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原子论

作者&投稿:泊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希腊的原子论思想~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1〕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笔者在翻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前人相关资料后,想从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中来认识这一问题,力图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回答。

一 中西科学技术比较观之浅议

所谓科学技术的比较观,就是对比较两种科学技术所持的基本观点、思路和方法,是关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对比的方法论之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事物做出选择或比较,有些是直截了当的,如“甲比已好”,显然主体把甲和已进行了对比后而说的;而有些是不经意的,我们能从语言和行动中推测出来主体所做出的结论或选择是经过了比较的,但主体可能却没有明确表示其比较意向。如“甲优秀(或好)”单从这一句话,就可看出主体是把甲和其它事物经过比较后而说的。还有我们常常做出一些选择,如 “舍生取义” “舍近求远”“舍鱼而取熊掌”等这些都是经过主体比较了的。“舍身”是因为“义”比“生命”更重要;“舍近”是因为“远”比“近”更合适;“舍鱼”是因为还有比“鱼”更好的“熊掌”。既然比较是一种常见现象,那么我们在对事物进行比较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遵循那些基本原则呢?

(1)属性相同。我们常说的“可比性”就是指被比较的两种事物在属性上应当是同类别的,不同类别的事物一般不能作以比较(当然分类标准应当同一)。如把甲物体的质量和乙物体的体积做比较就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能区分出来二者在两个不同属性上的差异来。因此要比较两个事物在某一属性上的差异,必须就两事物的同一方面的属性去比较才是有意义的。

(2)时期(阶段)相同。在对两个事物同一属性进行比较时,有时这一属性的历史跨度比较长,中间可能分有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事物的属性也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对同一属性领域的同一历史阶段去比较才是有意义的。如要比较中西科学特征,由于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同一地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科技状况不同,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科学发展也不相同,又由于中西历史阶段不完全对等,社会形态不统一,自然科学本身又具有中立性,所以不能苛求在同一社会形态背景下进行,只能按照历史时代来划分整个科学史,根据科学史的通常分法,一般把整个科学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与本文有关的只是古代和近代,对古代史欧洲还又分为上古时代和中古时代两部分,我们统一把欧洲中世纪以前的历史归到古代(包括中世纪时期),把中世纪以后的历史统一归到近代。拿历史纪元来说,可能更准确些,即把17世纪以前统一划到古代史,17世纪到19世纪为近代,19世纪以后为现代。

(3)坚持联系的观点。要分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必须联系中西方在古代的科学基础,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传承性,后来的科学总是在先前的水平上发展的,所以不能孤立地割断这种联系,而只片面讨论某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和思想,这也是科学史的辩证法。

二 对中国科学发展在明清之际落后于西方的再认识

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许多人认为始于明清之际,大约从中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为止,中间有二百年左右的过度期。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宋元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数学和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宋元时期对应的历史时间段是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而这个时间段对应西方欧洲的却是黑暗的中世纪。

有的学者认为,本体论就是世界观,即关于作为整体的世界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但对世界观一词有歧义,一种看法认为世界观首先是关于世界的观点,然后才是观察世界的观点。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世界观只是观察世界的观点。为了避免歧义,所以采用本体论一词。有的学者认为本体论就是哲学学说中最基本的理论,它是哲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中心,是哲学学说的基础、出发点和逻辑主线。由此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本体论。有的学者认为,本体论其实质就是探求“终极存在”的理论。它蕴含着人类对一种高远境界的哲学追求,体现着人类对经验世界多样性的统一和一切本源于它、最终又复归于它的终极本质或终极本原的思考与探索。本体论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追求“终极”。这种“终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追求现实的不可还原的最本质的存在;二是这种最本质的存在所趋向的终极境界。本体论的终极追求,实质又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没有本体论,那些拒斥本体论的观点和哲学流派,也同样不可能消解本体论的终极追求。有的学者则认为本体论的终极关怀具有三重基本内涵: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寻求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探索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自然会有这种本体论的追求。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有的学者从西方哲学史考察“本体论”,认为“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从其充分发展的形态看,它是把系动词‘是”以及分有“是”的种种“所是”(或“是者,' )作为范畴,通过逻辑的方法构造出来的先验原理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本体论,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正在于对本体论所进行的批判。 以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经典文本中从未提及本体论这个术语。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未在终极原因、终极本质或真理的意义上探讨过世界本体,它压根儿就没提出过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本原、始基或本质是什么这样的形而上学问题,它也从来没有对世界做出过本体(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这样的形而上学的划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不存在从某种绝对之物(被当作本体的某个范畴)出发的概念演绎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只能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世界观和方法论决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

原子论 古希腊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原子的数目是无穷的,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区别,只有形状、体积和序列的不同。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属性。原子永远运动于无限的虚空之中,它们互相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复合物。原子分离,物体便归于消灭。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但那是最精细的原子;当构成灵魂的原子分散时,生命灭亡了,灵魂也就消失了。德谟克利特将他的认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即构成事物的原子群不断地流射出事物的影像,这些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他肯定了人们的感觉和思想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但是,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看成是两种不同的影像作用于不同的认识器官的结果,因此认识似乎是一次完成的;这就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否定了前者到后者的飞跃。
近代原子论
西方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由于法国学者伽森第等人的努力,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原子论在17世纪得以复活。然而,此时原子论者感兴趣的问题已经不是设想如何组成世界,而是如何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理论。受到当时力学思维盛行的影响,笛卡尔否认原子的不可分割性,他认为最初的宇宙由大小相同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沿封闭曲线形成旋涡,结果造成今天的宇宙基本上由三种不同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的性质可由质量、速度和运动的量等进行定量的描述。博斯科维奇则试图以没有大小、只有力学作用的原子模型来说明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这为后来的气体分子运动论打下了基础。
然而大多数科学家对原子论的主要兴趣是在化学方面,他们认为原子本身不可发生改变,原子在被纳入更大的单元时,只是采取简单的并列方式。塞诺特已经清楚地区分了基本原子和经过组合而成的原子。玻意耳遵循同样的思路,认识到组合而成的原子是以化学意义上的基本粒子的方式起作用。他在1661年出版了化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用气体是像小弹簧似的粒子的聚集体的概念来解释气体的各种物理现象。
在近代原子论的建立中,英国伟大的科学家道耳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通常被看成是科学原子论之父。他把玻意耳、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即化学元素是那种用已知的化学方法不能进一步分析的物质,同原子论的观点结合起来。他提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形态等方面完全相同。他还强调查清原子的相对重量以及组成一个化合物“原子”的基本原子的数目极为重要。关于原子组成化合物的方式,道耳顿认为这是每个原子在牛顿万有引力作用下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形成的。在化学反应后,原子仍保持自身不变。尽管现代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原子本身的物理不可分和万有引力将原子连接在一起的观点,但是道耳顿对原子的定义却被广泛地接受下来。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名词解释 原子论 -
呈有盖笛: 原子论 古希腊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帮忙解释两个名词.
呈有盖笛: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什么是原子化 ?最先由谁提出这个概念? -
呈有盖笛: 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原子论,公元前460-370,希腊人.玻意耳和道尔顿确立原子论.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书写着更详细的资料.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希腊哲学时代是怎么样的?
呈有盖笛: 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本源,西文“哲学”一词出自古希腊文,意为爱智慧.对希腊... 他的哲学的基本内核是原子论.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物质,内部...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名词解释原子核 -
呈有盖笛: 原子核释义: 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氢原子核仅由一个质子组成)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什么是本体什么 -
呈有盖笛: “本体”是'本'和'体'两个独立的汉字组成的汉语复合词.'本'字的基本含义是植物的根,'本'字的引申义是事物的本源或来源.'体'字的基本含义是人的身体,'体'字的引申义是事物的身体或形体.“本体”这个汉语复合词在中...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具体内容是什么? -
呈有盖笛: 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 - 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从一个佯谬出发的.物理学中的任何实验,不管它是关于日常生活现象的,或是有关原子事件的,都是用经典物理学的术语来描述的.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构成了我们描述实验装置和陈述实验结果...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异同,嘿嘿,谢谢大家
呈有盖笛: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挥留基伯的原子论,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它的数目无限.无数原子在无限的空间朝一切方向运动,因撞触而生成世界万物.物与物间由于所含的原子数目大小、形状、位置和排列的不同而不同.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人类最终在科学上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积极启示作用 伊壁鸠鲁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在虚空中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原子的各种不同结合来解释. 他关于原子运动倾斜的学说强调了运动的偶然性,这对于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必然性的思想提出了重要的修正

昂昂溪区19493701460: 物理是什么意思化学是什么意思
呈有盖笛: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希腊也提出了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 这些朴素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