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王安石跟吕惠卿会从“萧规曹随”变成“你死我活”?

作者&投稿:锻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吕惠卿是个极具野心的人,王安石在位时,他是王安石变法最得力的助手,王安石离开之后,他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

为了达到目的,提拔族弟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持自己的势力,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打着变法的招牌,肆意妄为。

吕惠卿执政以后,因为与三司使曾布有嫌隙,便想拔去这个眼中钉。

恰在此时,曾布上表奏称:“市易法扰民。此种不良的政治,在秦、汉衰乱的时候,亦未曾有过;而提举市易司吕嘉问又请贩盐鬻帛,岂不贻笑大方吗?”

吕惠卿便以阻挠新法罪弹劾曾布,将曾布逐出京城,贬到饶州去做了知州。吕嘉问也因为赵顼讨厌他,同时被免职。

吕惠卿采用吕和卿的建议,创行手实法,具体内容为:命令民间的土地、房屋、宅基地、牲畜和所有资产,都要据实估价报官,官府按估价总额抽税,凡隐瞒不报者,重罚,举报者有赏。这实际上就是征收资产税。

如此一来,民间寸土尺椽,都要纳征,养鸡饲牛,都要纳税,老百姓苦不堪言。

吕惠卿的所作所为激起了郑侠的愤慨,他再次画了一轴画,题名为《正人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

在这幅图中,他将唐朝的宰相进行分类,其中魏征、姚崇、宋璟等,称为正人君子;李林甫、卢杞等,号为邪曲小人;将冯京比做君子,吕惠卿比做小人,借古讽今,呈献给赵顼。并附上一道奏折,弹劾吕惠卿。

吕惠卿绝不容忍郑侠对他的攻击,在他一手操办下,郑侠被贬谪到偏远的英州。

本来,吕惠卿要置郑侠于死地,但被赵顼阻止了。赵顼说郑侠谋国而不谋身,忠诚可嘉,不可重罚。皇帝都这样说了,吕惠卿也只能见好就收。

冯京在郑侠遭贬之后,也被免去参政之职,出任亳州知州。

因为他被郑侠比做君子,与君子相对应的小人是吕惠卿,吕惠卿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冯京被免职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一直不赞成哥哥的新法,他曾特别过提醒王安石,说吕惠卿是个佞人、骗子,要提防这个人。

有一次,王安石正在和吕惠卿商量政事,王安国却在外面吹笛子,王安石冲着外面的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

王安国应声回敬道:“远此佞人如何?”

孔夫子曾说,“驱郑声,远佞人。”兄弟俩的一问一答,实际上是引用了孔夫子的话。


吕惠卿当时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怀恨在心。郑侠流放英州之后,吕惠卿便以王安国与郑侠交往甚密为由,撤掉他的职务,贬回四川老家去了。

吕惠卿将冯京、郑侠、王安国逐出京城之后,气焰更加嚣张,处事独断独行,根本不同宰相韩绛商量。

他担心王安石复出,抢了他的彩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对他的恩师王安石下黑手。

当时,山东有一个谋反案,主犯是一个亲王,犯罪团伙中有一个人是王安石的朋友。

本来,这件事与王安石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吕惠卿欲置王安石于死地,诬陷王安石与这起谋反案有染。

吕惠卿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包括宰相韩绛在内的朝中大臣的不满,很多人强烈要求王安石复出,他们认为,只有王安石才能控制吕惠卿。

韩绛向赵顼上了一道密折,请皇上罢免吕惠卿,起用王安石,同时,他派人给王安石送去一份密函,说吕惠卿欲控告他谋反罪,叫他在七天之内赶到京城。七天之内,他可保这件事不爆发。

谋反罪是灭九族的大罪,谁要是与这桩罪沾了边,不但自己人头落地,九族之内的亲人也要跟着遭殃。

王安石接到韩绛的密函后,知道问题很严重,连夜从江宁出发,骑快马日夜兼程,果然在七天之内赶到京城。进京之后,连夜进谒赵顼。

赵顼自从王安石出京之后,似乎失去了主心骨,加之吕惠卿执政后,处事毫无章法,他便开始想念王安石了。

韩绛告诉他,王安石不日将进京,奏请把吕惠卿控告王安石与谋反案有染的奏折暂缓处理。赵顼根本就不相信这件事,故将吕惠卿的奏折压而不发。

王安石进京的当天,赵顼便接见了他,君臣二人经过半天长谈,第二天,王安石官复原职。

王安石复职了,但吕惠卿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他不仅不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反而处处设置障碍,成为王安石的掣肘,妄图搞垮王安石,取而代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吕惠卿做梦也没有想到,正当他算计别人的时候,有人已将矛头指向了他,而这个人,就是曾为他的政治盟友的邓绾。

王安石复出之后,很多人要取媚于他,其中御史中丞邓绾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人物。

邓绾本来是王安石变法的助手,王安石罢职后,他倒向吕惠卿,成为吕惠卿的政治盟友,两人狼狈为奸,对王安石落井下石,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王安石复出之后,邓绾的处境很尴尬。

他知道王安石与吕惠卿两人嫌隙已生,他不可能在两人中间左右逢源,必须从中选一人作为自己效忠的对象。

邓绾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吕惠卿不是王安石的对手,于是选择了王安石。

为了弥补以前的过失,重获王安石的信任,邓绾决定反戈一击,出卖吕惠卿。他背着王安石,暗中与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商量,控告吕惠卿勒索华亭商人铜钱五百万缗。

御史蔡承禧也欲取悦于王安石,上表弹劾吕惠卿,说他欺君玩法,结党营私。

赵顼对吕惠卿已然厌恶,看了邓绾等人弹骇吕惠卿的奏折后,便将吕惠卿贬出京城,出任陈州知州。

三司使章惇也为邓绾所劾,贬出京城,出任潮州知州。

韩绛是王安石复出的功臣,但王安石复出之后,因和王安石的意见不一致,萌生去意,便托病请求离职,赵顼批准了他的请求,命他出任许州知州。

王安石重新独揽宰相大权。



吕惠卿是个极具野心的人,王安石在位时,他是王安石变法最得力的助手,王安石离开之后,他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所以相互利益关系的纠结,让两人关系决裂。

因为他们两个人的观点不是相通的,而是相悖的,那么这两个人来说就是对手,而不是朋友,所以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不意外

因为当时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认为吕惠卿是一个奸臣,被他怀恨在心,最后将他的弟弟贬础,与王安石反目成仇。


王安石和吕惠卿都是唐代大学问家吗?
不是。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文学家,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是北宋熙宁变法中仅亚于王安石的第二号人物,其协助王安石变法居功甚伟,所以王安石和吕惠卿不是唐代大学问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古人的脸面:皇帝为美白扑粉 王安石脸黑不在乎
不过也真有不在乎自己脸黑的。这位是名人,王安石。有一天他哥们儿吕惠卿跟他说:“你脸上长黑斑了啊,告诉你个偏方,用芫荽洗洗,就能洗掉。”王安石说:“我脸长得黑而已,不是黑斑。”吕惠卿道:“芫荽也能把黑洗掉。”王安石笑了:“我黑是天生的啊,芫荽有啥用呢?”男人脸黑点儿不是大...

吕惠卿相关史料
吕惠卿在王安石离职后,利用权力巩固新法,并因弟弟吕升卿和吕和卿的计划,实施了诸多争议政策,如强征丁产簿和青苗法,给民众带来极大困扰。他与安石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三人同时受到牵连,安石与之产生裂痕。在与安石关系破裂后,吕惠卿采取各种手段,甚至伪造文件,意图破坏王氏家族。尽管一度被贬...

宋史苏东坡传文言文翻译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说一个字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

王安石资料...要最好的!
王安石回答说:“经术正是用来治理世务的,只是后世所谓的儒者,大多是庸人,所以世俗认为经术不能应用于世务。”神宗问:“那么你认为应该先从何处着手?”王安石说:“改变风俗,制定法律,是现在的当务之急。”神宗认为他说的有理。于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令陈升之同领其事。王安石让他的党羽吕惠卿参与其中。而...

跪求翻译!《苏轼列传》节选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说一个字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

《涑水记闻》的解释
辟光扬言:“王参政(王安石)、吕惠卿来教我上此书,今朝廷若深罪我,我终不能置此二人者。”惠卿惧,以告介甫(王安石)。上欲窜辟光岭南,介甫力营救,上降监当而已。是献可攻介甫,引辟光之言以闻于上,献可坐罢中丞、知邓州。 在这一条记载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的专权跋扈,也可以看出宋神宗对王安石的迁就、...

王安石: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他倾其毕生心血浇灌的大业,不知会走向怎样的结局?一切未可知。或许他已经猜到了走向,但不愿意多想。 朝堂之上,学生吕惠卿接过他的担子,继续变法。王安石暂时脱离斗争的中心,骤然感到一股铭刻于骨的孤独。 1075年,王安石二次拜相。 有人说,王安石若是孔子,吕惠卿就是他的颜渊。但这个颜渊却因恋慕权位,罔顾道义...

翻译文言文 王安石传
韩琦规劝神宗停止实行青苗法的奏疏送到朝廷, 神宗感到醒悟, 打算同意韩琦的意见, 王安石立即要求辞职离去。司马光为神宗起草批答诏书, 其中有“ 士大夫沸腾, 百姓骚动”的话, 王安石大怒, 上章为自己辩护, 神宗用恭敬的言语表示歉意,派吕惠卿传达旨意, 韩绛又劝神宗留下王安石。王安石入朝谢恩, 因而对神宗说了...

王安石变法文言文翻译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

合水县19679502648: 萧规曹随的故事反映了汉初政策的特点是什么?为何由有此特点?次政策特点何时改变?改变的目的是什么? -
邴黄博力: (1)休养生息; (2)秦末以后的楚汉战争给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百姓的生活状况也不容乐观,当时的国力很弱,只能通过休养生息的方法来提升国力. (3)汉武帝时期. (4)是为了打败匈奴,减小对汉朝的侵扰.

合水县19679502648: 后世历史人物与萧规曹随这个历史典故最贴近的是?①李世民②乾隆③王安石④武则天答案是武则天,为什么? -
邴黄博力:[答案] 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因为后世称武则天执政大有“贞观遗风”.武则天称帝后,继续延续太宗一朝的政策,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

合水县19679502648: “萧规曹随”源自一个怎样的历史典故 -
邴黄博力: 西汉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合水县19679502648: “萧规曹随”是怎么典故? -
邴黄博力: 萧规曹随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

合水县19679502648: 萧规曹隋这个成语的出处 -
邴黄博力: 萧规曹随 ( xiāo guī cáo suí )解 释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出 处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近义词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如既往反义词 兴利除弊、破旧立新

合水县19679502648: 王安石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
邴黄博力: 你的问题太大,我知识有限,只回答自己知道的.历史是缺失的,数百年后我不敢凭文献说他的性格.他的变法,我个人认为并不敢说好,最近看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明白王安石变法的理论...

合水县19679502648: 王安石为什么变法成功了,会改变宋朝的命运吗 -
邴黄博力: 不会改变宋朝国运,原因如下: 1、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没有适应的土壤. 2、新法的“敛财”实质导致社会基础的丧失.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合水县19679502648: 跪求翻译!《苏轼列传》节选!!! -
邴黄博力: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

合水县19679502648: 关于泊船瓜洲的问题!泊船瓜洲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 -
邴黄博力:[答案] 参考答案: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

合水县19679502648: 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评价王安石变法. -
邴黄博力:[答案]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王安石急于求成,推行过急,利弊互见,并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王安石又自视过高,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倡行“市易法”的平民魏继宗“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