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作者&投稿:管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佛教中的五戒是所有出家和在家修行者必须遵守的基本戒律。它们不仅是行为准则,也是通往善行的路径。以下是五戒的内容和意义:
1. 不杀生: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倡导不伤害任何生命,无论是在水中、陆地还是空中,无论大小。持守这一戒律可以带来长寿,并且有助于消除过去的怨恨,实现对所有生命的平等看待。
2. 不偷盗:这一戒律要求我们不侵犯他人的财产,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应该取用。培养廉洁和淡泊的心态,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积累福报的方式。
3. 不邪淫:对于在家人而言,这一戒律提倡一夫一妻制,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不参与任何破坏他人家庭关系的行为。
4. 不妄语: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诚实无欺,不说挑拨离间、恶毒、下流或虚假的话。真实、正直、和谐和悦耳的语言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5. 不饮酒:酒能乱性,影响我们的理智。学佛者应避免饮酒,以及所有类似的白粉、麻醉品等,以保持最高的理智,避免行为失当。
这些基本的戒律延伸开来,构成了十善业,包括身业的三种善行、语业的四种善行和意业的三种善行。持守五戒和十善,即使未能在这一生获得解脱,也能确保我们不会堕入恶道,而是保持人身,有机会进一步修行和提升。因此,遵守五戒十善是非常重要的。


道教门派戒律
道教的教义中,有一套严格约束道士行为和思想的准则,这些准则被称为道教戒律。不同道教门派的戒律内容各有特色,以全真派为例,其戒律往往比符箓派更为严谨。基本戒律包括禁止杀生,禁绝饮酒和食肉,不许偷盗,以及避免邪淫等。遵守戒律是道士身份的重要标志,只有经过受戒仪式的道士,才能被视为正式的教徒...

和尚有那些戒律?
所谓“八戒”,指三厌五戒,五戒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个是一般通用的戒律(对在家的“居士”也要遵循)。三厌也叫“五荤三厌”,五荤:佛教忌食的五种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

戒律都有哪些内容?
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这些在前面已经叙述,这里不多重覆。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

佛教十戒是什么?_
4.不妄语: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5.不饮酒: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其他戒律。6.不涂饰: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装会令人执着色身。7.不歌舞及旁听:不贪声音。8...

居士有哪些戒律?
居士:本指正式受过戒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现泛指所有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男性叫优婆塞即男居士,女性叫优婆夷即女居士。居士戒律:1、五戒(在家生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2、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除五戒外(不邪淫提升为不淫),还有:过午不食、不坐高广大床、不...

什么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僧”是个严守戒律、传承佛法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五欲,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三皈依”有二种形式一、参加佛寺或佛教团体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这样就是一个佛教徒了。二、如果真正没有出家僧人的地方,也可以...

道教教规谁知道?
(5)中极大戒:中极戒是元始天王授给太上高圣道君,以传太微天帝及太极高仙。此戒共三百条,称“中极三百大戒”。中极戒的内容非常详细,从言行举止到传授戒篆,无所不包,可谓道教最为详细的戒律之一。但中极戒中有的内容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则应区别对待。持初真戒时能毫无过犯,方许授中极戒。 (6)天仙大戒:天仙大...

居士受五戒时有什么仪式,要注意什么
五帝失戒则祚夭身亡;在人为五脏,五脏失戒则性发狂。五戒失一则命不成。《太上老君戒经》中说:“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人,善女人,愿乐善法,受持终身不犯,是为清信。”即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所受戒律。一、不杀生。二、不荤酒。三、不妄语。四、不偷盗。五、不邪淫。

何为五戒十善?在生活实践上有什么好处??
佛告诉我们,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够依教奉行,必定能够保住人身,来生还是人身,不会堕三恶道。 甲、五戒 「五戒」:可以取得人道的资格,就是我们一般讲人格,做人的资格,在六道里取得人道的条件。 戒有五条:「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

皈依受几戒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其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必须要坚信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着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

曲江县13393317479: 什么是戒律?佛教中主要的五戒是什么 -
超兰双仁: 戒律就是修行的做人做事的标准 就是止恶修善的开始五恶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五)饮酒.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淫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差.

曲江县13393317479: 佛门五戒是哪五戒? -
超兰双仁: ,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

曲江县13393317479: 佛教中的五戒 -
超兰双仁: 不饮酒 与儒家的'智'相通.智是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饮.若有重病需酒治疗,告众或告师长后方许饮服.自己不饮,亦不得教人饮.制酒、酤酒,尤非所应.不饮酒这一条戒是属于遮戒.前面四条是性戒,不管你有没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预防,它本身没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后会做出杀盗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订不饮酒,是防止犯前面的四条戒.过分饮酒必定误事,且有害健康.社会上许多犯罪与酒几乎都是关联的.不饮酒则身心安定,平安无事,且能节省一笔开支.

曲江县13393317479: 佛教五戒是什么 -
超兰双仁: 杀盗淫妄酒,地狱五条根.一戒——杀生,自己不杀,也不要为了自己口欲,订制肉食物品,让别人杀,二戒——偷盗,不取无义之财,三戒——邪淫,和不是夫妻的异性淫欲,四戒——妄语,骗人,不说真话.五戒——饮酒,酗酒,饮酒乱性.

曲江县13393317479: 佛教有哪些戒条? -
超兰双仁: 有很多很多. 我现在只和你说八关斋戒.其他还有比丘戒.沙弥戒.很多.说不完. ------------------ 《增一阿含经》(节选) 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 一者不杀. 二者不盗. 三者不婬. 四者不妄语. 五者不饮酒. ...

曲江县13393317479: 佛家的五戒是指什么? -
超兰双仁: 佛家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不杀生”是“仁”,跟儒家所讲的“仁”意思相同.仁是会意字,是两个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意思.一切众生,尤其是指有情的众生(动物),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没有一个...

曲江县13393317479: 答案:佛教戒律有哪些 -
超兰双仁: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1.通戒与别戒:七...

曲江县13393317479: 什么是五戒? -
超兰双仁: 佛教的道德准则存在于戒律之中.其中五戒是最基本的:不夺取任何活着的生命(杀戒);不谋取任何他人不自愿给予的财物(盗戒);禁止任何不道德的性行为,禁止沉湎于感官的欲望中(不邪淫);禁止谎言(不妄语);远离麻醉品,因为麻醉品使人失去觉知力(不饮酒).

曲江县13393317479: 佛教五戒是指?
超兰双仁: 【五戒】 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

曲江县13393317479: 在佛法中何为五戒
超兰双仁: 佛教中的五戒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