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义有哪些?详细点

作者&投稿:斐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八正道”等,被称为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佛教的基础教义“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一)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还有108种烦恼。(二)集谛是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可概括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五阴聚合”说,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生物,即众生)则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或五蕴)组成(其中“色阴”包括“四大”——风、火、水、土等因素)。既然有情只是“五阴”的聚合,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没有单独的“自性”(此即所谓“诸法无我”);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此即所谓“诸行无常”)。“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十二因缘”说,涉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做“业”。“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报应或业报)。“业报轮回”说,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传在“六道”之中,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形成六道轮回。(三)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槃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四)道谛即解脱之路,即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是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如三皈、五戒、八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后发展成复杂的“律学”。“定”(即“修定”),是指通过精神集中、静思冥想、观察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义理或功德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定的种类很多,在中国佛教中,往往把定和禅连称“禅定”。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慧(由定生慧)。“慧”(即“般若”),是指由修习佛理所引生的辨别现象、判定是非善恶的认识能力和境界,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有了“慧”才能得“度”(波罗密多),获得解脱,永离苦海。解脱后所得之境为涅槃。“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但后世佛教世俗化的结果,佛徒大都倾向用简便的方法求解脱(如净土宗)。“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及“涅槃寂静”被称为“三法印”(即佛法之特征)。当代中国佛教界将佛教的宗旨归纳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基本教义

佛教的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他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是佛教的出发点,认为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只要身处轮回之中,必然逃脱不了痛苦。集谛说明产生苦的根源,认为苦是由于人有欲望,就会产生后果,而后果就是苦的根源,这就是因果学说。灭谛说明如何消除苦,认为关键在于消除欲望。道谛则给出了修道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八正道的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绝对宁静、永远超脱的境界。

佛教宣扬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相信佛教就能获得解脱。

释迦牟尼试过各种方式,力图使人逃脱轮回,最终他在一棵菩提树下,苦思冥想七天,终於顿悟,想出一种理论:经由修行灭除烦恼与迷惘,即为涅盘境界,从而获得大智慧,了脱生死,自然会远离痛苦。而随著佛教各种宗派的发展,都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义。

小乘佛教坚持最初的教义,认为释迦牟尼是最初顿悟的人,不是神,只是已经涅盘的伟大导师,普通人如果追随佛的教导,必须出家做一段时间的和尚,最终达到涅盘即成为阿罗汉。所以小乘佛教崇拜宇宙的秩序,即象徵世界的佛塔。也称“曼陀罗”。根据几部佛经的记载,一个小世界当中有须弥山,周围有咸海,海外有四大部州以及九山八海,最外有铁围山,此小世界之下有金轮(硬石),这之下为水轮,最下为风轮。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有的庙中将曼陀罗制成一个用木条组成的山形框架,下面是一艘木船,象徵咸海。

大乘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人最终经过修行都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佛。所以大乘佛教崇拜佛像,不必必须出家,只要心中有佛,终会成佛。

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

5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楼上是天才!
高人!


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二、佛教的生死观 佛教认为人生是生死的轮回,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基督徒相信在基督里没有死亡,只有永恒的快乐。永生是蒙上帝拣选和保守永远在主耶稣里携手,是上帝的恩赐,因着上帝的拣选和预定,耶稣基督的救赎使信众从圣灵里得到新的生命。三、佛教与基督教的书籍文化 佛教的经典...

什么是新教的五大教义?
加尔文神.学的五大教.义,即:(1)人全然败坏(Total DeprАVity)、(2)无条件的拣选(Unconditional Election)、(3)有限的救赎(Limited Atonement)、(4)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ВLe of Grace)、(5)圣.徒永蒙保守(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其英文首字母的组合为T.U.L.I.P.,刚好...

列举一些宗教名称和基本教义
1、道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清净无为求长生能久视。又或:烧丹祷神修心锻性;餐风饮露求列仙班。2、佛教:今世修桥铺路积功德消业报;求——来生荣华富贵金满屋得福报。又或:世间种种俱是虚幻,唯心所指方为真实。3、基督:我是世上仅有的唯一的创世真神,其它一切自称神明之物均为魔鬼虚妄...

佛教基本教义
有的认为二谛是理,有的认为二谛是教。天台宗认为二谛或三谛是真实不虚的谛理,故云:“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三论宗认为真俗二谛是两种真实不虚的言教:“二谛者,盖是言教之通诠,相待之假称……唯是教门,不关境理。” 【八正道】 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道”。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衍化而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道教认为信徒要“修道养德”,并认为“修道”可以使人返本还原,长生久安,生活康乐。道教是...

清真主要教义
每日五次,是对安拉的敬拜和敬畏;第三,斋戒,伊斯兰历的第九个月,斋戒日里禁食以净化心灵;第四,天课,即财富的义务性捐赠,用于慈善和帮助贫困者;最后,朝觐,如果条件允许,一生至少一次前往麦加进行朝圣,象征对安拉的终极归顺。五功的完成,是对伊斯兰教教义的实践体现和对信仰的坚定履行。

道教有什么教义?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道是天地之元,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的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道演绎而来。道被人格化后,称之为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他们也是道教所崇拜的最高的天神。道教还认为人经过修炼可以延寿,如果修炼有恒,...

我国三大宗教和其教义
佛教讲的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超脱轮回,成就佛果 基督教讲的是神爱世人,神是万能的 伊斯兰教讲的是信真主,可上天堂

罗教号称三教合一,他们的教义都有什么?
2. 罗教同时吸收了道教的元素,进一步丰富其教义。该教派由罗清创立,后由胡忠清在明嘉靖年间传入福建,随后在福建地区迅速发展。3.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罗教依然存在。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教派不复存在。4. 罗教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组织,其信徒通过结社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共同尊奉罗清为创始人...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1、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起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教义? -
郝贡瑞坦: 佛陀的根本教法,是纯正完美的解脱道,是烦恼及苦的止息,即四圣谛:苦,苦集,苦灭,灭苦之道.实践四圣谛,是亲证涅槃的唯一捷径: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核心是正见,如实知见,亲证四谛,时时彻知五蕴的三相:苦、无常、无我,以戒律为根基,止禅(修定)为助缘,观禅(修慧)为实践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主要的教义 -
郝贡瑞坦: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 1、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起的定义是...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
郝贡瑞坦: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八正道”等,被称为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إ إ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郝贡瑞坦: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 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
郝贡瑞坦: 佛教的基本信仰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称为皈依三宝.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法无自性.人的苦、人的生命和命运,也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苦,都取决因果关系.通过修行佛法,就能灭除痛苦,达到理想的境界.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
郝贡瑞坦: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基本教义 -
郝贡瑞坦: -- 佛教基本教义 【四谛】 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
郝贡瑞坦: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这有几分道理,曹操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既有苦难,也有欢乐....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教义经典是什么 -
郝贡瑞坦: 佛教的教义经典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扩展资料: 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

无为县19645743621: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郝贡瑞坦: 佛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时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特权地位,主张忍耐、顺从,放弃争斗.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称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一切皆苦;集谛,称人生皆苦的原因是有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有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之苦;灭谛,称灭除苦因就要灭绝欲望,甚至灭除生的欲望达到涅磐的不生不灭的境界;道谛,称要达到涅磐,就必须修道,其中修行以五戒为主,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不妄语、不饮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