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和与或”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皇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数学中的“和与或”有什么区别~

数学中的“和与或”只有两个区别,数学逻辑概念和符号不同。
一、满足条件不同
1、和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属性的事物相加所获得的新事物,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两个数相加所得的结果。
2、或就是或者,只需满足其一即可。
二、符号不同
1、和的符号是+,加数+加数=和。
2、“或”在数学逻辑连词中的符号表示为:∨,例: p或q 记作 p∨q。

扩展资料:
加法本质:
是完全一致的事物也就是同类事物的重复或累计,是数字运算的开始,不同类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橘子其结果只能等于二个水果就存在分类与归类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简便形式;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对数是在乘方的各项中寻找规律;由对数而发展出导数;然后是微分和积分。数字运算的发展,是更特殊的情况,更高度重复下的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

或是只满足一项即可,和是两项都满足,这两个一般出现在概率题中,比如甲发生的概率是二分之一,乙发生概率为三分之一,甲或者乙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就是二分之一加上三分之一就行,甲和乙一起发生的概率就为二分之一乘以三分之一等于六分之一

和是并,即同时有;
或是都可以,但不同时。
比如说,答案是2和1,则表示这两个都是。
2或1,则表示只能是一个一个满足。

数学中部很少用和,或是指几种情况都可以
数学中经常用的名词还有且,就是必须同时满足

数学中的和与或的区别,
和是并列的意思,或是选择的意思。

数学中的“和与或”只有两个区别,数学逻辑概念和符号不同。一、满足条件不同1、和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属性的事物相加所获得的新事物,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两个数相加所得的结果。

最佳答案数学中的“和与或”只有两个区别,数学逻辑概念和符号不同。一、满足条件不同1、和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属性的事物相加所获得的新事物,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两个...


5 初以为题主想问 与或非 逻辑门相关的知识但看举的例子,其实只是一个语言... 意思上重复了所以将全部和任一省略了顺便再一说,如果题主题目中的例子是小...更多

  • 两边既可以是bool类型,又可以是数值类型 区别: if (A && B) 如果 A 为 false ,整个表达... 并返回计算结果让if判断这个值 逻辑(AND): true && false : false 按位(AND): 1001 ...

2017年8月14日-第八讲图论中的匹配逻辑推理第九讲从算术到代数 数学和与或的区别篇二:数... 知道对实际问题有什么用。而数学建模是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

[ 图文 ] 2017年11月13日- 与或异或 非,这四种运算 逻辑运算中比较的是逻辑型的值,符号写作 逻辑... 例如数学上 5{ 3[ 2( x + y ) + x ] -110 } 我猜各位已经忘了这小学初中的内容了...

2010年9月10日-我们的否定只是发展中的否定,前进中的否定。毕竟数学演绎和数学归纳比哲... 都是来自大自然的规律,但是又有差别:物理学中来自大自然的规律是直接地...

2、或就是或者,只需满...更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数一数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 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位 置

1、 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 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 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第五单元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 ”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
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2. 数的组成
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数,第二位是十数
一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5、“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6、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7、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第二单元
1.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第三单元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 理 与 复 习10以内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1、△ 2、☆3、●
按颜色分:1、有颜色 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序号填在一起。
第五单元
1.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位置与顺序 2.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3.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
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第六单元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第七单元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第八单元
1、 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资料来源:网络
▍综合整理:爱学习GO
▍免责声明:所有图文、音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领取方法1关注爱学习GO公众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2回复文字:知识要点进入公众号,点击左下角的键盘图标,到聊天界面

免责声明:“小学培优”旨在帮助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分享更多教育资讯,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相关文章均来自网络搜索,某些文章无法找到详细作者以明确出处请见谅。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


在逻辑学中“要么...要么...”与或者...或者...的区别
在逻辑学中“要么...要么...”与或者...或者...的区别是:(1)“要么……要么……”是不相容选言命题,即断定选言支中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命题。如:中国要么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么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就只能选择走一种道路。又如:该案的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即作案人只有一个...

什么是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
学习掌握了注音字母,会对学习汉语拼音有干扰现象。这是因为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会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心理学名词解释 迁移与定势 1、迁移: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2、定势:心理定势...

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什么之间
2、解决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周长等几何问题,以及求解物理问题中的力学、电学、光学等量之间的关系。3、建模和分析数据: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数量关系可以用于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数据进行拟合、预测和分析。通过使用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

什么是机器学习中的特征和标签
例如,在预测房价的任务中,房屋的面积、位置、建造年代等都可能是相关的特征。标签(Labels)是与特征相对应的输出或结果。在监督学习中,标签是已知的,算法通过学习特征和标签之间的关系来做出预测。例如,在垃圾分类任务中,每个数据点(即一个垃圾图像)都有与之相关的标签(即垃圾的类别)。算法通过...

在学习和生活中怎样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品尝美妙的下午茶,偶尔出去游玩一番等行为使自己放松一下,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保持对生活的激情与对生活的新鲜感,积极有效地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不要老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人生难免有不如意之事,我们可以有片刻的消极和不开心,...

六年级比和比例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吗?
1.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比是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的一种方法。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数的比值或比例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比通常用:或∶表示,比如1:2表示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一半。2.比的运算与应用 比的运算包括比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比的加法意味着将两个或多个比进行...

病理学中的发热与过热有何异同
1、原因不同。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外源性或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P)”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称为发热。2、性质不同。过热是指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或散热、产热功能异常,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应的水平。3、反应不同...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左偏和右偏?
左偏和右偏是统计学中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两种常见偏态。它们描述的是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直方图或概率分布图进行观察得出。左偏表示数据分布偏向左侧,即数据集中较小数值的频数较多,而较大数值的频数较少。这意味着数据集中有一些极端的小数值,导致整个分布向左倾斜。例如,收入分布的...

化学反应中加热和高温有什么区别
1、反应温度的不同 化学里的加热是100到600之间,加热的符号是△;高温是1000摄氏度以上的化学反应。2、使用仪器不同 实验室里,加热条件一般是用酒精灯水浴锅;高温是使用酒精喷灯。3、使用场景不同 加热一般在实验室中出现,高温多见于工业上。

哪里有初中化学和物理的视频下载
初中化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中“和”和“或”的用法区别 -
啜弘安胃: 简单点说就是“和”就是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或”是两个条件只取其一.运用到题里面,就要具体分析了,只要厘清思路,用起来很简单.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题中或与和的区别 -
啜弘安胃: 例如A和B,意思就是A.B都得满足, A或B,就是它俩满足其中一个就行了.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集合中“或”与“和”的区别 -
啜弘安胃: 或是两个都有可能 例如x^2=1 答案就有两个 -1或1 和是两个都是答案 例如1<x<4求x的整数解 那么答案就是2和3了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集合中“或”与“和”的区别举个例子 -
啜弘安胃:[答案] 或是两个都有可能 例如x^2=1 答案就有两个 -1或1 和是两个都是答案 例如1

铜山县14717297621: 与 和 有什么区别? -
啜弘安胃: 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与、和》表达的意思基本没差别. 在集合论(数理科技界),《和》仅仅用来做为至少两个式子的加法的结果. (称之为《和》或者《和数》).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 a²-9=0. 它有两个实数根: 3与-3. (3和-3). 这种表...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中 “或“ “ 且“ “和“ “ ∪ “ “,“ 的区别 -
啜弘安胃: 或:满足其中之一个条件就行 且:全部满足才行 ∪:集合并集,多个集合中全部不相同的都要在里面,也就是说多个集合之中的某个的元素在里面都能找到 ,:意义具体分析了

铜山县14717297621: 集合中的并集概念中的“或”字该如何理解?(请您回答得简明易懂),为什么不用“和”呢?两者有什么区别? -
啜弘安胃: 或得意思简单了说 就是 两个中只要有一个是正确的就可以符合条件 而和这个词在数学中很少出现,因为它基本用“且”来表示,这个且得意思简单点说就是必须两个都是对的才可以符合条件 希望对你有帮助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中什么时候用或,什么时候用和. -
啜弘安胃: 因为直线在平面上只需一个方程就表达一条直线,两个方程,表达的是一个点.用和的话,其实是点.用或的话,表示有两条不同的直线.两个方程用和,表示的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你蛮仔细的啊,和和或的区别.想象一下,单调区间问题是...

铜山县14717297621: 数学中的或 和 -
啜弘安胃: 在数理逻辑中,或表示并集,和表示交集.对于增区间,一般情况下,都是分开写的,即用和字(这里的和字表示两个的意思,不是交集的意思).当然了,如果能够在整个区间上单调,那么就可以用或字了.

铜山县14717297621: 并集的'或'与'和'有什么区别? -
啜弘安胃: 或是指其中之一 和是包括两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