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和做官

作者&投稿:詹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科举制度是不是中举之后就可以当官,是不是从县令干起啊~

古代科举制度中,随朝代不同,中举与获授官职之间关系不同。是否从县令干起是由吏部主持考试来决定。
在唐朝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员,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是候补官员;唐代的科举可以说是官员资格考试。唐朝科举及第之后,不是说马上就可以做官,还要通过吏部主持的多次考试。
在宋朝,举人并不直接授官。
到明朝就有所不同了,由乡试产生的举人,只要不想继续追逐进士身份,就可获授官职。不过,官阶会低一些,多是地方各级儒学的教官,有时也会授予偏远地区的知县。

扩展资料: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其一,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养。
在门阀统治时期,统治权被上层士族垄断,世袭相传,将出身寒族的精英分子排除出权力层之外,从本质上讲缺乏官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的机制,表现出凝固和封闭的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其退化和腐败的倾向愈加暴露。
而科举制则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人才选拔制度,能把不同阶层的精英分子源源不断地吸纳到统治层内,统治基础不断扩大,官僚体系也获得了有效的代谢机制,有助于官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和改善,这样国家的运行也充满了活力和高效。
其二,科举制的推行有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科举向全社会开放,每个个体和家庭都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权利。为了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就需要加入考试队伍。
只要努力学习就有可能进入仕途,这就吸引更多的人走上“识字—读书—考试”的道路,而宋代以降逐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为廉价的科举用书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这样,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由于百姓识字率的上升而相应地得到提高。
其三,科举制的某些规定有助于促进偏僻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文化进步,增强了其向心力和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传统国家认为:天下黎民皆为天子赤子,一视同仁。如在明代,比较偏远的云贵地区,其文化层次根本无法与先进的江南地区相比。
中央政府基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保证相对落后地区文化的继起和发展,采取分区配额制,保证偏僻地区的权利和机会,而且随其整体社会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乡试解额,甚或给予一定的倾斜,这则有利于边疆和僻远地区的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这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在古代,朝廷选拔人才是经历过很多次的探索和变革,直到后来确定了科举的方式。在当时来看这是一套较为公平合理的制度,只要有能力的学子都可以参加应试,不再受到出身背景等的影响。不过发展到后来,古人想要做官又多了一条途径,那就是可以花钱向朝廷捐个官来当。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显著。


先说科举入仕这一条路,对于很多学子来说这并不容易,要想有机会做官,就必须经过多次的考试,最终优异者方有机会入朝为官。对于大多数的应试者来说,其实都是陪衬作用,因为最终的录取率十分的低。


而对于花钱捐官,朝廷看的就不是什么才学、出身之类的,基本上就看一样东西,那就是银子。谁花的银子多,自然官职就越大。因此,可以看出这不是一般出身的人能参与的一个游戏,主要是为一些有钱的富商之类准备的。商人有钱之后,但是他没有权力。因此在古代通过捐官的方式,就有了一定的官职,如此一来他就获得了某些特权。就算有的时候获得的官职并不一定有实权,但最起码在朝廷挂了一个职,家族的利益就可以轻易保护好了。


康熙在位的时候,当时准备出兵征讨准噶尔,但是由于朝廷资金不足,于是康熙就开放了有钱的富贾可以捐纳。当这旨意一下,响应的人非常之多,据统计,就山西一年内捐县丞的人数就超过了1万多人。而甘肃则更疯狂,半年就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后来嘉庆年间,也因国库缺钱,就大肆的允许捐纳,最后导致捐纳人数超过了20万,要知道清朝只有1000多个县,因此,可以看出捐纳在清朝是多么的普遍与疯狂。因此,这就导致清朝的时候,很多衙门机构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人就越来越少,很多都是靠捐纳进来的。


虽说科举入仕和捐纳都可以做官,但他们最终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是有差别的,首先来说,通过正儿八经科举实力做官的,自然日后的发展比较好,可以做到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也容易被皇帝赏识,毕竟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对于捐纳做官的人,首先他的才学方面自然要差很多,当然不排除一些有实力却没考上的人,但大多数都是参差不齐。因此捐的官很多都是闲职,即使有权的官位,也不可能给安排重要的,比如总督、巡抚、尚书等之类的,是多少钱也捐不来的。当然捐个知府、县令之类的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捐纳做官是没法入翰林的,这是清朝的规定只有进士才有资格。翰林院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机构,清朝的很多大臣都在里面待过,因此在清朝有没有进过翰林,是将来能否做到内阁大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翰林院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然不可以随便花点银子就进去的。


同时对于捐纳在清朝的盛行,也就导致了清朝各级机构腐败的原因。试想一下,在当时花几千两银子好不容易捐了一个知县,可是知县年俸才几十两而已,就算几十年不吃不喝这样也回不了本,因此就导致清朝的各级官吏腐败严重。很多大清的官员一心只想着如何赚回本钱,他哪里有心思为百姓做事,为国出力呢!

只能这么说,科举与做官有很大关系,但是不每个通过科举考中的人都可以当官。做官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恩荫、捐纳等等,但是科举是最重要的途径,在历朝历代都是正途,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的人占大多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父辈的恩荫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钱捐官的。

就科举来说,在明清的时候,只要考上了举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举人就可以做官。在大多数情况下,进士才可以直接授官的,而举人的机会可以说非常少。在清朝,有“大挑”,凡三科未中的举人,可以经过吏部铨选、考核,一等的授知县,二等的可以授予教职等小官。这是统治者是扩大举人入仕的道路所采取的措施。就算是这样,举人入仕也比较难,而相对来说,进士就容易的多了。考中进士后,一甲的三名进士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的修撰、编修这些清望官,其他进士则要再经过朝考,成绩优异的才可以进入翰林院,其余的则要分到各部院以主事、七品小京官用或是分到地方以知县等地方官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分到部院或是地方并不意味着直接授官,这些新晋进士只是有了这些资格可以担任这些官职,具体要看这些地方是否有空缺让他们来担任,如果没有的话,则就要在吏部候补铨选,直到可以补上为止。有时候等一个官缺要好几年的时间。

除了以科举上榜者身份入仕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多的入仕途径就是恩荫。如果上一辈子如果有人当官当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荫庇子孙为官,父祖官职的大小决定子孙得到官职的大小。还有一种恩荫主要是出身,也就是宗室、外戚、公主子孙等与皇室有血统、联姻关系的特殊人群,也可以根据与皇室关系的亲疏远近,得到大小不一的官职。

至于捐官的,各个朝代有不同的规定,而且也不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捐官的,也不是任何官职都可以用钱买的。一般来说,捐官的人在官员中的出身算是最低的,升迁也比较慢,但也不乏有些人当到封疆大吏的。

至于科举的步骤各个朝代也是不一样的,到了明清时已经趋于完善。

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由唐代的解试与省试两级发展至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往往又分层次。

童试——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称为童生,童生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异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岁试与科试都由中央委派的学政官(泛称学道、学台、宗师等等)主持。学政官掌管一个省的学校,任期内分别到省内各州府主持岁、科试。

乡试——又称“大比”,每三年一次,定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即所谓“秋闱”。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均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至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清代人口大大超过明代,但举人录取名额只略超过明代。因此,生员中的举人录取率亦仅为百分之一。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的资格,乡试可以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乡试之榜在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为“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举人第一名沿唐宋发解试之例称为“解元”。

会试——乡试后的次年(即丑、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于京师礼部举行,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而每科应试的举人约数千人。会试榜发后,皇帝赐“恩荣宴”于礼部,招待新进士及诸位考官。明清会试“正榜”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与学校教官或其它较低级的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
殿试——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份。殿试内容承袭宋朝之制,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殿试录取结果与会试为等额录取,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为前三名,列一甲,称“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
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明清两代,凡属历经举人(乙榜)、进士(甲榜)出身的官员,称“两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响亮的资格;如果是举人,虽也能候选授官,但品级既低(多在知县以下),候选亦难。

以上是我自己归纳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大约1000年。这个时期的国家规模很小,机构非常简单,还没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国家的君主称“后”(沿用氏族首领的称号)、称“王”。在王的左右,权力最大的是一些称为“史”(甲骨文中又称为“卿史”“大史”)的官员,古书里也常称作“巫”。这些官员是神权的体现者,“上帝”的旨意通过他们传达给君主,由君主下令执行。甲骨卜辞主要是商代的巫史们向上帝卜问的记录。夏代的职官散见于文献的如“羲和”(掌历法)、“大理”(掌诉讼)、“道人”(掌传达君命)、“官师”(掌教育贵族子弟)等大都是由巫史担任的,而《尚书·甘誓》中的“三正”,则是执政巫史的集体称号。巫史的职务一般是世袭的。王的亲属如妻妾、子弟、叔侄等也是一些享受特权的贵族,经常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如祭祀、指挥作战等,但大都没有明确的职务名称,在甲骨文中一般只称为帚(妇)、子之类。商代后期有王族长老称为“父师”、“少师”的,对王负有辅佐、指导的责任,如箕子、比干。夏商的国君还有一些管理家务的臣仆,称为臣、宰、尹等,这些人本来是一些奴隶,地位很低,由于得到君主的宠信,让他们管理各种家务,如膳食、衣服、洒扫、车马等,有时参与一些政事,如传达君主的命令、管理籍田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这个时期国家的最高君主仍称王,又称“天子”、“天王”。王位一般由嫡长子继承,预定的王位继承人称为“太子”,也称“东宫”。王的正妻称“后”。“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诸侯、大夫都是天子的臣。王室的机构是中央政府,诸侯、大夫的机构是地方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军政大权掌握在王的宗族和外戚手里,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就中央政府来说,在王的左右,担任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职务的宗族长老和外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他们的话王一般都得听,与王的命令几乎具有同等的效力。在王年幼或缺位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代行王的权力。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务从巫史的手里分化出来,形成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同以太史为首的神事、教育、秘书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金文中并称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是最高的政务官,通常是二至三人,兼掌军事、行政、外事等。卿士之下,开始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司徒(金文作“司土”)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军用车马;司空(金文作“司工”)掌管筑城、修路等重要工程。司徒、司马、司空在《诗经》中称为“三有事”或“三事大夫”,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官职。除此而外,司寇掌管庶人和农奴的刑罚,大行人掌管接待宾客等外事。太史的地位仍然很高,与三公、卿士不相上下,但职权范围已缩小了许多,主要掌管历法、起草政府重要文书和记载国家大事等。内史(也称“作册”)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也称“柱下史”,商代称“守藏史”)掌保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也称“太宗”、“上宗”)掌管祭祖礼仪等事务,乐师(又称‘“乐正”、“太师”)掌管音乐与教育贵族子弟。相是辅导君主礼仪的临时设置回 的重要职务,多由诸侯、太史或大行人担任。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有时称“太宰”或“家宰”),掌管王家膳食的称“膳夫”(金文作“善夫”),掌管王家衣服的称“缀衣”,掌管王家车马的称“太仆”,掌管王家马匹饲养的称“趣马”(金文也作“走马”),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也单称“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奔)”,王的近侍称“小臣”。西周开始用宦者服宫内杂役,称为“寺人”或“巷伯”。周王直接管辖的地区叫做王畿(jī,机)。京城及近郊是贵族聚居的地区,划分为乡、州、党、族、闾、比等组织;郊外的农村是农奴居住的地区,划分为遂、县、鄙、酇(zàn,赞)、里、邻等组织。诸侯国的职官设置与周王室大致相同。执政的卿由周天子策命,并世代相袭,不过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其他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行人、太史、宰等,各国大都设置。大夫的封邑由家臣“宰”等进行管理。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到清末,时间长达2300多年。这个时期总的特点是: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地集中。在整个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到主要的地位。秦以后,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国家机构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变化也比较多。

  ……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

  左言东
  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任命。选士既不须州郡的荐举,也不经中正的评定,而是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唐朝人沈既济对这历史性的变化说得真切:“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精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旧唐书·杨绾传》说:“近炀帝始置进士科,当时犹试策而已。”这里的进士科,是考试的科目,而不是荐举的科目,是有特殊意义的。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是可以进受爵禄的意思。

  唐代继承并大大发展了隋代创置的科举制度。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应试者以明经、进士二科最多,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视。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有贤良方正直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100多种。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于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的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jiè,介)试。应试者须持证件报考,叫做“投牒自举”。考试合格的,州县长官要设“乡饮酒礼”招待,称为“鹿鸣宴”。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称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参加进士科考试,当时人称为“举进士”,凡考加进士科考试的人,习惯就称为进士,后来秀才科废除,也常常称做秀才。举人、进士、秀才在唐代几乎是同一个含义,与明清时期的意义有很大差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录取的标准,各科不同。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所谓帖文,又称帖经,主要考经文的记忆。具体做法是:“以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及第亦分四等。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礼记》或《春秋左氏传》),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高宗时,加试杂文,杂文就是诗、赋。此后,试诗、赋各一篇,成为定制。诗的题目和用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
  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这种诗称为试帖诗,也称“赋得体”。考试能否合格,不完全根据当时的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向考官推荐奖誉。主持考试的,本来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改为礼部侍郎。有时皇帝临时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吏主持,称为“知贡举”。武则天当政时,还亲自于洛城殿考试举人。应制科考试的,可以是已有官位的人,也可以是常科及第的人,还可以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初仅策问,玄宗时始加试诗、赋。制科考试,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

  常科考试及第以前的士人,身份是平民,有“白身”、“白衣”、“布衣”等称呼。科举考试合格叫及第,或擢第,或登第,或登科,也单称“中(zhòng)”。唐代进士及第称为“进士第”,或“前进士”,最为荣耀,被视为“登龙门”,誉称为“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进士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科举及第以后,就叫有了出身,也就是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

  按唐代的制度,由于出身不同,初授官的品级也不同。秀才科:上上第,从八品下;上中第,正九品上;上下第,正九品下;中上第,从九品下。进士科: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从授官的规定来看,制科及第最优,其次是秀才,再次是明经,最次是进士。而进士及第却最难,大致是一百人取一、二名。尽管如此,士人所重,惟进士一科。不由进士出身的,终不为美,制科出身反而被视为“杂色”。进士科出身初授虽只九品,但升迁较易,“大者登台阁,小者任州县”。唐代的宰相,大多进士出身,中唐以后尤其如此。吏部考试不合格或者连常科也没有及第的士人,只能投靠节度使,充当他们的幕僚,然后经他们推荐,才能授予其他的官职。常科、制科之外,从武则天开始,又有武举,由兵部考试,考试的项目有马射、步射、负重等,高第者可以得官,但选用之法不足道,人们并不重视。

  宋代对科举制更加重视,有不少重要改革。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礼部试后,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殿试及第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太宗时,殿试后分五等三甲放榜:“学识优长,词理精纯”为第一等;“才思赅通,文理周率(lǜ,律)”为第二等;“文理俱通”为第三等;“文理中平”为第四等;“文理疏浅”为第五等。上二等称“及第”,三等称“出身”,四等、五等称“同出身”。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林苑,故称琼林宴。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始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状元初与一般进士无异,后礼遇渐隆,赐紫囊、金带、靴饬,乡里立状元额牌,州县官设宴庆贺,其荣耀超过凯旋的将帅。


在实行科举制的古代,官二代能直接上岗这样公平吗?
绝大部分学子要十年寒窗苦读才能争取到考试资格,然后在考场上与其他考生争个你死我活,可是“官二代”却可以通过捷径登上天梯,这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说显然太不公平。众所周知,古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为科场舞弊提供便利的官员被砍头的不在少数,如此严惩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保证科举...

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的创立在隋朝,废除在清朝。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

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 历史达人来炫燿下吧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

除科举外,元朝时的汉人要想当官还有何途径?
做官的途径本上有三条:第一是“根脚”,第二是吏进,第三是儒士。所谓“根脚”,就社会出身。中枢省府台部的高级官员和地方上路府州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命勋臣、名门以及儒吏出身品资相当的人担任。其中,怯薛出身是“大根脚”。元代和前代一样在各级官府设吏...

古代寒门如何做官,真的只有科举一条路吗?
我国古代的“察举”到底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呢?察举制是汉武帝年间,地方官员在自己管辖的片区,随时考察并选取人才推荐给国家,国家通过试用考核,试用期合格后予以做官。但是“征辟”就不适用于寒门了,征辟制分为帝王征聘和州府征聘,通常情况征聘的都是名门贵族。对于寒门弟子来说,唯有苦读通过科举考试来...

汉朝没有科举,他们都怎么做官的?
机会还是有的,有察举制的优点。它避免了人才被垄断的局面,而从平民百姓当中选拔出来的官员。更能了解民间疾苦,更好的帮助朝廷排忧解劳。所以汉朝没有科举制,他们是通过推荐的方式来做官的。相比较科举制察举制也有它的弊端。但是相比较以前做官的方式,汉朝的察举制已经很好了。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发展过程?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

从不同角度评价中国古代科举制
唐代科举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身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试或科目选,考试及格,才能真正步入仕途。 官职较优升迁快。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宋代科举 宋初,仍承唐制。太宗以后,科举及第者除第五甲外,都不需要再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可以直接授予职事官。其授官也比较优越,如唐代科举及第只授予...

清代的科举制度
下面将科举制度中生员、举人和进士三个系列的考试程序做一个大致的叙述: (一)生员(秀才)系列的考试。 童生考取生员须经本县、本府(或本直隶州、厅)和学政的三级考试: 1.县试。县试由州县官主持,日期多在二月。其程序,童生向本县衙署的礼房报名,填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存、殁、已仕、未仕之...

什么是“科举制度”??
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第二是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新的规定是,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元朝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编辑]明、清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

黑水县1705426340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
代敬洁阴:[答案]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黑水县17054263401: 清朝科举和当官的问题? -
代敬洁阴: 在古代,普通人想要当官,而家里有没有什么爵位可以继承的话,就只能参加科举考试了,对以他们来说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做官,而且爵位是没有实权的,所以要想当官,还是只能走科举的路子了科举殿试及第者都可以称为进士,进士按照成...

黑水县17054263401: 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的目的只有做官吗? -
代敬洁阴: 科举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一般都是步入仕途.

黑水县17054263401: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 -
代敬洁阴:[答案] 利: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

黑水县17054263401: 科举制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
代敬洁阴: 本质区别:过去的制度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科举是德才兼备皆可为官. 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渐采取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

黑水县17054263401: 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的一般出路有哪些 -
代敬洁阴: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中了进士后,朝廷还会再组织一次考试,成绩一般的会分配成为知县、御史等七品以下官职,这些人升到中央高官的几率较小.成绩优异的进士会则选入翰林院深造,成为庶吉士,这些进士毕业后成绩好的留在翰林...

黑水县17054263401: 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点评? -
代敬洁阴: 古代科举制度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则采用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如九品中正制,汉朝选官实行察举制: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黑水县17054263401: 古代科举制度的形式 -
代敬洁阴: 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考中了叫秀才,会试考中叫举人,殿试考中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分别是州府级考试、省级考试和中央级考试.

黑水县17054263401: 古代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官吗?为何这么说? -
代敬洁阴: 古代读书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做官,做官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很多的荣耀和好处,很多人为了改善生活,所以才会努力读书.

黑水县17054263401: 唐朝科举制的常设的科目是什么,做官的主要途径又是什么? -
代敬洁阴: 唐朝的“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为常设科目”.与隋朝科举制所设置的十科相比,唐朝的六个常设科目,相对应、相关联的只有“文才秀美”和“学业优敏”两科.“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和“执宪不挠”,这些重要的科目被舍弃了,或作为轻描淡写的考察科目,并不列为正规程序,不为重视.重文重智,轻孝轻德,已在唐代科举制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考试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