着困难一步步地向前迈进,虽然失败了,但是也无愧于心,至死无憾,世上好汉还不是同样云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短短数十年光阴,而没有些勇气,志向,抱负,目标,怎么去干一番大事,那岂不是白白在世间走一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倾尽毕生之力而为之,莫待老年空悲叹.孰不知潇洒亦是真英雄!执着方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到底,尽显人生价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