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乌台诗案

作者&投稿:池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乌台诗案,又称北宋时期的“柏台诗案”,起源于苏轼在湖州任职期间写的《湖州谢上表》。御史中丞李定、舒亶和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的部分诗句,指控其诽谤新政,以“谤讪”罪名逮捕了他。苏轼的诗歌确实包含了对当时变法的批评,如对王安石变法中问题的讽刺,这使得案件在监察御史的告发后,在御史台狱中展开审理。


诗案的核心事件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的言辞触怒了保守派,尤其是“新进”一词和“生事”指控,触动了那些试图维护私利的官员。何正臣和李定等人开始对苏轼进行检举,最终在宋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送往御史台接受严酷的审查。期间,苏轼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被强加了“四大罪状”,险些面临死刑。


然而,宋神宗对于大臣的处死有着严格的限制,赵匡胤的遗训让他犹豫。加上朝野舆论的反对,以及新旧两派正直人士的营救,促使宋神宗决定减轻对苏轼的处罚。最后,苏轼被免于死罪,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震惊朝野的文字狱就此落幕。苏轼的遭遇,揭示了北宋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诗歌在政治风暴中的微妙角色。


扩展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苏轼乌台诗案是苏轼在御史台审讯时被野乌鸦包围的事情。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

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乌台诗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乌台诗案”就是北宋年间一场罕见的文字狱,因为牵连到苏轼、苏辙、黄庭坚、司马光等著名人物而被人熟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也就是一个御史将苏轼的《湖州谢上表》的几句牢骚话找了出来,认为苏轼“...

乌台诗案是什么?
乌台诗案简介: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乌台诗案”堪称是文字狱案,而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正是因为该案件被贬至黄州。总得概述来讲,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时,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并不支持,而苏轼在中间两边不讨好。最后被王安石派抓住了诗词中漏洞,肆意污蔑苏东坡是顶撞皇帝,这才被贬了官,该事件对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造成了不小...

简介"乌台诗案"...
简介:乌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_,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乌台诗案:本质:文字狱。 诗作:苏轼 《湖州谢上表》时间:北宋元丰二年。涉案人物:被告——苏轼。主控——御史何正臣,御史李定 审理地点: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涉案缘由:元丰二年(...

乌台诗案苏轼的全诗是什么?
乌台诗案”的构陷的依据,一是苏东坡的《湖州谢上表》,二是苏东坡的诗歌《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仅3个月,就被朝廷下令逮捕了。原来,因不满王安石新法,...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他后来是如何逃过的?
乌台诗案涉及朝政,并且有多方力量想要致苏轼于死地,但苏轼最终逃过了死刑,只是落得被贬官的下场,这样的结局原因有二,一是他本人文采出众,二是仁宗皇后的保护。一、何谓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宋朝时期的一桩文字狱。因苏轼曾在谢恩表中,用诗文讽刺了朝政,同时也得罪了当时的政客,于是御史李定、何正臣...

乌台诗案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呢?
“乌台诗案”的发生时间是1079年,此时当政的北宋皇帝是宋神宗。事件背景宋神宗登基之时北宋朝局已处于积贫积弱这一状态多时,为此这位皇帝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想要对这一局面进行改善。有了这一想法之后,宋神宗将王安石召回京城,并命他开始实施变法。名为“熙宁变法”的新法运动...

召陵区15650136303: 苏轼的“乌台诗案”具体介绍, -
丛郑西可:[答案] 苏轼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1079),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

召陵区15650136303: 关于''乌台诗案'' 苏轼 -
丛郑西可:[答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

召陵区15650136303: 乌台诗案的故事简述 -
丛郑西可:[答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

召陵区15650136303: 乌台诗案是因为苏轼的哪一首诗? -
丛郑西可:[答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

召陵区15650136303: 乌台诗案 -
丛郑西可:[答案] 苏轼在徐州抗旱之后,在元丰三年迁湖州太守,只呆了三个月,就碰上了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的的一桩大案,由苏轼而起,累计一连串朝廷大臣.苏轼在地方做官,政绩又好,只是他写诗还不忘朝政.王安石罢相又为相,朝廷一片混乱. 苏轼被抄...

召陵区15650136303: 苏轼的“乌台诗案”具体介绍,谢谢!!! -
丛郑西可: 苏轼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1079),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

召陵区15650136303: 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
丛郑西可:[答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了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

召陵区15650136303: 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丛郑西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嘉二年(1057年)中进第二十...

召陵区15650136303: 苏轼“乌台诗案”的经过是怎样的?
丛郑西可: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

召陵区15650136303: 乌台诗案 -
丛郑西可: 苏轼在徐州抗旱之后,在元丰三年迁湖州太守,只呆了三个月,就碰上了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的的一桩大案,由苏轼而起,累计一连串朝廷大臣.苏轼在地方做官,政绩又好,只是他写诗还不忘朝政.王安石罢相又为相,朝廷一片混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