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古代州名)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司马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相州,古代州名。北魏置,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以邺行台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为相州,位于河南北部安阳市一带和河北省临漳县。

州治在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 永熙三年(534年)冬十月,高欢立清河王子善(时年11岁)为帝,改元天平,从洛阳迁都于邺,改相州为司州。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欢次子)灭东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城,司州为都畿。 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周军破邺灭齐。周以司州为相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 :相州
  • 行政区类别 :州
  • *** 驻地 :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
  • 地理位置 :河南北部安阳市,河北省临漳县
历史沿革,文献记载,人口数目,

历史沿革

古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任命西门豹为邺县令。此后的西汉和东汉初年,邺城是魏郡首府。从东汉末年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政权在这里建都,达126年,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有“六朝故都”之称。 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邺。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夏四月,北魏撤销邺行台,以所辖6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相州(取商代第十二代帝王河亶甲居相之义为州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治所仍在邺城。孝武帝(元脩)永熙三年(534年)冬十月,高欢至洛阳,因孝武帝西去长安(称西魏),遂立清河王亶世子善见为帝(即孝静帝),改元天平。高欢以洛阳久经战乱,决议迁都于邺,改相州为司州,史称东魏,都邺16年。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篡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城(今临漳县邺南城)。北齐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北周军队破邺灭齐,北周以邺为相州。北周末,杨坚毁邺城,迁州治于安阳。 隋朝以后的相州治所安阳(即新邺城,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区西郊)。 东魏天平初年(534年),把安阳县划入邺县,自此安阳县并入邺县直到590年共56年时间。北周灭北齐攻克邺都后,周武帝惊服于邺都的建制的壮丽,为崇尚节俭,下令拆毁邺城宫殿建筑,将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迁至安阳城,治所在今安阳市龙安区龙泉村。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市老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 隋代仍称安阳相州,开皇十年(590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邺,复安阳县建制。又分置相县,治所在今安阳北关一带。隋大业元年(605),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又分置相县,治所在(今安阳北关区一带。) 大业三年(607年)废相县入安阳县。 唐承隋制,安阳为相州邺郡属县,武德元年(618),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相州隶属河北西路。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十一月置彰德军于相州,增辖澶、卫二州之地。宋代地理志仍称相州、邺郡、彰德军。天会七年(1129年)金只置彰德军节度,不再用相州、邺郡的旧名称。此后各代地方区划亦不再用相州这一名称。 建炎二年(1128年)九月,东京留守统制薛广于相州战死,知州赵不试城破自杀。安阳即为金兵所据。63年后明昌三年(1192年)始以军升为府,仍以军名彰德为府名。当时辖县有四,安阳、林虑、汤阴、临漳。以后均称府。元、明、清、各代地方区划亦不再用相州这一名称。

文献记载

相州,邺郡。望。开元户七万八千。乡一百五十一。元和户三万九千。乡二十九。 《禹贡》冀州之域。又为殷盘庚所都,曰殷墟,项羽与章邯盟于洹水南殷墟是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魏文侯使西门豹守邺是也。秦兼天下,为上党、邯郸二郡之地。汉高帝分置魏郡,理邺。后汉末,冀州理之,韩馥为冀州牧,居邺。其后袁绍、曹操因之。建安十七年,册命操为魏公,居邺。黄初二年,以广平、阳平、魏三郡为“三魏”,长安、谯、许、邺、洛阳为“五都”。石季龙自襄国徙都之,仍改太守为魏尹。慕容隽平冉闵,又自蓟徙都之,仍置司隶校尉。 苻坚平邺,以王猛为冀州牧,镇邺。后魏孝文帝于邺立相州。初,孝文帝幸邺,访立州名,尚书崔光对曰:“昔河?甲居相。圣皇天命所相,宜曰相州。”孝文帝从之,盖取内黄东南故殷王河?甲居相所筑之城为名也。至东魏孝静帝又都邺城,高齐受禅,仍都于邺,改魏尹为清都尹。周武帝平齐,复改为相州。大象二年,自故邺城移相州于安阳城,即今州理是也。隋大业三年,改相州为魏郡。武德元年,复为相州。后或为总管,或为都督。 安阳县,紧。郭下。本七国时魏宁新中邑,秦昭襄王拔之,改名安阳。汉初废,以其地属汤阴县。晋于今理西南三里置安阳县,属魏郡,后魏并入汤阴。隋开皇十年置安阳县,属相州。皇朝因之。 邺县,紧。二。南至州四十里。本汉旧县,属魏郡。晋以怀帝讳,改邺为临漳县,石季龙徙都之,复改为邺县。冉闵及慕容隽洎东魏、高齐并都于此,其县名直至隋氏不改,皇朝因之。浊漳水,在县北五里。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以富魏之河内。后史起为邺令,又引漳水溉邺,人歌之曰:“邺有贤令,号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泻卤生稻粱。”今天谷井堰,即其遗址也。 故邺城,县东五十步。本春秋时齐桓公所筑,自汉至高齐,魏郡邺县并理之。 今按魏武帝受封于此,至文帝受禅,呼此为邺都。 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 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成安县,上。四。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斥丘县地,属魏郡。土地斥卤,故曰斤丘。其地旧属邺县,高齐文宣帝分邺县置成安县,属清都尹。周平齐,属魏郡。隋开皇三年,改属相州。皇朝因之。 内黄县,紧。三。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汉旧县,属魏郡。河以北为内,南为外,故此有内黄,陈留有外黄。后魏省,隋开皇六年重置内黄县,属相州。武德二年,于黎阳县置黎州,县属焉。贞观十七年废州,县属相州。 洹水,西自尧城县界流入。 鸬鹚陂,在县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鱼之利,州境所资。 永济渠,西去县二里。 临漳县,上。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汉邺县地,东魏孝静帝分邺县之地,于邺城中置临漳县。周武帝平齐,自邺城移临漳县于今理,属魏郡。隋开皇三年,改属相州。皇朝因之。 东山池,在县西南十五里。东魏相高澄所筑,引万金渠水为池,作游赏处。 鸬鹚陂,在县东南三十里。与洹水县同利。 袁绍墓,在县西北十六里。 临河县,上。二。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黎阳县地,隋开皇六年分置临河县,属卫州。其城本春秋时卫新筑城,十六年改属黎州,大业二年又改属卫州。 武德二年,重置黎州,县属焉。贞观十七年废黎州,以县属相州。 黄河,南去县五里。 汤阴县,上。二。北至州四十里。本七国时魏汤阴邑也,汉以为县,属河内郡,县有荡水,因取名焉。晋属魏郡,后魏省。隋开皇六年重置汤阴县,属相州,十六年改属黎州。武德四年,分安阳置汤源县,属卫州,六年改属相州,贞观元年改为汤阴,从汉旧名。 荡水,西去县三十五里。 牖里,一名?里,在县北九里。纣拘西伯之所也。 林虑县,上。一。东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隆虑县,属河内郡,以隆虑山在北,因以为名。后避殇帝讳,改曰林虑,属朝歌郡。晋属汲郡。后魏太武帝省入邺县,文帝立,复属魏郡。周武帝置林虑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相州。武德二年又置岩州,五年废,县又属相州。 林虑山,在县西二十里。山多铁,县有铁官。南接太行,北连恒岳。

人口数目

唐朝开元年间,相州有户七万八千。元和年间,相州有户三万九千。




古代十八州
古代十八州: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州)、檀州(今河北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已被官厅水库淹灭)、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山西灵丘)、云州(今山西大同...

古代十二州指的是哪几州
十二州,即汉地九州,从冀、青二州内分出幽、并、营三州,再加上原来的九个州,共组成十二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幽州、并州、营州,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地理区划。《书·舜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释作“尧遭洪水,天下...

古代地方名称州
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 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十二州说: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并州、营州、梁州 以下是我能查到的一些三国时期古州名的位置。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

中国古代八州都那几个
中国古代八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和豫州。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

中国古代有几个州?都是哪几大州?
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杨树达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冀州与《禹贡》九州之冀州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神州,与邹衍所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邹衍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邹衍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古代中国分哪几个州?
州分出宁州,再由幽州分出平州。至280 年晋武帝平孙吴、统一全国,将南、 北荆合一,南、北扬合一,全国共有州19,统郡、国173,县1232。(28)西 晋后期,由荆、扬两州分置江州,从荆、广两州分置湘州,共有21 州。(29) 此时,可以说已集州制之大成,为州制最完善的阶段。首先,从州名而 言,《禹贡》、《...

古代全国分为几个州?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己亥杂诗》)

解释一下中国古代行政区名称 州郡县府道 行省
州:是夏商周时的地域划分,分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郡:秦始皇统一后,分天下为36郡。县: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府:介于县和省之间。道:实权不大但却是官僚们的晋升之职,介于府和省 行省: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从古代到现代所有的州名
从古代到现代所有的州名 例:济州,冀州等等越多越好... 例:济州,冀州等等 越多越好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百度网友c7f89fc0b 2008-05-04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9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6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古代九州是哪九个州
古代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

安溪县17590016008: 三国(相州) -
汪虾小儿: 相州——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相州——公元580年,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公元1192年(金代),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安溪县17590016008: 安阳的另一个古代地名叫什么?
汪虾小儿:

安溪县17590016008: 唐代各州县名称 -
汪虾小儿: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

安溪县17590016008: 中国古代九州的来历
汪虾小儿: 九州一般在古代为中国的代称. 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安溪县17590016008: 濮阳在宋朝的名字 -
汪虾小儿: 澶州、中牟、西辅、相州

安溪县17590016008: 解释一下中国古代行政区名称 州 郡 县 府 道 行省 -
汪虾小儿: 州:是夏商周时的地域划分,分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郡:秦始皇统一后,分天下为36郡. 县: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府:介于县和省之间. 道:实权不大但却是官僚们的晋升之职,介于府和省 行省: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安溪县17590016008: 中国古代的九州是指现在的哪些地方 -
汪虾小儿: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yǎ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安溪县17590016008: 从古至今州字开头的地名有哪些 -
汪虾小儿: 古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现在:广州、兰州、苏州等

安溪县17590016008: 宋朝有那些州县 -
汪虾小儿: 江州 荆州 益州 广州 唐州 滁州 楚州 金州 郑州 明州 汉洲 蜀州 寿州 宋州 雄州 赣州 青州 胶州 彭州 陇州 夔州 锦州 苏州 杭州 惠州 常州 亳州 蒲州 福州 兰州 柳州 扬州 兖州 永州 渝州 德州 达州 儋州 温州 万州 梧州 泰州 通州 汝州 鄂州 泉州 衢州 钦州 琼州 全州 梅州 孟州 密州 眉州 徐州 象州 信州 宿州 肃州 商州 抚州 房州 贵州 光州 高州 甘州 桂州 沧州 曹州 崇州……

安溪县17590016008: 古代都有哪些州府 **府知府,**州知州这一类的 -
汪虾小儿: 展开全部 颍州,寿州,泗州,亳州,滁,庐州,徽州,宣州,和州,太多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