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族男子都束发吗?古人为何要束发?

作者&投稿:韩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束发,是一个经常见于有关古代礼仪的词,一般指的是男子到了一定年纪就需要把头发全部扎起来,用一些物品固定住,然而很多人还是对影视形象中扎一半留一半的那种飘然若仙的形象念念不忘,认为那样才是美的。的确,从美不美的角度来看,束发总是更加的端正、肃穆,没有留一半更受欢迎,但实际上,全部束起来才是古代汉族男子应有的状态。
1.束发是什么
经历过清朝初期的剃发易服,那些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意丢弃汉族传统蓄发的人,早已经不存在了,清朝末期又经历了来自列强的侵略,满清的标志辫子也被剪去,国人的形象也就逐渐向现如今短发的形象靠拢。不过在此之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汉族人,是不会轻易剪掉自己的头发的,自然包括男子。
在清朝之前,汉族男孩在八九岁之前是不束发的,头发自然下垂,这就是所谓的垂髫;八九岁之后到十五岁,头两侧扎两个发结,就像羊角一样,名为总角;十五岁的时候解散总角,扎成一束但是不冠,成童;二十岁时行冠礼,成年。一般来讲,成年人的头发都是需要束起来的,至于影视剧,如果是历史剧,这样的形象自然是有问题的,不过如果是武侠或者其他,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2.束发用的工具
再来说束发用的工具。你以为古代男子束发就是一根簪子或者一个发冠吗?太天真了,古人远比你想象的更会玩。你是否对课本上出现过的一个东汉击鼓说唱的陶俑有点印象?笑逐颜开的陶人脑袋上扎的你也一定很眼熟,那很像是现如今陕西和晋西北居民在头上缠着的头巾。这两者之间不一定就是历史传承,只能说很像,至于是否是代代相传,还得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
幞(音扶)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因为用料通常为青黑色,又名乌纱,所以也俗称乌纱帽。幞头当然也是不断发展的,相传幞头原名帕头,始于北周武帝时期,到了唐朝改成幞头,而材质也在变化,因为原本用纱罗太软,所以后来不断进行改进,加入桐木片、铜、铁丝,又将样子进行改造,所以也就有了平式幞头、软脚幞头、结式幞头等各种分类。
另外的簪、冠、冕等都可以用来束发,只不过根据时代的不同,还有身份地位、日常生活方式等的不同,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而且,男子同样也有追求美的权利,还记得《水浒传》中头上戴花的钢铁好汉们吗,宋朝时期簪花可不仅仅是女孩子的专属,男子同样乐此不疲,这可是由皇帝引领起来的时尚潮流,还有官方出品的规定,试问这种情况下,能不流行起来吗?
3.为什么要束发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要束发。这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今天简单说说其中两个。第一个,古代农耕生活,如果头发垂落下来会非常不利于日常的工作,不好打理,因此将头发束起来,再加上一些头巾之类的让头发全部藏起来,就完全不用担心头发会挡住眼睛,阻碍工作了。另外这样还能够保证夏日不会太热,冬天头部不会受凉,非常实用。
第二点,区分。中原地区与游牧民族们是有区别的,孔子的那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很好的例子,被发与左衽都是异族的标志,是一种落后不文明的社会状态,为了有所区别,自然要束发右衽,更何况,真正去找一找披发和束发的图片来看,披发虽然有现代的飘逸美,但是束发却更令人感到精神焕发,是一种很饱满的状态。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很多时候为了表示对黑暗社会的抗拒,或者遭受了重大的打击,有些人也会散发,还有一个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大大,如此的狂放不羁,一般人也是不会做的。


古代男子束发教程 古代男子怎么束发
2、束发是古代男子的典型发型。在清朝之前,汉族男孩到了十五岁就会开始束发,直到二十岁才会改变发型。因此,束发也常常用来指代男性的年龄。许多古代文献中对束发都有所描述,《礼记·玉藻》中便提到:“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3、在束发或盘发时,无论男女都需要使用发簪,...

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什么年龄束发 我国古代汉族男子束发时间
1、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15岁束发。2、束发是古代年岁的别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什么年龄束发介绍_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什么...
在古代汉族社会,成年男子的头发习俗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男子的束发年龄通常在十五岁,这个习俗源于《大戴礼记保傅》的记载,"束发而就大学",意味着这个年龄标志着他们从儿童阶段过渡到少年,开始学习更为重要的技艺和遵循重大礼节。因此,十五岁被视为“成童”的起点,标志着他们从总角时期进入了成人的...

古代男子,有家室时是束发还是不束发?
古时候一个男人只需满了十五岁就需要把发丝束上去,到二十岁再进行加冠礼。因而束发也代指成童的年纪。大家看古装剧的情况下,都能够见到古时候的男人发丝是十分长的,这些人的发丝不似如今男人那样能够 截短,能够 弄不一样的头型,这些人只可以把发丝梳起来,而这梳起来的发丝就称为束发。为什么要...

古代男子束发表什么
1、古代男子束发指代表成童的年龄。2、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束发又分全束和半束半披。3、发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是一种长发发式。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

古人都是束发的,电视剧中的半束发符合古代礼制吗?
“垂髫”就是指未成年的儿童,还没有束发,头发是自然下垂的。到了成年,要举行冠礼。冠礼来自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成丁礼。经过儒家改造就成了冠礼。冠礼由乡中有德者主持,为成人的少年更换服饰,并对其进行教导。行冠礼的过程中包括梳发髻。汉人的发式是历经千年不变,男子都是在十五岁之后将头发束...

清朝发型真不是影视剧那样,历史上的清朝发型是哪样的?
古代男子的发型 在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因此古时的人们普遍是不剪头发的。除此之外,发型还与政治有关,有的朝代的统治者会规定发型样式,如果不符合要求可能就会落得一个杀头的下场。古代汉族成年男子的发型主要是束发,不同的朝代束发的方式略...

中原民族束发,游牧民族为什么剃发结辫?
中原民族成年时把头发束起来,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汉族男人将头发束在头顶,女人则会将之梳理成各种漂亮的发髻。无论男女,都遵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不得随意剪除。与汉族类似,南方的少数民族也都是束发。然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契丹、突厥、回鹘、柔然、高句丽...

古代男子发型有哪些?
1. 古代男子的发型丰富多样,包括束发、半束发、秦汉发型、髡首辫、森运发鼠尾辫等。2. 发髻是一种将头发归拢在一起的发式,可以在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根据形状的不同,发髻有不同的称呼,如锥髻、螺髻和髻。3. 发髻乱春槐是戏曲中特定角色使用的假发样式。4. 在古代,汉族人认为“身体...

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什么年龄束发
1、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15岁束发。2、束发是古代年岁的别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束,捆,结之意。3、古代男孩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昌邑市17237935450: 古代的男子都要束发吗?那么古人为何要束发? -
宗政强辛夷: 古代人确实都是需要束发,而且束发也是一种文化.如果在古代的人不束发,整个人的形象是非常的邋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看法,所以古代人的头发一旦留长了,就会将头发梳起来,这样看起来非常的端庄,整个人也会看上去神清气爽.比较...

昌邑市17237935450: 我国古代的男子为何要束发? -
宗政强辛夷: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古代人讲究须发乃血肉之躯,父母所赐,所以成年男子的头发胡子都是不能剪的,否则为不孝,古代常见到有人割发以代死刑,以及一种叫“髨刑”的剃人头发的刑罚,这都说明对于古人来说,头发是神圣不可伤害的.既然不能剪不能剃,不束起来自然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如同乞丐一般.所以成年男子都束发,然后戴个帽子.故古代成年男子被称为“弱冠”,指的就是成年以后戴帽子

昌邑市17237935450: 中国古代男子为何束发、盘发,而外国古代男子却常见披发? -
宗政强辛夷: 我国古代男子束发、盘发是因为,我国古代儒学《孝经》中所要求的,因此中国古代不允许随意剃发,头发长了也自然不能披头散发,不符合礼教.对于古代国外披发的说法也不是十分正确,因为古代国外人是短发. 我国儒学经典《孝经》之...

昌邑市17237935450: 为什么汉人男人古代留长头发 -
宗政强辛夷: 古代各民族男子,披发比较原始普遍不算,一般有四种发型:束发,辫发,髡发和断发,束发的典型就是汉人,辫发有远古商人和印第安人,髡发如蒙古人和契丹人,西夏人,断发的民族也不少比如中国古代的百越和西方各民族——也有各种组...

昌邑市17237935450: 古代男子束发有守身如玉之意吗? -
宗政强辛夷: 古代男子束发好像没有守身如玉的意思的,男子束发只代表他成人了,把头发盘起来,然后没有成人之前,男子的头发都是披散的.古代没有成年之前,男子如果当将军的话都叫披发为将.

昌邑市17237935450: 古代少年为什么叫束发 -
宗政强辛夷: 这个说法有点笼统 应该说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

昌邑市17237935450: 中国古人为什么束发扎头 而不留短发 -
宗政强辛夷: 束发并不是什么遵守孝道,后世孔子才发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削发为不孝的说法.从中国文明刚开始就有束发了,这就是文明的象征,是为了区别于周边一些还不开化的部落.早期的束发并不一定都是一个样式的.华夏族和东夷人束发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华夏、东夷内部束发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各式各样,没有统一的形式的.但束发的意思就是说我是文明人了,不同于周围那些“批发左祍”的蛮夷了.东夷还有类似于清朝人扎辫子的做法,只是样式不一样.商代时东夷人建立的王朝,从遗留到现在的商的石像来看束发的样式和后世区别是很大的.

昌邑市17237935450: 我国古代汉族男子通常在什么年龄束发? -
宗政强辛夷: 15岁 成童的年龄.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束发是古代年岁的别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发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是一种长发发式.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所以中国古代男子是不发的,在长期演变中为生活及美观的需要而结发,就是发髻.发髻也是戏曲中相关行当的角色使用的一种假发样式.

昌邑市17237935450: 元配为什么叫结发妻子? -
宗政强辛夷: 1. 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结发妻子:就是第一次娶的妻子.在中国古代,又称嫡妻、正妻、元配、原配等.2. 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就是把...

昌邑市17237935450: 古代男子及冠之前束发吗? -
宗政强辛夷: 简单说,要束发,但不是一直都束发.1、垂髫:8、9岁之前不束发,头发自然下垂,谓之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你学过吧,里面有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总角,8、9岁至15岁,在头两侧扎两个发结,像羊角一样,谓之总角.3、束发:15岁原先的两个 总角解散,在脑袋后面扎成一束髻,但不冠.4、弱冠:20岁行成人礼,给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