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奏折作为重要的官书文件之一 ,大臣在上奏的时候会写些什么呢?

作者&投稿:郴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奏折是重要的公文之一,又称奏折、奏折、奏折、标题、捷报。它最早使用于清代顺治年间,后来被广泛采用,康熙年间形成了固定的制度。它持续了200多年,直到清代才被废除。

奏折的内容包括事项,即所有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日常和紧急事务及事件必须上报;对策,即中央和地方官员对日常和紧急事务及事件的看法、意见和方法;介绍,即礼节等。奏折的形式一般为素纸,密封后底部折叠,故称奏折。雍正皇帝时,用的是黄绫纸,但浪费了很可惜,所以用素纸代替。迎接折子,表用黄缎盖,红、黄纸,"以示贵重也"。


其实皇上、皇帝检讨的 "严肃高端 "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满嘴跑火车,相反,康熙皇帝对皇上的检讨,让我们洞察到了一个非常 "人性化 "的皇帝,针对皇上的各种品种,康熙皇帝用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 "知道"。



这就好比老师批改调皮学生的作业,学生交了五六篇类似的叙述报告。老师没办法,只能写点东西,所以他 "知道"。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小奏折,奏折中真正重要的部分是讨论,皇帝和大臣之间的讨论。在古代,如果没有电话或微信,人们如何相互沟通?写信是一种方式,而写信,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大臣和皇帝之间的交流,但这里的信要快得多。


将有疑问的臣子写成文书提出来,请皇帝决定,而皇帝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在审阅文书时询问臣子,以增加他的知识,作出决定,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了。雍正说:"如果这一章做不完,奏折可以详细说明。而如果我的诏书和戒律做不到,我可以在奏折中详细说明,以阻止它。" 事实上,据说帝王与臣民之间的重要性。



事情

写内容


从奏折谈起,著名的张居正如何影响明朝人事任命的?
不要小看这朱笔批改,在古代没有皇帝的允许是不能擅自使用的,否则就是“矫诏”,是杀头的大罪啊!不到十岁的小孩,怎么能懂奏折这些深刻的内容,只是按照惯例行使自己权利罢了。官员任命权实质是掌握在张居正手中奏折可以汇报工作,诚然重要的人事任命也会通过奏折形式提请皇帝批阅了。如果是...

清朝奏折制度是着呢么出现的 对清朝起了什么作用
奏折的扩大化使用和公开化,对奏折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乾隆皇帝对奏折的制度化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在即位之初,乾隆帝便肯定了奏折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在雍正皇帝驾崩后的第二天,乾隆帝就发出上谕:若有密封陈奏事件,仍令本人自行交奏。那些原本具有上奏权利的官员如外省督抚提镇、学政等,“俱著...

古代中国各朝代的官制
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百官之长”...其职责主要为“票拟”,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永乐以后,内阁学士渐参与政事,不仅咨询顾问,且掌实权。内阁遂由明初的皇帝顾问秘书,变为全国行政中枢。由...

奏折的写法?急!!!
奏折是高级官员给朝廷的"工作报告"、请示和建议,稍稍重要之事,臣属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然而,皇帝每日要披阅大量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短。但所奏之事又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序言
在清代,奏折是官员与皇帝沟通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员而言,奏折成为他们向皇上汇报政务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期间,以其名义签署的奏折因其影响力被冠以“天下第一奏折”之称。咸丰十年,江宁府成为敌国都城,两江总督府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每一份出自这里的奏折都关系到...

奏折制度的特点
从雍正皇帝胤禛当上新皇帝之后,他同时也改变了内廷的主要通信制度:奏折制度。这种奏折制度可以非常有效地规避外朝,并且确保皇帝和他的心腹官员在内廷独自处置某些重要政务。奏折始创于顺治皇帝,而康熙皇帝将奏折制度固定化,形成一种通信体制。奏折制度可以为皇帝提供外省事务的信息,比如骚乱、种种行政问题...

清代府衙礼仪拜折
清代官场,督抚作为封疆重臣,处理重要事务时,通常会采用专门的奏折形式,与日常的题本有所区别。题本通常处理日常公事,通过驿站传递,而奏本则是在特定时间发送,通过直属官府的戈什哈和差弁传递,他们会选择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人员,骑马接力,快速送达京城。在没有汽船的时代,江苏到京城的往返只需十八...

奏折原件是什么意思?
奏折原件是指官员向皇帝呈上的文案,以议事、上疏表达意见。它由纸张和墨迹构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奏折原件不仅记录了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还是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奏折原件作为一种古代文物,需要经过严谨的保护和修复。因为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

清朝奏折有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奏折有分别,那是否分什么等级,比如黄色...
“以示汝等郑重也”。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4类,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它在康熙时及雍正初年,原无一定规则与程式,也未列入国家的正式官文书之内。京内外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即使是微末之员,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

不设特务机构的清朝是凭借如何从容驾驭百官的?
而且,康熙帝始终坚持亲自批阅奏折,不容别人插手。康熙执政的最后几年,因为身体中风导致右手无发生书写,但是他为了防止中间出现差错,还是坚持用左手批阅密折。他认为,只要是抓住了密折的批阅权,就好比是抓住了大清的命脉。到了雍正时期,密折制度被发扬光大,从中央到地方拥有密折上奏权的官员越来越多,...

蓝山县13961447192: 奏折制度? -
长兴曹吡硫: 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奏折之称最早见于顺治十三...

蓝山县13961447192: 材料 奏折是官文书制度,是清代皇权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始出现于康熙年间,但在奏者范围、 传递方法、疏奏内容及朱批等方面,都还没有制度化.关... -
长兴曹吡硫:[答案] (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在奏者范围、传递方法、疏奏内容及朱批等方面,都还没有制度化.关于奏折的撰写人,雍正明确规定中央部院侍郎以上和翰林科道各官,地方督抚提镇及藩臬学政,中央派出的盐政、关差、织...

蓝山县13961447192: 古代地方官如何上奏折
长兴曹吡硫: 明清以前,臣子给皇帝上书陈事的叫奏章; 明朝,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所谓票拟,...

蓝山县13961447192: 古代臣子给皇帝的意见书叫什么? -
长兴曹吡硫: 叫做奏疏. 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 奏疏是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

蓝山县13961447192: 清代官员奏折什么时候递到皇帝面前
长兴曹吡硫: 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亦称密折.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通常在皇帝审阅之前其内容已为外界知晓,致使上奏人...

蓝山县13961447192: 说的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出自哪个皇帝
长兴曹吡硫: 大清雍正皇帝 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提到的奏折,是清代特有的官文书.它始行于康熙二十年前后,当时还只限于极少数亲信官员使用,是君臣之间的一种机密通信文书,康熙一朝总共才有一百三十七名官员获准写折子.到雍正时,奏折就作为...

蓝山县13961447192: 简述我国古代百官向朝廷的上行文书 -
长兴曹吡硫: [上书]奏议体之一.亦称“上言”、“上疏”、“上奏”、“奏书”. [疏]向天子陈事的文书. [奏疏]上天子之文的通称.亦称奏议、奏书、奏对、奏启、奏状、奏札、奏折、奏策、上书、奏章等. [奏策]献计进策的奏疏. [谏书]臣下向天子...

蓝山县13961447192: 清代奏折几日能送达,比如六百里加急? -
长兴曹吡硫: 不清楚.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蓝山县13961447192: 清朝奏折有价值吗 -
长兴曹吡硫: 有价值,属于历史文物,有研究价值.

蓝山县13961447192: 什么是谏议制? -
长兴曹吡硫: 谏议制是指古代的一种进谏形式和制度.谏议史可分为两大阶段:自汉至宋为建立和发展阶段,元朝为搁置阶段,至明清则败坏变 质.不过,由于谏议制度本身的复杂性,根难将其演变过程说得一清二楚.以谏为职的官员称作谏官,又形象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