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孝‘的语录有那些啊???

作者&投稿:宁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说的孝道名言~

孔子讲的孝分四个等级,第三级的孝是对父母讲礼

关于孝顺的孔子名言有: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相关名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世后,要依礼节安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回答说:“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母,就要涵养自己的德行,不要使父母担忧。”

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的人所谓孝顺,只是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孝道、事父母,要出于诚敬,而不止于物质上的奉养而已。

孔子告诉弟子:“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其年高长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因其日益衰老而担心。”

孔子还说:“侍奉父母,如果我们觉的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并不怨恨。”

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受,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这难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最后孔子还有一个关于孝的经典对话
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把对孝的理解,拉回到拉最基本的层面,认为人只要不违背起码的礼制,就是孝顺。孟懿子请教过他之后,他又主动跟给他赶车的樊迟提起,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从这段对话来看,孔子是个非常贴近生活,懂得很多朴素道理的人。

我甚至可以想像当时他说话时候的情景:孔子从鲁国讲完课,又要远行,打算去另外一个国家讲课了。樊迟帮他赶车,长路迢迢,旅程寂寞。老头为了调剂一下枯燥的旅程,于是就主动跟这个老是无怨无悔,常常主动承担赶车苦差的弟子说:“樊迟啊,我在鲁国讲课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不违背起码的礼制就是孝。”结果呢,这个樊迟很呆,老半天没想不明白,于是挠挠脑袋,问孔子:“怎么理解呢?”孔子给他耐心的解释:“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准则侍奉他们,死了之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安葬和祭祀。这就是孝啊!” 樊迟听了,憨憨地笑笑,说:“谢谢老师,我知道什么是孝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我估计,孟懿子大概把孔子的话给自己的儿子照搬了。可是,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正值青春叛逆期,不大听父母的话。加上,他可能觉得父母正值壮年,也不需要自己去侍奉,更别说死啊葬啊之类的事了。孔子说的那些,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于是他就自己跑来,想难难孔子,再次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一看这调皮捣蛋鬼,就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语重心长地跟他说:“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惟恐他们有疾病,经常担忧的难以入眠。做子女的应该理解,不要让父母担忧,这就是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讲学回来之后,樊迟就向孔子的其他弟子讲了孔子关于孝的观点。子游一听,嗯,觉得不苟同,于是在一次自由讨论课上,跟老师说:“老师啊,我觉得父母年轻时养活儿女,老了后,儿女养活父母,就是孝。”孔子说:“家里的狗和马,也是要养活的。如果不懂得尊重和敬重,养活父母与养活动物有什么区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听了,说:“晚辈们每天都笑得像个向日葵,恐怕很难吧?”孔子说:“嗯,每天都保持和颜悦色,是难了点。但仅仅伺候长辈,有酒菜先给他们吃,也恐怕是不够的吧?”

在读《论语》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合书想像。我觉得,孔子那时代的教学方法真好。老师和学生可以平等地对话和讨论。有时候可能是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甚至,学生还常常搞恶作剧,挖个智力陷阱给老师跳。但老师也不以为忤,淡然一笑。这同样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重。学生甚至还把老师的片言只语记录下来,互相交流和传播。在这样的学习和讨论中,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很多个。甚至,随着时空的变化,答案可以完全不一样。远不像现在的学生,什么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结果最后把那些原本聪明伶俐的脑袋,个个浇筑成了四四方方的砖头。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行孝之道。孔子答复他说:「色难。」色,是颜色。难,是不容易。以饮食养父母,不算是难事。唯以和颜悦色侍奉父母,才是难得。一个孝子,与父母相处时,心中自然和顺欣悦,形之于外,便是和颜悦色。此色是孝心的表现,能养父母之心,所以是难。

《礼记檀弓篇》记载,事亲与事师,皆须奉养与服勤,但丧礼有分别。师去世时,弟子心丧三年,不须穿丧服。平时事师虽然与事亲要同等的奉养服勤,但事师着重于尊敬,事父母则着重于亲子之情,须有和颜悦色,所以只拿事师之道来事父母,不足以为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孝敬 孝养 孝顺


孔子孝敬老人的名言名句
1、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子曰...

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
1、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梦懿子问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孝的名言名句?
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出处:《孟子》2、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3、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4、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出处:劝孝歌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6、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

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原文如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孝的名言名句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翻译: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的。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翻译:孝子的奉养,是要使他们从心里感到愉悦和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翻译:所有的经典都把尽忠和孝顺放在首要地位。4...

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2、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3、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6、...

关于孝道的孔子名言警句
2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 爱的名言 又贤惠的名声。 2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

孝敬父母的经典语录大全
孝敬父母的名言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3.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4.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5.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6.慈...

孔子孝顺的语录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绩溪县18858461547: 孔子关于孝这一品德的名句 -
臾芬伪麻:[答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

绩溪县18858461547: 孔子关于'孝'的语录有那些啊??? -
臾芬伪麻: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世后,...

绩溪县18858461547: 论语讲孝的句子(句子要全的,还要意思) -
臾芬伪麻: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绩溪县18858461547: 孔子关于孝这一品德的名句 -
臾芬伪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

绩溪县18858461547: 孔子的名言 要关于孝的 -
臾芬伪麻: 论语孝的名言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绩溪县18858461547: 有关孝的孔子名言再多点 -
臾芬伪麻:[答案] 《论语》中的孝论《学而篇》○有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今译:一个能在家庭中奉守孝悌原则的人,一旦进入社会,是不太可能冒犯在上位者的.《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绩溪县18858461547: 论语中的孝敬名言!!!!!!!!!!!!!!!!!!!!!!!!!!!!!!!!!!!!! -
臾芬伪麻: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呀.)

绩溪县18858461547: 十条论语中关于孝的 -
臾芬伪麻: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绩溪县18858461547: 孔子论语中关于孝顺父母的句子和翻译 -
臾芬伪麻:[答案]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绩溪县18858461547: 孔子的孝道格言 -
臾芬伪麻: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