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家》人物描写片段

作者&投稿:剑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巴金《家》中的人物描写和赏析~

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徒",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觉慧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
作者通过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觉慧的思想性格主要包括两方面:
1、 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 觉慧的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又在社会斗争和家庭斗争中得到了强化。
具体包括三方面: 首先,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响。在洋学堂中,在西式教育和进步报刊、五四思潮的影响下,觉慧在高家最早觉醒过来,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在社会上以反抗旧制度为主要任务,写批判文章,在家庭中,自觉反抗以高老太爷为主的顽固派。
他憎恨一切违背人道、戕害人性的道德、礼教和习俗,痛苦地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下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像大哥觉新那样忍受下去,而自己把幸福拿过来。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革命活动中,编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参加学生的反军阀请愿,反抗高老太爷的旨意,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反对请神驱鬼的行为,劝说觉新为嫂嫂的生命安全而斗争,最后又毅然从家中出走。
其次,摒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和家里的婢女鸣凤相爱,向婢女鸣凤表示纯洁的爱情,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和五四时期的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面貌。
2、 在觉慧身上还存在着他所出身的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 觉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是从资产阶级思潮中来汲取力量的,个人反抗、人权平等、人道主义是他的基本思想,但同时他身上又难免有五四青年的历史局限和弱点。
在接受新思想影响的过程中,他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除自身所受的封建意识的影响,在思想行为上,有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状态,如简单、幼稚、不成熟、容易气馁,自我怀疑,在爱情上有不自觉的封建等级观念等。
在潜意识中,觉慧并没有打开一个少爷与一个丫头之间天然存在的藩篱,他一方面爱着鸣凤,一方面也爱着琴,遗憾鸣凤为什么不处在琴的地位。
他对鸣凤的爱情远不及鸣凤对他的爱那么坚定和忠贞,在这个问题上,他一直是犹豫不决的,直到最后在关键时刻忘记了自己先前的承诺,在痛苦之余放弃了鸣凤,支持这种行为的理由,也就是他所找到的借口是:"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是爱情与事业不能两全,实际上,却是他个人的得失观在起作用,是在困难面前放弃了鸣凤,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觉慧思想和行为的矛盾性和软弱性。
这样的描写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当时,觉慧所处的环境仅仅是能够形成具有民主思想的爱情观念的环境,但还不是能够实践这种爱情观念的环境。
尽管觉慧的爱情观念已经摆脱了封建阶级的情趣,开始把鸣凤的价值即人的价值放到了中心位置,但他实际上却不可能逾越那一道阶级的鸿沟。
觉慧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是高公馆内部汹涌激流的原动力,在《春》、《秋》中仍然不断地给这个家庭以巨大的影响。
小说突出了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这是典型的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也是这一形象给人以巨大鼓舞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其形象的塑造是活生生的,富有真实感的,他身上的那些长处和短处都是那个时代的先进青年所特有的,他这个形象表明,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逃离家庭、个性解放,仅仅是第一步。
在这方面,巴金的思想显然超过了同时期一般作家的水平。觉慧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典型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

  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2、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她的脖子略长些,惹我生气时,我就会喊她“长劲鹿”。她剪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看起你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

  3、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4、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5、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6、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太好,有时让人看了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下得快,周围的商贩都佩服他。

  7、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8、我的叔叔二十来岁,是个码头工人,长方脸,脸色黑里透红,个儿挺高,长得很结实,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9、在老妈妈的左边有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她一头美丽的金发,一条大辫子一直拖到背部。一身黑裙更衬托了她白净柔美的脸庞。她低着头朝前面望着什么,眼神中流露出悲愤和关怀。手中的绷带已经卷好,却忘记丢入筐中。

  10、这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圆脸蛋润润的,眉很赤,细长的双眼闪动着爽直的、热乎乎的目光;老是未言先笑,语言也带着笑,像唱歌似的。她走路时把身子的重心放在足尖上,总像要蹦跳、要飞。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个纯真而欢乐的女孩子,奇怪的是她那过分素净的打扮,与她的性格很不相称,也和那些爱漂亮的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

  11、我哥哥刚满二十岁,五大三粗的身材,劲鼓鼓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立着,两道浓眉下衬着一双大眼睛,瞪起眼看人就像小老虎。特别是那双大脚板,穿上42码的球鞋,走起路来蹬蹬响。

  12、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

  13、说她是阿姨倒不如说她是大姐姐,她顶多不过二十岁,穿一件褪色的素花格上衣,短短的小辫齐到肩头。她总是笑眯眯的,一会儿清晰地报站名,一会儿迅速地点钱、售票,耐心地回答外地乘客提出的种种问题。她那热情、和蔼的语言,使车厢里充满了春意,这春意温暖着每个乘客的心。

  14、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

  15、哥哥只有二十多岁,一头黑发,中等个子,身材匀称。他说不上很漂亮,但是五官端正,从他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是个聪明而有精力的年轻人。他给人安静与和善的感觉,而且脸上还带着孩子般的稚气。

  16、哥哥在我们村农机队开拖拉机。他个子高高的!身体很魁梧,黑红的脸上有一块块伤疤,每当我抬起头看到这些伤疤的时候,脑海里便浮现出了一位拖拉机手给我描述的动人故事……

  17、姐姐十八九岁。由于奔跑和焦急,圆圆的脸上渗出了汗珠儿,仿佛一个沾着露水的熟透的苹果。她的两只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亮晶晶的,闪耀着聪敏、慧巧、活泼和刚毅的光芒;秀长的睫毛,好像清清的湖水旁边的密密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感觉。乌黑的长发,即柔软又纤细,随着河风在脑后飘拂着。

  18、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

  19、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坐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黑红的脸颊上沾满了灰尘。她并不像有些小贩那样起劲地吆喝,只是等有人来问时才答上几句,说起话来总是低着头,显得有些腼腆。

  20、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

  21、我的哥哥大方,热情,开朗,大大咧咧,莽莽撞撞,长得像头小牛犊似的,打篮球是中锋;打排球是主攻手;游泳,更是“浪里蛟龙”,十岁时就横渡长江,成为当年横渡长江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选手,照片还登上了《长江日报》。不到十五岁,个子也长得一米七六,大伙儿都说这是块运动员的料子。

  22、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

  23、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司机,倒是有股生龙活虎的劲头,那短短的头发,那裹在脖子上的手巾,那被太阳晒和汗水渍得褪色的花布衣服,表明她常在露天的环境中工作。她没有那种职业女司机戴着墨镜洒脱高傲的神态,看那架势,好像是开“东方红”或者“铁牛55”的。

  中学生在线

有关巴金的小说《家》的论述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包括家》、《春》、《秋》。作品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及其罪恶;也描写了革命思潮激荡下的年青一代,歌颂了他门的觉醒和抗争。
《激流三部曲》以《家》为代表,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和批判精神,曾教育和激励过无数青年走上革命之路。在《家》里,作者描写了众多的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压抑、反抗和斗争。高家三兄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

大哥觉新,是《家》中第一个重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在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毒害下,觉新失掉了反抗精神。他善良、待人诚恳,受过新式教育,在他心中善恶和是非的界限是清楚的。但他不敢反抗,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待一切。觉新与表妹钱梅芬恋爱,就因为两位母亲在牌桌上斗气,钱母用拒婚来做报复手段,便扼杀了这段恋情。对此,觉新并不反抗,父亲为他订了李家的亲事,他只能点头表示顺从,然后回房蒙头大哭。他不反击,也不想反抗,只悲悼自己的命运。然后结了婚,忘掉了另一个少女。在这个大家庭里,谁都可以在觉新身上出气。两个弟弟做了祖父、叔伯父不高兴的事,便责骂觉新,命令他去管教弟弟,他便按长辈的话去做。如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祖父训斥,觉慧分辩了两句,祖父便叫来觉新,加以训斥,并叫他看管弟弟。觉慧对此不眼,依然要出门去,觉新也没有办法,只是说:“结果不过是我多挨几次骂就是了。”在哥哥的感比下,觉慧同意暂不出门。觉新是旧礼教下的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同时他又扮演了一个旧制度维护者的角色。他的不抵抗,再典型不过的是瑞珏的死。祖父死后,陈姨太为了“复仇”,造出了“血光之灾”的迷信说法,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小孩。虽然觉新觉得是“一个晴天霹雳”,但还是和平地接受了,没有一句反抗的话。尽管两个弟弟极力反对,多方劝阻,觉新还是把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去,不敢承担“不孝”的罪名。瑞珏就是这样死了,被封建迷信断送了生命。对于两个弟弟,觉新是爱之甚深的。他的性格也是复杂的。诸如觉民的逃婚,觉慧的离家出走,他都曾暗中支持。觉新是以巴金的大哥为原型塑造的形象,作者对他充满了爱和同情。

觉民和觉慧,则是家庭的两个叛逆者,两个人道主义者,是高家两个出门不肯坐轿子的人。他们接受“五四”民主精神,敢于反抗家庭,反抗封建的束缚,有正义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在婚姻问题上,觉民不像大哥那样逆来顺受、任人摆布,敢干自己决定恋爱和结婚。与琴相爱,这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用逃婚抗拒包办婚姻,使祖父屈服,为他解除婚约。最后,得到个人的幸福,不像觉新和梅那样成为悲剧,表现了觉民的反抗精神。觉慧更为勇敢,他参加学生运动,办刊物,宣传“五四”精神。反对大哥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在这高家的封建堡垒里,他“不顾忌,不害伯,不妥协”,是民主力量的代表,最后离开家庭,表示与腐朽、反动的大家庭决裂。
如果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觉民与觉慧的性格上,有很大差异。觉民更为成熟,办事也更为冷静、沉着。例如,在逃婚的前前后后,周密安排,取得成功。觉慧则更为激烈,更为热情,虽然不乏幼稚的表现,他毕竟是高家最富斗争性和反抗精神的人物。他是作品中第二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笔下新思想的代表。比起觉慧来,觉民的心胸不够宽阔,对剑云的冷淡,带有妒忌的味道。沉浸在和琴的爱恋中,对周围有些冷淡,连民主运动也很少参加。而觉慧则更热情坦诚,勇于斗争,有时不免急躁,但那年青人的激情,最为可贵。他最富正义感,全力帮助觉民的逃婚,对于祖父的恼怒、三叔的教训、继母的央求、大哥的劝说,都不动摇,终于使觉民取得斗争的胜利。表现了觉慧性格中可贵的方面。觉慧与鸣凤的恋爱这件事,反映了觉慧性格的一个方面。写觉慧与鸣凤的感情,小说中极为细腻真实。开始,觉慧头脑中出现了两个少女的面影,认为“这简直不是爱,不过好玩罢了”。他也明白丫头和少爷不可能恋爱,幻想呜凤变成琴那样的地位。觉慧心中,这仅仅是爱的萌芽,或者说,他还不完全懂得爱情。后来,鸣凤对他倾诉了自己的感情,这深深感动了他,使觉慧感到鸣凤的纯洁和伟大,从而产生了爱情。但这毕竟是少爷与丫头恋爱,觉慧只深深埋藏在心中,很怕别人知道。或者说,由于地位的差别,觉慧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这时,由于鸣凤的被逼投水,爱情突然间失去了。这对党慧影响很大,他几乎要自杀,他的离家出走,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描写了觉慧的矛盾和痛苦,也有着阶级的烙印,表现了他那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在小说里,作者还描写了几个遭遇不幸的少女;梅的悒郁而死,瑞珏虽贤慧却命运悲惨,鸣凤以投湖表示反抗,婉儿被逼出嫁。这些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作者还写了琴和许倩如,这是时代觉醒女性的代表,尽管在《家》中,琴的觉醒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毕竟显示了进步的力量。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他在梅林里的憧憬,他在洞房外月下的独叹,他在面对梅前来避难时借酒抒怀,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懂风情,有学养,会思考有灵气的觉新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这选择恰恰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悲剧的意味更加耐人寻味,其实, 觉新的思索结果常常是源于长房长孙的所谓“责任”,处在那样一个时代里,“责任”往往是封建制度的一种无形的工具,其不合理的部分让觉新倍尝心酸,屡受沧桑。而也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当弟弟要离开这个“家”,奔向光明时,他又掏出了与死去的瑞珏共同为三弟准备的盘缠。不要小看这一笔的处理,他使整个高觉新的思想轨迹清楚明白的呈现出来,使人物的层次变得丰富而,统一。难怪当三弟怒斥大哥无能的时候,瑞珏挺身而出说:“他不是这样的”。理解他的人知他是顾全大局,顶天立地的男儿绝不是无能无用之辈,看过全剧,观者当与瑞珏一样理解了觉新吧?赵志刚在这部戏中的表演稳中推进,真实朴素,层次分明。再赞!还有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是鸣凤,鸣凤的纯洁美好,历来是《家》中颇受喜欢的人物。而青年演员陈是的表演没有之前一些演员的轻浮和过分的卑微,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她的清纯,不着点染的神情以及舒展自然的形体处理,也成为了该剧的一个亮点。
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同时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她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被克明选为接替他挽救高家命运的人。同时,他又是封建制度最大的受害者,双方父母的小小意见,毁灭了他和梅的婚姻,愚昧的封建迷信,又夺去了他爱妻的生命,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他本来跟梅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有一天梅的母亲在牌桌子上跟现在的觉新的母亲有了意见,自以为受了委屈,才拿拒婚的事来报复,他们也没有反抗,痛苦的接受了,觉新娶了瑞珏,梅后来郁郁而死;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这件事情引起了陈姨太、四太太、五太太、和几个女佣的焦虑,起初她们还背着人暗暗地议论。后来有一天陈姨太就带着严肃的表情对克明几弟兄正式讲起“血光之灾”来: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那么产妇的血光就会冲犯到死者身上,死者的身上会冒出很多的血。唯一的免灾方法就是把产妇迁出公馆去。迁出公馆还不行,产妇的血光还可以回到公馆来,所以应该迁到城外。出了城还不行,城门也关不住产妇的血光,必须使产妇过桥。而且这样办也不见得就安全,同时还应该在家里用砖筑一个假坟来保护棺木,这样才可以避免 “血光之灾”。五太太沈氏第一个赞成这个办法,四太太王氏和克定在旁边附和。克安起初似乎不以为然,但是听了王氏几句解释的话也就完全同意了。克明和大太太周氏也终于同意了。长一辈的人中间只有三太太张氏一句话也不说。总之大家决定照着陈姨太的意见去做。他们要觉新马上照办,他们说祖父的利益超过一切。这些话对觉新虽然是一个晴天霹雳,但是他和平地接受了。觉新回到房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瑞珏,瑞珏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她只是哭。后来瑞珏难产,她叫着觉新,要他进来,可是封建思想和两扇大门却把他关在了外面,瑞珏终于死了。) 他终于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
高觉新形象是巴金的独特创造和发现。这一形象有极其深刻的典型意义。高觉新是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的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表现出新旧社会交替嬗变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揭穿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文化的极端腐朽、残酷和虚伪。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反封建斗争中,妥协、调和、屈从是绝无出路的,从而宣告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彻底破产。2002年全国文艺界为了在今年祝贺巴金老人100岁华诞,筹措拍摄20集电视剧《家•春•秋》,曾征询巴老的意见,巴老说:“坏人别太坏,觉新要活着。”巴金理想中的高觉新是慈善的、性情的,他理想中的家庭是温馨的、互爱的。我国古语云:人之将老,其言也善。诚哉斯言

高家的三个孙子——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写刻画了他这个形象。作者把他塑造成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典型人物。觉新虽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又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位置,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于是,作者付与他委曲求全的怯懦顺从性格。他在高家的事务上兢兢业业,办得仅仅有条,但在自己的婚姻、愿望上,总给读者一种无奈的感觉。他喜欢远房表妹梅,但又无法违抗老太爷的旨意,来放弃自己的妻子瑞珏,他只有把痛苦留给自己;他既同情支持弟弟们的反封建斗争,但又无法放手掉高家的事业,他只能选择“作揖主义”哲学。全篇小说他给我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简直是一个悲剧形象。在我认为,作者之所以塑造觉新这个悲剧人物,不但是为了唤起读者对这一时期这类人不幸的同情,而且主要是对这种人的严厉批判。由此可见,作者的用意是如何了。但我要补充的是高觉新在这个中国社会新旧交替和转型时期,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高觉民与高觉慧,他们很幸运,没有他们大哥那样活得那么累,还能在高等学府成就大业。那么作者为何要把他们放在人物塑造的首要地位呢?因为,在当时,他们又是典型的一类人,但他们两兄弟又有着不同。首先来看觉民,虽然他在外和弟弟觉慧大搞一些反封建的活动,来开导当时内地有着迂腐思想的人们,但在自己家里却又无法抗拒来自高老太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在他对远房亲戚张太太女儿琴的爱情上表现出一种想爱又不敢爱的情绪,只是再默默地煎熬罢了,最后作为家中反封建的一员,却还是没走出这个家,还是深陷在这个泥潭中;觉慧,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可以说他是小说中的一个亮点,也可以说他是觉新的另一个极端。在小说中,高家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他唯一的意愿就是能走出这个家,走出这个满是封建礼教的世界。家中,老太爷是至高无上的,惟有他会在老太爷面前因感到不满而冲撞他,也正是这次他被禁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坚定了他走出这个家的信念。他爱丫鬟鸣凤,他恨老太爷,与觉民相比他敢爱敢恨,毫不掩饰。最后,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
作者塑造这两兄弟,可以看出也花了很多心思。我以为,觉慧的气质、愿望、行为等,几乎都是作者年轻时的真实写照,从觉慧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猜测,作者是因为自己在反封建运动当中不希望看到一代青年沉沦下去,便在对封建礼教的憎恨中塑造了这几个人物,表现出作者对年青一代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瑞珏,觉新的妻子,她善良、厚道、柔情,作为高家的长孙媳,又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只能在这个家中和觉新一起维护着封建礼教的权威,但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可以看到她对新生活的向往;梅芬,高家的亲戚,在对觉新的爱情上失利后,就变得沉沦乏志,没有了反抗精神,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的无情恶果。鸣凤,高家的一个小丫鬟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在对觉慧的爱意下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最后,她为了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这三位女性在作者笔下竟是如此悲惨,都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实属无奈,但我以为,作者这样塑造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不反抗的结果是悲惨的。这一类人在当时妇女中是占绝大多数的,具有历史意义。而小说中另一位重要女性——琴,却和以上几位截然不同。她主张男女应同校,男女应平等,她还自己主动要求到觉慧的学校去学习。虽然遭到母亲等的反对,但她还是成功了。作者把她塑造成了一位接受新思想、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解放、敢于向封建礼教反抗的形象。在当时看来,她是时代的叛逆者,但她的所作所为是当时女性中的先驱者。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是低下的,是没有言论自由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束缚了女性的发展,大大减弱了妇女对整个社会前进的推动作用。作者之所以塑造琴这个形象,无疑是为了唤醒这社会的另一半——女性的崛起。作者这一人物塑造也是相当成功的。《家》这部小说正因为有如此精彩的人物塑造和感人的故事情节,使我感受颇深。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太爷:他是封建的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象征着旧家庭和封建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该小说描写了20...

巴金的《家》中的3位女主角的人物形象分析 要详细的
梅是一个“林黛玉式”的人物,她多愁善感,使得额上形成一道皱纹。她与觉新相爱过,甚至到死她们依然彼此深爱着。但由于迷信和两家母亲的交恶,让一对令人艳羡的情人天各一方。命运的安排让她痛苦不堪,她对自己的命运看得十分透彻,从开始她就预测到自己的结局。但她却从不反抗,只是默默承受命运...

描写人物笑的精彩片段
(巴金:《家》)二、微笑1.这笑也是淡淡的,轻云一样,揉在惆怅里。2.妈妈轻轻地笑了,像一抹淡淡的霞光从她嘴角上飘了过去。3.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面上的一道涟漪,迅速划过脸部,然后又在眼睛里凝聚成两点火星,转瞬消失在眼波深处。4、你毫无倦色,快乐地微笑着,那闪着青春光彩的笑容,像—朵在夏雨...

谁给个巴金《家》人物关系分析表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

《家》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压迫者,牺牲者,反叛者三种类型。举例说...
《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可大致分为压迫者(卫道者,统治者),牺牲者,反叛者三种类型。 (1)压迫者的形象包括冯乐山和高老太爷与克明,克安,克定两代地主的形象。高老太爷性格特征:专横、虚伪、腐朽、冷酷具体表现:1、囚禁觉慧2、包办婚姻(觉民、鸣凤、婉儿等)3、大肆举办生日活动4、年轻玩女人,年老...

跪求巴金《家》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的赏析,要求:各500到800字 主要有...
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父权制度势力的斗争,控诉了大家族的罪恶和吃人的本质,赞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

求古文(或诗词)里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
——《童年》 12—— 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加评点 人物外貌描写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加以重点突出,不需要面面俱到。如能适当用一些形容性的词语和比喻,能够增强人物外貌描写的生动性。以下提供部分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请大家参考。 1、只有二十个月的乔治特,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五月里她还在吃奶,...

巴金的《家》是怎么刻画人物的心理描写的?
刻画同是卫道者的不同面目和心态,入木三分。《家》在刻画人物方面最显著的特点,还在于对于人物心理、情绪的剖析和内心活动的挖掘。这方面充分体现了巴金心理描写的才能。《家》的心理描写,主要采用了四种方法:一是有浓郁抒情色彩的长篇独白。最精彩的是描写鸣凤投湖前哀诉无门的心理活动。作家透入...

巴金作品《家》《春》《秋》所有人物关系
高老太爷有四子一女:1、长子娶妻,生大小姐(早死)、大少爷觉新(娶妻瑞珏,生子海臣、生子云儿时难产而死,后来海儿、云儿都早夭)、二少爷觉民、三少爷觉慧,妻死,复娶周氏,生三小姐淑华,后长子死。周氏之兄周伯涛,娶妻陈氏,生女蕙(后嫁给郑国光),子枚。伯涛有弟(早死),娶妻徐氏,生...

人物描写作文600字家庭成员
我在温暖的家中生活,在温暖的家中快乐地长大。 2. 作文:人物描写两个片段(要求写家庭成员) 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一个朴素而又苍老的背影.她是如此的单薄,一转眼,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她就是我的外婆.小学三年级,我本已有独自去上学的能力,可拗不过外婆坚持送我上学的意志,因此,我只好与外婆同行.每天,...

岑溪市15553014658: 摘抄《家》中有关人物刻画的片段5个,每个不少于200字,每个片段?
毛垄洛亭: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

岑溪市15553014658: <<家>> 人物描写5个片段,尽量长嚸,速度要快, -
毛垄洛亭: 你看过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吗?我家也有个“一休”呢!那就是我四岁的表弟. 弟弟从幼儿园回家后,闷得够呛,趁奶奶在厨房做晚饭,他蹑手蹑脚地溜出屋.路过厨房时,他更加放慢了脚步,用脚尖踮着地,蹿出门去.一出家门,就像...

岑溪市15553014658: 《家》中的人物细节描写 -
毛垄洛亭: 通过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岑溪市15553014658: 《家》的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 -
毛垄洛亭: 孩子噗哧一声笑了,露出了两排碎玉似的洁白牙齿.他的白胡须在胸前飘动,像一缕缕的雪花在飞舞. 他那刺猬一样的头发又短又粗,透出一股犟劲

岑溪市15553014658: 求巴金《家》中的5个人物的刻画片段200字及其赏析100字.
毛垄洛亭:http://news.163.com/06/0223/09/2AKRM9UV00011EBF.html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5113_1.html 好多哦.

岑溪市15553014658: 巴金《家》描写人物形象的片断(5个)并点评(5个)
毛垄洛亭: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问问不让复制自己去看看,不知对你有没帮助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23.html?tp=0_11#2

岑溪市15553014658: 巴金的家中人物描写片段大神们帮帮忙 -
毛垄洛亭: 巴金自己偏爱《雾、雨、电》,但最受读者欢迎的则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尤其是《家》. 关于爱情三部曲,刘西渭在《咀华集》里已有透辟的分析和批评,这里评介一下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一部小说枣《家》. 我最初...

岑溪市15553014658: 阅读下面从《家》(巴金)、《巴黎圣母院》(雨果)中节录的片段,分别说出其描写的人物.①“发鬓垂在两只耳边,把她的鹅蛋形的面庞,显得恰到好处... -
毛垄洛亭:[答案] ①琴(张蕴华、琴表姐) ②鸣凤 ③爱斯梅拉达

岑溪市15553014658: 求巴金《家》中精彩篇章(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鹅等),800字 - 1500字之间 -
毛垄洛亭:她们去了,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一张少女的面庞又在他的眼前现出来.这张美丽的脸上总是带着那样的表情:顺受的,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像大海一样,它接受了一切,吞下了一切,可是它连一点吼声也没有.房里的女性的声音也不时...

岑溪市15553014658: 求人物描写片段、景物描写片段、由事及理类片段各15段 -
毛垄洛亭: 1、村子里有一个小姑娘叫杜鹃,红扑扑的小脸蛋,长长的睫毛,站在那儿像朵盛开的鲜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像只活泼的小羊羔.小姑娘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山坡上采各种各样的鲜花,用灵巧的小手,编成艳丽的花环,套在脖子上;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