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是怎样印出来的

作者&投稿:端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年画怎么画~

年画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人工绘制、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画、石印、胶印等。一般说来,套色木版年画有四道工序:
(一)、画师起稿,将定稿用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二)、刻工将画稿的反面,用粉糊粘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线版,先印出几幅墨线画样;最简单的年画怎么画?制作方法是什么。
(三)、在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分别刻制出几种颜色的套印版(一般不超过5块);
(四)、刷工将墨线和套色版准备齐全后,将白纸数百张固定在刷印图案的位置上,再将画版仰放在纸的左边,将纸覆在涂匀颜料的画版上,再用棕刷平刷画版上的纸。如此刷完,再换另一颜色版,依样刷印,直到全部画版刷完。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最简单的年画怎么画?制作方法是什么。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老人王树村畅谈近70年之收藏与研究感悟

2005-03-26 11:34: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庄稼忙》 天津杨柳青

《老鼠嫁女》 四川绵竹

年画老人王树村畅谈近70年之收藏与研究感悟
“年画是不可再生的文物”

王树村
是天津杨柳青人,所以他对年画的了解可以说是从儿童时开始的。当王树村还是小孩的时候,家家逢年过节都贴门画。他回忆,当时逢年过节大家都在大门口贴上守护门神,寓意把小鬼挡在门外;院子里的小门就不能贴门神了,要不妖魔邪气就会进到院子里,所以在小门上一般贴一些吉祥如意的年画,比如麒麟送子、双喜进宝啊之类的。那时候年画非常普遍,每年过节都要贴一张新的上去,以表达对来年平安吉祥的美好心愿。
后来日本人侵占了东北三省,他们就在这些地区利用年画宣传,分化人民抗日的力量。
日本人对国人进行文化侵略的行为令王树村愤怒不已,他的想法只有一个,不能让这些宝贵的东西落到外国人的手里。“老师教育我们要爱国,可是日本人侵略我们的土地,还要掠走我们的文化。不能当亡国奴,当时就是这个思想,所以就开始收集年画。”
刚开始王树村就从周围的邻居手中收集他们不要的年画,看见卖年画的就通通买过来。后来有条件了就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上去找,慢慢地就积累了一些年画。后来他从华北大学毕业就到《美术》杂志任编辑,收集年画的途径就更多一些。
王树村除了收集年画,也收藏一些民间美术佳品,如刺绣、皮影、灯画等等。他不仅收集,而且还逐件地研究考证。对于每一张年画的内容、出处以及它的故事,他都加以考证并加以注释。所以在他所触及的民间艺术领域,他不仅是一位藏家,还是理论家。从1936年起,王树村开始收集年画到现在,几乎70年的时间里,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研究用了50多本出版书籍来阐述,他对民间艺术的贡献从他的书里面就能体现。
今年初春,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年画老人。如今已经84岁高龄的王树村依然坚持每天伏案工作,他告诉记者,手头上正在写两本书,还有很多民间的玩意他想写下来留给后来的人看。

今年初春,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年画老人。王树村对记者说,年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种民间木版年画过去不被人们重视,但无论是纸张、画板以及绘画技术上都显示着各个时代的人文历史特点,是不可再生的文物,我收藏年画就是为国家做一点事,为后人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尽一点力。

年画总教人向善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您是从解放前就开始收集杨柳青年画了,这一收集就坚持了近70年。后来,您还被调到中国美术研究所从事有关民间艺术的研究,是否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您对年画情有独钟?
王树村:也许吧,本身我是学美术的,而且对年画比较了解,后来领导让我搞民间艺术研究,所以这辈子就研究这个了。
我特别喜爱我们杨柳青的年画,而且还有剪纸、泥娃娃、糖人,这一系列的民间艺术都在杨柳青。除了收集年画,我还有不少刺绣、皮影、灯画、木雕、地毯稿样、糕饼木模、海报等等的藏品。其实民间艺术更能反映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它们记载了历史的发展,而且继承了很多我们中国的道德传统,我觉得应该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
还是以杨柳青年画为例,里面的内容总是教人向好,没有教人学坏,什么打架斗殴呀,不会有这些内容,都是教我如何好好读书,如何好好报效国家,抵御外辱,勿忘国耻!这些年画都是教育孩子,杨柳青的年画更系统,它更有传统的教育。
那时候拍照还不普及,这就要靠这些工匠画的这些东西,他们给我们留下的不是笔墨、情趣,而留下来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比如说像《抢当铺》,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当铺是什么样子,看出当时人们穿的服装,都是什么人去抢当铺,这些画面确实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天津杨柳青还有一张叫“庄稼忙”的年画,它以连环的形式反映从庄稼的播种到粮食收获的过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形象资料。
南都:到现在,您搜集的年画大概有多少?听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您收藏的不少年画都被烧毁了。
王树村:我从来没有统计过,根本数不清楚。有人曾经帮我算过,超过一万件吧,有年画,也有不少画板。这些东西都不好保存,容易发霉,或者让虫子蛀了。我把它们放在箱子里,这些箱子排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家的床(笑)。当时我们家都不用床,把箱子排起来就能睡人了。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把它们转移到乡下亲戚那儿,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不过我也烧了一些,那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后来大部分年画都捐赠给国家博物馆了,毕竟放在那里能够更好地保存。

外国人更珍惜年画价值
南都:据我了解,国外对咱们的年画非常感兴趣,比如英国博物馆就收藏者我们的年画。
王树村:我常对自己传统的东西宣传太少了,我感到非常遗憾的。国内许多人都看不起民间艺术,觉得不值一提。但是国外不一样,它们把中国的年画当作宝贝。我曾经到过前苏联、澳大利亚、奥地利、英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都收藏杨柳青的年画,而且保护得非常好。这些大部分是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的时候被掠夺去的。
南都:听说这些国家专门请您去给他们收藏的杨柳青年画做鉴定。
王树村:是。前苏联当时邀请我去为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各博物馆的中国年画藏品进行鉴定,我跟他们合作出版了一本《苏联藏中国年画珍本集》。我也去英国的博物馆看过,他们那有不少年画,都是些年画的精品啊,我向他们要,他们不给。其实都是他们偷咱们中国的东西,现在都要不回来了,只能拍成照片资料。
南都:他们对这些中国的传统艺术那么喜欢吗?
王树村:不喜欢能用那么恒温的收藏室和展览厅(收藏吗)?虽然国外的艺术种类很丰富,但是要说像年画这样,用木版刷印出来,然后用手工绘制出来的形式国外没有。国外如果要有版画,他的版画并不是说像我们那个木版那么大的尺幅,没那么大的尺幅的版就没有那么大的艺术家来创作。外国有画家,有油画家,有版画家,但不可能创作出那么大的版画。
我们研究自己的年画起步太晚了,第一本年画的史书《中国年画史》居然是日本人出的,这让人觉得特别遗憾和痛心。外国人很喜欢我们的年画,但我们自己却不珍惜,关心的人很少。

努力著书传后人
南都:听说您不断出书介绍年画,还有很多民间艺术。这么多年以来,你出版过40多本书,如今这么大年纪,还在坚持写书吧?
王树村:不止40本,有50多(本)了吧。除了年画,我还喜欢剪纸、泥娃、刺绣、皮影等等的民间玩意,我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写下来,以前出的书不少是关于年画的,后来还写过《中国皮影史》、《中国剪纸艺术史》等等。最近刚出了一本《中国民间艺术史》,现在又在写新书。
南都:能介绍一下您正在写的这本书吗?
王树村:是关于古典文学的民间绘画,主要是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多年来我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素材,在台湾,我已出版了一本《红楼梦图说》,里面不仅是年画,还有剪纸、插画等。另外,还准备写一本关于商店招牌的书,过去做不同生意的商店都会有一个自己独特的招牌,应该算是商标或者说招牌广告的前身吧,这种做法在元朝就已经有了,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当铺会挂一个大大“当”字在门口,卖酒的店子会挂一个“酒”字的小旗。我打算把这些东西整理下来,出一本书,里面的学问挺有意思的。

年画故事《老鼠嫁女》

年画是过去老百姓重要的娱乐方式,它的种类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门神,五子登科或是祈福、辟邪之内的传统年画之外还有反映人民生活的年画和寓言故事。
中国的正月二十五叫添仓节,它是仓库空了,要添仓,就是要劳动了,叫劳动的人快去种地,你的仓库亮红灯了你不能再坐在那儿吃了,就得去劳动了,叫添仓二十五,这天呢有个故事叫《老鼠嫁女》,老鼠生了个女儿,想要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它找了太阳、乌云和墙都不满意,后来决定嫁给猫,谁料结婚当晚老鼠的女儿就被花猫吃掉了。像这幅《老鼠嫁女》的年画就是画着老鼠送亲的队伍,老鼠们扛旗的、吹喇叭的、扛花轿的、送嫁妆的情景,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寓意。
另外,还有一幅年画叫《三猴烫猪》画着三只猴子头戴瓜皮小帽与一戴礼帽黑猪在玩纸牌赌博。三只猴子合谋作弊,但是却输给了财多势强的肥猪,该画的立意是劝诫人民不要贪图赌博,同时也讽刺剥削欺人者就好比大黑猪。
撰文:本报记者 王晶晶

天津杨柳青,后世宝之

◎ 王晓峰 2004-01-15

去天津采访民间文化专家冯骥才先生,天津的朋友对我说:“现在他不务正业。”大概意思是,一个作家,不好好写小说,非要抢救民间文化。但是在冯骥才眼里,那些可能转瞬间就消失的民间文化,把它抢救下来的价值远远要大于他写的一部小说。于是他现在成了一个大忙人,每天上午和晚上写作,下午的全部时间交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

冯骥才有一个工作室,这间工作室位于天津市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居民楼里,这是他原来的家,其中有两间屋子堆满了他从民间收集来的各种古旧物品,每件物品都是一种民间艺术。屋子里还有很多书籍、典藏、字画。其中,有一幅他写的书法:“前世之宝,后世宝之。”冯骥才对他身边杨柳青年画的生存,倾注了太多心血

排查杨柳青,只发现4个老艺人

杨柳青是我比较关注的,因为我生活在天津,这也是互动的因素,比如我的作品里面,比如《神鞭》和《三寸金莲》里面,有很多地方的民俗,我也不是为了民俗而写小说,而是我要写这个地方的人,必然要涉及到他们的民俗,因为一个地方的民俗,是这个地方人的最深刻的生活之一,也是这个地方人的共性之一。你如果不研究他的民俗,你无法理解这个地方的人。我比较注意人后面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就喜欢这个地方的民俗,就会喜欢这地方的民俗形式,这是一条走向的。那么从另一条走向我可能喜欢民间的美术,喜欢民间的美可能我就会去了解年画。

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杨柳青年画,那时候断断续续也收藏了很多,但“文革”期间都毁掉了。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偶尔会去杨柳青镇一趟,我就忽然觉得杨柳青没有年画了。1991年,我就举办了一个杨柳青年画节,我把全国的年画产地的人都请到了天津,还搞了一个中国年画研讨会,我把年画节的闭幕式放在杨柳青镇上的“石家大院”,这样做是想刺激一下杨柳青年画,看看能不能把它刺激起来。

从90年代初开始,我每年都要去一趟杨柳青,我发现,杨柳青年画已经快死亡了。原因是这个镇的城镇化,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现代化的速度很残酷,现代化的动物在吃历史的精神植被,这样就加速杨柳青年画的灭亡。当时我就有个想法,我想看看中国的木版年画究竟是怎样一点一点消失,我每年写一篇关于年画的文章,去年我写了一篇《南乡文化记》,南乡有36个村庄,这36个村庄基本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那个地区基本上是口传心授,婆领媳做,一家人都在炕上画年画,当时有一百多家画店。去年,我带着一个小组,把36个村子排查了一遍,基本上就找到了4个艺人,82岁姓杨的艺人,他早就不画了,他每年把老版拿出来,刷上一二百张,送给邻居,他说就是为了过过瘾;80岁的老艺人从2000年开始不做了,也没有传人;67岁的那个艺人我找了好几次才找到,他现在已经住上洋楼了,他的手绘五大仙画的很好,但他现在也不画了,改画国画了;最后一个是画缸鱼的,叫王学勤,它基本上是杨柳青镇农耕形态的民间年画。那么在杨柳青镇里只有霍家一家仍然是真正的、正宗的传承的艺人。

民间美术是共性的,精英美术是个性的。在杨柳青,只有你画的娃娃大家都觉得不错,你才能站得住脚。大家认为不错的,实际已经把这个地区的审美放进去了。但是作为民间艺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绝招,比如有人刻版刻得好,有人画的比较好。所以口传心授,就怕没有传人,没有就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

年画在年俗中的位置

过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式,就是贴年画。为什么?因为年画是可视的、具体的,反映人们生活的愿望,与其说是生活理想,不如说是生活愿望,愿望是更实际一点的。中国人在过年的时候由于有了这种理想和愿望,它就比一般的生活大一点。比如说,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过年就非要吃到,平常没有什么理由穿新衣服,到过年的时候就穿身新衣服,里外三新。过年比平常的生活更接近一点理想,就是使生活理想化,也使平常理想化的生活变成一点现实,就是把理想生活化。我觉得这是中国人过年的最高超的办法,通过努力让原有的生活放大一点。所以人们对过年有更深的感情也就在这儿。

因为年画是一种绘画,它里面可以放进很多内容,所以它就可以很具体、可视、直观。过去普通百姓差不多都是文盲,年画是可视、直观又是高信息的。所以,年画实际上是人们把过年的年心理外化、物化,年画在过年中就变成一项很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实际上是把年画当成一个龙头项目第一个展开的,我认为它是最重要的。我一直在努力想在大学里搞年画学,我认为年画涉及到中国民俗、民俗心理、人类学、文化学,包括美术学,它是涉及最广泛的。中国没有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包括剪纸、皮影在内像年画这么全面地反映农耕时期的人的生活理想的表现,没有一种艺术能表现这么多,它不仅是生活,也包括宗教、民间崇拜。另外它运用的方法也非常多,它有象征、拟人、比喻、夸张等这些文学手法,另外还有年画中最独特的手法——谐音。比如说马上有一只苍蝇,它就叫“马上赢”,这些谐音能编出非常有意思的画面,你不能马上知道它的含义,仅就中国年画里的谐音内容就可以写一本很厚的“中国年画谐音词典”。

我要说的一个意思就是年画在中国年文化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使过年的理想变得可视,而且在那个没有电视的时代,年画基本上就是墙上的电视。年画的形式也非常多,任何地方都贴年画,过年的时候人和年画的很多内容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中国年俗的艺术品和文化里面,年画应该是排第一位的。也可以讲,中国的民间年画是一个龙头,这是年画在年文化中的一个位置。

年画的兴起,我们一般认为汉代的时候就有了门神,但这不是年画。什么时候才有的年画呢?山西临汾平阳出土的两幅年画,一幅是《四美图》,一幅是《关公像》,我认为那是最早的年画,而且是木版雕印。中国木版雕印实际上从唐宋就发端了,应该讲年画是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印刷的起源国的非常杰出的表现。雕版印刷在年画中大量地使用,一方面它推动了年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推动了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中国年画的风格

中国是一个多元灿烂文化的国家,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全然不同,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所以木版年画的风格也全然不同,比如四川绵竹年画,它就带着四川文化独有的神秘感;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比较轻灵、细腻;河北武强的年画幽默感特别强,而且很智慧;山东潍坊的年画比较浑厚,充满阳刚之气,里面有很强的兴旺的感觉,这个地方年画的中娃娃的脑袋方头方脑,杨柳青的年画是圆头圆脑。天津的年画跟北方其他地区的年画都不同,总体上是北方体系,但是这个地方挨着北京,和大城市比较近,它要给皇家和贵族送年画,所以它的年画太乡土就不行。另外杨柳青离天津比较近,它的年画就往精细上发展,后来又有些国画家到这里参与年画的创作,所以它的年画非常细致,而且杨柳青年画半绘半画,半印半绘,更接近国画,年画本身的特点有跟国画不同,国画追求雅,年画追求浓艳。总体上讲,杨柳青年画题材比较广。中国年画的题材相当广泛,有将近一万种,杨柳青年画占了百分之六七十。

我喜欢民间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我一开始的身份是画画的,不是写作的,从二十来岁开始对年画产生兴趣,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我都感兴趣,但我也喜欢民间绘画,我喜欢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民间的绘画里有很强的民间情感,我觉得这种非常纯朴、一如泥土本色的民间艺术让我非常感动,不仅仅是年画,我对民间艺术广泛地喜欢,从民间建筑到一个小荷包、刺绣,我都很喜欢。我喜欢他们表达的情感方式,我觉得民间艺术充满智慧,我还喜欢他们的审美情感,那种独特的手法。因为民间在表达他们的审美理想的时候,它跟精英的艺术家是不一样的,它直接表现,没有任何功利色彩。

我想做中国民间文化的四库全书

去年2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立,现在第一批启动的已经有15个省,省一级都成立了民间文化抢救组织。现在15个省的普查工作都已经开始了,它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项目成立了全国的抢救中心,比如年画、剪纸。陆续地我们还会成立皮影、泥塑抢救中心。现在我们要做的基本上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民间文学,一个是民俗,还有一个是民间艺术。民俗方面,每个县都搞一个民俗志,中国有两千七百多个县,我们大概要搞两千五百多个民俗志。民间文化消失得很快,按照现在这个消失速度,如果10年内我们拿不上来这块东西的话,以后就没有了。

我们普查年画是整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一个非常小的枝节,因为我们要做的是把中国一切的民间文化做一个拉网式的全面记录,我们要做的就像当年马尔罗在法国做的文化普查一样,是要做一个民间文化的“四库全书”,把民间文化档案化。也许再过10年、15年,我们的民间文化就消失了,而且它不能再生的,它是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积累,现在它已经七零八落了,所以我要把最后的文化形态记录下来,所以要做全记录,这个记录要以视觉人类学的方式——文字、图像和摄影全信息方式记录。年画是我们其中的一部分,杨柳青年画又是中国木版年画中的一个产品,因为中国的木版年画产地大概有20个,现在我们要做的有17卷。关于杨柳青年画,我们首先做的是记录,其次是保护,保护的工程是政府做的,抢救只能专家做,政府不知道去抢救,但是政府有力量去保护。保护也有发展,就是怎么让它活起来。比如河北省蔚县的剪纸,现在剪纸旅游化,原来剪一个老虎,为了驱鬼,老虎就非常凶猛,可是现在一做成旅游用品,就没这种感觉了。它为了是怎么做出来漂亮让人买走,所以原来民间朴实的情感都没有了。

其实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是需要变异的,但是它的变异要比精英文化慢一些,精英文化要求革新,民间文化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一些,共性比个性更不容易改变。民间艺术在过去相对来说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存在,现在旅游化了,旅游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民间文化的纯朴性没有了,民间情感没有了,内在的东西都没有了,实际上它只是形似神不似。如何让民间艺术的生命存在下来,而不是让它这种形式存在下来,这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旅游是一个典型的商品经济的产物,旅游附属品全部要商品化,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改变,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讨论。

用民间艺术对抗全球化

我个人的一个更大的想法,抢救民间文化是为了对抗全球化。我认为我们中国的国民遇到的文化的最大问题是全球化对我们的伤害,而且我们并不自觉,而且我们很高兴地让文化进入WTO,实际上从知识分子的个人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而文化的走向实际上是本土化,任何发达国家都这么做的。我们之所以没有那么做,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文化的存在。

我去欧洲,在欧洲看到的民间文化基本上都是原生态文化,包括它的民间歌舞,为了民间艺术我去过很多国家,他们的民间文化保护得很好,学者们帮助他们如何继承原来的传统,他们还有很多组织,挖掘原来的东西,不要让原来的东西商业化。另外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人们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取向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就在那里糊里糊涂地买两样东西就拿走了,他们在挑选民间艺术的时候,很有品位,他们找那个最纯朴的,他们的眼光很锐利,当社会整个的文明程度、文化教育程度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会有这种选择,可能到你有这种选择的时候,这些东西可能都整个变质了,真正的东西在哪儿?如果我们还想变回来,我们还能跟历史衔接上,我们要重新修改被商业化的东西,我们的根据是什么?我觉得只有把现在原生态的东西保留下来。民间文化就是一个生生死死的过程,你要不注意保留它就没了。现在还有一些保留得特别好的。■

霍庆有和他的杨柳青年画

霍庆有是杨柳青年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他是目前冯骥才发现的惟一一个全部掌握勾、刻、印、画、裱技法的艺人

在采访霍庆有之前,记者去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杨柳青画社”,发现杨柳青年画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该画社目前在天津市有3家专卖店,每年利润达几百万元。在画社的大院里,在负责人李大姐陪同下,看到了杨柳青年画的全部过程。李大姐告诉记者,目前画社收藏了大约3000多块老版,很多母版都相当珍贵。即便是今天,制作出一块中等复杂程度的母版也大约需要4个月时间。

第二天,记者前往距天津市大约有30公里的杨柳青镇,拜访杨柳青年画传人霍庆有。

这个小镇现在丝毫不见古朴的痕迹,布局比天津的“裤筒子路”还要整齐,在镇中心的大广场,四周都是成群的现代化小区,各种城市中常见的雕塑装饰比比皆是,一排50米长的古罗马圆形角斗场的柱子显得格外醒目。寻找半天,竟没有发现任何与年画有关的饰物。而在这个小镇周边,原来的村落变成了拆迁的工地。

根据霍庆有先生的提示,我沿运河前行,在一片现代化小区面前,远远看到一个老字号的旗子点缀在楼群之中,上面写着“玉成号”,这面酱紫色的旗子,在楼群中显得那么突兀和不和谐,这似乎在暗示着民间文化在今天的现状。

霍庆有是去年才搬到这座楼里的,他家共三层,一层是工作室,进屋时,他正带着徒弟工作。三层楼的墙上挂满了各种杨柳青年画,二层、三层客厅都当成了展室,有霍先生自己画的,也有他从民间收集的珍品。这些作品从清朝年间一直到“文革”以前,几乎是一个杨柳青年画史。

谈到杨柳青年画,霍庆有直接告诉我:“我现在有个内疚。”这内疚就是他曾经亲手用斧子毁坏了不少年画母版,所以他才比过去更认真和专注把杨柳青濒临失传的手艺传给下一代。他说:“第七代现在也在画,现在不管来什么人,只要肯学,我都无私地教给他。为什么?这东西毕竟是祖先留下来的,是民间的东西,我学会了不传下去对不起祖先。这种民间工艺很复杂,趁着我明白都告诉他们,不然他们要花大力气,走弯路,因为我就走过很多弯路。”

霍先生讲述了“文革”期间年画母版遭毁坏的过程。“玉成号”是霍庆有父亲的艺名,就在霍庆有准备继承霍家手艺时,“文革”开始,父亲为了保护母版不在破四旧中遭毁坏,把它们藏在天花顶棚里面,当时大约有300多块母版。后来,家里房子漏雨,要修房子,藏在顶棚的母版被发现,他父亲就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大坑,天黑时趁人不注意,都埋在坑里,上面裹上防水的油布。但是没想到,下雨时候,埋母版地方陷进去一个大坑,等再拿出来,都被雨水泡糟了。做年画的母版一般都用梨木,最怕潮湿,“当时的一些母版,一部分被我父亲藏起来了,还有一部分被大队敛走了,放在一个屋里。后来民兵开会,有个民兵说:‘下雨了,在外面没法开,把那些四旧的东西请出去,咱们去屋子里开会。’他们把很多版子都锯成了圆板凳面,还有一部分被农民偷回家去做成自行车的脚蹬子,由于母版上都有棱,脚蹬起来还不滑。还有一部分被我劈了,各种颜料,我也倒进运河里,黄色的运河水都变红了。我的内疚,就因为很多珍贵的古版都给劈掉了。所以从1980年开始我就恢复世家的这种手艺。”

当霍先生重新拣起这门手艺时候,才发现,由于“文革”浩劫,很多古版都已经失传了,人们对杨柳青年画也不了解了。“他们可能对杨柳青年画的了解就是一个抱大鱼的(即杨柳青年画中流传最广的《莲年有余》),有什么出名的?我去无锡参加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当时我在现场展示我的年画,有人问我:‘你这是杨柳青年画么?’我说是。他们又问我:‘你贵姓?’我说:‘我姓霍。’他说:‘那你这不是杨柳青年画。人家杨柳青年画姓杨,你姓霍,不是一回事。’有一次我上美术课,老师也说:‘杨柳青年画没什么,不就是抱大鱼么,画的很粗糙,不能登大雅之堂。’我跟他解释,现在国家不宣传杨柳青年画了,杨柳青有上万种年画,他不相信,我告诉他,杨柳青年画有五大类:娃娃类、仕女类、民俗类、戏曲类和神像类。在我们这一代,填补了一个佛学类的。”

“为了弥补当年的过失,我开始挖掘、整理工作,还有就是抢救艺人们丢失的稿子。”在霍先生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杨柳青年画中,其中有一幅残画,名字叫《大过新年》,谈到这幅残画,霍先生讲述了他是如何抢救这幅画的——

“过去的老百姓都比较穷,所以盖房子都搭在一面墙上,其中有一家,房子旧了,要翻修,但是共用一面墙,不能拆,就在原来的墙外面又垒上一面墙。到了80年代,这家房子又不行了,要扒倒重盖,里面那层墙面就露出来了,上面贴着一层报纸,他们一撕,发现里面有杨柳青年画。于是有人告诉我,让我去看看,我就按着年画的大小把它裁了下来,拿回家里,抢救了一个月,这幅画的题材我发现很有价值,因为这个画稿现在都很少见了。”

还有一个人收了一块抱鱼的版,找到霍庆有,“我去了一看,发现是套色版,这是一块主线版。我当时想,应该把它恢复了,这都是艺人

我本人就是杨柳青人。年画是先刻好了木板,再套印,再目色,就杨柳青年画来说,有一点特别有趣,年画是竖着贴在木板上上色的,一扇一扇的。据说,这样速度快,而且出来的效果特别好。还有一点,上色的毛笔有一半是硬的,这样画年画里的娃娃的红脸颊时,只要一碾就行了。特别自然。当然我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

木版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木版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2楼强

但非自己的

年画都是板印图文资料 有木版 石板等等

画的内容大多是为了驱邪 乞福 之类


粉印版画制作过程
1、起稿:把想要表现的图案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2、拷贝:把画在纸上的画印到板上。3、刻制:用刻刀将不需要的部分刻掉。4、上墨:把以调好的油墨,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油滚上,在版面上均匀滚墨。5、磨印:把纸对准版面,用木蘑菇摩擦拓印。6、完成: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

硫酸纸印画不是反的吗
不是。硫酸纸印画和正常的画画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颜料在纸上画,与纸面产生反应才显示出来的。印画的种类有很多但是硫酸印画是比较常见的。

怎样将画框里的画转印出来,也就是复制名画,需要什么设备?贵不贵?_百 ...
可以将原画扫描也可以拍摄,原画大的画只能拍摄,一般没那么大的扫描机器.可以拍成反转片,也可以是数码文件,拍成文件后根据原作调色完成后就可以用机器微喷出来.这成本只能用相对来说,根据选择机器来定的,

什么叫粉印版画?
粉印版画也就是用吹塑纸的,用粗铅笔在吹塑纸上画图案,然后再用水粉或水涂在吹塑纸上,之后再把吹塑纸往黑色的纸上印。粉印版画是儿童版画的一种,《粉印版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少儿美术爱好者极佳的基础训练教材。

插画手绘怎么印出来-怎么样才能把手绘的线稿转印到另一张纸上
手绘有两种绘画方式,一是传统手绘,就是用各种材料在纸上画,还有就是用压感笔在电脑上画。用压感笔画电脑上要装专业的手会软件,软件里会有所有你想要的材料(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下载安装一个,里面的材料你可以逐个试试,很有意思的),通过选择材料和纸质用压感在电子画板上模仿出传统绘画的效果,现在技术很...

版画是怎样画成呢?什么叫丝网版画,什么叫水印木刻版画?
水印版画是用水性颜料印在吸水性的纸上,从而能产生出干湿、浓淡、虚实、强弱的对比效果和水韵、墨彩的交触变化,情趣盎然。 版画的色彩不同于绘画的色彩,无论套多少颜色,都要保持版画的特点,既不是油画,也不是中国画。一般说版画的色彩要单纯、精练、概括,用最少的颜色套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从...

画是如何印刷的
画是如何印刷的?你是否要复制字画?需要印刷你把画交给印刷厂就行了,他们会按正常的流程提供印前的制作,制版后上机印刷,然后把产品交给你。

木板刻版画怎样印出来?
如今的材料太多了,例如用纱布包住海绵成大球状捆好,握在手里,蘸上黑色的油墨(红色的、绿色的都行),一点一点往木板上【墩】。把色彩墩匀了就可以。纸张,普通的就可以。不必用宣纸。那种较厚的、色泽稍微发黄的(属于防虫蛀的),成本偏高。你可以从网上看看。如图:

版画的制作过程
版画的制作过程步骤如下:1、绘稿。在画稿中对画面的构成、造型、黑白灰关系及刀法组织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考虑。在最初的小稿中,应对画面的语言和最终效果,以及制作过程有一个基本考虑,但画稿并不需要将每一细节具体画出,而应根据创作的整体构想和画面的生成关系,随机处理。2. 备版。版材在刻制前...

手画的漫画是怎样传上电脑,然后印刷出来的?
一般漫画书上的画是先用绘图专用针笔画的 然后用扫描仪弄在电脑上 上色的话 有的人是直接在画纸上画(水粉 水彩的画) 但大多数都是用ps画的

洮南市17548644082: 年画是怎样印出来的 -
况巩牛至: 我本人就是杨柳青人.年画是先刻好了木板,再套印,再目色,就杨柳青年画来说,有一点特别有趣,年画是竖着贴在木板上上色的,一扇一扇的.据说,这样速度快,而且出来的效果特别好.还有一点,上色的毛笔有一半是硬的,这样画年画里的娃娃的红脸颊时,只要一碾就行了.特别自然.当然我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

洮南市17548644082: 年画的制作方法小学的简单一点,六年级美术书第五课上的,就是看不懂.、、、如果知道书上的意思怎么做的话,也可以解释哦! -
况巩牛至:[答案] 一般的年画制作都要经过四个步骤: 一:画师起稿和定稿后,用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二:刻工将画师定稿用粉糊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或杜木板上,留画稿墨线剔去空白处,完成墨线版. 三:画师将墨线印出的画样,再在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

洮南市17548644082: 年画是怎样制成的呢 -
况巩牛至: 年画因其销售量大,时间性较强,属于时令性商品,寿命也就是一年,所以基本都是印刷品.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是以木板水印方式印制的,也有木板印刷后再进行手绘加工、着色的.随着印刷机械的出现,年画也有了石版印刷、胶版印刷等印制方法.民间木版年画的制作程序是,先雕刻木版,熬制颜料,然后用木版进行印刷、套色.也有的还需要再进行手工加工、着色.

洮南市17548644082: 年画的制作方法 -
况巩牛至: △纸版工艺年画的制作方法:△其操作步骤是,以单线条勾画出年画图案,将年画图案制成凹凸型腐蚀锌版;△再以锌版复制纸版:将彩烙纸放在被加热锌版上,压制出具有浮雕效果的图案,并在彩烙纸背面裱纸以加厚成一纸版;△在纸版上依图案的内容上色,最后依图案外形截剪完成.△本发明具有制版工艺方便、快捷、准确,制版成本低,经久耐用以及图案线条变化灵活,色彩丰富,具有立体感的优点. 我是我自己研究的、制作比普通的年画还要方便快捷、适合你小学生.

洮南市17548644082: 年画怎么做
况巩牛至: 现在不传了,十而百.这样印制年画的方法在全国各地作坊中占大多数,如此可铺三五张,浸透后取出,色版不用木板刻制、大红,留画稿墨线剔去空白处,将纸刷完,一色一版,过去贵州和河南开封皆承传此一古法,炭色即在纸上隐约地现出...

洮南市17548644082: 商店卖的年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况巩牛至: 年画最老的应该是版画的一种 有木板或其他材料雕刻好.在印刷出来的 现在科技发展的好了.都是直接印出来了

洮南市1754864408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
况巩牛至: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第一步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凉干后,再用顶沸的热水冲洗.然后用特制刮刀刮去木板表面浮油,艺人称之为“熟版”.木板雕刻工具早年多为自行...

洮南市17548644082: 年画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
况巩牛至: 一、刻版工具 有小木锤、刻刀(平口、斜口、圆底、尖口)、铲子等.铲子有大有小,都是钢铁做的,下端呈扁平状,边缘微翘,像勺子.用时在木锤的敲打下铲除木版表面的木削. 二、印画工具 1、棕刷:这种刷的软皮用棕树皮做,具有一...

洮南市17548644082: 杨家埠年画怎么做出来的 -
况巩牛至: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末,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期,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风行黄河下游一带.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300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主要有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洮南市17548644082: 简述民间木板年画的历史源流. -
况巩牛至:各地的木板年画工艺大同小异,基本采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枣木板雕刻后,刷上水墨,印在容易吸水的宣纸上,也用水性的彩色颜料,分多版多次印成彩色年画,通常可用五版,最多的如朱仙镇年画,有用九版印制的;而桃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