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

作者&投稿:晁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

1:百步穿杨(黄忠)
2:百战百胜(曹操)
3:负薪救火(诸葛亮)
4:七擒七纵(孟获)
5:乐不思蜀(刘禅)
6:大获全胜(刘备)
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8:不计其数(曹操)
9:不识时务(鲁肃)
10:肺腑之言(貂禅)
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12:三顾茅庐(刘备)
13:顿开茅塞(孙权)
14:捶胸顿足(刘备)
15:膏粱子弟(夏侯茂)
16:措手不及(孟达)
17:寡不敌众(周瑜)
18:诡计多端(姜维)
19:鹤发童颜(李意)
20:虎入羊群(张飞)
22:初出茅庐(诸葛亮 )
23:草船借箭(诸葛亮)
24:望梅止渴(曹操)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舌战群雄 羽扇纶巾 隔岸观火 上房抽梯 七擒七纵
恩威并重 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三让徐州 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 三国归晋 三气周瑜 过关斩将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锦囊妙计 舌战群儒 孔融让梨 木牛流马
割须弃袍 火烧连营 草船借箭 器宇轩昂 辕门射戟
单刀赴会 暗渡陈仓 志大才疏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危急存亡之秋 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这就多了如 赤壁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在今湖北),欲一统南北。便率领20多万人马(号称80万)南下。此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内),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北方后患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将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曹操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且军中出现瘟疫,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长阪追击战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开始南征,他向荀彧问计,荀彧说:“现在您一统华夏(黄河流域),南方已经震动,您应该趁势速出叶、宛,则荆襄恐惧,可以平定荆州。”(注二) 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 只剩下一个夙敌刘备而已,此刻他正带着“十万百姓”逃到当阳,即将前往军事重镇江陵。于是,曹操派遣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五千人,“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在长阪追上刘备,并击溃刘军主力,“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注三) 《三国志·刘备传》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总之其形式与《三国演义》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曹操没有八十三万大军而已。应该说这次追击战显示了曹军精锐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也说明刘备此人戎马一生的经验,从实力对比来看,双方可以说不胜不败。 关羽率领的水军在汉津接应刘备,才使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刘备逃到夏口。占据江陵对抗曹操的企图失败。 曹操率领部队占据江陵,取得大批战船的战略物资,使曹操决定进一步南下,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 早在曹操南征时,孙权就把部队调往柴桑,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勘虚实(注四),结果刘表死了,却见到了刘备,双方决定结成同盟,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东吴。 曹操继续南下和孙权决计破敌 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向江东送信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这个时期刘备的兵力可以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语:“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但这个说法明显是为了同盟提高自己的身份,获得同等的待遇提出的,所以其水分不小。 A《三国志·鲁肃传》(应是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的合传,下同)引《吴书》记载鲁肃语: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 连“一校”兵都不够,可见当时刘备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江表传》记载:刘备“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是因为自建安十三年以来损失不小,使曹操不得不在十二月撤军,没能继续南下。 那么可见,虽然在赤壁的损失不小,但曹军的总体实力仍然远大于孙刘,只是暂时不足以继续渡江作战而已。要知道在两年后曹操还大败了西凉人马。 所以,尽管曹操烧了自己的的水军战舰,但曹操的陆军仍然保持了相当多的数量,其精锐部队基本没有损失,只是由于水军的失败导致曹操无法渡江登陆,再加上瘟疫,才使曹操不得不放弃从赤壁一线登陆的企图。 这些损失的战舰绝大多数原荆州留下的,其水军也都是原荆州籍士兵,赤壁之战曹操的直接损失来自此处,而由于瘟疫间接损失的兵力虽然也不小(注十),但与荆州水军比还不算多,可见什么时候都是“嫡系”好呀! B这一时期刘备军的兵力开始增加,《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可见刘备在荆州的数年肯定没闲着。 紧接着刘备收取荆南诸郡,进一步扩充实力。仅仅在两年后,刘备就可以两线作战。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刘备这个人的确不简单,只是得志晚了点。《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C至于吴军起兵力变化不大,虽然收编了一些北方降兵,在攻击曹仁时又获得不少战马(注十一),但自己也有伤亡,应该还是只有原实力。
  夷陵之战 彝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双方有几次交锋,都有胜负,后来陆逊采取防守的战略,坚守不出。这一战略打乱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因为蜀国位于丘陵一间,运粮十分不方便,再加上当时的天气十分闷热,这使蜀军十分低落。于是刘备命令士兵驻守于树林茂密之处,并且将营地连看驻守。陆逊认为机会已经来临,就发动了袭击,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了蜀军。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不久,刘备又先后夺取了益州和汉中,历史上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北上可以攻打长安;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面对刘备势力的迅速发展,深感不安。只是由于当时双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战略目标,这一矛盾才暂时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孙权占据交州(今广东、广西)后,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当时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最后虽然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两国间的矛盾并未真正消除。 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不已,造成后方空虚之际,派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这样一来,孙、刘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一个月后,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魏文帝曹丕见到孙刘联盟内部分化瓦解,不胜高兴,并乘机煽风点火,多方寻找机会以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蜀汉方面诸葛亮、赵云等绝大多数大臣、将领都看到了大举攻吴对蜀不利,因此再三规谏刘备不要出兵攻吴。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刘备丝毫也听不进这些意见。 至于孙权方面,在夺得了荆州之后,为了巩固既得利益,也不愿再加剧吴蜀之间的冲突,曾两次遣使主动向刘备求和,但均为刘备所断然拒绝。东吴南郡太守诸葛谨(诸葛亮之兄)也曾给刘备写信,向他陈说利害,希望刘备停止攻吴行动。刘备同样置之不理。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70多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重庆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示意图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现在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陆逊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是刘备的最后一战,接近70万大军兵力,却大败于东吴陆逊。应该说这是真正确立三国三足鼎立的一战:吴国占据荆州,蜀汉保有西川,蜀吴联盟的削弱也减少了进入休养生息期(正处于曹操逝世曹丕称帝时期)的魏国受到的军事压力,基本确定了三方此后数十年的版图。蜀汉完全失去了军事要地荆州(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长安;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对魏吴均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参战兵力大半战死或投降,众多将领谋士战死投降,国力损失巨大,进一步削弱了蜀吴联盟,这些也间接造成了之后诸葛亮和魏国纠缠数十年却总无功而回的局面,“出师未捷身先死”。夷陵之战大败与刘备的战术错误有很大关系,更是他人生最大的战略错误。“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又这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大战略错误呢?而且是不顾其最信任的诸葛亮赵云等旧臣的反对下发动这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10万优势的吴军一举击败兵力占劣势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官渡之战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官渡之战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昌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昌,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1]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二月进军黎官渡之战决战战场遗址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尔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死于乱军,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1]
  [编辑本段]转机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依谋士刘晔之计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荀彧给予曹操方面决心,使得曹操得以坚持危局,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编辑本段]奇袭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河曹操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只派轻骑救援,主力则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遂溃。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
  [编辑本段]结果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去看三国志就可以了解很多了

《三 国 演 义》 是 中 国 第 一 部 长 篇 历 史 小 说。 它 成 书 于 元 末 明 初, 是 由 作 家 罗 贯 中 根 据 民 间 传 说 和 说 唱 故 事, 吸 取《 三 国 志》 等 历 史 资 料, 编 写 而 成 的。 这 部 小 说 最 早 的 刊 本 叫《三 国 志 通 俗 演 义》, 二 十 四 卷, 二 百 四 十 则。 后 来, 明 末 李 卓 吾 和 清 初 毛 宗 岗 又 对 它 进 行 整 理、 加 工, 才 成 为 今 天 我 们 看 到 的 一 百 二 十 回 本。

《三 国 演 义》七 十 余 万 字, 结 构 宏 伟, 人 物 众 多, 情 节 错 综 复 杂, 生 动 地 反 映 了 从 黄 巾 起 义 到 西 晋 统 一 这 九 十 多 年 中, 各 封 建 统 治 集 团 间 的 政 治、 军 事 斗 争, 再 现 了 三 国 时 期 的 历 史 面 貌。 小 说 中 描 绘 的 那 些 大 事 件, 都 是 合 乎 历 史 真 实 的。 但《三 国 演 义》 不 是 历 史 书, 而 是 一 部 文 学 巨 著。 它 是 在对 历 史 事 件 选 择、 加 工 的 基 础 上, 通 过 想 象 和 虚 构, 来 编 织 情 节 和 塑 造 人 物 的。 作 品 中 那 些 脍 炙 人 口 的 故 事, 象 桃 园 结 义、 古 城 会、 三 顾 茅 庐。 借 东 风、 群 英 会、 空 城 计 等 几 乎 是 家 喻 户 晓 的; 那 些 闪 烁 着 艺 术 光 辉 的 典 型 人 物,如 诸 葛 亮、 刘 备、关 羽、 张 飞、 赵 云、 曹 操、 周 瑜 等, 差 不 多 是 老 幼 皆 知 的。 在 中 华 文 学 史 上,《三 国 演 义》、《 水 浒 传》、《 西 游 记》、《 红 楼 梦》 等 长 篇 巨 著 一 样, 都 是 长 期 深 受 读 者 喜 爱 的 优 秀 作 品。

《三 国 演 义》 是 以 战 争 为 主 要 题 材 的 小 说, 它 描 写 战 争 的 艺 术 非 常 高 超。 全 书 写 上 百 次 各 种 类 型 的 战 争, 但 都 不 相 重 复。 从 单 刀 匹 马 的 厮 杀, 到 千 军 万 马 的 混 战; 从 战 场 上 的 斗 智 斗 勇, 到 营 帐 里 的 用 计 设 谋,写 得 有 虚 有 实, 有 粗 有 细, 各 具 特 色。 小 说 不 但 写 出 了 战 争 的 壮 烈 紧 张, 而 且 在 金 戈 铁 马 的 争 斗 中, 又 不 时 穿 插 描 写 大 江 明 月、 饮 酒 赋 诗、 山 林 贤 士 等 抒 情 场 景, 从 而 使 故 事 有 紧 有 弛, 跌 宕 起 伏, 扣 人 心 弦。 能 够 把 战 争 写 得 如 此 有 声 有 色, 千 变 万 化, 并 通 过 战 争 描 绘 人 物 的 音 容 笑 貌, 塑 造 出 一 系 列 栩 栩 如 生 的 典 型 形 象。 这 在 世 界 文 学 宝 库 中, 也 是 不 多 见 的。



作者 元末罗贯中 异名 三国志通俗演义 本称「三国志演义」 简称「三国演义」 性质 章回小说 分类 历史小说 内容大要 演说三国志的故事,於正史之外,多所增饰. 演述黄巾之乱起,至王浚灭吴止,首尾97年间史事.

《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罗贯中的生卒年大约在1310年至1385年之间。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另外,《演义》沿袭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体现了封建时代人民拥明君、反暴君的共同愿望。

《演义》是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而成,基本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在许多情节的设置和历史人物的塑造上,又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演义》的结构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既保证了前后发展的一贯性,又富于曲折和变化,于清晰明朗的脉络间,构成了一个古典小说中少见的,既宏伟又严密的结构。

《演义》的中心内容是演绎各集团间的种种矛盾斗争乃至战争,这一切都是通过复杂的故事情节来完成的,而在讲述这一个个曲折的故事时,作者又总是以人物为中心。例如对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描写,作者使用了八回的篇幅,细致、周到地一步步推动情节:游说江东、孙吴内部的矛盾、孙刘联盟的形成、双方的备战等,全都一一道来,而这些情节的描写,又都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作用,显示诸葛亮高超智慧之目的。

《演义》常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讲述战争。还以赤壁之战为例,对于孙刘联盟,作者不惜笔墨、不厌其详,而对于败方曹军只作简单叙述,这样详细得当,既节省笔墨又突出了重点。

《演义》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演义》往往将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来展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如在赤壁之战中,同时表现了诸葛亮、周瑜的雄才大略,黄盖的赤胆忠心,鲁肃的正直敦厚,蒋干的自作聪明而上当。

在描写人物时,《演义》所运用的夸张、烘托、对比等手法,显示出作者极高的艺术造诣。如“关公温酒斩华雄”一节,作者并不详述关羽的武艺如何高强,胆识如何过人,而是通过预先描写华雄非凡的勇猛,交战时震天动地的鼓声,那碗尚有余温的酒来表现关羽的神勇。

《演义》的语言通俗、简练、明快。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张飞的豪爽、关羽的高傲、曹操的机诈、孔明的智慧,常在简练的几笔勾画中显露出来。
〔摘要〕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存在于后人对它永无止境的解释之中,《三国演义》亦如此。就其本质而言,该作品乃一“政治”小说,通过作者所刻画的正面主人公的毁灭来确立一种永恒的政治理想与道德准则,且在“尊刘抑曹”这一政治主题的背后,透露的是一个时期内汉民族的历史意识与价值观念。

在当代解释美学看来,艺术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的奥秘,并不在于那本文的高不可攀和无法超越,而在于后人对它永无止境的解释。真正的艺术杰作,使得人们面对它时会身不由已地为其所吸引,而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怀襟抱投入作品的“召唤结构”中去“填充空白”。时间愈长,作品被解释的次数愈多,被解说对象的价值就愈高。诞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就是这样一部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具有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三国演义》,所谓演三国故事而被冠以“历史”小说,不过是因其不取材于现代而言,以“历史”概之,并未揭示这部小说的基本性质。若抛开“时间”一维不论,则《三国演义》就其本质来讲,应是地地道道的“政治”小说。对于此书,我们仍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从任何角度切入本文,可以对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仅其主题一项,就具有被不断解释的可能与必要。既为政治小说,其基本主题自然是政治。“政治”一词,应含不同层面: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及其代表人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观念等等。本文拟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对《三国演义》的主题——政治倾向作一探索。

一部长篇小说,其主题是复义的。但自从三国故事被记录及改写,以及在对小说进行不断阐释的过程中,“拥刘反曹”、“尊刘反曹”几乎是时刻鸣响着的主旋律。一般来说,这一认识大致已成定论,但并不意味着在这一问题上后来的读者、阐释者就无话可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古代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做是与我们共时的存在。为了今天及明天的文化建设,我们有必要对它重新审视;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

一、“尊刘抑曹”主题的形成及内涵

从史学传统来看,西晋陈寿《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到东晋偏安江左以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到南宋偏安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乃一反司马光的看法,又尊蜀汉为正统。这一系列的变化原因何在?

清史学家章学诚说:“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文史通义·文德》)历史家拥刘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统治阶级的思想一般表现为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即所谓主流意识形态。它制约着意识形态的其他方面而处于主导位置,史学思想、文学思想及文史创作都被纳入特定的轨道之中。这对史学传统之“尊刘抑曹”主题的形成及变迁有着重要价值。而对小说来讲,元朝至治年间(1321-1323)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异族统治时期,表现“尊刘抑曹”的政治倾向,乃是对于汉族统治中国的政治理想——当然包括反对异族统治的心声的一种间接的表达。这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是对一种可能恢复的永恒秩序的呼唤。语言的秩序指涉现实的秩序,期望恢复汉族统治的一种社会意识,可以看做是“尊刘抑曹”主题的深层基础。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另一方面,罗贯中的小说则是对三国历史所作的又一次解释。他透过叙述的文体,网罗史识、文才等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整理出了他一己的世界。而据传说,罗贯中曾作张士诚的幕客,明人王圻《稗史汇编》说他“有志图王”,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由此看来,《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汉族统治既已奠定的历史条件下,那么承《平话三国志》而来,继续将“尊刘抑曹”作为小说主题,就可以看做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认同与积极反应。因而有人说,罗贯中明言三国,实指元末。罗氏抗元,因此将窃据中原的元人与曹魏相提并论,而他与张士诚的关系,更促使他把道统寄托在抗魏的蜀汉刘备身上。小说的叙事遵循朱熹《通鉴纲目》的体系,基本的政治倾向在作品中表露无遗,正显示出罗氏透过对“过去”的解释,而对“现在、将来”重作评估的精神。如此看来,历史与现实成为共时的存在,政治理想与民族意识纠结在一起,小说之虚构与历史之真实相互出入,再加上“尊刘抑曹”的具体内涵,作为《三国演义》的基本主题之一,就更加复杂化了。如再加上刘备之宽厚、爱民的明君理想及忠贞烈等道德原则诸因素,无疑使主题的蕴涵更为丰富。

总起来讲,我们看待小说的这一主题,应当考虑到多重因素,如史学传统、艺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及民族意识等多种方面。这些因素,在基本主题的形成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主题形成之后,分别作为主题总体结构中共时存在的特定因子。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作到准确的把握。

二、“尊刘抑曹”主题的延续与强化

罗贯中作《三国志演义》,时当元末明初。而其刊刻,最早则在明代嘉靖初年。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先后出现过多种本子,除了加图、加批、添进周静轩之诗、改变卷数和回数之外,基本上没有改动嘉靖本的内容和文字。到了明末清初,继金圣叹删改评点《水浒》、冯梦龙增写《平妖传》之后,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评点《三国志演义》,并刊行问世。于是毛本一出,众本皆废,风行至今,三百余年。毛氏评点本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三国演义》“尊刘抑曹”基本主题的强化。这主要表现在毛氏的改写及评点两个方面。

(一)改写方面

毛氏对原书改写的情形多种多样。如减去许多累赘,使情节更加紧凑、通畅,力求向史书记载的史实靠近,据史而演义等等。但更多的情况是改变情节原来的性质、意向,在《凡例》中说“俗本纪事多讹”,如“曹后骂曹王,详于范晔《后汉书》中,而俗本反误书其党恶;孙夫人投江而死,详于《袅姬传》中,而俗本但记其归吴。今悉依古本辨定。”说这类情节失实,实际上是一种借口。这部小说中另外一些与史书记载不符的情节,毛氏并没有改动,更何况孙夫人归吴一事见于《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而《袅姬传》所记不见得属实。因此,毛氏改变嘉靖本这类情节的深意,还是在于强化尊刘抑曹、抑孙的政治倾向性。

如嘉靖本卷十六——“帝泣曰:‘汝兄欲篡汉,故令百官相逼,联故不出。’曹氏大怒曰:‘汝言吾兄为篡国之贼,汝高祖只是丰沛一嗜酒匹夫,无稽小辈,尚且劫夺秦朝天下,吾父扫清海内,吾兄累有大功,有何不可为帝?汝即位三十余年,若不得吾父兄,汝为齑粉颖!’”毛评本第八十回——“帝泣曰:‘汝兄欲篡汉,令百官相逼,联故不出。’曹后大怒曰:‘吾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言未已,只见曹洪、曹体带剑而入,请帝出殿,曹后大骂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

这种情况的修改,还有“诸葛亮欲烧魏延于上方谷”少诸葛瞻得邓艾书而犹豫未决”之类,毛氏认为“此其诬也”,所以都把它删除了。这自然也是出于尊刘的思想,不让刘蜀方面的人物,特别是诸葛亮,在品德上有严重的缺陷。而对曹操的称扬文字,则删繁就简。

如曹操出场一节,嘉靖本卷一第二则有一段称扬曹及其先人的话——“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中熟谙韬略。官拜骑督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汉相曹参二十四代孙。操曾祖曹节,字元伟,仁慈宽厚。有邻人失去一猪,与节家猪相类,登门认之,节不与争,使驱之去。后二日,失去之猪自归,主人大惭,送还节,再拜伏罪。节笑而纳之。其人宽厚如此。节生四子,第四子名腾,字季兴,桓帝朝为中常待,后封费亭侯。养子曹嵩,原是夏侯氏子,过房与曹腾为子,因此姓曹,为人忠孝纯雅,官拜司隶校尉,灵帝拜为大司农,迁大鸿胪。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经删改后仅存寥寥数语——“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待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其他例子尚多。不难看出,经过改写,毛本使原来“尊刘抑曹”的倾向性更加突出鲜明而且一贯。

(二)评点方面

从总体上看,毛评属于政治历史的文学评论,而非纯文学的评论,这也是由评论的对象的特性所制约的。毛评尽管得力于罗贯中“据史演义”的创作思想,尽量向陈寿所记述的、从历史现象的角度说是最接近真象的历史真实靠拢,而没有照某种理想、观念去随意虚构小说情节,从而最大限度地让《三国演义》发挥以历史启迪后世的潜力。

但不可否认,毛评表现出了浓厚的以封建伦理为核心的政治历史观,而且将其确定为小说的基本主题。《读法》第一则关于中国历史自汉至宋各朝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便是遵从朱熹《通鉴纲目》的政治历史观,尊蜀汉为正统,斥孙吴、曹魏为僭国,理由是“盖以蜀为帝胃,所在当予”。在后面的评论中,处处曲意美化蜀汉方面的人物,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尽力称扬,处处苛刻地贬抑孙吴、曹魏,对曹操尤甚。可以认为,毛氏父子所作的基本工作之一,就在于强化尊刘抑曹的政治倾向性,使这一主题更形坚固昭彰。

由于这种强化,甚至出现了“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独特艺术效果。由于这一偏见,对于人物的同样行为可以作出褒贬相背的评价,如第三十二回总评曹操在与袁绍决战的官渡之战中跌足而迎许枚、焚毁许昌的一些官员私通袁绍的书信二事,将其与刘邦、光武相比较。指出刘是善驾驭,有度量;曹是善结纳,有权谋:“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真是好看。”同样是哭,则认为刘备之哭是哭社稷、哭百姓、哭将士、哭兄弟,而曹操哭韦典与郭嘉则是“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挺杖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爱”。此处,“可爱”一语,并非好语。实际上,刘、曹之哭同样是政治权术,但有了刘为正统、曹为汉贼这样的评判标准,于是在评点中就产生了强分是非的情形。毛评时当清初,力揭尊刘抑曹之政治倾向,其深层原因何在,尚待详考方可论之。但无论如何,毛批承明代蒋(大器)、张(尚德)之论,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政治倾向。

史书有史家之视界,小说有小说家的视界,评点有评点者之视界。可以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一个历史演进变迁的过程,变即创作者、批评者多重视界相互融合的结果。这个过程仍将继续下去,解释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严格索求作品、作者本义,企图获得一劳永逸的结论,乃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若从后来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的视点看,则更加如此。

三、“尊刘抑曹”主题的艺术价值

(一)有着强大惯性的惩恶扬善史学传统的史书暂且不论,单说艺术,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即“艺术作为发现,本质上是历史的,这不仅意味着,艺术在外在意义上拥有历史,在历史进程中,艺术伴随着其他事物出现,并且在此进程中,艺术改变和终止以及为历史学提供变化的形象,艺术作为历史在根本意义上是奠定历史。”(《诗·语言·思》)由此看来,则《三国演义》既是文学作品,而同时又是历史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为不可触摸的历史本真拍下了一帧特别的图片。

当然,这帧图片是变化了的形象。但我们试问,究竟“谁”和“什么”能够保持历史的鲜活状态呢?史书能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历史已向远处离去,我们难以望见它的背影。而每个时代的人——作者、读者、批评家,却仍在带着自己特有的视界重新对它凝视。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创造,即依赖于这种重重叠叠的视界融合。在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总体结构中,《三国演义》不是一幅最为绚丽的精品吗?作为出色的艺术创造,《三国演义》勿宁说把三国故事描绘得最为恢宏悲壮,因而成为凝定了的永恒的理想境界。之所以能够如此,其主题作为一个聚焦点,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图画越生动丰富,主题越鲜明突出,难道不是这样吗?材料的选择、提炼,以至于加工、虚构,必须取决于主题,这是一条普遍的原则。

(二)同时,《三国演义》又可看作是一部悲剧。持尊刘抑曹倾向的本文与评论,将一种封建时代的完美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小说的正面人物,而这些人物的命运显然是悲剧性的,如刘、关、张等,即使孔明知天命—汉柞已尽,却仍然一方面为酬刘备三顾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为“正义”毅然出山,走向血腥的战场,即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最终赢得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永恒怀思。然而历史并未给他们以成功的命运,所谓“因果报应”云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叹罢了。

明君、贤相、猛将、忠臣,封建政治的理想图式实际上只能是意识中的虚幻的历史存在。理解历史,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自三国到明初(蜀灭于公元263年,元灭于公元1368年),其间长达1105年,除了唐代贞观时期差强人意之外,这种理想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凝定了的理想一方面显示为永恒,同时也就是一种彻底的破灭。但旧的理想是令人眷恋的,尤其是看不到新的理想之前。因而自明代张、蒋到清初的毛氏父子,都不断地咏叹着这一主题。作者与评论家并非孤独的个人,他们是社会意识的载体,创作与评论,都是代表社会发言表态,都是对破灭了的理想的深情召唤。

当欧洲文艺复兴的署光已经显露,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的漫漫长夜,距黎明尚有五个世纪。封建主义的政治是超经济强制,政治涵盖并统摄其他领域,而解释封建时代的文学,尤其是政治小说,把握其政治倾向显然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三)透过尊刘抑曹这一政治主题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期内汉民族的历史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发展流程。与西方的再现传统不同,中国艺术侧重于表现,即使是写实性的作品。从解释学的观点看,小说创作是对历史的阐释,对历史的奥秘的寻根究底。《平话三国志》解释三国的起因是高祖谋害忠臣的报应,如韩信——曹操、彭越——刘备、英布——孙权、高祖——献帝、吕后——伏皇后等之间的一系列对应关系。而到了《三国演义》中,来自于宗教的“因果轮回”意识,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历史观所代替,虽然其中亦透露着天命不可违的讯息,但侧重了人物个性(主要是道德情操方面)及其所作努力的描绘,显示着由宗教、天命向政治与道德方面的倾斜,虽天命不予蜀汉,而蜀汉作为正统,通过正面主人公的毁灭来确立一种永恒的政治理想与道德原则,并不以成败论英雄。

《三国演义》的这一价值取向是非常明显的。而到了毛本、毛评之中,则更进一步被突出和强化。实际上表现了一种所谓“天道”的怀疑,对理想英雄—帝王及其将相的惋惜与失望,开始由庙堂英雄转向草莽英雄(《水浒传》),进而降到普通的芸芸众生(《金瓶梅》)、“三言”),并由政治转向民间、家庭的流程。其中历史意识也逐渐趋于淡化,严峻的道德原则也逐渐为人情世故甚至金钱利益所取代。由此可以说,对三国故事的解释,反映了元明时期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显然,这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治国方略与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什么成语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

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曹操闻报后,...

三国演义起于
问题五:三国演义起于什么?止于什么? 《三国演义》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问题六:三国演义故事起于什么至于什么 起于桃园三结义,终于计取石头城 问题七:《三国演义》故事起于什么,止于什么 起始于黄巾...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他们的阴险本质。通过三国纷争的生动描写,把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历史演变的状况介绍给广大的人民。但由于《三国演义》中封建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描写交织在一起,所以它起的作用也是复杂的。黄人《小说小话》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张献忠、...

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写出相应的人物,并简单介绍与之相关...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阵容,并且驻守新野这地方。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做别人的军师。正好这个时候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好...

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三国演义写于哪个朝
1.“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说。持此观点者主要是周邨。他在《〈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载《群众论丛》1980年第3期)一文中,就江夏汤宾尹校正的《全像通俗三国志传》提出了三条论据:(1)该书在《玉泉山关公显圣》一节中有“迄至圣朝,赠号义勇武安王”一句,而关羽封赠义勇武安王是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因...

来源于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身在曹营心在汉欲擒故纵乐不思蜀刮骨疗毒计收姜维计取陈仓苦肉计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张飞赔罪设连环计义放曹操桃园结义水淹七军诸葛亮吊孝辕门射戢黄忠请战回荆州横槊赋诗三英战吕布曹操献刀单骑救主马跃檀溪初出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捉放曹操桃园三...

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 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水淹(七军)、败走(麦城)。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脸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

三国演义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 - 搜狗百科
旗刚艾达: 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资料? -
旗刚艾达: 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 七擒孟获 我的概括:《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曹操: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 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关于《三国演义》
旗刚艾达: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关于三国演义
旗刚艾达: 三分天下是从诸葛亮出茅庐之后便开始逐步走向的.辅助刘备打下西川成为蜀,孙权的江东已历3世,也就是他父亲孙坚兄长孙策打下的江山成为吴.而曹操在打败袁绍后便已经是最强的一国了.曹操在后期自立为魏王不当皇帝当然是因为怕别人说他闲话.在曹操死后.曹丕便废了汉献帝.成了魏主!三国归晋是因为司马懿的儿子司马炎又废了曹睿建立晋朝,蜀国后来有个奸臣叫黄浩.还有个扶不起的刘啊斗.败坏朝纲,投降晋朝.蜀国一灭,吴国孤掌难鸣,就被晋给消灭了,这就是三国归晋!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三国成语故事10个与三国演义有关的典故并解释(故事梗概) -
旗刚艾达:[答案] 曹操——孟德献刀、关东起兵、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 刘备——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跃马檀溪、三顾茅庐、借荆州、夷陵之战、白帝托孤 关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 -
旗刚艾达: 虽然张飞使的是丈八蛇矛,但是写诗枪和矛其实一样的东西,而且枪字在诗中显得更加有力,从读音就知道啦,更能体现张飞的英雄气概 张飞面对曹军大吼:“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桥应声而断,吓得曹操部将夏侯杰肝胆碎裂,坠马而亡.清朝雍正年间,有张氏后人在此立“张翼德横矛处”石碑,至今保存完好 而赵云是单枪匹马七次杀出重围,救出阿斗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关于 三国演义 的基本常识 -
旗刚艾达: 如: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民生困苦.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炎出榜招兵.刘备,关于,张飞都去看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拯救百姓之心,一见如故.张飞拉他们到自家庄后的桃园,摆上祭品,焚香礼拜,对天盟誓,结拜为兄弟. 关羽温酒斩华雄: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斩杀链军数将.关羽请缨,袁术,袁绍看不起只是一名弓箭手的关羽.曹操提出让关羽出战.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酾热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此时其酒尚温.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关于三国演义的赏析 -
旗刚艾达: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不仅在国内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群,也受到外国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他们个个性格鲜明,特点突...

玛纳斯县18659222950: 关于三国演义 -
旗刚艾达: 夏侯挖眼和关羽刮骨疗伤,我比较佩服夏侯,曹操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