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音乐的发展史

作者&投稿:聊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动漫音乐的发展史~

中国最初的动漫音乐可以追溯到1926年,那时虽然未有动漫音乐的概念,只有给动画配上的背景音乐。真正出现正式的动漫音乐是在1999年《宝莲灯》出现的时候,而期间出现的音乐我认为只能算是儿童歌曲,并没有体现到动漫音乐的特质。其实日本动漫并不比中国起步要早,甚至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动画都领先于日本,但是如同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一样,国人对动漫的定位出现了保守的错误,定位于幼童的中国动漫经历了一时辉煌之后便停滞不前了。

而在我们停滞不前的时候日本的动漫却高速发展起来,伴随着这种状况,动漫音乐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今的日本动漫音乐已经发展成一个专门的行业。1982年随着《超时空要塞》的出现,动漫音乐更加得到了动画制作人的重视,同时也发现动漫音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发展视觉效果技术的同时,音乐制作这一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目前的状况看来,日本流行音乐远没有动漫音乐的制作水准高,相反就是中国大力发展流行音乐却忽视了动漫音乐的市场。

日本动漫音乐的大概现状

在日本,一部动画里的音乐包括:OP(opening,即片头曲)、ED(ending ,即片尾曲)、IN(插曲)、 IM(image,印象曲)、TM(THEME SONGS,主题曲)、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围绕这部动画所发行的音乐专集分别有:OST(orignal sound track,原声碟)、chara CD(角色CD)、Drama(广播剧CD)、 single(单曲)。

一部动画里面有多少音乐要视制作所投入的资金而决定,拥有曲目的数量是相对而不是绝对,不像国内那样永远只有一首歌从开头唱到结尾。拿最常见的OP和ED来说,一部动画里到底能有多少OP和ED?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回答。1996年开始上演的《名侦探柯南》,每隔20集就会换一次OP和ED,目前已经上演了10年,加上10部剧场版的主题曲,自然能出一大堆不同版本的CD了。当然,《柯南》绝对是日本动漫史上的奇迹。日本的动漫比较像我们的网络小说,越多人看,出版商就越不让作者停笔。1995年《不思议游戏》中,渡濑悠宇本已经在13部单行本中已经终结了整个故事,但是由于热度不减被逼继续画了后面的14到18的单行本。几年后还得出其他番外。多亏了日本动漫有这个行规,《柯南》才得以创下了日本动漫史上播放最长动画的记录。因为《柯南》的主题曲数量之多,使得唱片公司每年都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唱片公司如果要力捧某个歌手,让她/他唱《柯南》里面的歌是最适合不过了。仓木麻衣、爱内里菜、Boyz、上户彩等都是靠《柯南》给捧红的。唱片公司只要巧立名目就可以赚到翻倍的钱,只要换汤不换药,改个包装,给唱片起个名字,如“珍藏版”,“限量版”等,就可以创造几倍的经济效益。

衡量一部动画是否成功,看她的主题曲数量的多少就知道了。对于日本动漫来说,主题曲是对一部动画最好的包装。《柯南》目前为止拥有17首OP,25首ED,剧场版主题曲10首,绝对是动漫音乐数量最多的动画了。

以上提到收视高的动漫通常会被制作单位决定加长,主题曲也是这个道理,要不要再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主题曲,也与收视率有明显的关系。有些动画本不是大制作,没想到播出后收视率出人意料的好,于是制作单位一般会重新制作出新的ED或者OP,2005年的《黑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来只是25集的小制作,但是《黑猫》在6集以后跳上了收视第五的位置。而在中国内地,《黑猫》也跃上了贪婪大陆下载榜的第六名。这个时候制作部门马上给黑猫换上了一个新OP的MV,然后配上一首全新的ED,所以在15回后,《黑猫》的包装完全焕然一新了!但是从里面反复出现的旧镜头还有音乐与MV间节奏的不配合,都表明这些都是匆忙完成的。反面的例子出现在2004年的连载《今天开始做魔王》。这部动画是绝对省钱的作品,但是居然可以连载到70多集。于是《魔王》的制作委员会就在70以后多配上一首主题曲,可惜换了主题曲以后《魔王》收视锐减(当时《高达SEED DESTINY》开始播放),虽然还能勉强撑下去,但是制作单位自此以后没有再制作更多的OP和ED。

而在中国内地,动漫音乐的分类就单一得多,并且无法像日本那样取得如此巨大得经济效益。首先可以看出的是国人对动漫的偏见和忽视,其次就是就是投入的不足,制作粗糙。制作者往往只随便找哪家的孩子从第一集唱到结局,而且唱的都是同一首歌。直到美式动画《宝莲灯》的出现,国人才开始在音乐方面认真起来了。

《宝》的动漫音乐制作并不模仿日本,更多的像是美国式的。1994年,受到《狮子王》触动,金国平回国之后开始筹划动画电影《宝莲灯》。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动画《宝莲灯》正式上画,在片中制作者真正开始注意到动漫音乐的重要性,不像以前那样随便找了几个小孩子说唱两句就算。《宝莲灯》受《狮子王》影响太大,几乎整部动画都是模仿作,连音乐的模式都一样。邀请大牌明星主唱,上演前先发行主题曲唱片并大肆宣传。《宝莲灯》共有两首主题曲,一首插曲,分别是李纹《想你的365天》,张信哲《爱就一个字》,刘欢《心中有天地》,并不是说这三首歌创作得特别好,但是就国内动漫史上说已经算是一个突破。在中国动漫的发展史上,她是第一部真正认真挑选过演唱者而不是找谁家的小孩说唱两句就算的动画,并且使用了两首主题曲和一首优秀的插曲,这表明内地动画制作终于摆脱了单一主题曲的模式。

然而《宝》的音乐只注意到了宣传和包装的作用,虽然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整部动画看起来不勉有些华丽而空洞。主题曲无法让人看到主题的深化而且背景音乐做得也很不专业。金国平很想让这部动画成为《狮子王》那样的歌剧般的动画,可是怎么看这部动画的音乐都把《宝》变成了京剧式的动画。在动画音乐制作方面国内总是由外行人执行的多,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动漫音乐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专业人才+独特风格=完美音乐

到目前为止,可以成为日本动漫音乐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电影动漫中当然就是宫崎骏系列,其中以《天空之城》和《风之谷》最为突出;另一部是代表TV版动画的《罗得岛战记》。

宫崎骏最经典的两部著作就数《天空之城》与《风之谷》。而这两部作品的音乐均出自久石让之手。华丽的管弦乐,极富张力的表现方法,水准之高足以使其成为动漫音乐界神一样的存在。而他在《天空之城》和《风之谷》中的完美演出,也使这两部作品成为了宫骑骏的经典之作。

久石让的音乐风格偏向于似乎已成为大多数动漫音乐家音乐风格的倾向的newage,强调多种配乐手法与主旋律的结合。在他的代表作《carrying you》(《天空之城》)中,充分结合了管弦乐抒情性强,富于表现力与电子乐节奏性强,富于动感的特点,将管弦乐的张力展现到了极至,显示了其把握音乐的深厚功力。而他为风之谷所配的曲,特别是那一首片尾曲——提琴中点缀着竖琴的音色,钢琴叠出的大段的和弦,简直就让人百听不厌。

不能不提的就是《罗得岛战记》。为什么这里要拿这部作品来举例分因为这部作品的音乐主要由两位大师所完成,其中有我最喜欢的菅野洋子,其次就是动漫音乐界另一位才女新居昭乃。

和久石让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菅野洋子似乎从来都是用管弦乐队为其充满浓重电子风格的音乐配背景乐的。说到菅野洋子,我想她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是从游戏《信长之野望》开始的。而我觉得最能代表她风格的就是《Raxephon》里的所有音乐,特别是《the garden of everything》。另外就是《天空之艾斯嘉科尼》里的《指轮》,《狼雨》里的音乐也完美得无可挑剔。这些动画的音乐不但使演唱者坂本真绫成为动漫界最出色的歌手,在粉丝们心目中,菅野洋子与坂本真绫已经成为动漫史上最难得的黄金组合。洋子在《罗得岛战记》里创作了《奇迹之海》,此曲前头那段印度式的咏唱,和“sora”中虚无缥缈的清唱都体现了菅野洋子魔幻多变的曲风,及其擅长电子乐和民族音乐的特点。她在《cowboy bebop》,《gundam turn a》等动画配乐中的表现也都有口皆碑。


(《狼雨》已经被公认为动漫音乐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网上曾出现“沟口肇(另一位风格与洋子相似的动漫作曲家)和菅野洋子是夫妇,他们的女儿是新居昭乃”的字眼,但是作为日本动漫音乐界中又一个大师级的人物,被说成是菅野洋子的女儿未免太委屈新居昭乃了。

新居昭乃是一个典型的才女,除了作曲还常包办其作品的作词和演唱。相似地她和洋子的曲都总是带上一种神秘色彩,但是洋子的是魔幻式的神秘,而她的曲风则是古朴式的神秘。她的曲风典雅,音乐节奏缓慢,舒展,古典味十足,与她诗一样的歌词和极有磁性的嗓音,常搭配出令人叫绝的音乐来。光她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炎と永远》就已经迷倒了一大排乐迷,在《macross plus》中与菅野洋子合作的《voice》更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犹见其音乐功底之强。在她前段时间所出的CD《落下的白金》中,出现了大量新居昭乃以前从没用过的表现手法和曲调,说明她现在的风格正处在一个转变时期。


(永远的《罗德岛战记》)
?

事实上,动漫音乐都是在为动漫服务,以动漫为中心的,所以这些大师级人马要是没有遇上好的剧本,恐怕未必能写出如此经典的动漫音乐。华丽主义者久石让要是没有遇上《天空之城》而是遇上《名侦探柯南》,魔幻主义者菅野洋子和神秘主义者新居昭乃要是没遇上《罗得岛战记》而是遇上了《樱桃小丸子》,那么今天他们仍然是名不见经传的作曲家。作曲家的风格决定了他们只能为哪一类型的作品而写曲。一部动画它的音乐制作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适合为它配乐的作曲家而不是投入的资金。2004年的51集超级大制作《钢之炼金术士》,里面明星主唱的主题曲一堆,但是却无法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仅仅只有一首《兄弟》是还算凑合的。《高达》系列的音乐虽然很多人冠上“经典”的字眼,但是成就始终都远不及《罗得岛战记》一部中篇动画,这就可以说经费和数量并非重点。

除了这些名家,日本还有很多优秀的动漫音乐作曲家及其代表作。是否国内就完全没有这样的人和作品呢?有的。但是不在内地,而在香港。

香港本土化,内地日本化

说到动漫音乐,一定要提到1997年徐克作品《小倩》。当国人正因为自己的动画而妄自菲薄的时候,《小倩》诞生了!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香港动画终于摆脱了《老夫子》的阴影。根据电影《倩女幽魂》改篇的电影动画《小倩》完全改变了原故事的恐怖阴森,而变成了一个荒诞搞笑的爱情故事。虽然说这部动画以古代为体裁,但却大胆地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著名作曲家雷颂德还在里面发扬他一贯的电子风格,创作了主题曲《亲亲桃花》,同时为黄霑所配音的角色燕赤霞创作了《天黑黑人神神》。混入电子音乐后的《小倩》更添加了一种现代气息,同时也很好的配合了影片的松散的节奏和荒诞的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动漫音乐此时取得了一个飞跃式的突破,那就是角色歌的出现。什么是角色歌?就是每个重要的是代表某个角色的音乐。《小倩》的角色歌都是为每个角色度身定做的,例如姥姥的《姥姥之歌》,黑山老妖的《黑山老妖》等,要表现一个角色,除了台词还有其他方法,《小倩》就是借助角色歌把里面的角色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有血有肉。

1997年《不思议游戏》开创了日本动漫音乐中角色歌的先河,先前虽然隐隐约约出现过类似的动漫音乐,但是最开始被定义为“角色歌”的就是由《不思议游戏》开始。同样是1997年的作品,《小倩》策划并制作了四年的杰作,而《不思议游戏》是1996年开始漫画连载,97年开始动画化的,所以徐克在注意到角色歌的时间绝对不比日本要晚,可以说是国人动漫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继《小倩》后,2001年的《麦兜故事》里更加注重角色歌的作用。对于《小倩》来说,《麦兜故事》里的角色歌又上了一个台阶。本土化语言与古典音乐就成为了香港特色的动漫音乐。在动画里,麦兜的角色歌《麦兜与鸡》就是采用了舒伯特的曲调,填上粤语俚语作为歌词。除了角色歌,里面所有音乐都是粤语版的古典音乐,换上了明快的节奏,填上了反映市民平时生活的粤语歌词,使人更感到亲切,并能与本土观众产生共鸣。当内地动漫拼命日化的时候,香港却因为“本土”化动漫音乐而获得了成功。

把目光收回内地,动漫的音乐日化现象越发严重,逐渐丧失本土气息。同样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52集的国产卡通片《我为歌狂》则标志着TV动漫已经开始走日本路线。北京提威广告的徐乙元介绍,2002年底《我为歌狂》作为中国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的卡通片,从华东风靡全国。原声唱片仅在华东地区便售出50万张,成为了市场的大热。用动漫来卖唱片,这不难找到《高达SEED》和《名侦探柯南》的影子。而到了2003年《隋唐英雄传》,则已经完全是日化的作品,虽然画工还差很远,但是音乐已经模仿了八成。《隋唐英雄传》把流行音乐完美融入到精彩的动画节目中,该片音乐制作方滚石国际唱片公司几乎动用了旗下所有当红歌手一齐上阵。

这种制作动漫音乐的手法,和日本模式只有一线之差:日本用专门的动漫音乐人才;国内用流行音乐的明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日本动漫的追捧越加狂热,内地的动漫音乐势必继续日化下去

在日本,一部动画里的音乐包括:OP、ED、IN、TM、BGM等,而围绕这部动画所发行的音乐专集可能包括:OST、角色歌CD、Drama、印象集等。一部动画所使用的主题曲可能根据动画量身定做,也可能从已有的歌曲中(通常为JPOP)经过考量挑选出使用曲。一部作品中负责音乐的人可能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创作出一系列音乐,视情况使用,因此一些作品可能会出现“未使用曲”,有些作品的未使用曲会单独收录于原声CD或附加音乐CD中,大部分情况中,我们只能听到动画中使用的乐曲,未使用曲则大多散佚了。一部动画的音乐质量和制作所投入的资金有重要的关系,曲目的数量没有绝对规定,收视率高的长篇作品可能会更换不同的OP/ED。有些动画本不是大制作,没想到播出后收视率出人意料的好,于是制作单位一般会重新制作出新的ED或者OP。事实上,动漫音乐都是在为动漫服务,以动漫为中心的,一部动画它的音乐制作是否成功,选择适合为它配乐的作曲家也很重要。而在中国内地,动漫音乐的分类就单一得多,并且无法像日本那样取得如此巨大得经济效益。首先可以看出的是国人对动画的偏见和忽视,其次就是就是投入的不足,制作粗糙。制作者往往只随便找哪家的孩子从第一集唱到结局,而且唱的都是同一首歌。直到美式动画《宝莲灯》的出现,国人才开始在音乐方面认真起来了。《宝》的动画音乐制作并不模仿日本,更多的像是美国式的。1994年,受到《狮子王》触动,金国平回国之后开始筹划动画电影《宝莲灯》。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动画《宝莲灯》正式上画,在片中制作者真正开始注意到动画音乐的重要性,不像以前那样随便找了几个小孩子说唱两句就算。《宝莲灯》受《狮子王》影响太大,几乎整部动画都是模仿作,连音乐的模式都一样。邀请大牌明星主唱,上演前先发行主题曲唱片并大肆宣传。《宝莲灯》共有两首主题曲,一首插曲,分别是李纹《想你的365天》,张信哲《爱就一个字》,刘欢《心中有天地》,并不是说这三首歌创作得特别好,但是就国内动画史上说已经算是一个突破。在中国动画的发展史上,她是第一部真正认真挑选过演唱者而不是找谁家的小孩说唱两句就算的动画,并且使用了两首主题曲和一首优秀的插曲,这表明内地动画制作终于摆脱了单一主题曲的模式。然而《宝》的音乐只注意到了宣传和包装的作用,虽然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整部动画看起来不勉有些华丽而空洞。主题曲无法让人看到主题的深化而且背景音乐做得也很不专业。金国平很想让这部动画成为《狮子王》那样的歌剧般的动画,可是怎么看这部动画的音乐都把《宝》变成了京剧式的动画。在动画音乐制作方面国内总是由外行人执行的多,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动画音乐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香港本土化,内地日本化说到动画音乐,一定要提到1997年徐克作品《小倩》。当国人正因为自己的动画而妄自菲薄的时候,《小倩》诞生了!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香港动画终于摆脱了《老夫子》的阴影。根据电影《倩女幽魂》改篇的电影动画《小倩》完全改变了原故事的恐怖阴森,而变成了一个荒诞搞笑的爱情故事。虽然说这部动画以古代为体裁,但却大胆地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著名作曲家雷颂德还在里面发扬他一贯的电子风格,创作了主题曲《亲亲桃花》,同时为黄沾所配音的角色燕赤霞创作了《天黑黑人神神》。混入电子音乐后的《小倩》更添加了一种现代气息,同时也很好的配合了影片的松散的节奏和荒诞的情节。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动画音乐此时取得了一个飞跃式的突破,那就是角色歌的出现。什么是角色歌?就是每个重要的是代表某个角色的音乐。《小倩》的角色歌都是为每个角色度身定做的,例如姥姥的《姥姥之歌》,黑山老妖的《黑山老妖》等,要表现一个角色,除了台词还有其他方法,《小倩》就是借助角色歌把里面的角色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有血有肉。1997年《不思议游戏》开创了日本动漫音乐中角色歌的先河,先前虽然隐隐约约出现过类似的动漫音乐,但是最开始被定义为“角色歌”的就是由《不思议游戏》开始。同样是1997年的作品,《小倩》策划并制作了四年的杰作,而《不思议游戏》是1992年开始漫画连载,97年开始动画化的,所以徐克在注意到角色歌的时间绝对不比日本要晚,可以说是国人动画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继《小倩》后,2001年的《麦兜故事》里更加注重角色歌的作用。对于《小倩》来说,《麦兜故事》里的角色歌又上了一个台阶。本土化语言与古典音乐就成为了香港特色的动画音乐。在动画里,麦兜的角色歌《麦兜与鸡》就是采用了舒伯特的曲调,填上粤语俚语作为歌词。除了角色歌,里面所有音乐都是粤语版的古典音乐,换上了明快的节奏,填上了反映市民平时生活的粤语歌词,使人更感到亲切,并能与本土观众产生共鸣。当内地动画拼命日化的时候,香港却因为“本土”化动画音乐而获得了成功。把目光收回内地,动画的音乐日化现象越发严重,逐渐丧失本土气息。同样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52集的国产卡通片《我为歌狂》则标志着TV动瓃已经开始走日本路线。北京提威广告的徐乙元介绍,2002年底《我为歌狂》作为中国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的卡通片,从华东风靡全国。原声唱片仅在华东地区便售出50万张,成为了市场的大热。用动画来卖唱片,这不难找到《高达SEED》和《名侦探柯南》的影子。而到了2003年《隋唐英雄传》,则已经完全是日化的作品,虽然画工还差很远,但是音乐已经模仿了八成。《隋唐英雄传》把流行音乐完美融入到精彩的动画节目中,该片音乐制作方滚石国际唱片公司几乎动用了旗下所有当红歌手一齐上阵。这种制作动画音乐的手法,和日本模式只有一线之差:日本用专门的动画音乐人才;国内用流行音乐的明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日本动漫的追捧越加狂热,内地的动画音乐势必继续日化下去。

国的动画史

在制作技术上,1960年问世的水墨动画片也是一个创新,突破了以往动画片采用单线平涂的制作手法,但是由于为了表现水墨的渗化效果要采用多层赛璐璐分别拍摄和重新合成的办法,所以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只是用在摄影部分的制作时间,就足以制作类似的四五部普通动画片,所以即使是后来初步掌握了这种技术的曰本人也没有轻易尝试,采用水墨动画片技术制作的作品有《牧童》和《小蝌蚪找妈妈》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牧童》插曲的来自于著名作曲吴应炬,而贯穿全片的笛声则来自有“魔笛”美誉的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说明那时制作者是很认真的。

同一时代的作品其实还有很多,例如《骄傲的将军》《渔童》《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等,表现手法也还有折纸、木偶等等,由于资料不充足就不细说了,这个时期的作品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动画表现中融合各种中国传统因素;在动画技术上尝试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在动画内容里吸收了传说、神话、典故等多种内容;在动画制作上不管是画面、配音、配乐都一丝不苟,在动画受众方面属于老少咸宜的作品居多,所以说这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动漫发展史-白银时代(1976-1990) 经历了文革之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而且上美影在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片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理念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为给小孩子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的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在改革开放之后,动画片制作走入繁荣时代,涌现的多家动画制作生产部门也改变了过去上美影一家独秀的局面,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这些制片单位就制作了219部动画片,例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都是这个时段制作的,而且电视动画片也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从整体上来讲,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段艺术动画片,也有大量类似《黑猫警长》这样的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式教育动画片,而且制作手法基本沿袭自上美影万氏兄弟开创的流派,没有太多创新也没去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高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更由于制作出发点是给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配乐方面也明显不如以前用心,同一时间曰本正从给欧美动画做做简单来料加工的阶段稳步发展,并逐渐学习和吸收欧美经验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http://tieba.baidu.com/f?kz=339829481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此期的演唱风格不甚优美,常用类声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辉、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严斐、英茵、徐粲莺、蔡一鸣、钱钟秀、张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锦晖、严工上、许如辉、任光等。
词作家有黎锦晖、高天栖、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第二发展阶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
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严华、姚敏、张翠红、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黄飞然、黄源尹、吴莺音、欧阳飞莺、梁萍、逸敏、屈云云、金溢、白云、邓白英、佩妮、张伊雯、韩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严华、李厚襄、严折西、严个凡、梁乐音、陈瑞祯、刘如曾、严工上、刘雪庵、贺绿汀、张簧、张昊等。
词作家有吴村、陈栋荪、李隽青、范烟桥、田汉、叶逸芳、张准、鲁旭、包乙等。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
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演唱风格无太大变化,轻柔曼妙的特点有所减少,趋向于自然、平淡。另外由于白光的影响,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传统发声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传统发声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这是受到李香兰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琼、崔萍、张露、葛兰、刘韵、顾媚、席静婷、潘迪华、董佩佩、蓓蕾、夏梦、石慧、江岩、杨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杨龙、励鸣、王福龄、周蓝萍、顾嘉辉、黄露、夏端龄(日本作曲大师服部良一)、江适、叶纯之、草田、于粼等。
词曲家陈蝶衣、陶秦、易文、卢一方、司经明等。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谢雷一曲《曼丽》、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由学生首先发起创作、演唱,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汇入了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
代表歌星谢雷、青山、刘家昌、万沙浪、孙情、李逸、刘文正、费玉清、潘安邦、姚苏蓉、杨小萍、龙雅、凤飞飞、邓丽君、龙飘飘、崔苔青、黄晓君、陈淑桦、蔡琴、蔡幸娟等。
作曲家有骆明通、刘家昌、古月(左宏元)、汤尼(翁清溪)、李俊雄、黄仁清等。
词作家有慎芝、庄奴、孙仪、林煌坤等。
第四发展阶段:1982年以后(重心多元化时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开始衰落,由于罗大佑一张《之乎者也》专辑,紧跟着苏芮一张《搭错车》专辑,改变了台湾歌坛的风格,奠定了新城市流行歌曲的基础。
本期歌曲风格远离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受欧美影响更深,以台湾为首的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因为在此期间随科学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应用到音乐制作中,加之商业化趋向更为明显,这都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出现华语流行歌曲在世界上遍地开花的景象。加上内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流行音乐也有所发展。这样其市场更加广阔,形成了重心多元化格局。
在此期间听众有明显的分化现象,流行音乐几乎成为年青人的专利,多数老年听众不能接受。这与上海时期的流行音乐同民间音乐、严肃音乐都没有很严格的界限,形成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情况截然不同。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及作曲家
1.台湾:
代表歌星:童安格、姜育恒、齐秦、王杰、张雨生、赵传、伍思凯、庾澄庆、高明骏、文章、李茂、张洪量、张镐哲、周华健、张信哲、邰正宵、郑智化、林志颖、金城武、张宇、任贤齐、王力宏、苏芮、黄莺莺(黄露仪)、杨林、林慧萍、高胜美、叶欢、张清芳、千百惠、潘美辰、潘越云、苏慧伦、陈明真、伊能静、娃娃、孟庭苇、辛晓琪、许茹云、范晓萱、李玟、张惠妹等。
作曲家:罗大佑、谭健常、李宗盛、小虫(陈焕章)、李子恒、陈志远、陈耀川、李泰祥、郭子、周治平、林隆璇、曹俊鸿、马兆骏、刘志宏、薛思铭等。
2.内地:
代表歌星:崔健、张伟进、屠洪刚、常宽、景岗山、张行、寥白威、刘欢、孙国庆、蔡国庆、解晓东、红豆、毛宁、高林生、黄格选、林依轮、满文军、罗中旭、孙楠、成方圆、程琳、胡月、张蕾、田震、段品章、范琳琳、李玲玉、毛阿敏、韦唯、杭天琪、朱桦、李娜、那英、杨钰莹、陈明、孙悦、戴娆、周艳泓、韩红等。
作曲家:谷建芬、付林、徐沛东、温中甲、李海鹰、张全复、解承强、李汉颖、毕晓世、陈小奇、三宝、郭峰、卞留念、冯晓泉、高晓松等。
3.香港
代表歌星:谭咏麟、许冠杰、林子祥、陈百强、张国荣、黄家驹、张学友、李克勤、吕方、郭富城、刘德华、黎明、许志安、古巨基、陈晓东、郑中基、谢霆锋、甄妮、叶丽仪、奚秀兰、徐小凤、叶倩文、陈慧娴、邝美云、林亿莲、王菲(王靖雯)、梁雁翎、周慧敏、陈慧琳、彭羚等。
作曲家:黄舒骏、林车松、涂惠元、叶良俊、陈光荣、戚小恋、徐嘉良等。
4.新加坡
代表歌星:岳雷、康乔、秦咏、翁淑英、韩宝仪、谢采云、许美静、蔡健雅、孙燕姿等。
作曲家:李伟松、李思松、黎拂挥等。
5.马来西亚
代表歌星:罗宾、庄学思、巫启贤、刘秋仪、张小英、蓝英、柯以敏等。
6.日本:欧阳菲菲、翁倩玉、陈美龄、璐璐
7.美国:洛城三兄弟组合。
七、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生存条件
由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加之美国爵士音乐、百老汇、好莱坞歌舞的影响,在上海这个最早的开放城市出现了中国流行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的推动下,首先出现的是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到1927年他尝试家庭爱情歌曲(实则就是流行歌曲),第一直《毛毛雨》问世便翻开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起始篇章。这个阶段还是诞生不久,并不是很成熟。而到1937年抗战开始后,许多人为躲避日寇纷纷逃到上海,因为这里有欧美各国的租界,日本人尚不敢任意而为。这些人需要文化生活,于是后来在被日本人包围的孤岛上海,流行音乐和电影都出现了畸形的繁荣。加上从前一阶段出现的歌星、作曲家在艺术上均已成熟,所以在此时就形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当时全国的大环境比较复杂,大部分为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其次是日本人占领的敌战区,只有少部分家村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流行音乐是一种产生于城市的音乐文化,主要是在城市中传播。中国早期流行音乐产生于上海,继而就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城市和日本敌战区的城市中很快的流传开来。当时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均有流行,有的地方最后也渗入到农村。
早期中国流行音乐虽产生在上海孤岛欧美各国租界,但这些作曲家、词作家都是我们的中国同胞。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流行音乐除去流传中的国际化,与国际接轨外,其中很主要一个组成成分是农业文化,即中国各地民歌。这些是中国各阶层都喜闻乐见的,当然也包括工人阶级。当年(1940年)周璇在国华公司主演《西厢记》,所演唱黎锦晖仅作曲采取京韵大鼓等说唱形式的《拷红》和严华作曲民歌风格《月圆花好》,当时北京拉人力车的老工人都会哼唱。据乐评人金兆钧回忆,他在1984年找到一本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歌本,其中载有《雷梦娜》一曲,他很喜欢,便在院子里用吉它去弹唱。隔壁一位童工出身的老工人听了便从屋里跑出来,问他怎么会唱这首歌,并说多年没有听到,太好听了。可见城市市民以流行歌曲如何喜爱。当然,也包括这位童工出身的老工人。
上面提到当时全国的大环境比较复杂,虽处抗战期间,不可能大家全都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特别是在日本敌战区,老百姓若是公开唱《大刀进行曲》,恐怕鬼子的头未被砍掉,我们老百姓的头却被鬼子砍掉了。斗争要讲策略,那种情况只能是地下活动。另外,人还是需要抚慰心灵的文化艺术作品。早期流行歌曲中有不少歌唱亲情、友情、爱情、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的作品,人民很容易产生共鸣。在日寇铁蹄践踏下,人们盼望解放的一天早日到来,除能够在前线抗敌的之外,敌战区大部分人民在等待中,需要慰籍心灵的精神文化产口,流行歌曲就是这些有慰籍心灵作用的文化产品中重要的一种。
还是黑格尔那句话说得好: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里的合理不是狭义的人情道德上的合理,而是指广义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能够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就是这样一个有存在条件的客观事物。它的存在是文化历史客观存在,尽管可以持不同看法,但却是不能杀的。


日本功画片<萤火虫之墓>中有一段激情高昂的进行曲.不知是什么曲.镜头是...
是日本帝国海军军乐《海军进行曲》。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日本博物学家鸟山启,最初发表于1893年,并很快被纳入日本小学教材《小学校唱歌》中。现有的曲谱创作于1897年,是由横须贺海军乐队兵曹长濑户口藤吉改编的二拍子、大调音阶版本。在电影《萤火虫之墓》中,镜头描绘了挂满彩灯的军舰,背景音乐正是激...

电影的发展史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动画片的发展史是什么?
(年代我忘了只能说个大概)动画片的发展史要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开始,世界第一部无声动画片诞生在一战左右(很有名的电影公司出的好像是华纳),只能作为电影的一个副产品,它开始也是伴随着电影业的发展也逐步形成新的独立的片种,有色电影出来也是动画片业的黄金时期比如经典的《唐老鸭与米老鼠》《...

网络音乐 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

电视动画发展演变过程
世界上首部电视播出的动画是《The Ruff & Reddy Show》(MGM米高梅公司出品,主角是一只猫和一只狗)是在电视机在美国高速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具体一点是1957年播出的。作者是是大名鼎鼎的Hanna-Barbera公司,创始人William Hanna(威廉·汉纳)、Joseph Barbera(约瑟夫·巴贝拉)~他们的作品还有《猫和...

狄斯尼简介 看清楚
沃尔特·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 — 1966年12月15日)是动画发展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是著名的动画制作人、电影制片人,还创立了沃尔特·迪斯尼公司(Walter Disney Company),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媒体娱乐公司之一。沃尔特·迪斯尼的很多作为让他成为全球著名的人,包括他创造了《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很多知...

电影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它有哪些由来?
使得电影进入了有声时期。史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电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而第一部百分百的有声电影是《纽约的灯光》。音轨的录制可以与拍摄电影相分离,但真人电影音轨录制,许多部分是与拍摄画面同时进行的。有声电影发明后,无声电影和电影院里的乐师迅速销声匿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影 ...

关于动漫起源,发展,影响,什么的(只要关于动漫的都行)
谢奥特曼大叔,是他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我靠,我弟弟光 奥特曼头盔买了不下5个,漫画更是不胜枚举),对了,当时好像还有个叫什么恐龙特级克塞号 的和奥特曼就像兄弟俩,他们携手完美的完成了民族灵魂补完计划(难道EVA的出处...)从此以后,日本的动慢业便一发而不可收,比如...

香烟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开始流行香烟?
国产最后一套香烟牌子是上海裕华烟草公司出品的 80张一套的“抗战八年胜利画史”(图四)。至于英、美、德、日等诸国,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印刷工具都用以供印战争宣传品之用,故香烟牌子的 印刷早已停止。最近的香烟牌子:1994年杭州卷烟厂出品的香烟中附有画片,正面印有“故宫 藏画”、“...

MJ的MV介绍中,刚开始很多画片切换时的那段很激昂的音乐名字叫什么?
视频叫brace yourself 这是古典歌剧《Carmina Burana》(《布兰之歌》)的开场大合唱《O Fortuna》(《噢,命运女神》),是传世经典。由著名德国作曲家Carl Orff(1895.7.10-1982.3.29)谱写

秦淮区15113849920: 动漫音乐的起源? -
支颖宝龄: 背景音乐

秦淮区15113849920: 日本动漫音乐发展史 -
支颖宝龄: 日本动漫音乐的大概现状 在日本,一部动画里的音乐包括:OP(opening,即片头曲)、ED(ending ,即片尾曲)、IN(插曲)、 IM(image,印象曲)、TM(THEME SONGS,主题曲)、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围绕这部动画所发行的音乐...

秦淮区15113849920: 举例说明中日动画音乐发展特征的异同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
支颖宝龄: 日本OTAKU化(EVA、凉宫春日基本上都是完全沉迷于动画的人的最爱) 中国 低龄化(蓝猫、摇铃都是比较适合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儿童) 中国动画: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

秦淮区15113849920: 影视剧音乐的历史 -
支颖宝龄:1.最早在影片上发声的电影音乐 早期的有声电影是用放映机和留声机同时工作来发声的.放映电影时,工作人员必须手持唱机磁头、眼望银幕,在需要配乐时立即把唱机磁头放在唱片上.中国最早的发声...

秦淮区15113849920: 找一部关于美国的音乐的发展史的动画电影~?
支颖宝龄: 多喃,大力水手,迪斯尼系列,兔八哥,猫和老鼠

秦淮区15113849920: 国内外动漫动画音乐的现状分析, ........是 动漫 音乐 音乐!!! -
支颖宝龄: 你好!说到动画音乐就要说到动画,动画简单来说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音乐与动画更是骨肉相连.首先,动画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

秦淮区15113849920: 音乐在动画中所起的作用? -
支颖宝龄: 配合剧情产生情感效果音乐进入动画以后,成为动画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动画的感情、加强动画的戏剧性、渲染动画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动画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

秦淮区15113849920: 国产动漫的发展历程 -
支颖宝龄: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李长汉第一章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 大家知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动画产业已经有...

秦淮区15113849920: 日本动漫音乐及中国动漫音乐的特点,发展趋势,有什么不同及相同? -
支颖宝龄: 日本动漫音乐:本人认为,日本的动漫音乐,其实就是他们那里的流行音乐,相信你也知道,日本的动漫音乐很多都是由歌星等来演唱的.再加上不同类型的动漫,配上相配的音乐,以此来抒发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动漫产业是环环相扣的,一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