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绽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的是在直系亲属之间,包括血亲和夫妻关系,除非涉及谋反或大逆不道之罪,否则都可以互相隐瞒犯罪行为,并且相关责任人可以受到减轻刑罚的处理。
2. 这一原则源自汉代的刑罚适用规则,其基础是儒家思想中孔子的观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即在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应当互相保护,互相隐瞒。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什么意思
亲属之间应该相互支持、谅解和包容,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当然,这种庇护和隐瞒应该是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应成为无原则的包庇和纵容。综上所述,亲亲得相首匿是强调亲属之间应当相互庇护和隐瞒过失的道德准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家庭和谐、亲情维护的重视,对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论述汉代刑事法制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在汉代的刑事法制中,"亲亲得相首匿"是一项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允许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犯罪行为,不予告发或作证。它源自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说法:“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味着亲属间的这种隐瞒行为是合乎道德的。具体来说,这项原则规定,在三代以内的血亲之间,以及夫妻之间,...

“亲亲得相首匿”何解?出自何处?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汉宣帝时期,有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被确立,那就是"亲亲得相首匿"。这个原则源于儒家思想,源自《搜可 作者所有文章》中的一段引用,"持鱼界粮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这一原则的核心理念是,亲属之间,特别是卑幼者对尊长者的犯罪行为,如果选择隐瞒,通常不会被...

“亲亲得相首匿”何解?出自何处?
【条目1】汉宣帝时期确立了一项法律原则,即“亲亲得相首匿”。【条目2】这一原则主张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犯罪行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条目3】其理论基础源自儒家思想,“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条目4】根据这一原则,如果卑幼亲属隐瞒了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亲亲得相首匿”
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是“亲亲得相首匿”,它源于《汉书·宣帝纪室晶》中的记载,指出作为主谋者,如果亲属之间互相藏匿犯罪行为,例如父母藏匿子女,夫妻之间隐瞒对方的罪行,孙辈隐匿祖父母,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原则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的道德观念,他在《论语·子路》中...

自唐律开始,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是否正确?
【错误】B 【解析】“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

亲亲得相首匿
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当家庭成员犯错时,其他成员应该给予包容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批评。这样的相处模式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总之,亲亲得相首匿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强调家庭成员间应互相亲爱、包容和支持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有助于家庭和谐,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础。

2.论述汉代刑事法制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具体指三代以内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谋大逆等罪之外,有罪应互相包庇,不得向官府...

亲亲得相首匿在现代刑法的体现
其次,"首匿",在现代意义上指的是隐瞒或包庇行为,这在刑法上被视为一种犯罪。然而,深入分析"亲亲得相首匿"的起源和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原则体现了立法的人文关怀,以及在礼治中重视亲情,强调法律的教育作用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这些在现代法制中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再次,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中国...

亲亲得相首匿 具体是什么意思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

建瓯市13420242822: 中国法制史中<亲亲得相首匿>中的:首匿.是什么意思? -
彘岩红源: 首匿的意思是:主谋藏匿(罪犯). 就是以首谋的身份藏匿. 首,为谋首,主谋. 匿,藏匿.

建瓯市13420242822: 求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
彘岩红源: 亲属相为隐,这是汉朝的法制中关于定罪量刑的一大原则,它是反映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原则,又称之为“亲亲得相首匿”,它是指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主张亲属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

建瓯市13420242822: “亲亲得相首匿”何解?出自何处? -
彘岩红源: 【文章标题】 亲亲得相首匿 【关联词】亲亲得相首匿 【类别】辞典 【来 源】转载 【作者】搜可 作者所有文章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建瓯市13420242822: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宋朝怎样适用? -
彘岩红源: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种亲属之间...

建瓯市13420242822: 中国法制史案例分析解答,急急急!!! -
彘岩红源: 汉代司法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所谓得相首匿即时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这是汉代在儒家“父子相隐”思想下形成的重要的刑法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孔子“亲亲相隐,直在其中”的伦理观念在封建法律中的直接体现.意在维护以父权和夫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伦常关系,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这项刑法原则,被唐律所吸收,发展成“同居相为隐”的律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