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起源于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偶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西秦腔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明末清初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清乾隆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认为西秦腔即秦腔或支派同州梆子。又广东的西秦戏,最早也叫西秦腔。

起源

据史籍载,甘肃陇山之东(即陇东,今甘肃天水、陕西陇县一带),古为秦州(今天水)属地,南北朝时设陇东郡,后置陇州,由于地处秦国之西,故此秦地民俗,习惯称为“西秦戏

西秦”。于此,可见甘肃调,由地域方位而称“西秦腔”似是无疑的。清吴太初《燕兰小谱》云:“……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今人张庚、郭汉城也说:“总之,琴腔也好,甘肃调或西秦腔也好,名称虽异,实际上是一回事”。他们又认为:“……远至东南沿海的广东潮汕一带,仍有当年辗转流传过去的西秦腔(今称西秦戏)被保留在那里,在当地安了家,落了户。”

近日,一篇由有甘肃省青年戏剧专家陈岚发表于陕西学术杂志《大秦腔》的文章《秦腔形成于何时?》引起了秦腔界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通过严谨、详实的论证,得出结论——秦腔形成于明朝初期,比原有的“明中叶”之说,整整提前了150多年。8月5日记者约见陈岚,了解详细情况,并采访了陕、甘两省的秦腔界权威人士,他们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并表示支持这一结论。秦腔形成众说不一

据陈岚介绍,目前国内诸多学者、专家对秦腔的形成年代众说不一。后来有些专家提出了秦腔形成的年代应为明中叶,这个论点为众多戏剧界公认,原因是发现明万历(1573—1620)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有唱“西秦腔二犯”一调,说明那时西秦腔已经走到江南,其唱腔音乐为其选用。这也是“秦腔”一词首次发现。

因此,各种有关“秦腔”论述著作,谈起秦腔形成年代皆论定为:“万历年间”。我省戏剧专家王正强主编的《秦腔词典》“序”中说:“秦腔的形成若以明代中叶(指明万历的1573至1620年)至今,也有四百年”。有关志书中也有这样论说,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提到:“明万历抄本《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

《陕西戏剧志·铜川卷》中则明确指出:“按一个戏曲剧中所形成的历程和规律看,秦腔的形成时期,当在明万历年前比较确切。”以上所刊举的不论是论著或是志书,都把秦腔的形成放在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手抄本《钵中莲》中有唱[西秦腔二犯]这一点上。

年画账簿戏楼“支撑”结论

据了解,陈岚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查阅了无数的历史资料,如《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秦腔词典》(王正强主编)、《辞海》等等,通过对历史材料中对年画、脸谱以及秧歌班子、戏楼等的长期仔细研究,发现在明初已具备演一定规模的剧目,而且在明洪武十一年(1380)就已经有唱秦腔的戏班等一系列证据,最终得出秦腔形成于明朝初期。

这一研究结果的形成,使秦腔的形成时间比原来的研究结果整整提前了150多年,在秦腔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陈岚告诉记者,她从有关志书上看到四幅明正德年间的戏剧人物年画,凤翔当年曾是西府秦腔演出的盛地,有论著中也注明这两幅年画是秦腔不会是其他剧种。当时她发现戏曲题材年画中的一些脸谱和服饰与舞台上演员们所勾画的脸谱和穿着大同小异,这不仅说明了戏曲题材年画记录了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形象资料,也反映了有些剧目当年在民间流传演唱相当有基础,广泛受到群众欢迎的剧目一定演唱时间很长,这说明在明初已具备演一定规模的剧目了。

她的论据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现陕西蒲城县苏乡张新文收藏有明代秦腔脸谱,这一发现,足能说明明代的秦腔脸谱已经相当丰富多彩了。明代初年,已有专业演出班社了[2]记载:“1953年高台县在开展破除迷信活动中,毁神拆庙,在拉倒乐善堡关帝庙前旗杆石,从杆顶匣中发现忠义班账簿一本,上面有‘洪武十一年(1380)整建乐善忠义戏班’字样。”,这个戏班是出演什么剧中无法考证,但后来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唱的是秦腔。

另外,也根据有关志书记载,元末明初,陕甘两省演出场所——戏台(楼)纷纷落建,500多年来,众多戏楼特别是露天庙会戏楼,在风吹雨淋中倒塌的及人为拆去甚多,但仍遗留了不少,仅甘肃中东部地区,已发现有近20座戏楼,建于明初。如兰州市金天观戏楼就建于明建文元年(1400年),戏楼是演戏的场所,当年这些戏楼究竟演出过何剧种无法根据,但一定和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有关。




秦腔因以什么为击节乐器又称梆子腔
秦腔为什么被称为梆子腔 秦腔,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陕西、甘肃一带,是当地比较流行的汉族民间歌舞,因为用枣木梆子作为击节乐器,所以又被称为“梆子腔”,又因为在梆击节的时候会发出“恍恍”的声音,也有“恍恍子”之名。关于秦腔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众说纷纭,不过比较受认可的有三个说法,...

秦腔起源于哪里
关于秦腔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1、秦腔起源于遥远的秦代的秦地歌唱。中国戏剧剧种都因地域而得名,秦腔也不例外。有人认为秦腔得名于秦代,并且有历史可供考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臣窃闻大王好为秦,请击缶”的记载。这里所说的秦声很显然是秦地的声腔乐调,而歌唱这种乐调时所使用...

秦腔起源于西周,西周发起于陕西,为什么秦腔不叫周腔?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

秦腔的由来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并围绕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发展。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秦腔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

秦腔起源于哪个地区
【秦腔的起源】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

秦腔是世界遗产吗?
秦腔历史悠久,明代万历间(1573年—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然而,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种说法。《...

秦腔祭灵是什么朝代的事?
秦腔祭灵是三国朝期的事。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秦腔起源于秦安县吗
历史上,这两个区域曾是秦安县的前身。秦腔因其起源于古代的“秦”国而得名,这一地区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腔传播至全国各处,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了梆子腔剧种中的一大特色。秦安县作为秦腔的摇篮,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戏曲底蕴。这一地区...

秦腔来自于哪个地方,有什么历史渊源?
秦腔是在中国西北地区流行的主要地方戏。它是陕西,甘肃,新疆和中国西北地区其他地方最受欢迎的歌剧。尽管它的起源和生长没有非常可靠的物质研究,但可以普遍确认它是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中心开发的。 这个地区是周代的“秦”。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习惯称其为“秦”,“秦腔&...

秦腔和秦朝有关系吗?(理由详细)
有一定的关系。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

福鼎市17584275251: 秦腔 发源地 -
机姬脑舒: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福鼎市17584275251: 戏曲文化:陕西地方戏曲有哪些?
机姬脑舒: 一、秦腔: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1、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

福鼎市17584275251: 西谱(关于西谱的基本详情介绍)
机姬脑舒: 1、西秦腔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明末清初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2、清乾隆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认为西秦腔即秦腔或支派同州梆子.3、广东的西秦戏,最早也叫西秦腔.

福鼎市17584275251: 秦腔主要起源于那里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 -
机姬脑舒:[答案]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

福鼎市17584275251: 秦腔的起源 -
机姬脑舒: 天水有个古迹叫牧马滩,是当年秦朝放牧的地方,也是为宫廷选择良马的御所,也是当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东移时,也把自己当时的自娱的唱腔也带到了陕西,由于秦朝的强大,以及生活的富足,人们当时的娱乐也只是击缶而歌...

福鼎市17584275251: 秦腔出自哪个省? -
机姬脑舒: 秦腔(Qinqiang Oprea,或Qinqiang)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家贾平凹也写了一本名为《秦腔》的长篇小说.

福鼎市17584275251: 陕北秦腔怎样形成的 -
机姬脑舒: 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代,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因用“梆子”击节,故也称“陕西梆子”,又因陕西地处古函谷关以西,古称“西秦”而有“西秦腔”之称.当地也叫“梆子”、“桄桄”、“乱弹戏”、“中...

福鼎市17584275251: 川剧、评剧、豫剧、越剧、秦腔发源地 -
机姬脑舒: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主要流行于“江浙沪闽”三省一市地区.川剧——发源于四川.其中,四川雅安copy市上里古镇是具体发源地之一.秦腔——秦腔源于“西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甘肃天水是具体发源地之一.评剧——产生于河zhidao北省东部,一说发源于唐山,也有说是卢龙 豫剧——发源于河南.邯郸、洛阳各是具体发源地之一.

福鼎市17584275251: 秦腔来源的神话故事 -
机姬脑舒: 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又名陇西梆子.西周时甘肃民间说唱为其始源.甘肃为最初之秦地,故名西秦腔.至明清两代,以庙会戏形式盛行于甘肃,并广播于陕西等地. 至明万历年间,西秦腔南下至浙江与当地方言结合形成浙江绍剧...

福鼎市17584275251: 秦腔介绍 -
机姬脑舒: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