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悼亡诗

作者&投稿:牢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悼亡诗有哪些?~

悼亡诗,顾名思义就是追悼亡者的诗,一般都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而那些悼亡诗里句句都包含着存者的伤怀之意,每一首都堪称是绝唱,催人泪下!

悼亡诗二首
悼亡诗二首(选一)

岳(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天(选一)


〔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
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 liǎn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
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葛藤生长覆丛棘,蔹草蔓延在坟地。
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息?

牛角枕头光灿烂,锦绣被子色斑斓。
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作伴?

夏季白日烈炎炎,冬季黑夜长漫漫。
百年以后归宿同,与你相会在黄泉。

冬季黑夜长漫漫,夏季白日烈炎炎。
百年以后归宿同,与你相会在阴间。
【赏析】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云:“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郑笺解释说:“夫从征役,弃亡不反,则其妻居家而怨思。”孔疏又解释说:“其国人或死行陈(阵),或见囚虏,……其妻独处于室,故陈妻怨之辞以刺君也。”后世治诗者承其绪而各有所取,宋朱熹《诗集传》云:“妇人以其夫久从役而不归,故言葛生而蒙于楚,蔹生而蔓于野,各有所依托,而予之所美者独不在是,则谁与而独处于此乎?”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征妇思夫久役于外,或存或亡,均不可知,其归与否,更不能必,于是日夜悲思,冬夏难已。暇则展其衾枕,物犹粲烂,人是孤栖,不禁伤心,发为浩叹。以为此生无复见理,惟有百岁后返其遗骸,或与吾同归一穴而已,他何望耶?”他们都取“征妇怨”说,不言刺义,持论较《毛诗序》圆通,但认为所怀之征夫未亡,似非。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同时,笔者又以为直接从文本出发,将诗作的历史年代、社会背景乃至男词女词等不能根据文本得出结论的问题撇开,在较宽泛的意义上解说此诗,视之为一首普通的悼亡之作,更具有本质性的兴发感动力。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从结构上看,可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有“予美亡此”句的三章,后一部分为有“百岁之后”句的两章。对后一部分是用赋法,诸家无异议,但对前一部分,除第三章皆认为是赋外,第一、二两章却有“兴”、“比而赋”、“赋”等三种说法。细细玩味文辞,“葛生蒙楚(棘),蔹蔓于野(域)”两句,互文见义,都既有兴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侣相亲相爱关系的意思,也有对眼前所见景物的真实描绘,不妨说是“兴而比而赋”吧。这一开篇即出现的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意象,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荒凉凄清、冷落萧条,使之马上进入规定情境,作好对一种悲剧美作审美观照的心理准备。接着,在读到“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两句,知道诗是表达对去世的配偶表示哀悼怀念之情后,对《诗经》艺术手法有所了解的读者马上就会感受到其比兴意义:野外蔓生的葛藤蔹茎缠绕覆盖着荆树丛,就像爱人那样相依相偎,而诗中主人公却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好不悲凉。第三章写“至墓则思衾枕鲜华”(郝懿行《诗问》),“角枕、锦衾,殉葬之物也。极惨苦事,忽插极鲜艳语,更难堪”(牛运震《诗志》)。而“谁与独旦”如释“旦”为旦夕之旦,其意义又较“独处”、“独息”有所发展,通宵达旦,辗转难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令人有无以复加之叹。
后两章,语句重复尤甚于前三章,仅“居”、“室”两字不同,而这两字意义几乎无别。可它又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夏之日,冬之夜”颠倒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释为作歌词连番咏唱所自然形成,而显然是作者刻意为之。两章所述,体现了诗中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终竭的怀念之情,闪烁着一种追求爱的永恒的光辉。而“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室)”的感慨叹息,也表现出对荷载着感情重负的生命之旅最终归宿的深刻认识,与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样的现代观念似乎也非常合拍。
应当说,《葛生》取得如此出色的艺术效果,与诗的特殊结构很有关系。陈仅评曰:“此诗五章,前二章为一调,后二章为一调,中一章承上章而变之,以作转纽。‘独旦’二字,为下‘日’、‘夜’、‘百岁’之引端。篇法于诸诗中别出一格。”(陈继揆《读诗臆补》引)分析得很透辟。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显然都是言之成理的。

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 yù兮?
译文: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
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
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此诗与下面《秦风》中的《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厘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厘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本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对于诗中的句读,笔者的理解与旧说不同。旧说两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我觉得应标点为:“岂曰无衣?七兮。”前四字为一句,用以自问,后二字为一句,用以自答,诗人正是在这种自问自答中,抒写了一腔哀思。另外在一些字、词的解释上也颇多歧见。如“七”字、“子”字、“六”字,朱熹《诗集传》以为“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子,天子也”。又云:“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以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朱熹的解释,完全服从于他对于这首诗主题的理解。这首诗既然是述晋武公向周厘王请求封爵之意,那末他就必然把“七”解释为“诸侯七命”,把“六”解释为“天子之卿六命”,而把“子”解释为“天子”。前二者与晋武公的诸侯身份相当,后者则与周厘王的天子地位相称。其说固然言之成理,不失为一家之见,然与诗的本意可能相去甚远。
从对此诗主题的理解出发,我们认为“七”和“六”俱为数词,也可以看作虚数,极言衣裳之多。而“子”则为第二人称的“你”,也即缝制衣裳的妻子。这样的理解,应该是符合诗的本意的。
全诗分为两章,字句大体相同,唯两起变动一个字:“七”易为“六”;两结也变动一字:“吉”易为“燠”。这主要为的是适应押韵的需要。从全篇来说,相同的句式重复一遍,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之妙,我们在吟诵中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情韵。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bǐ无訧yóu兮!
絺chī兮绤xì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注释:
1.衣、里、裳: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内曰里。已:止。
2.曷:何。维:助词。已:止。
3.亡:一说通忘,一说停止。
4.古人:故人,指已亡故之人。
5.俾:使。訧:同尤,过失,罪过。
6.絺:细葛布。绤:粗葛布。
7.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
8.获:得。

诗人睹物伤心,感情缠绵地悼念亡妻。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所以,自古以来从这方面来表现的悼亡诗很多,但第一首应是《诗经•绿衣》。(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今不取其说。)
这首诗有四章,也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鉴赏之时,要四章结合起来看,才能体味到包含在诗中的深厚感情,及诗人创作此诗时的情况。
第一章说:“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表明诗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服拿起来翻里翻面地看,诗人的心情是十分忧伤的。第二章“绿衣黄裳”与“绿衣黄里”相对为文,是说诗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细心看。妻子活着时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远不能忘记的,所以他的忧愁也是永远摆不脱的。第三章写诗人细心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丝线与衣料同色)。他感到,每一针都反映着妻子对他的深切的关心和爱。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时对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规劝,使他避免了不少过失。这当中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第四章说到天气寒冷之时,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妻子活着的时候,四季换衣都是妻子为他操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子去世后,自己还没有养成自己关心自己的习惯。到实在忍受不住萧瑟秋风的侵袭,才自己寻找衣服,便勾起他失去贤妻的无限悲恸。“绿衣黄里”是说的夹衣,为秋天所穿;“絺兮绤兮”则是指夏衣而言。这首诗应作于秋季。诗中写诗人反覆看的,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夹衣。人已逝而为他缝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针线的细密,使他深深觉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所以,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自居易《长恨歌》),诗是写得十分感人的。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章意;第二首“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等,实《绿衣》第三、四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

悼亡诗二首
悼亡诗二首(选一)
潘 岳(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鹧 鸪 天(选一)
贺 铸 〔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
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名句]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
[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忘)!
绿兮丝兮,女(汝)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絺兮
兮,凄其以风;思我古人,实获我心!
〔析赏〕古人-故人。啊!我想念我的故人,故人啊!实在太合我的心意啦!
原诗是写一丧偶的男人,看到亡妻遗物,触景伤情,依依追念。


诗经里的经典悼亡诗
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

诗经里的经典悼亡诗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悼念古诗
但后世多家注本均点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 奉为悼亡诗经典。 `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

古人追悼亡妻的诗词!
第三首——魏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一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相忘。”的出处。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

悼亡诗经典代表作
1、《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朝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2、《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朝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诗出自哪里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中国文学史上,从《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

苏轼的江城子为何成为经典悼亡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

中西方爱情诗歌的异同
2、情感上或情调上的差异: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 而少“求爱诗”,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的《祝英台近》;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如雨果的《致一女子》。3、中西情诗在性质...

元稹写给( )的《遣悲怀三首》,是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缠绵哀痛的真情,成为悼亡诗中的佳作。基本信息 中文名 遣悲怀三首 别名 三遣悲怀 作者 元稹 作品原文 遣悲怀三首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

十堰市18980839114: 诗经中的悼亡诗 -
之阳尤斯: 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liǎn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十堰市18980839114: 《诗经》中的悼亡诗~《绿衣》和《葛生》这两首,哪首早啊? -
之阳尤斯: 《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同为我国悼亡诗之祖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说那个更早的,《诗经》里的诗,大都不可细考年代,除非是涉及到作者名字,而又在其他史书有记载的,才能推出具体年代. 《唐风》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二百年间 《邶风》大约产生于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十堰市18980839114: 求诗经中的悼亡诗 -
之阳尤斯: [名句]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忘)!绿兮丝兮,女(汝)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絺兮 兮,凄其以风;思我古人,实获我心!〔析赏〕古人-故人.啊!我想念我的故人,故人啊!实在太合我的心意啦!原诗是写一丧偶的男人,看到亡妻遗物,触景伤情,依依追念.

十堰市18980839114: 诗经中一首悼念亡妻的诗 -
之阳尤斯: 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十堰市18980839114: 古代悼亡诗 -
之阳尤斯: 葛生——诗经·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

十堰市18980839114: 你好西汉悼亡的诗词有什么?
之阳尤斯: 汉武帝的《李夫人赋》汉朝似乎没多少悼亡的诗词,有以下朝代诗词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十堰市18980839114: 请问汉朝悼亡的诗词有什么?
之阳尤斯: 汉朝似乎没有悼亡的诗词,有以下朝代诗词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 生 —— 诗经·唐风 ...

十堰市18980839114: 《诗经》中的悼亡诗有虚实相生吗 -
之阳尤斯: 悼亡诗有虚实相生的特点.是由景中寄情、移情于景的方法派生的.实景是悼亡、祭奠,虚景是回忆、幻想、希望、期盼.送别悼亡诗鉴赏及背诵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送别诗和悼亡诗很早就有了. 《诗经》里的《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与《邶风·绿衣》当是现存的代表作.

十堰市18980839114: 中国最早的悼亡诗是哪一首? -
之阳尤斯: 希望可以帮到你 《诗经.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就兮! 稀兮络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十堰市18980839114: 《绿衣》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吗? -
之阳尤斯: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绿衣》 《绿衣》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